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在头条述说心事呢而不喜欢发朋友圈了?
“你说!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邻居家里突然传来男主人小军怒吼的声音,紧接着是一阵劈哩叭啦东西摔在地上的声音,中间夹杂着女主人小红声泪俱下的哭声:“我没有!你胡说八道!”
小红和小军是一对年轻夫妻,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7岁,小的才3岁。
为了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夫妻二人从农村老家搬了出来,在市里租了房子,托熟人找关系,花了一笔钱让孩子在市里上了学。
小红原来是有工作的,但现在两个孩子都要上学,在不同的学校不说,上学、放学时间还不一样,还要做家务,洗衣做饭,老人又帮不上忙,小红根本没办法再上班,无奈,只得辞了职,在家做全职宝妈。
来到城里,家里的开支骤增,哪哪都要钱,原来在农村还凑合,菜是自己种的,面是自己磨的,花销相对小得多。
但现在小红又辞了职,一家四口全靠小军一个人的工资,尽管农村老家时不时地送些面、菜,日子过得还是捉襟见肘。
小军倒是对家庭任劳任怨,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连话都不想说,只想躺下休息,但对小红和孩子和颜悦色,没有发过脾气。
小红嘴上不说,心里是心疼小军的,全家的负担都要他一个人扛,怎么能不心疼呢?
小红就想找个能赚钱的副业,既能照顾孩子和家庭,也能赚些钱补贴家用,让老公不那么辛苦。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红惊喜地发现在今日头条上发自己写的东西,只要有人看,就能赚钱,她赶紧注册了头条号,开始创作了。
小红文化水平不高,刚开始写,也摸不着头脑,就像发朋友圈一样,把每天的家庭生活、孩子的日常以及自己的感受等,发在头条上,语言虽不华丽,但因为是她自己的真情实感,也有人看,没想到真赚到钱了。
小红觉得这多好呀,每天像发朋友圈一样在头条上发发自己的感悟,不用担心亲戚朋友看到笑话,不用顾及别人的感受,还能有收益,真美!
于是她每天劲头十足,整天要么趴在网上,要么抱着手机,一门心思写头条,家务做的敷衍了事,孩子能不管就不管。
时间久了,小军就生气了,认为她在网上干了见不得人的事,他听不进去小红的解释,因为他认为在头条上赚不了钱,事实上,小红也真没赚多少钱。
后来,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其实现在的小红,很享受每天在头条上像发朋友圈一样,写写自己的感想,这里是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多少也能赚些小钱,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小红很苦恼,她本来是想着替小军减轻家里的负担,却招来小军的误解,她自己又解释不清楚。
友友们支支招,小红该怎么办呢?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在头条述说心事呢而不喜欢发朋友圈了?
1,最初最直接的动力就是,有收益。
2,但随着在头条诉说,互动的日子不知不觉展开后,会发现很多精彩的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有些友友特别懂生活,有一双随时能发现身边美好的眼睛,跟着他们能慢慢学会从身边细微看到很多曾忽略的美。
有些友友特别会生活,十八般武艺让你忍不住叫好,然后低头看看自己的手,别人的手是手,自己的只能算爪。
有些友友角度独特,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只能不停地“哇”,还有这样的生存模式,大开眼界。
还有的友友在修行路上走了很久,总会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让你在某些瞬间突然有点感悟,所谓贵人。
而朋友圈大多亲朋好友,工作伙伴或生存需要的工具人,功利目的性必然越来越强,人性使然。
3,很重要的一点是,时间累积后,只要你足够真诚,就能收获同样走心的友友支持,头条的互动和支持特别美好,你会慢慢交付真心,也被陌生人治愈。
4,最后一点,也最重要。不知不觉中你居然坚持了下来,即使没收益几颗瓜枣,却发现自己越写越顺,越来越会表达,也越来越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向世界诉说和分享。这才是每个独一无二的人作为个体最大的价值。
祝友友们玩得开心ヽ(○^㉨^)ノ♪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在头条述说心事呢而不喜欢发朋友圈了?
头条文图有内涵,读去赏来心中甜。我的心事赞生活,每天都发朋友圈。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在头条述说心事呢而不喜欢发朋友圈了?
受众不同,朋友圈只在几个或多𠆤朋友之间,知识面窄,猎及的内容有限。头条面向大众且群英荟粹,是藏龙卧虎之处。能得到朋友圈所得不到的知识。也可施展自己的才华,无所不用其及,所以大家都愿意上头条。当然朋友圈也不能丢,可保持正常沟通。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在头条述说心事呢而不喜欢发朋友圈了?
喜欢在头条上述说心里话是因为没有人认识你的真正身份,而朋友圈里的人都是真正身边的亲人朋友。有心事和头条上的朋友诉说心里话,好与不好没有人看你笑话。还真心帮助你解决问题,朋友圈里正好相反。你有好事儿或过得好他疾都,有坏事他看笑话,所以说在头条上朋友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和不掺杂任何想法的真心朋友。#我的心里话#有心事上头条找朋友#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在头条述说心事呢而不喜欢发朋友圈了?
头条更自在一些,不用顾及熟人的感受。
有些事,有些话头条上可以倾诉,但朋友圈发就不合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