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庸的小说和读古龙的小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金庸出生书香大家,虽然笔下的主人公不是各个都名门正派,但要么就是正派弟子,比如令狐冲,华山派弟子;要么就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比如郭靖,乔峰;要么就是有传承,比如杨过,张无忌。就算是韦小宝,也是有娘,最后找个皇帝当靠山。
反正金庸的人物,不管正也好,邪也好,亦正亦邪也好,几乎有师承,有来历,有人生目标,有各自在江湖上的位置。
读金庸的小说,是看一部跌宕起伏的故事,爱恨情仇,家国情怀。
而古龙不同,古龙是个浪子,既没有祖上几辈是啥啥啥的资本,也没有在社会上有个啥啥啥的名头。古龙笔下的人物,浪子居多。
古龙书里的人物既没有师承哪个门派,也没有武学传承,就那么横空出世般,既不需要打怪升级,也没有那么多正义凛然。
古龙只讲人,人性,人的本性。
武功呀,故事呀,女人呀,酒呀,兄弟呀,这些都是为了讲人,讲人生的体会。
读古龙的小说,是在看一幕华丽纷呈的歌剧,很多人看不懂,看懂了的人会流泪。
读金庸的小说和读古龙的小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金庸大师的书掌堂正正,带有历史的厚重感,带有侠之大者的责任感,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也行走在那个侠客的时代,为国为民,除暴安良。金庸的小说中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性格饱满,让读者提起来津津乐道,萧峰、段誉杨过、郭靖、黄蓉。。。 那一串串熠熠生辉的名字金庸迷们是脱口而出。
古龙大师擅长剑走偏锋,古怪精灵,角度奇特,就像是那“天涯浪子”,不屑于走寻常路。在古龙的书中,读者好像能看到自己的清楚,那种不畏世俗、不甘寂寞的孤傲与不逊古龙书中的主角中,除了楚留香、陆小凤等个别人的名字,绝大部分都不为人所记住。他笔下的人物,仿佛就是古龙的一个个分身,嬉笑怒骂,举杯畅饮, 相忘于江湖。古龙代表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少年轻狂梦。
或许是跟金庸与古龙的出身也有关系。金庸出身于书香门第,是个文化大家族,自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而古龙身处社会中,看透了世态炎凉,文字中充满了对世俗的反抗。相对来说古龙有些太高产了,作品良莠不齐,还有代笔的,反而不如金庸的作品每部都是精品。
两位大师两种不同的风格,都非常喜欢。
读金庸的小说和读古龙的小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金古二人,代表了武侠小说的两座高峰。所谓环肥燕瘦,各具特色。只有读者的喜好偏差,不一定非要分个高低上下。
新派武侠小说在梁羽生开山之后,金庸出手不凡,到《射雕英雄传》遂成一代宗师,其大气磅礴、亦文亦史、长于写情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相比而言,古龙是后辈,另辟蹊径,也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由于经历不同,性格差别也很大,他们的小说也便呈现出异样的风采。
一、金庸的小说,男主人公一般都有一个清晰的成长脉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往往在历经坎坷后成为武林高手。郭靖、杨过、张无忌等莫不如此。古龙的小说,男主人公往往出道即巅峰,楚留香、李寻欢、陆小凤等都这样。
二、金庸的小说,一般都有一个历史的外壳(《笑傲江湖》除外),故事背景清晰,充满家国情怀。古龙的小说,常常以一个案件为中心,围绕着破案展开,层层剥离,最后真相大白。
三、金庸的小说,大旨谈“情”,写出了俊男靓女的美好的爱情故事,常常让人荡气回肠,以大团圆结局的居多,女主人公一般是冰清玉洁的。古龙的小说,重点在“义”,朋友间的交往胜过男女间的情事,即使写情,也多是“虐恋”,“不正经”的女人更多。
四、金庸的小说,行文厚重,细腻,像散文。古龙的小说,文字简练,留白多,像诗歌。
五、金庸的小说,反映了作者思想不断变化、不断寻求创作上突破的过程,从儒侠到道侠,到佛侠,终于到无侠。古龙的小说,其实是个人生活的一种艺术化,反映的是一个浪子携酒浪迹江湖的故事。
六、金庸的小说,有明确的创作目的,自觉性强一些,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老爷子晚年还不断进行修订,只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和《越女剑》这15部作品,数量少,但精品多。古龙的小说,有时候只是为了赚取稿费,有些作品虎头蛇尾,甚至经常找人代笔。作品有八九十部,数量多而精品少。质量上参差不齐。
……
可比较的当然很多。可能写上万数字也写不完。金古二人,一时瑜亮,读者各有所好,不必厚此薄彼。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以篮球界的人物而论,金庸是乔丹,古龙就是科比。
读金庸的小说和读古龙的小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有人说金庸武侠,越年老越厉害,古龙武侠,越年轻越厉害,其实不无道理。
扫地僧、王重阳、张三丰都是老神仙无敌的存在。
天机老人是兵器谱第一名,却败给了上官金虹,上官金虹又败给小李飞刀。
阿飞、荆无命、傅红雪、叶开都是武林巅峰的少年热血。
金庸注重传承,名门出高士,不入名门,别想成高手。
古龙注重江湖,都是两个肩膀抗一个脑袋,你行,我也行!
金庸的高手来自文化,黄裳熟读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的《万寿道藏》创作出《九阴真经》。
古龙的高手在于专业练,李寻欢和叶开专业练飞刀、阿飞和荆无命专业练快剑、白天羽和傅红雪专业练拔刀、劈刀、收刀。
金庸文化博大精深,修炼高深在于岁月积累。
古龙武侠去繁为简,大道至简,傅红雪每天拔刀12000次,苦练十几年,风雨不断,所有高手对他无奈。
金庸推崇个人修养,学无止境,勤为径。
张三丰不停突破,百岁高龄创造出太极拳剑,令多少老人汗颜?又激励了多少老人的心?
古龙推崇以江湖诠释人生。
阿飞的剑、叶开和傅红雪的刀点燃那么多少年的热血,岂只是因为刀剑?难道不更因为那缠绵悱恻、让人闹心的情?
金庸用文化讲解观点,古龙用生活阐述道理。
少年郭靖把马钰看成神仙,五体投地。
少年阿飞说:“我要成为天下最有名的人,不成名不如死!”
长亭离别的无名少年对女友说:“我要成名,打败郭嵩阳、李寻欢、上官金虹那些兵器谱上的人,我一定能做到!”
金庸的文化让人叹服;古龙的道理真实可爱,每天都在发生!
想成为金庸描述的高手,非得天降奇缘。
想成为古龙讲述的高手,那就得练,不管练什么,苦练十几年,都会有成就。
没那么多天降奇缘,所以,还是抓紧手边事,十年磨一剑吧!
您认为呢?欢迎讨论,
求关注,求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
读金庸的小说和读古龙的小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金庸小说格局虽大,但总体来说更加偏向于生活方面,许多情节都能找到相似性。而古龙的小说更加偏向江湖,主要描写江湖中某些不为人知的阴暗面。
读金庸的小说和读古龙的小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古龙的趣味才气,让金庸望尘莫及。
叶开正色道:“所以你最好还是不要跟着我,我毛病若是来了,忽然把你QJ了也说不定。”
丁灵琳的脸又红了。她咬着嘴唇,用眼角瞟着叶开道:“你要是不敢,你就是个龟孙子。”
只要看过《边城浪子》的读者,对叶开与丁琳琳的这段对话,应该都不会太陌生吧。这样粗鲁的言辞,出自叶开的口中,不会给人下流的感觉,而是超级洒脱。
叶开是小李飞刀系列的第二个主角,在人物塑造方面,古龙变得更成熟了。李寻欢身上,还有轻微脸谱化迹象,叶开的形象,更加血肉饱满了。
邓定侯道:“据说他还有十三太保横练的功夫,却也练得不太好,有次我看见有个人只不过在他背上砍了三刀,他就已受不了。”
丁喜道:“受不了就怎么办?”
邓定侯道:“他就回身抢过了那个人的刀,一下子拗成了七八段。”
凡是读过《霸王枪》的读者,应该都喜欢丁喜和邓定侯这两个活宝,他们都是武林高手,情商更高。
归东景有趣,丁喜更有趣,邓定侯比丁喜还有去。不过,他们都只是古龙的代言人,古龙的趣味智慧,在他们的嘴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欧阳兄弟不是两个人,也不是三个人、四个人……欧阳兄弟就是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做“欧阳兄弟”。
冬天。又挨饿又挨冻的四个人一起发怔,数冰柱。燕七数了四十遍,王动只数了三遍,他说舍不得多数,要留下来慢慢数。
凡是读过《欢乐英雄》的读者,应该都不会忘记欧阳兄弟这个名字,这种个性化取名,也只有古龙那种脑洞,才能想得出来。
郭大路、燕七和林太平都是无根的浪子,莫名其妙,就住进了王动家的“富贵山庄。”四个人都穷得叮当响,为了上白馒头,佩剑、椅子、衣服都送去了当铺。
不过,阅读《欢乐英雄》时,没有感觉到凄凉,反而读出了趣味,更多的是温暖友情。
萧十一郎早已又滑到墙上,再一溜,已上了屋顶,就像个大壁虎似的贴在屋顶上,摇着手道:“千万莫要动,我只不过是说着玩的,其实你一点也不老,看起来最多也不过只有四十多岁。”
古龙笔下的男女主角当中,萧十一郎与风四娘若即若离的姐弟恋,确实写得妙趣横生。
相反,萧十一郎与沈璧君之间的生死苦恋,沉重而压抑,远不如与风四娘之间的嬉戏打闹。
读金庸的小说和读古龙的小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1.不吹不黑,金庸和古龙,都是武侠界泰山北斗,各有千秋。
2.上学的时候,因为懵懵懂懂,喜欢金庸对儿女私情的浪漫描述。离开学校后,觉得金庸笔下的儿女私情,显得幼稚而可笑,有了这个梗,就不想看了。
3.读金庸的小说,容易打瞌睡,就算无关紧要的打斗情节,也描述得过于冗长,一场打斗没有看完,已经睡着了。
4.读古龙小说,容易醒瞌睡,古龙笔下,经常妙趣横生,在有趣方面,金庸确实远远不如古龙。
写在最后:
我是小李飞刕,我是武侠小迷妹,长期写作武侠话题。
说真话,古龙小说的可读性,确实超过了金庸。
求同存异,对于金庸和古龙的小说,你有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