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一个跟家里人合不来的老婆是什么感受?

“你35岁才娶到老婆,因为20元一袋洗衣液就离婚,你咋想的?”舅舅大声呵斥着王金明。“她对阿妈不好!”王金明说。“她不好,你妈好,你妈从小就爱占小便宜,还说人家不好。”舅舅有点恼怒自己的姐姐。这是王金明第三次来到姐姐家,来处理婆媳关系了。“让你来管事,你还向着外人说话,你是我亲弟弟吗?”王金明母亲红着脸站起来,就使出劲把弟弟往外推。“我也不管了,你就等着你儿子当单身汉吧!”舅舅扭头就走了,留下一脸尴尬的母子。

王金明现在很后悔和老婆刘梅结婚。

王金明35岁时,才遇到刘梅。王金明是头婚,刘梅是二婚。刘梅的丈夫埋怨刘梅一连生了2个女儿,就生气地和她离婚了。王金明是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庭条件很差,到现在还住在县城20年前盖的筒子楼。

没钱,哪有女人嫁给你的。王金明见舅舅很着急,就四处托人给王金明找老婆。后来是做生意的舅舅,在街上吃地摊,遇见了在夜市摊上炒粉的刘梅。

刘梅离婚后,就在县城租了间房子,带了小女儿,白天送孩子上学,晚上在街角摆摊炒粉,7元一份,一天也能挣上200块。

因为没有见刘梅的男人,王金明有一次就有意问了下,才知道刘梅已经离婚带着孩子。听到这个消息,王金明的舅舅第二天就跑到了姐姐家,说了刘梅的情况。

王金明的妈妈听了后便表示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是自己儿子没有结婚,而这个刘梅,结过婚,而且还生了2个孩子,配不上自己家庭。

王思明的舅舅听了便说:“姐,你还没有看清现状,现在就你这60平方的房子,就你现在只是个跑外卖的,想找一个没有结婚的媳妇,你做梦去吧。就这人家愿意不愿意,还需要说道说道呢。”

经过仔细衡量,王金明就劝姐姐先去观察下。当天晚上,王金明舅舅就带着姐姐来到炒粉摊前。王金明母亲一看,嗬,这女人长得也不错,身材高挑,皮肤白里通红,说话也不错,也就点头同意了这门婚事。

王金明也吃过刘梅炒的粉,味道一般,可是为了接触她,有时候,晚上有人外卖下单了,王金明就转给了同事。一开始的时候,王金明心理也别扭,但是舅舅说,先让他晚上没事去溜溜,接触下再说。

王金明晚上在刘梅的摊前一坐,原本没有生意的炒粉摊慢慢热闹起来。来吃炒粉的人认为,这家炒粉能有外卖小哥光顾,味道一定不错。那几个月,刘梅晚上的生意,多挣了500块。

起初刘梅也没在意,后来王金明来得多了,刘梅就明白了。有时候忙的时候,王金明就默默地帮助刘梅刷碗,端饭,收钱,完全成立一个服务员。特别是下半夜,街上人少的时候,有个男人在身边,刘梅就感觉到了安全。

有一次夜里12点忙完,刘梅见王金明还没走。就特意炒了两个菜,又掂出了一瓶二锅头,请王金明吃饭。

王金明酒量一点也不好,一两酒下肚,就说出了实话。刘梅也没拒绝,这婚事就算同意了。

结婚后,王金明菜渐渐感觉到,婚前应该多了解下刘梅。他感觉刘梅的性格,和家里的人都合不来,都在暗中较劲。

从来不给自己男人买衣服的刘梅,却心安理得地接受王金明上交的万元工资。

结婚后,王金明为了让刘梅日子过得舒心,就不让刘梅晚上再去摆摊了。王金明心想,有个女人在家,洗洗刷刷,自己也有心思在外跑外卖,一天又可以多赚点。

以前没有结婚前,王金明一个月能挣5000元,一般晚上不加班。现在结婚了,王金明想着要是以后有了孩子,那不是多花钱吗?就连晚上加班也报了名。就这样,一个月差不多挣了将近1万元。

先前挣了钱,王金明都是交给妈妈保管。现在有了老婆,王金明就主动把工资上交给刘梅。刘梅呢,照单全收。一句也不说辛苦的话。

工资交就交了,最起码要拿出一点给王金明买件衣服啊。可是,刘梅没有,只把自己和4岁的女儿打扮得很得体,却完全不给王金明添一件衣服。

王金明也没在意,在意的倒是王金明的母亲。儿子把钱都交给你,我认了,但是这一年四季,你最起码要给你男人买件衣服啊。

有时候在家中吃饭时,王金明妈妈就有意说出这番话来,王金明听到就看刘梅的反应,刘梅像没听见一样。有次,王金明烦了,就说自己也该买新衣服了,整天都是穿的都是旧衣服。

刘梅听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生气地说:“你一个跑外卖的,穿什么新衣服。外卖公司还发给你们的衣服装,不买衣服,你不是省钱了吗?”王金明看刘梅生气了,也就不再吭声。可是每次他看到衣柜里挂满刘梅的衣服,心里总是不是滋味。

日常所有花销都是婆婆掏钱开支,刘梅把洗衣液藏在柜子里。

王金明的母亲以前在企业上班,退休后,每月的养老金是1500元。刘梅没有嫁过来时,一般家庭的开销,如水电费等,都是王金明支出的。

刘梅嫁过来后,王金明的所有工资都上交,自然人情往来和水电费等,都是王金明母亲开支。特别是吃饭,以前是老太婆一个人,吃饭时1元钱的面条加一把青菜就可以了,现在一日三餐却不一样。

刘梅来到后,早上是牛奶鸡蛋必备,或者是牛肉,牛肉还要是进口的,一般县城卖的牛肉是80元一斤,进口的就需要200元左右。王金明母亲不会买这些,但是她每次看到刘梅都是大块小块把牛肉塞到她女儿嘴里,心里就禁不住一顿暗骂。

但是青菜要买,猪肉要买,饺子还要买,这一月下来,1500元根本就不够花。特别是洗衣服,刘梅几乎是天天都在洗衣服,把衣服往自动洗衣机里一扔,什么也不管。

而王金明母亲的衣服,刘梅却不管。老太婆很是有意见,就只有自己手洗。刘梅买的洗衣液都是进口无磷添加的,一瓶就是100元,洗衣服时,稍微放上一点就可以了。老太婆可是不懂这些,每次用,都是和洗衣粉一样,挤了好多,刘梅就有点不愉快。

进入夏天,衣服需要天天洗,老太太去找洗衣液,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以往洗衣液都是放在洗手间,现在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刘梅回来后,老太婆就问洗衣液的事情,刘梅回答说不知道。老太婆很生气,就四处找,无意间在客厅柜子里找到了。

老太婆就开始责怪刘梅,刘梅就开始说她不会使用,两个人吵架吵了一下午,等王金明回来,看到两个人的表情,就知道大战开始了。

就因为这事,老太婆到处说刘梅的不是,说这个儿媳妇真不是个东西,一点也不孝顺。

王金明在中间是不断地的劝说。

刘梅每次嫌弃都嫌弃王金明的妹妹走亲戚拿的礼品少,1000元以上的烟酒都不拿。

王金明有个妹妹,也在县城居住,嫁给了一个开货车的小伙子,日子过得也算过得去。

王金明无法和母亲沟通,就时常让妹妹去劝母亲。

妹妹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骑车10分钟,就到了王金明家。每次来,为了让嫂子高兴,都不会空手,有时候给刘梅的女儿买身衣服,有时候买点蛋糕,有时候买点水果。

即使这样,刘梅无数次给王金明说,你妹妹真抠,每次来都拿那一点东西,你吸烟,就没见过给你买条好烟。王金明听了只好装聋作哑,苦笑。

逢年过节时,妹妹都准备了四样礼物。一件牛肉、一件纯奶、猪后腿也有20斤,还有一件进口水果。就这几样,基本上价值1000元了。

来了几次后,一开始妹妹看嫂子也挺高兴,后来嫂子见面就阴沉着脸,看着生气的样子。后来和母亲一打听,原来是嫌弃礼物轻,气得王金明的妹妹,再来什么水果之类的,都不拿了。

刘梅呢,一看小姑子这样,只要看见小姑子进家,就扭头进了卧室,把门关上,谁也不和谁说话。王金明调和了几年,还是没有把两人的关系搞好。

娶一个跟家里人合不来的老婆是什么感受?就像现在的王金明,生活很苦恼,没想到以前和睦的一家人,因为自己老婆的到来,到了这样一种局面。王金明想和刘梅离婚,却遭到了舅舅的批评。现在呢,刘梅又怀上了孩子,不能做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啊,王金明有时候下了班,就不想回家,自己一个人坐在路边,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王金明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自己老婆和家里人合不合适,和自己合适不合适?如果合适,就慢慢劝解家里人。如果不合适,那就另当别论了。每个家庭、每段婚姻、每段情感都有优势和劣势,都有难言的苦衷。婚姻如此漫长,需要男人有心去经营。所以,如果我是王金明,我也劝他不要离婚。好好与刘梅过生活,毕竟日子是两个人过的。

大家说对不对?请发表下你的观点。

娶一个跟家里人合不来的老婆是什么感受?

是闹革命,改天换地,建立新世界的感觉。闹革命,就有斗争,有斗争就能不讲安宁与和谐;就不能讲平平安安地过日子,要讲斗争、流血和牺牲,风风火火闹日子,要紧阶级斗争的弦。不是与天斗地斗,是与婆婆斗、与公公斗。不是与外界斗,要窝里斗,因为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既然是斗争闹革命,那么对方永远是错误的,是一无不是,自己永远是正确的,真理在手,武器在肩,斗争出政权,棍捧出地位,有权就能享有资源,有地位就能发号施人之。凡是婆婆公公反对的,就要坚决拥护;凡是他们拥护的,就坚决反对。要斗争,就不要怕分床而睡,不要怕冷战,不怕刀枪战,更不要怕离婚。不斗赢老公,又何谈斗赢公婆,取得彻底的胜利,建立自己为中心的政权,当媳妇就是要外戚治家,一媳临天下。有结婚就有离婚,这是婚姻的辨证法。斗争也要讲辨证法。斗争虽苦和累,觉睡不好,饭吃不香,但也其乐无穷,斗争才有幸福,斗争精神永在。敌人总是狡滑的,公婆总是善于伪装的。对你好,是糖衣炮弹;对你包容和退让,是阴谋迷惑阵,所以斗争要策略和方法,既要面对面的针锋相对的斗争,也要讲地道战和暗战。既要刺刀见红,一针见血,又也加强宣传揭露和声伐声讨,争取更多亲戚朋友的支持,让公婆处于孤立的困境中。不是人人都能娶到有斗争精神、善于斗争的老婆,当老公就得屈服。不屈服,就斗你得翻天地覆,不得不让你乖乖佩服。这样的儿媳就是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当公婆的就得顺从,不顺从,就闹你一个人仰马翻,一家老小不得安。是烧高香,祖坟冒青烟都能娶得到的。

娶一个跟家里人合不来的老婆是什么感受?

跟家里合不来,那也该说说原因,千万不早说为啥都和他合不来?你们,尤其你妈有没有排挤他?你们有没有为虎作伥?

有时候,合不来不怪老婆。是你家里联合起来欺负她呢。

娶一个跟家里人合不来的老婆是什么感受?

你老婆是嫁给你,不是嫁给你家里,跟你合得来就行啦。

娶一个跟家里人合不来的老婆是什么感受?

看到题目,就觉得题主主观意识存在问题。

他说的是媳妇和家人合不来,矛盾的重点是媳妇,而不是家人。如果反过来,是家人和媳妇合不来,矛盾重点就是家人。题主本能反应就是媳妇和家人合不来,这种意识,本身就是加大矛盾的罪魁祸首!媳妇是家庭以外的人,你接受他,只是她融入你们大家庭的第一步,她要努力将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接受他,很艰辛,也很有难度。相反,家人以包容的心态接纳她,那就太容易了。当你和家人站在一起指责她和大家合不来时,就是在加大她的绝望力度。你与丈母娘能合得来,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爱。媳妇和你妈合不来,是因为你妈越看越挑剔。

作为外来姓,媳妇是弱势,当你和你的家人站在一个队伍指责媳妇时,媳妇就更弱势。这样做,只能证明你的家人是对的,你是对的,媳妇无路可退是应该的。题主问两边硝烟正浓时的感受,呵呵😄,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滋味,你自己体会!

家和万事兴,媳妇嫁过来的目的不是破坏你的家庭的,她的到来是让家庭兴旺添丁。你以包容的态度接纳她,你的家人也会变得包容。余生,和你同甘共苦的是媳妇,不是你的家人,对她好一点,就是对自己好一点。对她好一点,她也会相对包容一点,也会变得娴雅一点。女人是用来疼的,疼出来的女人也会很漂亮。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其实,哪里是忘了娘?娘在心里,媳妇在嘴上。当你不再感到委屈,见到娘和媳妇就有一种幸福感在心底流淌,恭喜你,你成熟了,你已经扛起了家庭大梁。

娶一个跟家里人合不来的老婆是什么感受?

有人说闺女找婆家,一定要用心找,不能马虎,不然女儿一生都不幸福。其实儿子找妻子也是这样的,也得要看她的品德,品德不好的女人,可能把家里搅的翻天覆地,还会与家里的任何人都不和睦,都是别人的不是,她一点都没有坏处。

我们这里有个媳妇,她的嫉妒心特别强,丈夫有个姐姐,她就不能看到她姐姐回娘家,她姐姐只要回娘家,就赶紧的跟着姐姐,害怕婆婆给姐姐拿好吃的,或者给姐姐钱,到吃饭点也不去帮忙做饭,婆婆做好饭菜,她赶紧去吃,怕喜欢吃的饭菜姐姐别吃完了,姐姐的孩子也不能与他的孩子一起玩,都是岁数相差不大的孩子难免会挣夺玩具,只要孩子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大声的呵斥姐姐的孩子,还得说一些闲话:你的奶奶家玩不开,跑到这里玩,意思你整天来,外婆不应该疼爱你,应该疼爱她的孙子,你应该是你的奶奶疼。

如果是这样的老婆,怎么能与家里合得来,有时婆婆不想理会她罢了,为了儿子的幸福,忍气吞声,家庭表面看是和睦,其实婆婆心里特烦,没有方法,也不能让儿子离婚吧!只有忍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