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德国为什么总理是最大的?
总理当家,总统打酱油,是当前议会制国家的一大特色,正常得很!
小时候不懂事儿,觉得总统跟皇帝差不多,是一个国家最有权力的人,总理顶多是个二把手。长大后读了书才知道,原来在有些国家,总理才是老大,而总统只是一个吉祥物。
比如在德国,总理就是挑大梁的人,内政外交一把抓,军队议会到处跑。所以我们看到,德国总理的存在感极高,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那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看看人家默大妈,欧洲铁娘子的名头可以说是享誉世界。即便是远在东亚的我们,也大都知道,德国有位不得了的女总理。
至于德国总统,那就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闲人,每天就是吃饭睡觉当道具,没啥正经事儿可干。所以当前德国总统的存在感很低,基本就处于一个隐身状态。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德国原来是有总统的。只以为总理就是德国的最高领导人了。
类似的情况在印度也有,一般提起印度的领导人,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印度总理。相信莫老仙的名头,听过的人应该不会是少数。至于总统的话,那就没什么存在感了,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印度原来也是有总统的。
诚然,知名度这种东西,和个人的表现有着一定的关系。想想默大妈也好,莫老仙也罢,那都是全球顶尖的政客,个人能力相当的出众。尤其是默大妈,纵横德国政坛数十年,期间更是当年16年的德国总理,开创了德国统一后的“黄金时代”,影响了德国整整一代人。这样的履历功勋,想不出名都难。
但是话说回来,人靠衣装马靠鞍。他们如果没有崇高身份的加持,没有绝对权力的帮助,那也很难施展才华。毕竟这里面有着一个主角光环的设定。
一般来讲,主角乃是剧情的核心,是镜头的焦点,只要拥有了这个身份,存在感怎么都不会低。而如果你是配角,即便你表演得再好,能力再怎么出众,那也很难盖过主角的光芒。
而在德国和印度,总理就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整个国家的核心内容,都是围绕着总理转的。至于总统的话,那就是配角了,只能是充当工具人。即便他们也都是很优秀的政客,有着不俗的能力,那也只能接受怀才不遇的境遇。
简而言之,德国和印度的总理之所以知名度很高,除了自身能力出众以外,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坐在总理这个位置上,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并且能够获得足够的曝光度。
相比之下,这两个国家的总统的知名度低,往往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行,而是因为坐在了总统这个位置上,从而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
事实上,如果仅从头衔地位来看的话,印度和德国的总统,都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他们都是各自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国家首脑,是本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公民,有的甚至还是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所以,理论上讲,他们的地位级别在本国乃是最高的,比总理都还要高。
如果是放到古代,总理遇到总统,估计都是要行礼请安,高呼一声总统圣安。
然而,级别高并不代表权力大,虚位闲职这种东西,向来是再正常不过。
就拿咱们古代王朝的“三公”来说,什么太师、太保、太傅,一个个地位高得不行,连皇帝见了都得执弟子礼,尊称一声老师。而从官位品级上看,他们也都是位极人臣,一水的一品大员。但是,在大部分朝代,“三公”都是虚衔,没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基本就不管事儿。
德国和印度的总统也是如此,名义上的地位高得吓人,但并没有什么实权。相较而言,两国的总理虽然地位要低一些,但他们却有着更大的权力,甚至连总统都得要听他的。
以德国为例,按照法律规定,总统作为第一公民,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诸多权力。比如总统可以任免政府的各级官员和法院的各级法官;可以和国外的势力组织缔结外交条约;可以使用法律特权,赦免罪犯等等。基本上总统该有的权力,他都有。
但是,总统如果想要行使这些权力,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联邦总理签字才行,否则总统的命令就是白纸一张。换句话讲,如果总理不点头,总统啥也干不了,说的话就跟空气一样。
这让我想起以前工作的一家公司,总监是职业经理人,老板从外面请的,说的是公司由他全权负责。但是,每次需要用钱的时候,总监说话都不管用。就说每次月末聚餐找公司报销,虽然我们手里有总监签字的条子,但财务是不会批钱的。得要副总监在旁边签字才行,因为副总监是老板的弟弟。
所以,德国总统这个职务,听起来挺厉害,实际上却是有名无实,啥也干不了。
相比之下,德国总理就要厉害多了。按照德国法律规定,德国总理是德国联邦政府内阁的扛把子,而内阁乃是德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核心。德国几乎所有的政策命令,都是从这里出去的。这其实就相当于是德国的掌舵人,把控着德国这艘大船的航行方向。
所以德国总理的权力是很大的,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他都是实际上的一把手,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印度的情况,和德国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即总统是虚衔,名义上享有诸多最高权力,但实际上却有着诸多限制,无法完全自主地行使这些权力,有和没有都一样,反正都不管事儿。印度总统的工作,主要就是听取总理的“建议”。
所谓的“建议”,其实就是总理制定的政策。而按照法律规定,这些政策想要真正得以通过推行,是需要总统签字的。当然,这仅仅只是走个流程,总统很好说话的,一般总理“建议”他干什么,他就得去干什么。
换句话讲,印度的总统只是一个无情的签字工具罢了。
相比之下,总理可就要厉害多了。和德国的总理一样,其乃是政府首脑,是国家的实际掌舵人,拥有这个国家的最大话语权。对内,他可以推行自己的各种治国政策,并且付诸实施;对外,他可以把控国家的外交方向,捭阖纵横。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印度和德国的总理拥有实权,而总统却只是一个打酱油的吉祥物呢?
其实这和他们国家的政治体制有关系,印度和德国都是典型的议会制国家,走的是“议会至上”的路子。顾名思义,在这些议会制国家里面,议会才是真正的权力核心,一切都是议会说了算。
而议会这种地方,往往都是要按票说话的,而且是少数服从多数。谁能在议会中拥有更多的赞同票,那么谁就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而这个“票”来自哪里?当然是来自议员。议员作为民众的代表,百姓的发言人,是需要在议会的各项决议中行使投票权的,这叫民主。
所以,对于那些政治党派而言,他们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议员席位。谁拥有的席位更多,谁的票数就会更多,届时在投票表决的时候,那就能占据优势。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党派在议会的议员席位超过半数,那么他就能成为这一届的执政党。因为正常情况下,议员们肯定都是支持自家党派的主张,拥有一致的目标。到时候投票的话,执政党自然也就能获得超过半数的赞同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议会自然也就是执政党说了算。
而在成为执政党之后,这个党派就需要组建内阁,成立新一届的政府,领导者便是总理。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毕竟议会只是一个开会议事的地方,只负责决策。而当政策出来之后,应该如何去具体实施,那还得政府来。
值得一提的是,内阁首脑一般都是由执政党的党魁担任。所以德国和印度的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一把手,更是议会的扛把子。没办法,谁叫他的票多呢?大半个议会,都是他的人。如此一来,总理的权力自然就很大了。
所以,总理之所以有实权,不是因为他个人有多厉害,而是其背后站着执政党,可以在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只要执政党不倒,那他就不会倒。像人家默大妈能够创造历史,实现总理四连庄壮举,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自家党派足够给力,得到了德国大多数人的支持。
反观总统,他可跟议会没多少关系。除了当初选举的时候,是全体议员投的票,其他时候他连参加会议投票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按照法律规定,总统一般是不能兼任议员的。所以,作为一个游离于权力核心之外的国家元首,自然也就不会有多少实权了。
印度和德国这样的情况,其实存在于许多议会制国家中。大家如果仔细调查一下就会发现,不光是印度和德国的总统没实权,新加坡、以色列,还有意大利这些国家总统也同样是打酱油,而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议会制国家,议会至上,内阁当家!
有人或许很纳闷,既然总统有名无实,那还设立这个职位干嘛?直接废除掉不行吗,至少还能腾出一间办公室,省下些工资呢。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权力顺序的问题。大家首先要搞清楚,在民主国家里面,国家权力肯定属于公民的,政府则是打工仔,是老百姓请来为自己服务的。
这其实就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好比是在一个小区里面,业主才是小区的主人,物业则是业主聘请来管理小区的。而作为员工,物业本身并没有对小区的管理权。其所有的职权,都是作为老板的业主赋予他们的。
那么回到国家层面上来,政府的职权也是需要由公民赋予的。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去赋予呢?答案很简单,两个字——选举。
老百姓们通过选举,选出一个能够代表他们意志的人。然后再由他作为代表,去赋予政府权力。而在印度和德国,总统就是百姓们所选出来的那个人。虽然他没有实权,但是却可以代表全体公民。而由他担当国家元首,即代表国家属于百姓,这样道理才说得通,更是一种民主。
至于总理的话,显然还无法胜任这项工作。毕竟他是多数党党魁,代表的只是一部分人的利益。哪怕这部分人已经是属于大多数,但终究不是全体国民的意志。
所以,在议会制国家里面,总统这个职位都是有必要存在的,哪怕总统没有实权,只是一个吉祥物。除非这个国家还维持着君主制度。
印度和德国为什么总理是最大的?
印度和德国都设立有国家总统和国家总理职务,但是总理掌握最高实权,总统却是虚职元首。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总统才是国家的扛把子,总理属于二号人物才对,怎么到了德国和印度这里,却恰恰相反呢?
就拿俄罗斯来说,大家都知道普京总统才是俄罗斯的核心主导者,而米舒斯京总理在俄罗斯的威望并不高,甚至还要听从普京的指令。
比如2020年1月初,梅德韦杰夫辞任总理时,普京大帝随即就任命了俄罗斯原税务局局长米舒斯京担任俄罗斯新一任总理职务。
那么造成国家总统和国家总理权力大小差异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呢?
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国家政治体制的差异。
印度和德国实行的议会制共和制,而俄罗斯实行的是半总统制半共和制,这两种制度有很大的不同。
在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里,国家总理是由议会选举时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国家总统对总理的产生没有任何干预的余地。
尽管总理的就职需要得到总统的任命,但只是形式上的任命,总统并不能否决总理的人选。
比如2018年德国议会选举时,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获得议会绝对多数席位,赢得自己第四个总理任期,随即德国社会民主党籍的施泰因迈尔总统就按照程序任命她为德国新一任总理。
此时施泰因迈尔总统就不能擅自任命获得议会席位较少的社民党的总理候选人舒尔茨担任总理,他没有那个权力,即使施泰因迈尔总统厌恶默克尔,也得按规矩办事。
总理正式就职后,其提名的众多内阁部长也是象征性交给总统任命,德国总统根据德国总理的建议,给各个内阁成员安排各种职务头衔。
在这种情况下,总理就可以带领内阁施行最高行政权了,以后内阁政府的事,跟总统没有任何干系,总统甚至不能对总理内阁的施政情况指手画脚,保持沉默就可以了。
就连外界以为总统掌管三军的权力其实也是由总理掌管。
比如2019年印度总理就为印度军队设立了一个新的军事领导岗位——国防参谋长,相当于俄罗斯军队的总参谋长职务,主要是为了协调印度海陆空三军,以便实现立体化作战。
对于总统来说,他的职责很简单,接待外国元首来访、出席该国的重大典礼、行使豁免权……
而实行半总统制半共和制的俄罗斯、乌克兰、法国等国家,总理的产生必须先经过总统的提名任命,不存在总理选举一说。
只要总理所领导的内阁受到议会的不信任投票裁决,总理必须要向总统辞职,总统再提名新的总理领导内阁。
就军事指挥权方面,半总统制半共和制国家的总统属于军队的最高统帅,内阁总理不能染指军事事务,甚至不能调动一兵一卒,与议会制共和制的军事指挥体制完全相反。
所以,从以上可以看出,印度和德国总理的职权大于总统,是因为他们实行了议会制共和制的制度。
印度和德国为什么总理是最大的?
这个问题我还真搞不懂[捂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