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不恨吴用么?

怎么可能不恨?如果没有吴用从中作梗,他卢俊义怎会落草为寇?

玉麒麟卢俊义,武功天下第一,稳居梁山第二把交椅。有趣的是,作为梁山明面上二号人物,卢俊义却是被宋江吴用等人用计给坑上梁山的。

在上梁山之前,卢俊义的生活其实非常滋润。论家世背景,他是河北大名府富豪,家境殷实;论个人能力,他有一身好武艺,尤其是棍棒功夫,天下无对;论名望地位,他是河北三绝,人称玉麒麟。而且卢俊义这个人,是个忠义之士,一直有着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志向。对于上梁山落草,他其实是非常排斥的。

卢某一身无罪,薄有家私;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与梁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却是在宋江吴用的一番操作下,被迫上山落了草。

宋江他们当时的想法其实挺自私的,仅仅只是看中了卢俊义的武艺和名望,也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就要拉人家上山入伙。而卢俊义家大业大,又一心报国,自然不愿意落草为寇。

于是,宋江吴用他们就开始给卢俊义下套了。首先,吴用假装算命先生,跑到卢俊义府上,忽悠卢俊义有灾祸,让他外出,并且还忽悠其写下藏头反诗。诗是这样写的: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把每句诗的头一个字连起来,便是“卢俊义反”的谐音。不得不说,这样的伎俩,稍显粗劣。但卢俊义偏偏是个天真无邪之人,人畜无害,道德典范。在古代文化中,麒麟乃是仁兽,行的是君子之事,走的是仁厚之道。所以卢俊义才有“玉麒麟”这样的外号。

麒麟者,仁兽也。含仁而戴义,音钟吕,步中规矩,不践生虫,不折生草,不食不义,不污饮池,不入坑陷,不行罗网,爱麒好麟,如君子以玉比德。

这样一个道德完人,自然不会去怀疑有人要害他,所以吴用的反诗存在倒也符合逻辑。只是,卢俊义的天真,却成为了他悲惨遭遇的源头。正是因为有了吴用算命以及反诗这个伏笔,后来宋江才会将卢俊义捉上梁山。

当然,此时宋江和吴用心里很清楚,卢俊义断然不会归服,他们需要坐实卢俊义落草造反事实,把生米煮成熟饭。这样一来,走投无路的卢俊义,也只能是接受现实。于是便有了卢俊义被扣押梁山数月之久,而其管家李固则被放回大名府,带着卢俊义落草梁山的消息,以府中反诗为证,揭发卢俊义。由此,卢俊义便从家大业大的卢员外,变成了打家劫舍的梁山贼寇。

当然,卢俊义此时并没有答应入伙,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官府和百姓已经认定他是了。还好此时的卢俊义并不了解内情,否则一定要与吴用拼命。

但是,随着卢俊义的下山,他终究还是会知道真相的,为何后来却不再追究了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了,他就是卢俊义府上的管家李固,他替吴用承载了卢俊义所有的恨。

原本随着卢俊义的下山,宋江和吴用招揽卢俊义入伙的计划也该告一段落。因为卢俊义这个人太在乎忠义二字了,即使是被吴用他们成功诬陷,他也不会选择去落草。而且凭借他的身份地位,但凭一首反诗,估计很难将其扳倒。当初燕青劝卢俊义时,卢俊义如此说道:

卢俊义大怒,喝骂燕青道:“我家五代在北京住,谁不识得?量李固有几颗头,敢做恁般勾当?”

其意思很明显,就是凭我卢俊义的身份地位,谁能动?

但是,偏偏李固给吴用他们来了一个大助攻。李固作为卢府管家,深得卢俊义的信任,家中生意都归其打点。值得一提的是,卢俊义不仅对李固有知遇之恩,更是救过其性命。当初李固来到大名府当北漂,穷困潦倒,差点冻死在卢俊义门前,是卢俊义发善心,就了他性命,还给了差事。

这李固原是东京人,因来北京投奔相识不着,冻倒在卢员外门前。卢俊义救了他性命,养在家中。因见他勤谨,写得算的,教他管顾家间事务。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

然而,这个李固可不是什么好人。他表面对卢俊义忠心耿耿,实际上却在背后挖卢俊义的墙角,与卢俊义妻子贾氏勾搭在了一起。

后来卢俊义与李固抓上梁山,吴用将卢俊义扣押,放回李固。并告知李固卢俊义落草的消息,还把反诗的寓意解释给李固听。其目的只是想让李固去官府告发卢俊义,从而坐实卢俊义落草的事实。

然而这李固却超额完成了任务,他不仅去大名府告发了卢俊义,还趁机霸占了卢俊义的家产,与卢俊义妻子贾氏成为了合法夫妻。如此一来,李固便和吴用他们有了一个相同的目的。那就是要把卢俊义落草梁山这个消息变成事实,即便是卢俊义回来了,那也是梁山贼寇回来了,而不是卢员外回来了。对此,李固早已经为卢俊义罗织一张足以将其置于死地的大网。

可怜卢俊义还被一直蒙在鼓里,对李固没有丝毫怀疑,即使是燕青亲口告知,他依旧不愿相信,执意要回家去确认清楚。若是卢俊义下了梁山后,带着燕青隐姓埋名,浪迹天涯,李固倒也拿他没办法。

如今卢俊义自己跑回去,那不就是自投罗网,李固哪会放弃这个大好机会。他不遗余力地诬陷卢俊义,甚至称卢俊义是梁山派来里应外合攻打大名府的叛匪。最终,卢俊义被屈打成招,打入死牢。卢俊义名动河北,家大业大,却被如此轻易地捕杀,与李固的努力显然是分不开的。所以,卢俊义的悲惨遭遇虽然源头在吴用的算计,但实际上起到关键作用却是管家李固。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卢俊义被关押以及刺配流放的时候,李固不断地买通差役去杀他。此时的卢俊义估计是绝望的,李固是他最信任的人,而妻子贾氏则是他最亲近的人,如今却都背叛了他。更为难过的是,他曾救过李固的性命,而李固如今却要杀他。

而就在这种绝望的时候,梁山的人来了,石秀只身劫法场,宋江三打大名府,时迁火烧翠云楼……梁山众人的舍身相救,无疑是雪中送炭。虽然之前有着一些恩怨,甚至于自己的悲惨遭遇都是因他们而起。但比起要杀自己的李固,梁山人毕竟是救了自己的命。前面说过,卢俊义的外号是“玉麒麟”,乃是道德上的完人。梁山的救命之恩,他断然会记下,这才符合他的人设。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梁山攻打大名府,卢俊义已经叛匪的名头已经摘不掉了,他只能接受现实,与梁山捆绑在一起。所以,卢俊义于情于理,都不再会去对付吴用,或者宋江。

卢俊义不恨吴用么?

很高兴参与探讨这个问题:

卢俊义恨吴用是肯定的,而且恨的牙根都痒

首先,卢俊义是逼上梁山的,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上”。卢俊义确确实实是被惦上了。

赚卢俊义上山入伙全程由吴用策划。吴用先是假装算命先生,骗卢俊义外出躲灾,又在他家墙上题了四句卦歌:“芦花滩上有扁丹,俊杰黄昏独自游,义道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这分明是一首“卢俊义反”的藏头诗。先为卢俊义断了归路。

然后再打劫卢俊义的财物,把卢俊义挟持上山,逼他入伙。卢俊义不愿入伙,吴用则把芦俊义管家李固打发下山,並告诉他芦俊义己是梁山二当家,早己反了,不信回家看墙面题诗就知道了。

李固回家一看果然如此,随即报了官只等卢俊义回家入茏就范。这边吴用一切安排妥当,才放卢俊义下山回家。后果不说也知道了,卢俊义果然被捉判斩,这时吴用再以好人面目出现,劫法场救出卢俊义,又抓了李固送绐芦俊义处置。

卢俊义被逼无奈只好落草梁山。吴用赚卢俊义上山大功告成,自以为嫁祸于人计策绝妙,使卢俊义感激梁山救命之恩,又把仇恨洒在了李固身上。岂不知还是留下了尾巴,使芦俊义看到了真像。

实际上吴用这一系列操作並不完美,最大的漏点就是题在墙面的反诗。卢俊义不会不清楚,自己是上了吴用的套了。

卢俊义回想起自己在京城富足安逸的生活,被吴用生生毁了。还弄的家破人亡,无家可归,不得不委屈求全的在梁山当了土匪,心里怎能不痛恨吴用?只是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罢了。

  •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卢俊义不恨吴用么?

先把卢俊义上梁山的过程捋一遍。

1、吴用自告奋勇,以算命为名在卢俊义家里写反诗,并忽悠卢往南方走。

2、卢俊义南下途中路过梁山,被骗上梁山住了一段时间。

3、梁山放李固先走。吴用在李固走之前跟他说卢俊义已经上山,坐第二把交椅。

4、李固回去后,与卢俊义的妻子贾氏一起霸占卢府,并赶走燕青。

5、卢俊义下山,回家路上遇到燕青,燕青说了李固的反常,力劝卢俊义不要回去。但卢不听劝,执意要回家。

6、卢俊义回府后,李固、贾氏立即告官抓捕卢俊义。

7、李固上下打点,卢俊义挨棒子坐牢。

8、李固再次上下打点,贿赂蔡福、蔡庆兄弟害死卢俊义。幸得柴进花钱打点,卢俊义被发配沙门岛,李固歹计没有成功。

9、一计不成,李固又打点押送卢俊义发配的董超、薛霸半路加害卢俊义,幸得燕青相救才捡回一命。

10、卢俊义逃亡期间被官府逮到,燕青上梁山求救。卢俊义被押上法场,临处决前,石秀大闹法场,为卢续命一段时间。

11、趁此机会,梁山大举下山,攻打大名府,最终卢俊义被救出,上了梁山。

过程大致如此。看完这个过程,请问,这里面哪一步才是卢俊义后来家破人亡的关键?

是第1、2、3步吗?

不是。

因为卢俊义是大名府首富,而且卢家在河北已经深耕五代,不仅有钱,而且有地位。就算他家墙上真写了藏头反诗,他本人就算真的上过梁山,只要卢家人不往外说,官府也不会真的当回事。毕竟好好的首富不当,却要跑到梁山落草为寇,这不符合常理,一般人谁信啊?

所以,真正坑了卢俊义的是第4~9步。坑卢的是李固和贾氏。

李固原是开封人,穷困潦倒,是卢俊义看他可怜,养在家中,他才捡了一条命。后来卢俊义因见他勤快聪明,就让他当了大管家。

救命情加知遇恩,在卢俊义看来,自己对李固那么好,李固是绝不可能背叛自己的。

然而,李固偏偏是个小人。不鸣则已,一来就来俩——不仅设计要害死卢俊义,还和卢俊义老婆通奸。

当然,李固的背叛还不算啥。

如果卢俊义听燕青劝,先悄悄回城,暗中干掉李固、贾氏,他的那点“通匪”事,肯定不会闹大。但卢俊义大意了,被李固和贾氏狠狠坑了一把。

李固坑完卢俊义后,还嫌旧主不够惨,就连续两次使坏,要置卢俊义于死地。当董超和薛霸半路加害卢俊义时,卢陷入绝境:他不反抗吧,当场就要被弄死;反抗吧,这是造反,自己还是死路一条。

可以说,把卢俊义害得走投无路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李固。

如果李固不咄咄逼人,卢俊义不至于惨到没有任何转机。

所以,单就上山这个问题上,梁山一方虽然使坏在先,把卢坑了一把。但卢俊义最恨的不是梁山,而是李固。

李固死后,卢俊义走投无路,毕竟他已经被朝廷通缉,不上山,只能是个死。因而此时的卢俊义和梁山的利益是高度绑定的。

只有梁山好,他才有翻身机会。梁山被朝廷剿灭了,他也只能去死。

他这时恨吴用还有什么意义呢?没意义。

另外,从一身本领,又是卢俊义心腹的燕青能被李固赶出家门,毫无还手之力;李固一个区区管家就能把卢府霸占,就可以看出卢俊义的家庭本来就是千疮百孔。想必李固和贾氏暗中早就就把卢府资源整合差不多了。

梁山只不过是引爆卢府的导火线罢了。即便没有吴用设套,卢俊义也会在别的场合被李固坑死。

总的来说。卢俊义最后混到落草的地步,吴用确有责任,但责任真不大。卢俊义作为一个地区首富,被管家逼的节节败退,这说明李固和贾氏早就铺下一张大网,就等着卢俊义往坑里跳。卢俊义这次不被坑,肯定也有下次。从另一个方面看,吴用虽然坑了卢俊义,但最后救卢的也是梁山。没有梁山,卢俊义早就脑袋搬家了。既然如此,他恨吴用还有什么意义呢?

卢俊义不恨吴用么?

卢俊义,梁山一百单八将第二把交椅,远征方腊之后被高俅在饭菜中下毒,卢俊义中毒后跌落江中,溺水而亡。

卢俊义本非草寇,他久居大名府,家资殷厚,又能仗义疏财,侠名远播,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汉。

偏偏宋江看上了卢俊义的资源,于是便使用一系列诡计,将卢俊义诓上梁山,使其落草,成为一名朝廷欲杀之而后快的盗匪。

这其中使计的便是吴用。吴用与李逵乔装改扮,进入大名府,来到卢员外家中,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两行伶牙俐齿,说动卢俊义前往泰安州避祸。

卢俊义一离开,李固与贾氏的奸情浮出水面,后来卢俊义被下了死牢,梁山人马搭救卢俊义,无奈之下,卢俊义上了梁山。

试想,卢俊义在大名府做自己的大员外,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如果不上梁山,一定可以善终,一生美名不堕,香火延续,家业兴旺,多好的日子啊!吴用一个计策,断送了卢员外平静如水的生活,吴用罪不可赦。

其实,吴用赚卢俊义上山,不只是受宋江唆使,这本就是他自己心底的算盘。晁盖死后,宋江做了第一把交椅,吴用恐宋江做大,便想抬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与宋江抗衡,想来想去,只有卢俊义有这般实力,于是便千方百计赚卢俊义上山。

其实吴用这种人,是很为人所不耻的,他为了达到自己控制梁山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多少人中了他的道,晁盖,宋江,卢俊义概莫能外。

似吴用这等书生,自己没有振臂一呼的影响力,便躲在暗处,使出一些小伎俩,卖弄自己的聪明,自以为成了幕后的大佬,实际上,也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而已。

卢俊义泉下有知,会恨吴用的,因为吴用断送了自己平静的生活,更因为吴用赚自己上山,藏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各位朋友,你看是这样吗?欢迎加入讨论。

卢俊义不恨吴用么?

逼上梁山,梁山再好也迫于无奈,何况卢俊义乃当朝名士,大富商,有钱,有地位,还有一身功负。出于何种动机也不可能自愿上梁山,纵观中国历史,那一个上山为匪之人那个不是被逼得走头无路,迫不得已才踏上梁山。卢俊义被吴用设汁而被迫投奔梁山,可谓心中狠死吴用,甚至想活吃吴用的心都有,但狠有何用,活吃更不可能,只有顺之其意,方是最好之选择。人生在世不可处处顺意,人生之路也无法顺心选择,但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都不能超出做人之底线,乃做人之本。

卢俊义不恨吴用么?

说不恨,那是假的!

卢俊义,乃北京数一数二的大富豪,在北京城,环环有房。

不仅有钱,他还有闲。没事,练练武术,喝喝小酒,会会好友,日子过得别提多舒服了,快乐如神仙一般。

然而,快乐似神仙的日子,在一个道士和一个丑道童到来之后,戛然而止了。

道士是吴用 ,丑道童是李逵。

吴用来到卢俊义家,说要给他算命,装神弄鬼一番之后,神情严肃地说,你印堂发黑,一个月之内必有血光之灾。

卢俊义脑袋一热,居然信了!忙问如何化解?

吴用说必须一路往南走三百里,方可化解!之后,吴用还在墙上题了一首诗:

芦花滩上有扁丹,俊杰黄昏独自游,义道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这是一首藏头露尾诗,四句诗取第一个字,便是“卢俊义反”。

这四个字,害惨了卢俊义,彻底断了他的归路。

之后,卢俊义带着管家李固,一路屁颠屁颠往南走,走了三百里,到了梁山地界。忽然冒出一伙好汉,不问青红皂白,抢了卢俊义的财物,又用车轮战打得卢俊义筋疲力尽,成功捉住了卢俊义和管家李固。

宋江见了卢俊义之后,纳头便拜,哥哥,您受累了,俺梁山上缺一个带头大哥,您来坐吧!

卢俊义一下子蒙圈了,这是什么骚操作啊?怎么平白无故有人让他当大哥啊!

在宋江的感召之下,卢俊义同意在梁山上小住几日,一起谈谈人生,切磋武艺。

不觉一个月过去了,卢俊义有点想家,宋江尽力挽留,大哥,再住一个月吧,我不想让你走!

卢俊义盛情难却,那好吧,让管家李固先回北京报个平安吧!

临走时,吴用告诉李固,你家主人不走了,他已经是梁山二把手了,不信你回家看墙上题诗就知道了。

李固半信半疑,到了卢府一看,果然有反诗,大喜!

原来这个李固与卢俊义的老婆有一腿,早巴望着卢俊义死,好霸占他的老婆和财产呢!

李固立马报官,官府大惊,下令全国通缉卢俊义。

得到消息之后,吴用大喜,赶紧告诉宋江,放卢俊义回去吧!

到了北京之后,卢俊义立马被抓住了,一番拷打之后,卢俊义吃不了痛,什么都招了,判了斩立决!后在柴进上下疏通关系之下,改判发配。

在发配途中,被李固收买了的两个差役,准备半道上杀了卢俊义,多亏燕青放冷箭将两个差役射死,成功营救卢俊义。

之后,燕青出去找吃的,官府又捉住了卢俊义,这次数罪并罚,叛了斩立决。

之后又有石秀孤身劫法场,宋江三打大名府,废了老大劲,总算救出卢俊义。

卢俊义虽然没死,但没了家,没了妻子,落草为寇,走上犯罪道路,而这一切,都是拜吴用所赐。

而吴用,又是受宋江指使,宋江才是始作俑者。

所以一开始,卢俊义不仅恨吴用,更恨宋江。

然而,身在贼窝,身不由己,卢俊义除了顺从,还能怎么办呢?

后来,卢俊义在宋江一伙的洗脑之下,居然对宋江一伙产生了莫名的信任感,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