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曹操曾靠盗墓养军,一墓所得便能养活军队三年,他盗了谁的墓?

“挖坟掘墓”这种事情一般人不会干,会干的绝对不一般,比如魏武帝曹操。

“屠城”、“搞基”、“暗杀”、“睡寡妇”、“坑死儿子”…这些奇葩到令人发指事情曹操几乎都干过,然而最离谱的是,曹操居然还是中国历史上“官家盗墓”的祖师爷?!

怎回事呢?打仗需要经费的嘛!

粮草、马匹、军饷都是用白花花的银子堆出来的,筹不到钱就打不了仗。刘备筹钱靠演技,装可怜、哭鼻子是刘备的拿手好戏,袁绍、刘表、陶谦都曾被刘备套路过。

孙权筹钱靠贷款,江东四大豪族的后院,就是孙权的小金库。

曹操怎么办呢?虽然家底殷实,但在北方争霸花钱可太多了,于是就盗墓去了,正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说的其实就是曹操。

曹操在官渡之战前期,设立了一个特殊的官职——“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

“多才多艺”的曹操率领一众经过严格挑选的摸金校尉进行了多次盗墓活动,

其中规模最大、受益最多的一次便是盗“西汉王陵”,据说曹操在“西汉王陵”中挖出满满72车财宝,曹操靠着这批财宝养活了几十万大军整整三年。

“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数万斤。”

究竟是哪位“倒霉王爷”的陵墓被曹老板盗了?

“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这位倒霉蛋的身份还要从西汉历史上的一次叛乱说起。

西汉景帝三年,汉朝中央的权力被地方诸侯王削弱,分割天下的几大诸侯王纷纷摩拳擦掌,企图夺取皇位,史称七国之乱。

就在天下动乱之时,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率领大军以一敌七。冒死将叛军抵挡在梁都之外数月之久。

正是梁孝王不顾生命之危替汉景帝争取来的这几个月宝贵的时间,太尉周亚夫才得以平叛成功。

汉景帝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帝王,他赏赐给刘武无数的金银财宝、美女良宅。

再加上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兄弟,二人兄弟情深,特别是他们老妈窦漪房特别宠爱这个小儿子。甚至还想着让景帝把皇位传给他,差点儿就抢了汉武帝的皇位。

由此可见,刘武在汉朝的地位,虽然最终没能当上皇帝,但其拥有的财富可是巨多,称其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司马迁称其府库金钱数百万,珠宝玉器比皇帝还多。

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於京师。

他的宅邸之繁华富庶,恐怕皇宫都比不上。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鴈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主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

据史书记载,梁孝王过世之后留给其后人40余万斤黄金的财富,田产、地产更是无法估量。

梁孝王的墓穴更是壕无人性。墓穴内部错综复杂,主室、墓道、回廊、耳室、排水系统应有尽有,真正的人生后花园,阴间大杂院。

那么曹操盗他的墓发财也不足为奇了。

据说曹操盗了梁孝王的墓穴之后受到了一个可怕的诅咒,什么诅咒呢?曹操的后代全部变成了短命鬼。

当然了,盗墓只是副业,真的靠这个来养活数十万大军开支不现实。因为里面最多是金银宝器,战争年代这玩意儿价值不高。特别是东汉末年那样的乱世。最值钱的还是粮食。因为战乱,生产瘫痪,你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这个钱可以拿来募兵,却无法拿来养兵。曹操之所以能够撑起这么庞大的军队,还是靠的其在北方屯田种地。他兄弟夏侯惇就是因为种地种得好,被称为屯田将军。以及后来大范围的与民生息,恢复生产。当年曹操对于农耕非常看重,严令破坏庄稼。有一次他坐骑受惊,踩踏了庄稼,曹操割掉胡子以代罪,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其实还有在人口恢复方面,曹操当时号召大家多生娃,带头娶寡妇,留下来“人妻之好”恶名。

其实从这些都看得出来,曹操势力那么强大,不仅仅是因为能征善战,更是其因为其会治理国家。

传闻曹操曾靠盗墓养军,一墓所得便能养活军队三年,他盗了谁的墓?

看过《盗墓笔记》的人都知道,曹操是这行的祖师爷。

他首创了“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职,专门为他盗掘古墓,以获得军资。

最早揭露曹操盗墓的人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他《在讨曹操檄》中说: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这样看起来,曹操盗墓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陈琳和他是同时代的人,应该不会编造谎话来污蔑曹操,何况曹操读了这篇檄文后,非常吃惊,连头风病都好了,头也不疼了。

曹操:

说明老曹是让人家揭了老底了。 在中国人心目中,一向是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盗墓这种事,是不尊重祖先,是欺师灭祖的行为,挖人祖坟至今是一句骂人的话。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干? 董卓进京后,曹操看到他为祸朝纲,准备刺杀他,结果献刀失败,只能逃离洛阳,去投靠陈留太守张邈,起兵勤王。

曹操散尽家财,在陈留招兵买马,首举义旗,史载他招得兵将五千人。其中包括后来的几位核心大将包括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等人。

这五千人马是曹操的子弟兵,是他起家的资本。可是养兵练兵都要花钱,幸亏当地首富卫兹看好曹操,认为“平天下者,必此人也。”

于是散尽家财,对曹操进行风投。曹操非常感激雪中送炭的卫兹,可是就军费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我们知道,曹操信奉: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这种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不择手段的。曹操为了逃命,能杀吕伯奢一家,他是不会被“妇人之仁”所拘泥的。为了养活他的部队,他把目光瞄准了地下的古陵墓。

曹操:

盗墓这事,很早就有人干了。项羽早就干过。袁绍也干过。《三国志·崔琰传》记载:

“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

就是说袁绍手下常挖人家祖坟,将死人尸骨暴露荒野的事。 曹操和一般人不同,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他成立了专业的盗墓队伍,给予编制和经费,让这些人四处寻找大墓。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确实让他们找到了一个大墓。这个墓的主人,就是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 刘武是西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同胞弟弟。

在平定七国之乱中,战功卓著,战后得到了汉景帝的重赏,死后谥号梁孝王,葬于睢阳东九十里的芒砀山。

梁王墓为了防止后人盗掘,用大量上千公斤重的塞石封死了墓道,普通的盗墓贼就算找到,也很难进入墓室。是时候显示专业部队的实力了。

曹操的那些摸金校尉们一锤锤地凿,一点点的挖,终于打通了墓道。曹操亲自指挥:

"(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水经注疏》中说:"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   

这次盗墓究竟得到多少好东西,已经无法考证了。我们只知道靠这些财物,曹操养活了手下的军队3年。

西汉盛行厚葬之风,王公将相们都多带些财宝到另一个世界,何况坐拥三百里江山、富可敌国的梁孝王? 九十年代初,一伙盗墓贼炸开了夫子山上的汉梁王墓,盗走价值连城的玉璧等宝物数百件。

摸金校尉:

警方追回出土的汉代文物309件。这个故事后来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追踪309》。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对汉梁孝王墓群进行保护性发掘,在这个三国时代就被盗过的墓群中,仍发掘出了金缕玉衣、大型玉璧等珍贵文物2万余件,许多文物价值连城。

可以想象,这个巨大的宝藏,对当时缺衣少食的曹操军队来说,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

   盗墓盗得多了,曹操就悟出了厚葬容易招来盗墓者这个道理。于是,曹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统治者。

公元218年,他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贫瘠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封土,不植树。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陪葬。

2009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就是曹操墓 。

随葬物品一共有8件,分别刻有:

“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

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依据。

历史上真实曹操复原图:

在墓室清理当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三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专家认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是曹操的遗骨。

曹操绝对没有想到,自己薄葬,又搞了“七十二疑冢”,遗骨还是在千年后被挖了出来,莫非冥冥中真的有报应轮回吗?

传闻曹操曾靠盗墓养军,一墓所得便能养活军队三年,他盗了谁的墓?

曹操为了养活自己的军队,做了一件不光彩的“盗墓”之事。那么,他盗的是谁的墓?为什么会选择那个人来盗墓呢?还有,曹操既然能盗别人的墓,难道他就不怕被后人盗墓吗?

(曹操剧照)

关于曹操盗墓的行为,史书上有很多记载。

三国名士、“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曾在《为袁绍檄豫州》中记载:“(操)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意思是说,曹操专门设置了两种盗墓的官职,分别叫做“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他们不但掘人坟墓,盗取财宝,还把墓室里的尸骸随意践踏,弃尸荒野。

正史《三国志》中也有记载:“操引兵入砀,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万金。”

这段话,不但记载了曹操盗挖坟墓的行径,还清楚地交代了,他盗挖的是梁孝王的坟墓。在盗墓的过程中,曹操的军队不但撬坏了梁孝王的棺材,还收获了上万斤的金银财宝。

梁孝王是谁?曹操为何会盯上他的陵寝呢?

梁孝王刘武,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孙子、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刘启的胞弟。

七国之乱时,刘濞率领诸王叛军,打到刘武的梁国时,刘武以区区弹丸之地,阻击了数倍于己的吴王刘濞,成功地拖住了叛军。为周亚夫平定叛乱,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时间。

叛乱平息后,刘武成了朝野上下的红人,各种封赏接踵而至,圣恩优渥。除了刘启给予了弟弟各种赏赐外,窦太后更是对这个儿子大加奖赏。

(刘武剧照)

史书记载,由于赏赐太多,当时的刘武的富有程度,甚至超过了皇帝刘启,成为了富可敌国的王爷。刘武去世时,他所拥有的财富非常惊人,连仓库里都装不下了。

除了物资赏赐外,刘启还给了刘武很高的政治待遇。《资治通鉴》载:“(刘武)既至,宠幸无比,入则侍上同辇,出则同车,射猎上林中。”

刘武不但能和刘启同乘一辆车,刘启还亲自为他驾过一回车。这样逆天的殊荣,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甚至有一回,刘启在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后,拉着刘武的手说,“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窦太后听后也非常高兴。刘武嘴上虽百般推辞,可内心却欣喜若狂。

后来的刘武就有些骄横跋扈,还真把自己当成了天子接班人,不但逾越礼制,还参与储位争夺,擅杀袁盎等朝廷重臣。这些作为,终于惹怒了刘启,他诏令刘武不得踏入长安半步。

刘武从此备受冷落,郁郁寡欢,后来在一次打猎途中突发热病,随即暴毙而死。

刘武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寝修得恢弘气派,“斩山作廓,穿石为藏”,把一座山作为他的陵墓。同时,他还把自己一生的财宝,悉数葬入陵寝中。以刘武当时富可敌国的家产来看,他的陪葬品是何等的奢华。

(梁王墓中的随葬品)

对于几乎是白手起家的曹操来说,要想维系一支庞大的军队,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立足,最直接和快速的办法,就是盗墓。而刘武显赫的身世和墓中丰厚的殉葬品,自然成了曹操的首选。

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详细记载了曹操盗掘刘武墓的情景:“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因为刘武把陵墓修建得异常坚固,每个墓室的封门达数千斤,曹操不得不动用大批军队,才将刘武墓洗劫一空,得到了数以万计的财宝。

正因为曹操深谙盗墓之道,因此在他临死前,提出了薄葬的观念。下令陵墓中,不得陪葬金银玉器等物贵重物品,陵墓上不封土,不植树,不大面积地修建陵园。

而且,据说曹操去世后,为迷惑世人,当然也是避免被盗,从邺城的四面城门中共抬出了72具棺椁,分别去往四面八方安葬。

至此,盗墓高手曹操给后世的盗墓者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真正的曹操墓葬在哪里?这个谜题直到2009年才被破解。曹操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高陵。神奇的是,他的墓,确实没有被盗过。

虽然没有被盗过,却还是被开掘了出来。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

传闻曹操曾靠盗墓养军,一墓所得便能养活军队三年,他盗了谁的墓?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诸侯,千百年来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先不论曹操在历史上的功与过。曹操靠盗墓发家却是不争的事实,曹操也因此而被称为是盗墓界的鼻祖!

曹操起兵之初,军费粮饷都是由变卖自家家产所得,当然也得到了当地土豪的相助。但是随着队伍的扩大,军费也慢慢变的紧张起来,这时的曹操想到了以盗取前朝陵墓的方式来获取军饷,为此,他还专门成立了一支专门用作盗墓的军队,并为其设立了“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等官职!

当然这支军队也没让曹操失望,盗掘了很多座前朝的帝王陵墓,要知道东汉在当时还没灭亡,所以曹操的行为遭到了很多人的诟病,最著名的就是当时大才子陈琳写的讨曹檄文,其中就写了曹操对芒砀山西汉梁孝王刘武墓的盗掘。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刘启的亲弟弟,汉景帝对这个弟弟疼爱有佳,于是就把当时最富饶的梁国作为封地赐给了他,当梁孝王死后把一生积攒的金银财宝都作为陪葬埋到了自己墓里。当曹操知道这些后,亲自到梁孝王墓盗掘现场监工,而他的这支军队也十分卖力,一通狠挖,梁孝王墓被打开后基本被盗掘一空,曹操从中获取72车财宝,得金银有数万斤之多,而曹操就凭借着这批财宝,养活了手下几十万军队达三年之久。

史料中记载:““操发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数万斤”。

曹操以盗墓起家,当然也知道陵墓被盗后的凄惨,于是命人在他死后设下72座疑冢,以防止后世的盗墓贼盗他的墓。曹操虽为盗墓界的鼻祖,但也怕后人盗他的墓,真是既可恨又可悲!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传闻曹操曾靠盗墓养军,一墓所得便能养活军队三年,他盗了谁的墓?

曹操盗了谁的墓地能够养活他的百万大军三年之久呢,题目说的应该就是曹操盗的最大的墓室,也就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诸侯王刘武了。

^上图为梁孝王刘武雕像

刘武和他的陵墓

刘武是汉景帝的弟弟,窦太后的亲儿子,汉文帝时,西汉属地梁国大王梁怀王刘揖去世,汉文帝将梁国封给刘武作为属地。经过刘武的经营,梁国成为西汉最大的封国,高峰时期拥有四十座城市。当年七王之乱,如果没有刘武的话,可能早就天翻地覆了。

他一生积累大量的财富,大部分都是从七王之乱中得来的,他收集的珍宝比西汉国库都多。据说他用的夜壶都是纯金打造的。虽然腰缠万贯,但却因为窦太后极力想让他继承汉景帝的皇位,而被自己的亲哥哥汉景帝疏远。

在遭遇冷遇后,刘武整天闷闷不乐忧思成疾,最终病死在自己的属地。刘武死后,身为最有钱的封国的君主,他的墓地享用了汉朝皇帝陵的规格。并且,梁国几乎所有的金银珠宝,也被作为陪葬品葬入了他的陵墓。尽管如此,梁国还剩下四十万两黄金在国库中,可见当时的梁国是多么的富有。

曹操盗梁孝王墓来由

而曹操,盗的就是这个人的墓地。

想当年,董卓进入京城,虽然没有称王称帝,但是确是汉朝实际上的掌权人,废少帝立献帝,倒行逆施,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之后,逃往城外,后来参加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大军,可是事到临头这些诸侯都畏缩不前,于是曹操自己带兵和董卓手下大将徐荣打了一架,以惨败收场。

这个时候的曹操就属于山穷水尽了,没有钱养军队在这个乱世还谈什么称霸天下,那怎么来钱呢,也不能去做生意,太慢了,于是盗墓的想法就由此而生了。

为什么说曹操盗的最大的墓室就是梁孝王刘武的墓呢?在官渡之战之前,身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为袁绍讨伐曹操写了一篇檄文,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而操率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略取金宝。所过隳(hui一声)突,无骸不露。

什么意思,梁孝王是先帝的亲弟弟(昆是弟弟的意思),然而曹操亲率将士,到现场挖掘,打破棺椁裸露尸体,掠夺其中的财宝,所到达的地方都被破坏,没有一具骸骨不是露在外面的。

在当时,有名的文人所说的话,不管真假都会被天下人信服,所以曹操盗取梁孝王墓室的事情也就坐实了。

设立专门部队

而且不光因为陈琳的一纸檄文,还有就是曹操确实设立了专门的部队进行盗墓工作,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就是当时曹操手下负责盗墓士兵的职位,也流传到了现在。

曹操当时打到哪里,这两支部队就挖到那里,挖出来什么都行,总之就是见到墓地就挖,而且挖完之后也不把人家的墓关上,棺材板盖上,就直接让其裸露在外,从古至今我们都有入土为安的习俗,但是这些部队可不管,拿完人家的金银财宝,脚下抹油就开溜,所以当时社会就有很多舆论抨击曹操的这种做法。

而曹操也就变成了盗墓者的祖师爷,盗墓之前都会拿出曹操的画像拜一拜什么的。

结语

曹操成为了盗墓的祖师爷,而他盗取最大的墓室就是梁孝王刘武的墓,也就是题目所说一个墓中的金银财宝,养活了他的军队三年,不过按照历史传闻,可能不只三年哦。

关注小太阳,每天都有新鲜的历史知识双手奉上哦。

传闻曹操曾靠盗墓养军,一墓所得便能养活军队三年,他盗了谁的墓?

进入别人的坟墓,偷偷的将里面的东西给偷出来,这样的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盗墓。实际上,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盗墓这件事情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伍子胥、黄巢、董卓、温韬、孙殿英,对于这些人我们都很熟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都曾经盗过别人的坟墓,在历史上都是很出名的盗墓狂人。就拿孙殿英来说好了,孙殿英原本只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小军阀,起初并不起眼,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出名呢?他动用大军以演习为借口,盗取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的坟墓,将墓里许多的金银财宝都盗走了。

因为盗墓这件事,使得孙殿英这个名字传遍四方,至今人们都还记得他的盗墓行为。

不过,有一个人却被称作是盗墓行业的祖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我们熟知的曹操。曹操在盗墓这一方面是很出名的,曾经有一次曹操盗取了一个墓,从墓里盗出来的宝贝足够养活军队三年。

那么曹操到底是盗了谁的墓呢?他为什么要去盗墓呢?

盗墓“来钱快”

曹操所处的时代恰逢东汉末年,那个时候社会动荡、军阀割据,军阀间相互征战是常有的事情,要想使自己有更强的竞争力、有战胜对手的资本,拥有足够数量的钱财是非常重要的保证。

在刚开始诸侯争霸的时候,曹操的势力范围很小,因此,他非常需要在短时间内拥有足够多的钱财。

既然需要钱,那要怎么样才能够快速收集到钱呢?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商品贸易来提高经济?这样的理念是很不错,但是见效慢,无法在短期内见效,等到见效的时候说不定自己都被消灭了。

鉴于此,曹操想出了一个能够快速收集钱的方法——盗墓。

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社会兴起了厚葬的风俗,而这就使得盗墓行为变得频发起来。厚葬之风给想要曹操的盗墓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虽然曹操很清楚盗墓会给自己留下骂名,毕竟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但身逢乱世的人想要有一番作为,就一定要有不同常人的手段。于是,“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种专门盗墓的官职,就在曹操的军队里就出现了。

一个墓养活军队三年

曹操盗过很多的墓,也因此获得了很多的军饷。曾经有一次,曹操到了一个墓,这个墓里面的钱养了曹操整个军队三年。是谁的墓那么富有呢?

关于这件事情,《三国志·魏书》、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水经注疏》都有提到,曹操盗的墓是梁孝王的墓。

梁孝王是谁呢?看过《汉武大帝》的人可能有些印象,梁孝王的名字是刘武,他是刘邦的孙子、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的弟弟。

七国之乱时,刘武率兵抵御吴国和楚国的联军,拼力死守梁都睢阳,打碎了吴楚联军想要进攻长安的想法,也给周亚夫平定叛乱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本来刘武就是窦太后的小儿子,很受太后的宠爱,不论是太后还是汉景帝都赏赐了他很多东西;加上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刘武的名气就变得更高了,封赏是源源不断的拥抱他。史书记载到刘武获得的赏赐非常多,他富有程度甚至超过了他的哥哥汉景帝,成为了富可敌国的王爷。

既然生前得到了那么多的赏赐、那么多的宝贝,死后就把这些东西当做陪葬品。刘武的后代把很多的财宝放进了刘武的陵墓中,让财宝陪伴着他们的父亲。

曹操带着他的盗墓团队进入刘武墓后吃了一惊,他知道陵墓里会有很多的财宝,但财宝数量之多是他没想到。

曹操凭着从刘武墓里盗出来的这些财富,养活了军队好几年。后来,曹操也盗过其他王爷大臣的墓地,但盗出来的财宝数量和刘武墓的没办法相提并论,足以说明刘武当时是有多富有。

盗了一个墓而养活军队三年,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主要归结于梁孝王刘武生前得到的财富实在太大,才能让曹操盗墓有如此大的收获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