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了萨达姆,伊拉克人真的过上更好的日子了吗?
我不知道以前的伊拉克人民过得是不是好日子,但我知道至少现在他们没有。即使伊拉克战争的硝烟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战争、疾病甚至于温饱、教育这些民生问题,都一直困扰着伊拉克。
事实上,伊拉克人民的幸福与萨达姆无关,美国才是那个左右伊拉克人民命运的关键因素。
萨达姆执政前期算得上是兢兢业业、励精图治。虽然是独裁,但确实有能力。
对内,萨达姆缓解种族矛盾,缓和各大宗教之间的关系,在稳定社会环境的同时,阻止了伊拉克政界与宗教的分裂。
对外,萨达姆与苏联建交,获得了苏联六个亿的经济援助。
与此同时,萨达姆还致力于将外交落后的伊拉克带入西方世界,学习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与 经济上,萨达姆大力发展石油经济。
伊拉克进入国际石油市场之后,伊拉克的经济有着大幅度的提高,石油工业给伊拉克提供了96.5%的外汇收入,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萨达姆执政之前,伊拉克的年均生产总值为534亿美元。 萨达姆执政10年之后,伊拉克的年均生产总值为1799亿美元,GDP提升三倍以上。
可以说萨达姆凭借一己之力支撑起了整个伊拉克的经济发展。 军事上,萨达姆与苏联签订长期军火合同,引进了大量的苏联装备,伊拉克军队的实力由弱转强。
经过两伊战争长达十年之久的历练,伊拉克常规军的军师作战能力十分强大。 伊拉克与美国建交之后,萨达姆不惜重金向美国军方采购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性武器。
曾经赢弱不堪的伊拉克陆军在萨达姆的领导下,一跃迈向世界前十之列。 萨达姆是一位出色的国家领导人,他提升了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他令伊拉克人的平均寿命从63.1岁提高至68.7岁。
虽然萨达姆是一个独裁者,但像当时伊拉克那种那种环境并不需要绝对的民主。过度的自由等同于放纵,独裁有时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当然,不是在夸萨达姆,他也并不是什么好角色,执政生涯后期的穷兵黩武,确实把伊拉克拖向了深渊。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几乎是把伊拉克的老底打光了。而且其过于霸道的行为破坏了中东平衡,以至于遭到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打击与制裁。
1991年,“美伊海湾战争”爆发。扮演“世界警察”的美国动用武力逼迫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
海湾战争结束后,由于萨达姆对美国的态度十分强硬,睚眦必报的美军操控欧洲经济对伊拉克实施经济制裁,切断了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渠道,强行将伊拉克踢出国际石油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1996年伊拉克儿童营养不良比率达到11%。 萨达姆不得不用石油和美国换取廉价的食品。
2002年,伊拉克仍旧有5%的儿童存在营养不良。萨达姆死后,伊拉克国内的种族矛盾、政治矛盾、信仰矛盾再次爆发,失业率、犯罪率、死亡率直线上升,曾经伊拉克还一度面临着伊斯兰国的威胁。
前几年新政府的不作为,加上迟迟得不到解决的粮食危机导致伊拉克人民的灵魂始终煎熬在水深火热之中。
2018年10月,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发大规模游行抗议,这次游行抗议导致453人重伤、13人死亡、6人失踪。
现如今的伊拉克依然有着许多的危机,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美国却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在推特上大谈特谈所谓的“人权”,所谓的“言论自由”,真是可笑至极。
我现在还记得那句美国记者的话,虽然他们现在一无所有,但是他们自由了。
诚然,自由无价,但是你得先活着,活着才能去享受和争取自由。给了自由,却剥夺了他们生活下去的权力,对不起,理解不了。
当然了,不能一竿子打死,民主政府相比于独裁政权也有着其一定的优势,更加自由的国度,自然不会发生萨达姆独裁时代那样的政治大清洗,成千上万的异己被扫除。还有更加温和市场政策,无疑会给伊拉克代来更多投资,此外民选制度代表着人民权力的提高,相应的民生措施会渐渐恢复。
所以虽然如今的伊拉克依然很烂,那都是战争的后遗症,未来还是比较光明的。这不是美国的功劳,是伊拉克人为了自己活下去而奋斗的结果,只能说是破后而立吧!
相比于和平的演变,伊拉克自然是悲惨的,这个代价太高了。但好歹是挺过来了。凭借着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良好的市场环境,应该会有一个大发展。
总的来说,现在的伊拉克还在恢复中,只能说是有着一个比较好的前景。这里就得祈祷一下,那根搅屎棍可别来了,好不容易搞起来,再霍霍估计那就是真的完了。
没有了萨达姆,伊拉克人真的过上更好的日子了吗?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2003年萨达姆被美军推翻时,伊拉克人口2558万,人均GDP为625美元,在萨达姆倒台后,2011年伊拉克人口3432万人,人均GDP达到了3788美元;到了2018年,伊拉克GDP达到了2259.14亿美元,人口3843万人,人均GDP达到了5878美元。而在1980年,萨达姆刚接手伊拉克的时候,伊拉克GDP是534亿美元,人口1365万,人均GDP3911美元,可以说萨达姆在位期间,伊拉克的经济基本都是停滞的,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处于下降的态势。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伊拉克人均收入增长了7倍之多。
经济增长迅速战后第二年,也就是2004年,伊拉克改革了税率,实行单一税率15%,由此进入全球实行单一税率的27个国家和地区行列(香港14%,新加坡16%,俄国13%)
伊拉克把关税降到了5%,制定了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由此伊拉克石油产量迅速上升,在04-05年期间增长了7%,到2006年石油设施修建完善后,石油产量大幅增长了40%。
现在不论是人口增长率还是经济增长率,伊拉克都成为了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结束了老萨的统治,实行了公平的社会制度,有了新闻和言论的自由,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民生改善如今的伊拉克,在老萨倒台之后建立了正常运转的民主制度,成功地多次进行了大选,而且医疗水平和全民福利得到了改善;虽然不时有恐怖分子袭击,但是因为民主制度的建立,库尔德人也放弃了武装反抗,不再有成千上万的政治异己被政府秘密警察和军队处死,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下降了95%以上。
总的来说,伊拉克现今的生活还是非常惬意滴,没有了独裁统治,人民群众对生活还是满意滴。
走出了战火,走出了老萨的残暴统治,如今的伊拉克逐步走向了幸福的生活。
没有了萨达姆,伊拉克人真的过上更好的日子了吗?
伊拉克人民没有了萨达姆,由独裁制转向了法治与民主,眼前需要经历一个过度期,伊拉克人民有希望迎来一个崭新的民主,法治化的国家,永远享受有尊严的生活。而萨达姆给伊拉克人民的是独裁下的黑暗,人民的生命与生活都要与萨达姆的喜怒哀乐挂钩,世界在变,人类的思想也随着时代在进步,过去人类是反封建帝制,现在和将来是反独裁,任何一个逆时代潮流的萨达姆结果必将是灭亡!人类追求民主,自由的脚步会踏灭一切独角兽。
没有了萨达姆,伊拉克人真的过上更好的日子了吗?
一些人做奴才的命,见不得民主。萨达姆残酷独裁统治觉得是一种享受。没有残酷统治反倒觉得少了灵魂,天天盼着被独裁统治
没有了萨达姆,伊拉克人真的过上更好的日子了吗?
萨达姆被美国抓住的时候,他说伊拉克没有他将一文不值。而今伊拉克人过世了,衣服都有可能被脱了拿去买卖,这就是伊拉克很多地方的现状。没有了萨达姆的伊拉克,“美式民主”真的水土不服,所谓的“好日子”还很遥远。
- 因为工作关系,在伊拉克待过两年。当时飞机在巴格达降落,难以相信一个国际性的机场,破破烂烂到还不如国内一个地方城市。只剩半截的椰枣树,高高低低的沙砾堆,简单的跑道,一切都显得很荒凉。
- 在通往公司的路上,除了沿途路口荷枪实弹的哨兵,就是路边又厚又高的防弹墙。有时向远处望去,“一望无际”,很多的残垣断壁,一些原本该种庄稼的田地里,全是战争遗留下的垃圾。随处可见的垃圾焚烧,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闻的味道。而这一切的现象,似乎依旧在告诉我们这个国家还不太平。
- 在集市上,很多十多岁的孩子,站在路边,头顶着大饼向过往的路人销售。这些原本到了入学年纪的孩子,却光着脚在路上讨生活。尽管一双鞋几块钱,但是集市上依然随处可见没有鞋穿的孩子。以至于工作中,那些伊拉克人,总是向中国人索要衣物。你穿过觉得旧了破了的鞋子,他们却觉得很珍贵。
- 最吃惊的是,是那年冬天。尽管伊拉克的冬天不是太寒冷,可要是有件棉袄或者羽绒服还是最好不过了。在与他们交谈中得知,过世人的衣服最便宜。那些因为战争或其他原因逝去的人,他们的衣物都有可能拿来买卖。公司当时就有一些伊拉克人买了旧的羽绒服,理由就是便宜。我才知道原来伊拉克的工业是如此的匮乏。
- 而教育得不到满足,依然是伊拉克人面临的难题。公司一个伊拉克工作者,有四个孩子,但是上学的只有一个。因为战争伤害,人口不集中,为数不多的学校也离很多家庭有些远。加上学校一些开支,对于那些每月靠政府每个人每个月十来斤面粉的家庭,根本支付不起。一些家庭甚至到了要靠某些清真寺施舍的地步。
所以很多人处在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地步,教育系统更是非常不完善,很多孩子上学都成了奢侈的事情。加之战争的伤害,国家的安全系数也一度暴跌,国民生活可以说很糟糕!而萨达姆在位时的伊拉克又是怎样的呢?
伊拉克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伊拉克的石油工业是其经济支柱,原油储量排名世界第四。萨达姆于1979年接任总统后,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拉克一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每年都要竣工一大批公路、高楼。底格里斯河两岸高楼林立,大桥上车来车往。首都巴格达的大街上的小汽车更是川流不息,既有国外豪车,也有中高档次的普通汽车。公共汽车已流行双层大巴,坐在顶层,可遍览市区美景。
上世纪80年代初伊拉克的社保体系可以简单归纳为四个免费:免费的医疗、免费的养老、免费的教育、免费的住房。就是今天一些发达国家也没能完全做到这些。
- 作为石油大国,萨达姆在位时,对教育十分看重,所以当时伊拉克的孩子,入学率很高的,因为学习完全免费,谁不愿意去汲取更多的知识呢?那时候英语还是学校的必修课,和阿拉伯语一样重要;对于年长的人,伊拉克也会出钱给他们养老,让他们不至于老无所依;年轻人成年后想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也只要向政府付很少的钱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至于生病后的医疗方面,也是不需要伊拉克人民花一分钱的,并且伊拉克人民的医疗资源也是十分充足的。
- 当年萨达姆还曾经提出要让每一个伊拉克人用买一头羊的钱买一辆车。所以那时候伊拉克几乎家家有车,住的都是小洋楼,街上都是干净的马路,没人为住房、看病、上学这些事担心,人们的生活没有一点压力。当时伊拉克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让很多外国人羡慕。
伊拉克的老人常常说,“一想起80年代家家汽车洋房、孩子们都受着良好的西方教育就心痛,不知什么时候如今苦难的生活何时是尽头。”
在两伊战争之前,萨达姆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如果没有之后他发起的一系列战争以及美国挑起的军事行动,如今的伊拉克跟西方的欧洲国家没有什么两样,甚至可能会更好。所以萨达姆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专政、贪婪、残暴,但又有着卓越的经济、领导才能,可谓是一代枭雄。但美国通过军事行动推翻萨达姆政权,并强加给萨达姆罪名并施以绞刑,的确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粗暴践踏。就算萨达姆是一个罪人,也应交由伊拉克人民来审判。而在这场权力更迭中,受难的是永远是无辜的平民,而受益者当然是美国这个所谓的“世界警察”。
如今距离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伊拉克的经济短期内一时难以得到恢复,伊拉克百姓长时间生活在恐慌之中,但对此又没有任何办法,实在是让人感到无奈。而当年的科威特、阿联酋、沙特等国,早已一骑绝尘,进入世界富裕国家行列。不要说同上述几个国家比,即便是同自己的七十八年代比较,仍相去甚远!
没有了萨达姆,伊拉克人真的过上更好的日子了吗?
看报道,现在伊拉克人均GDP,比萨达姆时增长了五六倍。按理说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比以前高出许多,日子看上去更好过了。
但是一国元首,无论是暴君、恶魔。被外部势力以一袋疑似洗衣粉的生化武器而斩首。无论如何也不是什么正义之举和值得庆祝的事情。北宋GDP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但“靖康耻”现在都让人咬牙切齿。大清国GDP也是当时世界第一。却签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
一个国家不同于一个小家。有两个钱,国民幸福指数就高。国家是要有尊严,民族是要有脊梁的,不仅要有钱,还要有势,光有钱没有势那就是一头猪,再肥也逃不过被宰杀的命运。有钱有势才是雄狮。才能震慑别人保护自己。如果二者不能兼得,即使穷一点,气势也不能落后于人。这样老百姓一样会活的有志气,活的骄傲。
一个国家元首再不堪,也轮不到外国势力指手画脚,宣判定罪。有罪无罪应该本国人民说了算。干涉别国内政,打着自由民主的幌子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理由无论多么冠冕堂皇都是侵略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