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为何发动战争?

希特勒是一个疯狂的政治家,疯狂的商人,疯狂的独裁主义者,却不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战争疯子。

他并不想制造一场洗卷世界的战争火焰来烧死自己的国家,所谓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波兰战争”的连锁反应。

一战结束后,德国被《凡尔赛条约》中的协约国(美、英、法)疯狂剥削,割地赔款、经济制裁、禁止发展空军部队、禁止进口武器、禁止发现军队,德国所拥有的所有海外殖民地被协约国刮分,13.5%的德国领土被剥夺。十年后,在人口不断上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经济逐渐崩溃的严峻形式之下,希特勒认为,新的土地会带来更多的能源、资源,新的环境会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繁衍的德国人需要在人口稀薄的东欧去争取一些殖民地,来增加人民对国家的信心,以及减轻国内的经济压力。

这也就是咱们历史书所讲到的,德国纳粹能够上台并发动战争的原因,通过极端向外的政策,去改变本国的困难境地。

而且德国”是一战战败国,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很多东西,在纳粹的引导之下,德国民众认为这些失去的东西是被别人抢走的,他们得抢回来,德国民众需要一个人来维护他们“骄傲的日耳曼民族的尊严,所以国民对于战争的态度也是颇为支持。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心甘情愿割让国土,希特勒意识到:拳头硬、棍子粗才是大国的本质。

随着经济大萧条给西方国家带来的多方面打击,希特勒利用协约国们自顾不暇的空挡大力发展德国军事,这意味着希特勒撕毁了《凡尔赛条约》,公开向协约国挑衅。

在这里,与其说是希特勒发动了战争,还不如说是德国人发动了战争,希特勒只是大部分人意志的代表。

不然的话,如果希特勒与国民意志相违背,他是不可能得到支持的。这也是为何历代德国领导人为战争道歉说的是代表德国,而不是去谴责希特勒、谴责纳粹!

1937年,奥地利被德国吞并。奥地利本就是德国的附属国,所以德国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协约国的重视。

同年,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英、法认为德国吞并“匈、捷”并不会损害自身的利益,所以英法对希特勒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

希特勒的挑衅行为并没有得到任何制裁,同时他所倡导的战争给德国带来了好处,其在德国的威望越来越高,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1939年,德国打起了波兰的主意,波兰是贪婪的国家,仗着有英法的撑腰而在一战结束后,不断的占德国的便宜,而且波兰对自己的军事力量极为自信,丝毫不把希特勒放在眼里。

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一个月不到便打败了波兰。当然,这后面还有着苏联的帮助,是苏联与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

波兰和“匈、捷”不同,波兰和英法之间存在“战时同盟协议”,英法命令德军48小时内退出波兰,希特勒置之不理,英法两国被迫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同年,德国进攻法国,法国沦陷成为了德国的军工厂。

打败法国之后,希特勒骑虎难下,随着野心的越发膨胀,贪欲和傲慢蒙蔽了希特勒的理智。

打英国久攻不下,打苏联折戟沉沙,但现在投降必然会遭到更加残酷的制裁,既然已经下注了,那么不如继续赌下去!

没有必要去探究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希特勒只不过是一只被逼急的狼。

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为何发动战争?

了解一些世界史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是战败国。战败就意味着被侵略被瓜分,新势力代替了旧势力。

俗话说,打仗有两个作用:一是缓解内部矛盾,二是刺激消费。

西方的二战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而在二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发生了较大的经济危机,很快就席卷了西方世界,当然德国不会幸免。此时德国国内,生产过剩,然后人民又消费不起,通货膨胀应该非常严重。这就需要刺激国内消费,转移国内人民的不满情绪带来的矛盾。美国是通过罗斯福新政慢慢度过了,而德国在法西斯政党的带领下,为了转移人民的视角,将英美强加给德国的《凡尔赛条约》当做德国苦难的源头,通过宣扬民族主义,短时间就把国内人民的情绪激昂起来,那就是打破这种国际秩序,争夺生存空间。

就这样,在国内和国外双重压力下,希特勒在1939年发起了闪电波兰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

但是,我们都知道,早在1931年同为法西斯轴心国的日本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东方,二战是在1931年发起的。日本同样是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危机带来的内部矛盾,才发动侵略战争的。

你有何高见呢?欢迎评论讨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为何发动战争?

谢谢邀请,小编觉得这就有必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起了

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原因是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帝国主义精神。20世纪初,美国为第一工业强国,德国后来居上超越英法成为第二,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可当时世界已经被老牌大国瓜分差不多了,剩下点残渣残羹留给德国,工业得进行,国家得发展,于是德国为了重新获得瓜分地盘的资格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很遗憾以失败告终,于是被迫签订了凡尔赛合约(它使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炭产地,一半的钢铁工业等等),令德国上下举国感到羞辱,资源缺乏加之政治积弱,大量失业,加剧了国内局势的动荡。

图为:凡尔赛条约签订现场

德国需要一个新的政府来领导它,摆脱困境,维护它的“骄傲的日耳曼民族的尊严”。于是,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消除不平等条约解决窘境等口号博得了国民的喜爱,使之成为德国的当权者,希特勒上台后,对国民说:“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有许多限制,干涉了它的政治和生存空间,首先得废除这个不平等条约,其次国内资源缺乏,地少人多,限制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别的国家地多人少,资源丰富,强者生存,改变当前局面只有通过战争来解决”,于是导火索被点燃了。

图为:希特勒政治演讲

除此之外,小编认为第二次世界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还与法西斯政权的崛起有关,它们的本质特征是:“对内集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强者生存,弱者淘汰......”

图为: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军

打字不易,仅仅求赞.......

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为何发动战争?

知道真相之后,你可能会有些同情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大战,战火几乎烧遍各大洲,整个二战总共造成全世界一共约7000万人死亡,全世界一共约1.3亿人受伤,而发起这次世界大战就是德国。

德国本以为能够依靠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通过二战称霸世界,结果呢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战败之后的德国不仅失去大片领土,而且成为一个没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德国连输的机会都没有

首先,简单聊一下德国历史。

近代德国在1870年才完成统一,但发展迅速,在20世纪初,就已经超越英法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仅次于美国。

然而,当时全世界几乎已经被瓜分完毕,德国缺少想要的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

资源的分配不均致使德国参加了一战。

但是由于后方爆发革命,德国在军队还没打输之前,就被迫投降战败了。

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合约不仅苛刻的对待了德国,对德国人来说,就是一种耻辱。

从此之后,德国政治积弱,经济崩溃,国民不仅大量失业,还饱受精神摧残。

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趁机抬头,用迎合德国人心理的办法索取到了权力。

希特勒认为,必须重建德国的政治生活,首先就是要全面废除凡尔赛合约对德国的诸多限制。

接着,要为德国人寻找生存空间,以改变德国地少人多,资源紧张的问题,使德国经济能够得到发展。

而这一切都要靠战争这个手段去完成。

打就打!谁怕谁!

简单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德国把一块块以前属于德国的领土要了回来,波兰的但泽,也曾是德国的领土。

于是,德国说,“你把但泽给我还回来“。

波兰对德国说,“我后面有英法撑腰,有种你就打过来,爷不怕你!”

然后德国打过去了,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当时,德国只对波兰宣战,先对德国宣战的是英法。

德国本身就不想惹英美法,波兰投降后,希特勒跟英法说,“波兰也完蛋了,咱这仗也别打了”,英法说,“不行,我们是为波兰宣战的,你不把波兰吐出来咱没完”。

波兰是几万德军将士用鲜血换来的,希特勒当然不会同意,于是希特勒心想,“既然你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哥手黑”。

终于,在1940年5月希特勒进攻西欧,并且打下西欧,希特勒又对英国说,“法国也完蛋了,我也不要求你丧权辱国,你只要承认我占领这些地方就行了,咱共治世界”。

丘吉尔非常不乐意,“你不退兵咱还是没完”。

如此看来,这场战争还是英法想打,德国奉陪罢了。

犹太人的秘密

接下来,咱们把目光重新放回到,1919年的《凡尔赛协议》上。

协议规定,德国每年要赔偿战胜国17亿马克的巨额战争赔款,要赔偿到1988年,加上德国丧失1/3之一的国土,国内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说白了,《凡尔赛协议》是英国有意为之的,不让德国的经济恢复,以免自己的国际地位,甚至是欧洲大哥的地位发生动摇,彻底毁掉德国的经济。

在这样的情况,纳粹主义深知英国的用意,所以纳粹主义的复仇心理更加强了。

除此之外,战胜国之所以会赢,是犹太国际银行家在背后搞鬼,纳粹主义由此非常憎恨犹太人。

所以在二战中,纳粹主义大量屠杀犹太人,所到之处大量破坏当地的经济,以报当年之仇。

在1922年,德国发生了超级大膨胀,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更加激起德国的复仇心理。

在1923年之后德国经济才有所好转,之后犹太复国主义国际银行家扶持希特勒尚未以及控制希特勒帮助犹太国际复国银行家复国,建立以色列。

但是希特勒表面上听从犹太国际银行家,但是背后却暗度陈仓,德国完全恢复之后,希特勒向犹太国际银行家摊牌,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归结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犹太国际银行在背后搞的鬼,《凡尔赛协议》也是由犹太国际银行家制定的,以达成复国的目的。

如果没有这写原因,估计犹太人也不会遭到大屠杀。

不得不说,这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反之亦然,可恨之人,也有可怜的地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为何发动战争?

希特勒为什么要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提问,不准确,因为希特勒并不想发动一场世界大战,虽然他设想的第三帝国,必须要用战争才能实现,但他想用数场连续的、针对不同敌人的战争来建立他的第三帝国,也就是要采取,各个击败的策略。

在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的,第一章:大战突然爆发的经过,其中利德尔.哈特写了一句话:“希特勒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是又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不希望发生又一次的世界大战,是因为他吸取了笫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的教训。在下文中,米粒闲聊仅简单地挙几个例子,来证明希特勒并不想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1937年11月5曰,希特勒在总理府,召开了当时的德国军、政高级官员的会议。有战争部长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冯.勃洛姆堡元帅、陆军总司令上将冯.弗立契男爵、海军总司令上将雷德尔、空军总司令戈林上将,外交部长冯.牛赖特男爵,还有希特勒的军事副官霍斯巴赫上校。会议持续了四个多小时(16点10分至20点30分)。在会议中,希特勒阐明了德国未来的政策——为德国夺取生存空间,为此是要打仗的。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是第一批的“猎物”。在获取首批“猎物”时,要注意、利用形势的变化,也就是英、法、意和苏联,甚至还有日本等国间的关系和对外政策。这表明,他的对外扩张政策是谨慎的。并且,只有抢到头批猎物后,才能进一歩扩张。在二战爆发前夕的1939年8月23曰,希特勒与他最憎恨的苏联签订了和平条约。签订这个条约,希特勒有两个目的:一是避免在入侵波兰时,与苏联发生战争;二是凭此条约,使英法两国知难而退,不会在德国入侵波兰时,对德开战。希特勒,也就是想将战争局限在德、波之间。而在,1940年6月德国打败了法国,基本上占领、控制了西欧后,他急于和英国建立和平关系,也是为入侵苏联时,避免两线作战。还是要将未来的战争局限在德、苏之间。并且,在入侵苏联前,他认为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击败苏联,并且在取得这个胜利后,英国也会放弃对抗德国的政策。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德意曰签订了《三国公约》。希特勒也是希望,用这个条约来吓阻美国参战,至少利用曰本在远东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牵制住美国的力量,期望使美国无力对德作战。并且,在德、美已处于准战争状态时,希特勒都保持了克制。只是在曰美开战后,才对美国宣战,二战才全面爆发了。

希特勒,确实在发动入侵波兰和西欧时期,甚至是入侵苏联时,他都不想将局部战争,发展成世界大战,只是后来的局势发展,已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为何发动战争?

争夺生存空间,报一战之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