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当84岁才当上总统,为何五年后被判处叛国罪?
二战前的贝当是法国的战争英雄,政界翘楚,万民崇拜的国家领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贝当成为法国人民的光芒,他领导法国军民,在决定荣辱兴衰的一战战场上,用热血与勇气抵挡住了德军猛烈的进攻。
凡尔登“绞肉机”战役中,贝当指挥得当、调度有方,成功的在德意志王褚威廉王子的手中,赢回了属于法兰西帝国的荣耀。战争结束后,功勋卓著的贝当被推选为军政大总统,彻底将曾经在17~18世纪称霸欧洲的法兰西,牢牢的握在手中。
21年后,一战中失败的德国卷土重来,丧心病狂的希特勒率领着德国雄师,将战争的火焰燃遍西欧的每一个角落。贝当作为法国的英雄,理所当然的承担起了再次抵御德军的重任,只不过这一次,战争女神站在了希特勒的一方,德军利用法军的防守漏洞,成功的击破了贝当在法国边境构建的“马奇诺防线”。
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军,不到一个月便被希特勒的“闪电攻势”击溃,法国军、政两界一片哗然,投降的呼声甚嚣至上,作为领导人的贝当必须做出选择……
沉默还是灭亡?
很显然,贝当选择了沉默。贝当宣布投降之后,法国沦为德国的半殖民地。
法国的工业园区成为法西斯主义的军工厂、法国的商会变为希特勒的私人银行,曾经在拿破仑时期令整个欧洲恐惧的法兰西帝国不复存在,曾经的欧洲雄狮已沦为轴心国的鹰犬,法国失去的不仅仅是国家主权,还有拿破仑大帝的尊严。 贝当投降的那一刻,他已经跌落神坛,从万民敬仰的法国英雄,成为万民唾弃的法国罪人。
然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谁?是贝当吗?不尽然。后方指挥失误,法国的将军把一手好牌打烂;前方战意不足,法国的士兵将战争视为儿戏。
整整21年,法国依然沉浸在一战胜利的荣耀中无法自拔!
时代在进步,停滞不前的只有法国。当德国已经掌握“装甲师”、“闪电战”的时候,法国却还是死死的抱着“欧洲最强陆军”的头衔,沉浸在不切实际的美梦中。
当德军攻入边境那一刻,法国才如梦初醒,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此时的掌权者贝当必须做出选择,忍辱偷生,或是血流成河。
我并不认为贝当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国家的主权,哪怕一丝一毫也不能相让!但法国若顽抗到底,势必会成为希特勒第一个拿来开刀的对象,想想莫斯科保卫战、想想斯大林格勒战役,想想科隆、慕尼黑、柏林、法兰克福这些因战争而毁灭的城市?
法国不是中国,更不是苏联,没有广袤的战略纵深和战斗意志。当德国的坦克在法国南部平原驰骋的时候,法国就已经输了。从数万法国士兵被几千德军追着揍这一幕,便能够看出来,最先投降的不是贝当,而且法国军人。
德国也不是日本,不会给予敌国一丝喘息的机会,贝当若不投降,等待法国的只有毁灭,毕竟在这个巨大的地球上,苏联只有一个。贝当的对错我们尚且不讨论,因为“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一个无法得到的答案的题目。
至于贝当为何被视为叛徒,我想已经有答案了。
纵然他令法国军民免于流血,纵然他令法国的城市免于战火的摧残,但他始终背叛了法国的尊严,侮辱了法兰西帝国的荣耀,所以他必须是罪人,是叛徒!
尽管情有可原(一个年逾八十的老者,一个纵横战场的老帅,如果不是为了整个郭嘉生存取舍,他不会放弃名誉)。
1945年,战争结束后,戴高乐政府走上了前台,而曾经的法兰西英雄贝当,显然已经被戴高乐取代。毕竟在贝当向法西斯低头的时候,是戴高乐站了出来,带领着法国人继续战斗,捍卫着法兰西的荣光。
于是乎,贝当被彻底抛弃,新政府以通敌叛国罪将其处以死刑。不过幸运的是,戴高乐好歹是贝当一手提拔,于是签署了特赦令,将贝当流放到了一座小岛上。
1951年,贝当病逝,享年95岁,也算是高寿了。
贝当84岁才当上总统,为何五年后被判处叛国罪?
亨利·菲利浦·贝当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近代法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前半生享尽了一切赞誉,被法兰西人民称为“民族英雄”。而在人生的最后十年,贝当的英雄形象却彻底崩塌,法国民众将他视作“叛徒”,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哪怕在他死后,仍然有很多人都对他十分愤恨。
(贝当旧照 )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竟让一个英雄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呢?
贝当出生于1854年,他20岁考入圣西尔军校。毕业之后,便在阿尔卑斯山服役。1888年从高级军事学校进修毕业后,贝当留在了校内,成为学校的战术教官。
贝当的军衔升迁非常缓慢,在20多岁从军校毕业后,贝当就已经是少尉军衔了,然而他却在尉官这个层级上,停留了长达22年的时间。直到1900年,他才终于成为了一名少校。
一战爆发前夕,贝当终于当上了步兵团上校团长。农民家庭出身,再加上没有任何军界背景。贝当能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到上校的位置上,实属不易。后来的事实证明,贝当绝对是属于大器晚成的人才。
一战打响后,贝当很快被提拔为准将旅长。在1914年的马恩河会战中,贝当凭借出色的指挥,又迅速被提升为少将,担任第六师师长。仅仅一个月之后,他又因战功被提拔为军长。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贝当的军衔就如火箭蹿升一般,胜过了往昔二三十年的努力,这不禁让他唏嘘不已。
但军衔的提升,并没有让贝当膨胀,在随后的战役中,贝当立下了惊天大功,名动全欧。
(贝当旧照)
1916年,本来在后方休整的贝当所部,被紧急调往凡尔登前线。当时法军的防线多处被德军攻破,甚至连堡垒也落入了德军手中,情势已然岌岌可危。
更糟糕的是,作为救火将军赶来的贝当,在抵达前线的第二天就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他不得不在病床上指挥战斗。幸运地是,尽管贝当身染重病,但他很快就发现了前线法军存在的根本问题,立马整顿了法军的后勤和炮兵,并提出了著名的口号:“他们不会通过。”
贝当指挥作战,向来都是亲临战场,在炮火中与士兵们共同奋战。在战争间歇,贝当也总会亲自走访基层岗位,聆听士兵们的真实想法,并在政策上进行改进。时间一长,贝当便在军中拥有了超高的威望。
在贝当合理的部署和激励之下,法军迅速调整状态,凡尔登的局势形成了一种新的平衡。几个月之后,法军在索姆河区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德军不得不停止对凡尔登的攻击。法国最终成功守护了凡尔登。
此战之后,贝当成为了法国的民族英雄,他被民众称为“法兰西的救世主”。
1918年,贝当又接替福煦掌管了大批法军,他协助潘兴成功实施了圣米耶尔和阿尔贡攻势,德国开始进入投降倒计时。
一战之后,贝当被任命为法国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在军中的威望渐渐到达顶峰。
(皮埃尔·赖伐尔旧照)
进入三十年代后,纳粹德国开始一次次向周边国家发动入侵。尤其是1939年,德国闪电入侵波兰,二战正式爆发,法国国内陷入了一片恐慌中。
在当时的法国军中,有不少年轻将领支持立即向德国出兵,以武力钳制住德国的野心。但贝当却认为,只要修筑好马奇诺防线,法国便可以坐山观虎斗,高枕无忧。
实际上,早在军事学校担任教官期间,贝当就一向强调防御,反对盲目进攻。这样的主张在一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法国陆军也由此赢得了“世界最强陆军”的称号。
由于贝当的威望实在太高,法国一众将领也不敢反驳。他们只得老老实实接受命令,派出小股部队到边境与德军对峙。
1940年5月,在拿下半个欧洲之后,德军气势汹汹地直奔法国而来。被法国视为无上堡垒的马奇诺防线被德军绕过,德国从比利时等地直接插入了法国的腹地。贝当的战术思想,显然已经太过时了。
法军阵脚大乱,而德军却势如破竹。同年6月,贝当宣布法国停火,并被迫与德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7月1日,贝当政府搬迁到了维希,成立了附属了于德国的傀儡政权,贝当出任了傀儡政权元首。
维希政权时期,总理皮埃尔·赖伐尔纵容纳粹德国对法国人民的凌辱,并动用法国的经济力量支持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战争。而贝当却始终保持“合作主义”,有意无意地助纣为虐,帮助纳粹镇压着自己的同胞。
1944年法国光复后,贝当先后逃往德国和瑞士避难。在德国投降前夕,走投无路的贝当最终向法国临时政府自首。
1945年8月,贝当因通敌叛国罪被判处死刑,他被当作是“民族的败类”。
曾得到他提拔的戴高乐,后来签署了特赦令,将贝当流放到了一座小岛上。1951年6月,贝当死在了岛上的监狱中。
(参考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贝当84岁才当上总统,为何五年后被判处叛国罪?
法兰西民族也是个有光荣历史的民族,比较虚荣和文艺,在贝当这件事情上,本质和他们在战后热衷于给那些陪德国人睡觉的女人剃光头差不多,其实就是找个替罪羊,发泄一下自己内心的羞愤,彰显一下自己最革命,以掩盖在战时自己也当了缩头乌龟的历史而已,战争结束后,犹太人成立了以色列国,对于追究战争时期自己人相互出卖,有很人性化的原则,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而且按西方标准的价值观念,没有死战观念,输了就认,到了已经尽力的时候,投降是被允许的。贝当这个人非常值得同情,作为一战时守住巴黎,战胜了德国的法军元帅,有着崇高的威望,二战时期法国的速败,贝当做为总统,其实比所有法国人都有资格优先撤退流亡,然后隔海叫嚣血战到底,我觉得以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而且是做到世界核心强国政坛第一把交椅的老人,这么点政治智慧肯定是有的,那他为什么放弃了很容易名垂青史的机会,选择注定会遗臭万年签字投降,背负骂名呢?我很敬佩贝当,显然这个老人决心把机会留给年青人,而他自己留下来背负骂名,承担起当维持政府和儿皇帝的罪名。法国人历史负担太重,为了巴黎那点破文物古建筑,可以投降,可以不设防,已经没有拿破仑为了镇压反革命,把大炮拉上街头乱轰的勇气了,也没有苏联那种为了胜利,什么坛坛罐罐都敢砸烂的决心,所以拿破仑可以打败普鲁士,苏联可以打败纳粹德国,所以说法国人很文艺,宝贵的东西宁愿送给强盗,也舍不得毁坏。但是,这么做以后,法国人心里也不是没有一根刺,他们明明大多数人都参与了妥协,却不愿意承认,战后他们剔除这根心里刺的方法,就是找个替罪羊,把屎盆子都扣在他头上,然后让自己解脱。贝当显然是知道法国人的民族性格,也知道自己这个结局的,安然接受了审判,也安然的接受自己一手提拔的戴高乐的特赦,这位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翻云覆雨,自己人生大起大落的老人,在九十二岁高龄时,死在流放生活当中,所幸世界上不止只有法国,在别的国家,对这位老人的评价,还是很公允的,很多人对他的选择都很理解和钦佩。
贝当84岁才当上总统,为何五年后被判处叛国罪?
贝当是一战的英雄,由一校级军官升任为法国陆军元帅。而在二战以后却挡不住德军的装甲车流,屈服于纳粹的铁蹄之下,仅仅五年,就被法国政府叛以“叛国罪”,差点被判处死刑而枪毙。
个人认为,这和贝当将军的学识和经历有关。
贝当将军受过正规的军事院校教育,曾经在世界四大军校(英,法,俄,美)之一的圣西尔军校学习。
一战期间,贝当将军能在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中名声鹊起,而且58岁才是校级军官,这和他几十年的中下级军官经历有关。
贝当在一战期间几乎与“常胜将军”挂钩,是由于他常驻基层,军校毕业就是少尉,由于出身农民,他干了几十年尉级中下层军官,深深地明白军队的呼声,也了解他们的疾苦和需要,所以也知晓世界战争发展的趋势。
所以在马恩河等战役期间,他适时派上援兵,深入基层,调配平衡兵力,激励土气,堵住阵地上的防御漏洞。使得法军阵地慢慢稳定了下来,德军已经攻不动了。
凡尔登战役,贝当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了,他调动了几万部队,专门修路等搞后勤。仅运军粮和弹药,以及抢运伤员,就动员了上万个劳工。
而且,士兵只要在前沿呆满一周,贝当主张用另一批部队轮换上去,把疲惫不堪的士兵换下来。
贝当的这些个措施,深受士兵的欢迎。慢慢的德军和英法部队形成了对峙的僵持局面。德军的“速胜论”破产,便离失败投降不远了。
战后,贝当这个“常胜将军”在国际上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在国内更是被捧成“民族英雄”。他被授予顶级军衔“陆军元帅”,成为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主席是总统),爬上了军队的金字塔顶。
贝当能在一战期间打胜仗,因为他熟悉那个时候的战争特点是“阵地战”,是“堑壕战”,也熟悉如何利用火力和后勤取胜。
但是仅仅过了二十年,贝当还是自己的那个军事思想,仍然是“以守为攻”,一味防御,他的思维主要体现在“马奇诺防线”上。
其实他也派了部队和英军,比利时军队组成了三国盟军,守在德国和比利时的边境线上。但是在德军优势兵力,尤其是强大的炮火,装甲力量,空军的立体突击下,盟军败得也实在太快了。
尤其是装甲师可以通过山林,快速渗透,和突击,贝当根本没有想到。
等到了法国境内,“马奇诺防线”失效,贝当在一战时的阵地战,堑壕战防御理论在隆麦尔等德军优秀将军利用装甲兵和空军的“闪电战理论”对决中,已经不是对手了。
所以,二战中,贝当败了。败在他守旧的军事理论思维,所以他投降了,因为看不到法国战胜的希望了。
只是贝当投降,在西方是可以被原谅的。军队在没有战胜希望的前提下,为了不牺牲无辜部下,而向对方放下武器,你在欧美的军事上还真没有办法指责他。
但是,投降后匍匐在希特勒脚下,充当“德占法国”临时政府的元首,这就让人无法原谅,这是贝当的“人生污点”,和汪精卫一样,是无法“洗白”的。
本来贝当是“死刑”,但是后来的法国第一任总统戴高乐也是贝当一手提拔的,“特赦”了他,把他流放到法国的一个小岛上,几年后病死在这个小岛上。
贝当84岁才当上总统,为何五年后被判处叛国罪?
法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在一战中他是拯救国家的英雄,可是在二战中却投降的德国,做了傀儡总理,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他就是菲利普.贝当。
1856年贝当出生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20岁时考入军校,直到1914年一战爆发前夕,58岁的他只是一个上校团长,如果按照这个剧本走下去,他的人生毫无波澜,再过几年就会退休,而后平安度过余生。
可是一战爆发,给了他大展拳脚的机会,他在马恩河战役,阿拉斯战役表现优异,战绩辉煌,很快从上校被提升为中将,而这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1916年凡尔登战役爆发,此战是一战的转折之战,同时也是贝当生涯最辉煌的一战!
1916年2月21日,德国调集了1200门大炮,在八个半小时里向凡尔登倾泄了一百多万发炮弹,凡尔登前线的防御工事和堑壕基本上被摧毁的一干二净。贝当临危受命,担任要塞总指挥。
在贝当的领导下,法军重整旗鼓,聚拢部队,调整防区,同时派人抢修道路。并迅速组织了一支由9000人和3900辆汽车组成的运输队,源源不断的向前线运送物资和部队,这条后来被法国人称为“圣路”,而且贝当采用部队轮换制度,前线部队作战一周返回后方修整,后方部队补充,如此循环,保证了前线士兵旺盛的作战精力!
而后法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打败了德军,贝当由于在这场战争中优秀的指挥被誉为“法兰西的救星”,一时间贝当的风头无两,成为了法国的民族英雄!并于1918年,被授予了法国元帅军衔。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功勋显赫的法国人却在二战中投降了德国,成为了一个卖国贼,1940年5月,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攻入法国本土。这是的贝当早已失去了昔日的雄心壮志,极力主和,并趁机夺取了权利,6月16日,雷诺总理辞职,贝当上任,成为了傀儡政府的首领。
贝当与希特勒
1944年8月法国光复,贝当逃亡德国,1945年4月被盟军逮捕,8月被判死刑,后被戴高乐特赦,改为终生监禁。1951年,贝当在监禁中去世。
1992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在贝当墓前献花,总统府说这是总统向在一战中指挥优秀的将领献的花。可是立即遭受到一些人的抗议,认为这伤害了在二战中牺牲的法国人民。
而后有人在爱丽舍宫门前放了一束花,还有一张卡片写到“弗朗索瓦·密特朗,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署名是菲利普.贝当,此举显然是对总统献花的嘲讽。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贝当对法兰西人民造成了多么大伤害!
贝当84岁才当上总统,为何五年后被判处叛国罪?
纠正一下,贝当不是因为凡尔登而名闻遐迩,他是因为在法军骚动以致于暴乱时,“什杀一”而名声大噪的,尽管只是十个乱兵中枪毙一人,前后也处死了上千士兵。
贝当政府的投降并没有使德国人怎么善待法兰西,相反,法国北部包括巴黎依然被占领,法国在剩下的一半国土上必须要为德军承担自己国家占领者的所有军费,全部法国的一切工业都纳入了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贝当必须得任命他和所有法国人最憎恶的赖伐尔来领导自己的政府,甚至法国世代久居的法国犹太人国民都没有逃过那个年代所有被占领区同族一样悲惨的命运!
最后,贝当辩护者们尽管如此深情的描述了亡国的种种坏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已经投降的法兰西,剩下的那一半国土也没被希特勒饶过,盟军登陆北非后,法国南部被纳粹德军神速占领,不久之后,残酷的战争仍然在法兰西的土地上打的天翻地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