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和司马昭谁更厉害?
都说司马家族是一代不如一代,那也只是相对而言。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虽然比不了老爹,但在三国后期也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人!
在司马懿离世之后,他们两也算是功绩显著,前有司马师消灭魏的残党,后有司马昭灭掉蜀汉。
至于这两兄弟谁更厉害,客观分析来看,我觉得司马师更厉害,主要依据如下:
第一,从二人平时处事方式来看,司马师主要是负责守卫魏都,掌握着都城的禁军,平时做事沉着,顾全大局,又坚毅果敢,颇有治国的伟略,而司马昭主要是负责外伐蜀汉,而且担任的并非主将军,而是副手,平时做事会却少一些稳重;与司马师相比,他在治国和治军方面会有一些差距;
第二,从二人对待突发事件处理方式来看,就在司马懿准备发动夺取魏权的战争时,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他的两个儿子。
据史书记载,当二人听到这个消息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司马师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过,像平时一样睡觉,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司马昭却紧张到睡不着觉,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二人的差距,司马师的表现要好于司马昭;
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第三,从司马懿对待两个儿子不同的态度来看,司马懿是何等人物,作为二人的父亲,他早就知道哪一个儿子能够成大器,所以根据两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分配不同的任务,不同的赏赐。比如,在魏国都城,司马师负责都城的守卫,司马昭仅作为一个副将。
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昭慌乱,但也率领士兵保卫宫廷,司马师沉着应对,率兵控制洛阳都城;这次战役两人均有成绩,但在封赏时,司马昭仅获得封邑,而司马师不仅得到封邑,还升官加爵。
事平,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寻加卫将军。及诛曹爽,帅众卫二宫,以功增邑千户。这些更加体现了司马懿对于司马师的重视,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这也从侧面表现了司马师更厉害。
总之,无论从两个人性格特点,处事方式,还是司马懿对待二人的态度,从客观上来说都是司马师更加厉害。
只是可惜,司马师死得早,还没有亲儿子。若是他能活得久一点,开创晋朝,也许西晋也没那么惨。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司马师没有儿子,但司马昭有啊,他将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所以,后来继位的那肯定是司马攸。
景帝无子,命攸为嗣。司马攸不比司马炎,他反对放纵胡人,反对诸侯国权力过大,最为关键的是,他没有司马衷这样的傻儿子。
如此一来,便不会有白痴皇帝司马衷,没有贾南风乱政,甚至于不会有八王之乱,北方胡人也就无法趁虚而入。
当然,这可能也是二人自我定位不同的原因。司马师是长子,家主继承人,所以其扮演的角色相对于弟弟,要更加重要,其考虑的方面也就更多。
所以在一系列的表现之中,他会显得更加沉稳老辣。而司马昭最初的定位是辅助哥哥,所以他的角色偏次要,其施展的平台和空间比较有限。
司马师死后,他掌握大权,其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司马师和司马昭谁更厉害?
司马师、司马昭是司马懿的儿子,是亲哥俩。司马懿城府极深,阴险狠毒,这两个儿子也很像他,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代人成了西晋王朝的奠基者,为三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至于说这兄弟俩谁更厉害,综合来说应该是老大司马司师更胜一筹。可惜死的早,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这也与司马师身为长子,且长司马昭三岁,有很大的关系。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兄弟俩头一天知道计划后,司马昭心有牵挂,一夜没睡,而司马师却与平时一样,安然入眠。第二天行动的,竟然能集结了暗中培植的三千人的敢死队,指挥若定。连司马懿都赞叹不已,可见司马师的心理素质与远见卓识,在当时要强于司马昭。
司马昭曾率兵伐吴,却被东吴诸葛恪击败,致便司马昭被降爵。次年,司马师却用计大败诸葛恪。只是因为早亡,没有独自指挥太多的战役。司马昭后来指挥灭蜀伐吴,统兵西征灵州平羌族,北征沙漠收拓跋。招抚几百万的各民族群众归附,所以在军事能力方面,如果以成绩论,司马昭要强于司马师。不过这要怪司马师死的太早。
在擅行废立皇帝这一点,这,两兄弟却步调一致,同出一辙。司马师大开杀戒,除掉政敌,废曹芳,立十四岁的曹髦为帝。司马昭不甘落后,又杀了想独立自主的曹髦,为了洗白自己,让部下成济顶罪,并灭了成济三族,相比之下司马昭更加阴狠。
在国家治理方面,司马师在司马懿死后,掌控朝廷,一方面清除异己,巩固专政,另一方面选拔人才,举贤任能,整顿朝纲,使朝廷中的风气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倒也大有中兴之势,使司马昭掌权后深受其利,并学以致用,灭蜀之后,优待刘禅,对蜀地百姓减免赋税,安抚民心,对政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司马师在司马懿死后才独挑重担,至死时只有短短的四年,但在这四年中,他独揽大权,铲除异己,培植自家势力,打击外部敌人,已经为司马昭日后功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司马昭坐享其成。
司马师是长子,以古代世袭的规则,司马懿也会重点培养他,如果他不早亡,司马昭难能望其项背,历史的发展也许也是一样的,甚至更快。
所以相对而言,还是老大司马师的能力更强一些。至于司马家族的品行作为,是非功过,自有读者自行评定。
我是历史微点,历史领域小学生,欢迎互相关注,共同学习!
司马师和司马昭谁更厉害?
司马师与司马昭是三国长寿军事家司马懿的两个儿子。
在司马家族篡夺曹魏权力的过程中,司马师接过父亲的衣钵,司马昭又接过兄长的权杖。
当魏国权势集中流向司马家,司马昭儿子司马炎称帝、并统一全国、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谁厉害?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得很清楚。
一、建立的功绩
司马家篡夺曹魏权力最关键的一步就在于发动了高平陵政变。
曹芳继位,年近70岁的司马懿和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一起策划高平陵政变。
政变期间以及政变后,司马家族诛灭了曹爽三族,清除了曹氏宗亲在朝中最具实力的所有人物,使得司马家族基本上控制了曹魏政权。
政变全程由司马懿主导,两个儿子都起了重要作用。
相对而言,司马师起的作用要大一些,但是,司马师之所以起到了大一些的作用,全在于父亲司马懿安排,司马懿肯定按照传统思想,首先培养嫡长子。
在高平陵政变中,由父亲司马懿主导,司马师、司马昭根据各自的分工,都完成了任务,兄弟二人应该算是平分秋色。
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操控魏国大权,引起一些大臣不满。
司马师将李丰、张辑密谋的政变扼杀在孕育中;
司马师废除魏帝曹芳,扶植曹髦为傀儡皇帝;
平定了毌丘俭、文钦的叛乱。
平叛后,司马师回到许昌,就因为手术创痛复发后而死亡。
司马昭继承哥哥的职位后,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让年轻的曹髦深感严重威胁。
为了逼迫曹髦首先起事,为诛杀曹髦找到理由、或者制造机会,司马昭在朝廷中要求曹髦册封自己为晋公、并赐予最高礼遇。
终于超出了曹髦的忍耐限度,曹髦亲自率领皇宫中的侍卫、太监等300多人,发起对司马昭的进攻。
曹髦还没有见到司马昭的面,就被司马昭亲信贾充率领的禁军迎头痛杀。
贾充部下成济急于立功,奋勇当先杀死了曹髦。
杀死曹髦之后,司马昭把曹操孙子曹奂扶植为皇帝。
司马昭掌权期间,已经把曹魏上上下下大臣全部收为己有,为逼迫曹奂禅位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司马昭能够多活两年,曹奂一定会把皇帝之位禅让给司马昭的。
司马昭死后不久,曹奂便把皇帝之位禅让给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
司马炎建立了西晋。
还有一项重大功绩也是司马昭建立的,那就是消灭蜀汉。
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率领大军进军大西南,消灭了统治西南42年的刘家蜀汉。
司马师扼杀李丰、张辑阴谋;废曹芳、立曹髦;平定毌丘俭反叛。
司马昭诛杀曹髦,新立曹奂;消灭刘禅蜀汉;为司马炎废魏建晋奠定了基础、疏浚了通畅的渠道。
“三国归晋”最大的功劳当之无愧属于司马昭。
所以,司马昭比哥哥司马师厉害很多。
二、控权的能力
司马师继承父亲司马懿的衣钵,掌控曹魏大权,却遭到很多人反对,而且有的大臣甚至直接起来造反。
中书令李丰、张缉曾经密谋发动兵变,希望废黜司马师。
司马师废除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傀儡,第二年,就遭到了扬州都督毌丘俭、刺史文钦起兵讨伐。
司马师亲率大军前往淮南平叛,被文钦儿子文鸯吓得眼珠都掉了出来,不久,身死许昌。
再来看看司马昭控权能力。
曹髦打算率先攻击司马昭,把尚书王经、大臣王沈和王业请来,直接告诉他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可忍,孰不可忍!朕要与他拼一场!
按照常理,这些大臣都应该支持皇上、并为皇上效力,可是,尚书王经劝谏皇帝三思而后行;
王沈、王业出宫后,立即就到司马昭府里告密。
曹髦拼凑的几百人,刚刚走出皇宫,就被司马昭亲信贾充率领的禁军拦截。贾充手下成济奋勇当先,直接把曹髦杀死了。
司马昭死后时间不长,曹奂禅位、司马炎当上皇帝,这一切运作的力量都是司马昭世代培养起来的,司马炎短时间发展不可能这么快。
司马家族真正、完全控制曹魏政权,就是从司马昭开始的,并且在司马昭一手策划下,建立了司马家的政权——西晋。
大将钟会、邓艾消灭西南蜀汉,也是受司马昭派遣、命令的。
从对政权的掌控能力方面看,司马昭遥遥领先于哥哥司马师。
作为政治方面的杰出人物,厉害不厉害,在道德水准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进行比较时,主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掌控权力的能力大小、一个是从政建立的功绩大小。
从以上两项标准来评判,司马昭比司马师确实厉害很多,不是只厉害一点点。
至于耍了多少小聪明、生养了多少儿子,都是生活细节上的小事。
司马师和司马昭谁更厉害?
肯定是司马师比司马昭厉害的多。
司马师在司马家取代曹魏的过程中,地位比司马昭重要的多。
司马懿的高平陵政变中,司马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司马师在高平陵之变前担任中护军,掌握了曹魏中军的人事权以及部分兵权。司马师另外阴养死士3000人,也利用了自己担任中护军的便利。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能直接掌握的军事力量,就是司马师召集起来的3000死士和掌握的部分曹魏中军兵力。可以说,司马师是高平陵之变谋划和执行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司马昭直到高平陵之变发动前,才被通知消息。之前的谋划,司马懿的家人中一起参与的,只有弟弟司马孚和儿子司马师。
司马师在高平陵之变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司马师是司马懿理所当然的继承人。
如果司马师死的时候,有一个成年的儿子,根本不会有司马昭什么事,司马昭只会是一个关系比较近支的宗室。
可惜司马师只有5个女儿,收养了一个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做养子。司马师死的时候,司马攸只有7岁,在司马家还没正式完成取代曹魏的时候,肯定不能让一个7岁的小孩继承位置,司马氏家族中另一位有实力有资格的人,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没有去争夺这个位置,才有司马昭继承。
司马攸顶着个司马师儿子的名义,在西晋初期成为了西晋政权内部的一个很大的隐忧。晋武帝司马炎晚年,让司马攸继位的呼声很高,而司马炎肯定想让自己儿子继位,引发了一系列的内部斗争。
司马师和司马昭谁更厉害?
当然是司马师更加厉害!
实际上司马师是严重被低估的一个人,这是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所以便宜了自己的弟弟司马昭,也是因为有曹髦的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让司马昭在历史上更有名。
司马师在司马家能够成为权臣这件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师亲自率兵屯兵司马门,控制京都,保证了司马懿政变的成功。
司马懿死后是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之职执掌魏国军政大权,司马师打赢了来自吴国的新城之战,平定了淮南二叛,保障了司马家的权势。
司马师绝对是一个狠角色,为了自己家的权威,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夏侯徽,司马氏杀夏侯徽的时候,夏侯徽才二十四岁。
在政治上司马师也很有一套,掌握权利以后,司马师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举荐贤才,整顿纲纪,各司其职,朝野肃然。
而司马昭则是建立在其父司马懿和哥哥司马师的基础上,本来已经有资本称帝,但是这事也被司马昭搞砸了,因为他的属下贾充命人杀了当时的皇帝曹髦,这沉重打击了司马昭的威望,让很大一批官员对司马昭非常不满。
虽然司马昭有攻灭蜀国之功,但是没法让他在有生之年称帝,只能封晋王,把称帝的事就给儿子了。有了父亲和哥哥我打基础,还把事情做成这样也可以看的出司马昭虽牛但不比司马懿和司马师,而且西晋在刚立国的时候就出现了亡国之相,也和司马昭有一定的关系!
参考资料《三国志》
司马师和司马昭谁更厉害?
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人各有千秋。论能力智谋,二人不相上下。但两人毕竟是有所高低之分的。或许是司马家族的基因很优秀吧。司马家族的八个兄弟全都是才能出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排行老二,因此说,他的字是仲达。老大是司马朗,字伯达。这里将重点说司马懿极其子孙。司马懿的妻子叫张春华。张春华的父亲大家应该有印象。三国时期的汉中太守张鲁。他也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吧。因此说,张鲁也被人称作五斗米教主。张鲁还是中国最早的社会主义执行者。因为他在任期间。在他的辖区内,设置了不少的供路人歇脚的房舍。并在房舍内备有柴米油盐和被褥,供路过汉中的旅者和商贾生活歇脚。当然了,这些在当时都是免费的。得,扯得太远了。回归正题。司马昭和司马师的母亲就是张春华。我个人认为,司马师要比司马昭突出一些。因为司马懿在死前,将军权托付给了司马师。我们说司马懿是什么人?鹰视狼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司马懿的才能堪胜曹操。这样的人难道不知道把军权和国家大事交给有才能的继承人吗?所以个人认为,司马师要比司马昭厉害一些。不过,司马师在历史上的名声要逊司马昭一些。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师在时,司马昭的光芒被司马师遮的严严实实。所以,在司马师死以前,大家就觉得司马昭庸碌无为。其实不然。君不见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的锋芒就显露无疑了。所以说,司马师的能力要比司马昭大一些。但司马昭在历史上却比司马师要出名的多。因为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