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总督和东三省总督,谁的地位更高?
历史的星空浩瀚无边,王朝的起落交替更迭,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经历的荣辱兴衰,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
在大清国三百年的历史中,先后设立了九大执行总督, 九大总督在历史上被称之为“九大封疆大吏”,地位之高权力之大堪称“土皇帝”。
虽然同是总督,级别也相同,但由于各自管辖的省份在中央的地位不同,军事、经济、政治也有着高低之分,所以九大总督的权力和地位也存在着不小的别,
在这九大总督之中,当属直隶总督地位最高、政权最大,东三省总督的地位最为特殊、军权最大。
直隶总督管辖范围:
直隶总督主管着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的政治军事,这四个大省毗连京畿,相互组成了一个天然屏障,将首都北京牢牢的保护在屏障之中。政治地位:
直隶总督位高权重,除负责京畿要地的军事防务之外,隶总督还管理所辖区域内的盐运、平叛、河道治理、粮饷发放、赈灾防灾、接待番帮等军政要务。
简单来说,集京畿地区的外交、政治、经济、军事、民生全部都要由直隶总督处理,可谓是地方官中的一把手,大清九大总督中的领头羊。
咸丰年间,咸丰皇帝创建了三大沿海通商口岸,由于直隶总督所管辖的地区与三大沿海通商口岸相临,从此直隶总又兼任北洋大臣,北方沿海地区营口、登州、旅顺的海关税务大权、与外交、工业大权也落入了直隶总督的管辖范围。
东三省总督
管辖范围:
清朝时期的东北三省被称之为“关外”,并不设立总督府等地方行政机构,由满八旗盛京将军府管理。
光绪年间,西方列强侵占东北三省,眼瞧着东三省就快成为日俄的殖民地了,后知后觉的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制订了东北三省满汉共制的政策, 将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主管东三省军事、政务。
东北三省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由于东北三省与日本、俄国相邻,所以东三省总督的军权要比直隶总督大的多, 直隶总督最多掌兵三万,东三省的兵力超过十万,因此在军权上,东三省总督要压直隶总督一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
另外,东北是满清的发源地,长白山更是被满清皇族视为“龙脉”,占据着特熟地理位置的东北三省,自然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清政府守护的要地,所以东三省总督的政权与直隶总督基本持平,因此,说东三省总督的地位高于直隶总督也并不为过。
但是,现今大部分历史学者们都认为,只存在了五年的东三省总督,在历史地位、历史贡献、行政等级上都无法与直隶总督相比。
直隶总督和东三省总督,谁的地位更高?
清朝时,总督是封疆大吏一级的地方官员。在两百多年的清朝历史中,最终只有九个总督职位成为定制,被保留下来。这些总督辖区不同,地位也有很大区别。直隶总督管辖现在天津、河北大部分,河南、山东小部分。
这片地区靠近北京,属于京畿重地。东三省管辖的东北地区,被清朝视为“龙兴之地”。因为清朝从东北发家,最后入关占领天下。直隶总督跟东三省总督,都是清朝九大总督中,地位较高的两个官职。
只不过从时间来说,这两个总督职位有很大区别。直隶总督的设立,可以追述到顺治元年。清朝入关,占领这片地区后,就在当地设立督抚。
当时天下形势还不稳定,总督制度又不完善,直隶地区在总督设立上,频繁变动。从辖区到职权,不断调动变化,直隶总督甚至被裁撤。直到雍正元年,才成为定制。
如果按照最初设立的级别,直隶总督除了辖区与其他总督不同,其余职权并没有太大区别。不过,直隶总督会有一些兼职。这种兼职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遍兼职。清朝让所有总督都兼任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职位。
兼任这两个职位后,直隶总督官阶升任为从一品,并且可以更好掌管军队,监察辖区内的文武官员。少数情况下,总督还可以兼任正一品大学士。
另一类是直隶总督的专属兼职。乾隆年间,直隶总督兼任河道总督。河道总督主要负责京杭大运河、黄河、永定河的修缮疏通工作。
过去从全国征收钱粮到北京,大多依靠这三条水路。它们相当于国家经济动脉。清朝让直隶总督兼任这一事务,就是为了让它在辖区内,可以更好调配资源,保证河道事务顺利完成。
咸丰年间,清朝又把长芦盐政的事务,也交给直隶总督。盐政是每年国库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清朝油水极厚的一个职位。
清朝把这个职位交给直隶总督,可以让它扩充财政权力。直隶总督兼任这两个职位,自然可以扩充职权和地位。但对于直隶总督来说,更大的改变是它兼任北洋大臣的职位。
北洋大臣负责晚清洋务、海防各项事务。清朝军政外交,北洋大臣过手一半。最典型的就是李鸿章,他麾下的北洋水师,曾是远东最强大的舰队。
各国使臣谈判时,更愿意跟李鸿章交涉,而不是其他大臣。除了李鸿章懂得国际外交规矩,也因为他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身份。
相比直隶总督的不断调整,东三省总督设立时,几乎一步到位。在此之前,东北地区由将军掌管军政要务,奉天府尹处理旗人以外的事务。双方共同管辖。
但是,随着流入东北的移民增加,列强侵入东北速度加快,原有体制内部腐败严重,矛盾极大。军营中,士兵不注重操练。社会上,土匪横行,百姓生活艰难。
正是这种局面,才迫使清朝采用如此大的变革。光绪年间,慈禧让宗室载泽和大臣徐世昌到东北考察。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徐世昌给慈禧上了《通筹东三省全局折》,认为要变革东北,必须改变官制。
徐世昌不仅把东北从将军制度改为总督制度,而且还规定,让东三省总督掌握全权,巡抚只能为次官,双方是上下级关系。这在其他省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清朝巡抚级别虽然比总督低。但是,双方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互相掣肘,以平级对待。巡抚表面上仍要礼让总督,实际上巡抚有权向皇帝上密折弹劾总督。
遇到事情,也不用完全以总督命令行事。直隶巡抚虽然由直隶总督兼任,但从明面官制来说,还是有一定区别。除级别外,在职权上,朝廷也对东三省总督让步许多。
无论外交、兵权、财政,东三省总督都有直接决策权。除非重大外交事务,否则,东三省总督都可全权处理。徐世昌入东北以前,还调了一支北洋军出关,也得到慈禧同意。
慈禧认为,凭着徐世昌的才干忠心,或许可以成为第二个李鸿章。对他极为信任。所以,清朝按照徐世昌的建议,设立东三省总督后,东三省总督地位就直线飙升。
地方总督联名上奏时,东三省总督名字都会排在最前面。这是地位的象征。不过,无法忽视的地方在于,东三省总督地位很高,但直隶总督仍掌管北洋。这是清朝数十年洋务的积累。
北洋水师失败后,袁世凯又在天津小站,训练出一支新式陆军。所以,从实权来说,直隶总督有极重的分量。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