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后,太监、宫女都有着怎样的命运?

古代的宫廷中总少不了宫女和太监,但是在清朝灭亡后,故宫的最后一批“服务人员”被赶了出来,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

当然,这其实不是被军阀们赶出来的,而是被自己的主子给解雇的!原本清朝灭亡后,溥仪退位依然享受皇家待遇,住在紫禁城,那些宫女太监们也都继续伺候着曾经的皇帝。但毕竟天下已经变了,现在的主子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可以对他们生杀予夺的天下之主了。一些宫女太监,监守自盗,变卖宫中文物。这让溥仪大为恼火。于是在1923年,绝大部分太监宫女,被赶出来紫禁城。

这些宫女和太监的出路是不相同的,我们先介绍宫女出宫后的去向。

如果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宫女,她们在出宫以后可以继续回到家中。当时宫女的年龄大多在二十岁上下,清末时期人们的思想正发生着变化,在新型的婚姻模式下,这些年轻的宫女可以转型为一般的“闺中小姐”,随后经过正规的婚礼程序嫁给体面的人家就是了。

如果是家庭条件很差或者是没有家庭的宫女,她们出宫以后一般都进入了青楼,没有了宫里的供养和收入,她们能维持生计的手段就非常单一了,进入青楼成为了许多宫女的生存方式。

还有一些宫女因为容貌出众,在宫里之时因为受到了很好的教养,其个人气质和见识也比寻常女子突出不少,这样的宫女往往会得到权贵们的喜爱,很多人也被当时的“大人物”纳为了小妾,这种命运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好的,毕竟出了宫以后还能有个依靠。

最后一种方式去做仆人,毕竟这些宫女曾经在宫中从事过服务活动,如果能胜任宫中的严格制度,那么一般家庭的杂物工作也一定是没问题的,这些从宫里出来的宫女,往往在“家政服务”领域非常受欢迎。

再说说太监们的命运,他们的出路大多有两种。

如果是在宫里工作期间积攒了足够多的财富(这些财富大多数变卖宫中文物得来的),那么他们在新时代下依然可以过的很舒服。这类太监出宫以后会置办田产,自己也会拥有宅邸和家庭,后期再找一个机会领养个孩子,其生活状态还是很不错的。

对于没有积攒太多钱财的太监,他们可以留在京城的太监“养老义会”,这个机构是专门安置他们的,出宫的太监们可以一起在这里生活,互相之间也可以有一些照应,去世以后也会有人处理丧事。

不过想入会是要交一些“保障费用”的,如果是一点钱都没有,那就只有乞讨一条路可以走了,有一部分太监就过着流浪的生活。

不过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他们也有了比较妥善的安排,这部分人也得以有个很好的晚年生活。

清朝灭亡后,太监、宫女都有着怎样的命运?

清朝的灭亡,实际上是中国历史3000年未有之变局,不只是大人物受影响,还有许多小人物!

从此以后中国就开始了没有君主的时代,那些专门伺候君主的人,比如宫女太监,是不是也失业了呢?他们又去向何方了呢?

我们从不同的时期来说这个问题。

溥仪退位的数年

一开始是溥仪逊位之后,由于当时袁世凯在清廷退位之后,给满清皇室以充分的优待。其中就包括,皇帝依旧可以享有住在皇宫的权利,被伺候的权利。

溥仪在退位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他仍旧居住在紫禁城中,有上千名太监宫女为太后太妃以及他这个小皇帝服务。

这个时候的太监宫女们,由于看到清廷失势,小皇帝年幼,孤儿寡母成不了什么气候,一些别有心思的太监们就开始挖空心思的去把皇宫里值钱的东西偷出去卖,甚至更有胆子大的那些太监们,竟然偷偷撬开皇宫的仓库,把那些值钱的宝贝都盗出去。

直到有一天,想亲自看看,自己的仓库里,还有多少值钱的东西,想亲自验证一下皇家,到底有没有内贼,当他宣布某个日期要进行皇宫财务大检查的时候,要在前一天仓库,着了大火,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烧成了灰烬,所以也就死无对证。

溥仪也非常寒心,他觉得这些宫女太监们根本就是监守自盗,他于是就把上千名宫女太监们,全部解散,皇宫里没有了宫女太监,到了1921年冯玉祥进京,溥仪也就离开了紫禁城。

被赶出紫禁城后的宫女太监

出宫之后的太监,那些曾经偷盗过皇家财物的,或者是职位比较高的大太监,都有自己的住所,或者是有钱可以用来买宅子,买地,可以保证自己下半生衣食无忧。

但这对于那些底层的宫女太监来说,就非常艰难了。

那些宫女们的出路也不多,要么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嫁人了事,这种宫女,一般来说姿色还算可以,年龄也不算大,然后有钱人家都听说他们是伺候过皇室的,所以可以嫁个有钱人家做妾室,或者嫁一个普通人家,可以维持着正常的基本生活,也还算平安稳定。

但是对于那些年龄比较大或者是,姿势不怎么好的女人来说,他们可能就要选择去当大户人家的仆人了,因为以前在宫中当个仆人,所以这样的仆人一般来说都很抢手;又或者去选择做娼妓,如果不想干伺候的人的粗话,那只能去青楼了。

最后的命运其实还都挺悲惨的。

最悲惨的是,当大批宫女出宫的时候,竟然还有些工具被卖给,别人当奴隶,能大部分宫女享福是不可能享福了,只能一辈子这第1件伺候人的工作,然后基本上图个温饱。

小太监们的几种遭遇

对于那些出宫的小太监来说,他们本身实际上算是残疾人,相比宫女,他们其实活得更艰难。

如果是年龄较老的太监,根本就干不动体力活,如果靠着关系,说不定能够进个寺庙当个和尚,也能够吃斋饭,安稳的过完下半辈子,如果没什么关系,进了寺庙也要干活,也要去自食其力,在不可能有之前的风光,只能够被那些和尚们欺凌。

而那些年轻一点的太监,而且能够干活又懂得伺候人,可能会受到那些官僚人家或者是有钱人家的好奇,有些人想尝试一下皇帝的待遇,就可能专门找这些太监来当仆人,也算是一条出路。

还有个太监比较机灵,头脑活泛又懂经商,还可以鉴别文物,就可以专门从事这些那些文物鉴定工作,是在皇宫呆久了,对于那些真正的古董文物,其实一打眼就能看出来;由于在皇宫里进修过,别人也信任他们,毕竟在皇宫里呆过的人,比一般人的眼力见儿高,那这样的就活得比较舒坦了。

但是这样的,毕竟是少数,有很多太监没钱没势也没能力,只能去做乞丐,当苦力,甚至苦力活都干不动,只能够四处讨饭,没办法,只能接受最悲惨的遭遇,接受最悲惨的命运。

这些流浪太监,也算是封建社会留下来残害人们的见证了……

清朝灭亡后,太监、宫女都有着怎样的命运?

皇宫之中,何止有着皇帝,何止有着皇妃,何止有着后宫三千佳丽,皇宫之中更多的,还是那数以万计的太监宫女。

天下大势尽掌于帝王之手,这些宫女太监自然还可以过不愁吃不愁喝的富丽生活,但是一旦皇帝退位,一个王朝都灭亡了,这些宫女太监没有依靠,自然瞬间从当初的不愁吃喝跌落到了平民之间,许多人一时间难以适应,甚至直接上吊自杀了。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这些宫女太监们常年服侍在皇宫之中,除了伺候皇帝和皇宫中的贵族,他们别的几乎是什么都不会的,宫女还好说,离了皇宫,还可以寻户人家嫁了。

但是太监就不一样了,太监们本就是身体残疾之人,他们的地位一向不算高,而出了皇宫,没了皇帝这个靠山,民间对太监有排斥心理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太监们的生活过的就比较难受了。

那些晚清遗老,手握重权的,在大清灭亡以后还可以拉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做一方大军阀,几乎就是一方的土皇帝了,他们没了大清王朝的管束,反而可以较之以前更加的为非作歹,无所顾忌。

那些被赶出宫的太监宫女,很多都希望能够再一次成为某些军阀或者贵族的家中侍者,毕竟他们做了那么久的侍者,在这一方面,倒也比一些随便找来的人强很多。

但是终究是狼多肉少,工作岗位本就不多,那些军阀虽然说一个个都过得很是滋润,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家中养上一大笔仆人的,能够像以前一样做一个侍者的太监宫女还是少数。

在流落民间以后,宫女们少部分会像普通女子那般寻一户人家出嫁,对她们来说这或许比留在皇宫里更好,皇宫里没有自由,虽然生活不愁吃喝,但精神上却没有寄托。

很多太监都会进入寺庙,靠吃香火钱过活,这些太监往往也都受人嫌弃,毕竟在一般人心中,出家人都是六根清净的,太监一看就不是真心实意做和尚的。

在溥仪被赶出皇宫的时候,不少宫女太监都是幸灾乐祸的,毕竟他们早早的被赶出去,很多人甚至过上了不如乞丐的生活,说他们怨恨溥仪也并非无的放矢。

从前在皇宫里,大家统一领导,统一调度,但是一旦出了皇宫,他们就只能各想各的办法了,不少宫女太监,在离开皇宫以后,因为没有收入,甚至要饿死街头,这也只能怪他们把宫女太监这一职业当成了铁饭碗。

按理说,宫女虽然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可以出宫寻一户人家嫁了,比起来太监一辈子都只能在宫里当跑腿的应该要好过很多的,但是实际上,就算是她们能出宫,二十五,这样的年纪在封建王朝已经算一个老阿姨了,而且她们在宫里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很多都不能生育,所以她们的下场也不比太监要好多少。

一个王朝灭亡了,不少人只将视线放在了那些曾经的权贵身上,殊不知,真正受苦的还是这些最底层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