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如果再多活三十年的话,可否统一三国?

别说三十年,给他三百年他也不行啊!

还是那句话,别把演义小说当历史看,许多人对于诸葛亮的了解仅限于《三国演义》,什么草船借箭啊,空城计啊,八阵图,还有各种玩火。简直就是神仙人物啊,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决胜于千里之外。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死得太早,病逝五丈原,北伐事业半途而废,因此有人觉得,诸葛亮要是能多活30年,肯定能够复兴汉室!

这个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里,罗贯中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过度神化了!不可否认,诸葛亮提出来的一些政策,确实强化了蜀国的根基。但蜀国得建立,不是他一个人得功劳,这跟刘备本身的才能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个人认为,蜀国最终的建立,还是刘备的汉室血脉占了最重要的因素!虽然无法确实,刘备这个皇室宗亲的身份是不是自己捏造出来的。但是不管怎样说,这个身份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号召力!

甚至于,整个蜀汉集团就是靠着刘备和他复兴汉室的这个政治旗号而聚集起来的,刘备死后,这个团体就相当的不牢固。诸葛亮拼了命的北伐,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转移矛盾,用统一的目标,来维系着这个团体。

这与收复中原?看运气吧!至于实力,那完全是没希望了!

蜀国之所以第一个灭亡,直接的原因就是,它的综合国力本就比魏国、吴国弱了一大截。无论是在军事大将,还是粮草供应方面,蜀国都处于明显的弱势! 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占!

从地理位置来看,魏国占据着中原地区,这里地势平坦,适合养兵。而且这里历来都来了兵家必争之地!再看东吴。东吴占据着江南,这里号称鱼米之乡,至少在粮草供应方面,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再加上东吴的河流也比较多,水利交通肯定方便许多。 而蜀国,位于巴蜀之地。这里多是山林、丘壑地带。至少在交通方便,是非常不发达的。时间长了,就很容易造成蜀国的经济落后于魏、吴两国!

最为重要的是一个人口方面的原因,根据资料,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的时候,人口是94万。而当时曹魏的人口是443万,东吴在公元280年灭亡的时候,人口是230万。

这已经很明显了,蜀国的这点人口,拿什么去和魏国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在诸葛亮死之前,蜀国已经处于崩溃边缘,为什么诸葛亮死后20年,姜维才再度北伐?就是因为蜀国需要收拾诸葛亮的烂摊子,费祎蒋琬拼了老命的治理内政,这才好不容易积攒点儿家底.

诸葛亮或许是个战略家,是个好谋士,是个指的敬佩的大忠臣,但是在治国、政治这一块,却弱了些。因此,假设诸葛亮多活30年,或许蜀汉会更早的灭亡!

当然,也不是一点希望没有,如果诸葛亮当时放弃北伐,不和司马懿在汉中瞎耗,专心治理蜀国内政,搞成铁板一块,他不行还有费祎蒋琬嘛。然后再司马懿高平陵之变篡权之后,联系诸葛瞻,以及曹氏宗族,里应外合,或者说叫乘虚而入,估计有点机会。

诸葛亮如果再多活三十年的话,可否统一三国?

以我的观点:诸葛亮再活一百年也统一不了三国。

按现代人的观点:一个好的领导者首先必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只是聪明解决不了问题。从历史看,每一个开创新局面的领导者都是能够很好地整合身边的力量,并且能够吸收周围的力量为自己所用,甚至培养力量为自己所用。也就是说一切愿意为自己服务的力量都能够吸收过来,并且有效地加以整合,不能为自己所用的都会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打击,甚至消灭。说来有些残酷,但历史就是如此。

举几个例子,高祖刘邦开始时手下是没有韩信,也没有张良,也没有陈平,但这些人后来都是高祖的手下;耿家父子也是后来才追随刘秀的;刘伯温开始也不是朱元璋的手下。在依靠武力统一的前提下,没有人追随是做不成事的,这方面刘备做得就非常好,可惜白帝城后,一切休提。

反过来看诸葛亮,自刘备走后,除了姜维,就没有纳入什么人才。有的也是前面将军的后代。从三国演义上看,姜维也是赵云推荐的。所以在此很是怀疑诸葛亮有人才方面的洁癖,要求的是完人,有缺点的就不能入他的法眼。(王平、夏侯霸都未能重用)

个人认为:一个事必亲躬的人,是不能成为领袖人物的,所以诸葛亮统一不了三国。

各位看官,你们觉着如何?

诸葛亮如果再多活三十年的话,可否统一三国?

再活三十年,搁谁人生也是变化很大了。

如果诸葛亮知道自己能延活三十年,就不会急于北伐了,而会采取勤政养民,固基巩本,以待曹魏发生内变,再举兵北伐。

正史上之所以早早北伐,还不是怕岁月易老,完不成先主遗志,而强势以发的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先主知遇之恩,这一点也是后世朝堂和民间,对诸葛亮极大认可的重要一点。

当初刘备伐吴,也是有个因素,考虑到年已花甲,再不疯狂就老了,而导致躁急失利。

如题假设诸葛亮再活三十年,他定会沉住些气,休生养息,对征伐曹魏徐图慢来。曹魏中原北方,地大人多,华夏政治经济中心,与偏安一隅还不发达的西川,根本就象拳台上不一个级别之战。

世人多盼蜀汉一统,那是迷罗贯中演义小说太深了。 岁月中,形势强弱转换因素太多,根本不会是那一个能人有大本事了,就能起绝定作用的。 曹魏内部不发生什么变故,很难啃得动它,诸葛亮不是不知道。强行发力屡出祁山,都次次打成了骚扰战、消耗战。如果诸葛亮延寿,继续七次八次的北伐,耗损更多的只能是自己。

轻量级拳手与重量级比赛,真的是要在苦练好自身下,碰到对方感冒或腿伤,状态不佳时,尚有战胜机会。 那么假设这三十年成立,诸葛亮能否成功,就取决于两个条件:1是固本养基,蓄好精力。2是碰到曹魏内政有乱,民心动荡。两点缺一不可。

三十年风云变化太大,诸葛亮能否成功不好说,但以他之才,能使西川更稳固,外敌不好侵入,是没问题。因为西川之势,本就是出,兵运不易,后继不力;守,外敌难入,处处皆险。

该题本就虚拟之题,条友间作行酒侃聊之娱而已。三十年,物是人非,变化之大,谁敢定语后面人世走向。或许诸葛亮发现了可造的大谋略人才,为之所用,亦或许因这假设三十年,战事发生变化,高手在民间,曹魏又出了什么大智的俊杰,反压诸葛亮,都有可能。

演义是小说,写人有烘托之笔,写事有制巧之举,不可尽信也。史实是事实,刘备以布衣起家,百折不挠,敢得西川之基,已是相当不易,世间雄才少有了。但西蜀终是三国中最弱,非演义之夸笔那样,形若与魏国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诸葛亮如果再多活三十年的话,可否统一三国?

诸葛亮如果再多活三十年,也就是活到264年,比司马懿还晚死13年,那么可能统一三国。

诸葛亮在提出《隆中对》时曾经说过等“天下有变”时从荆州、益州两路北伐平定中原,可惜他一直没等到魏国有变的时候,不过这个机会在他死后却出现了,而且不止一次。

诸葛亮的第一个机会,是曹叡的去世。曹叡也是一名军事家,在他活着的时候多次带兵亲征,战绩斐然。在诸葛亮死前最后一次北伐,就是曹叡亲自带兵击败了东吴的北伐,而此时司马懿则负责阻击诸葛亮,司马懿采取了乌龟流战术,让诸葛亮无从下手。

但是如果曹叡去世,那么司马懿继续使用保守战术就麻烦了。历史上诸葛亮死后,蜀汉不得不暂时停止北伐,这让司马懿可以全力去应付东吴的北伐,正始二年和正始四年两度击败吴军。

如果诸葛亮不死,那么蜀汉可不会这么安生,肯定也是会出兵配合东吴,而司马懿一个人是无法同时兼顾两边。而此时和司马懿共同辅政的曹爽在军事上完全是白痴,在他指挥下魏军先后败于蜀军和吴军。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将两线作战,疲于奔命,而且很可能有一边会出问题。

诸葛亮的第二个机会是曹爽在政治上同样低能,而且还想着夺权。历史上他就没少排挤司马懿,一个随时遭到排挤的司马懿将无法全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反而会受到掣肘,这对魏国来说无疑是危险的。

而且这种政治冲突最后肯定会造成曹爽和司马懿矛盾激化,很可能像历史上一样双方不得不进行摊牌,而司马懿不管是输还是赢,魏国的政局都将受到影响。诸葛亮如果活着的话,这么好的机会可不会放过。

而即使因为蜀汉的军事压力迫使曹爽和司马懿不得不采取暂时合作的态度,那么诸葛亮等到司马懿死的时候,还是有机会。此时的曹爽肯定会借机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而他的能力又根本不足以控制局势,魏国还是会陷入内乱,此时无疑也是诸葛亮的机会。

当然,如果蜀汉强大起来的话,吴国也可能转而和魏国联手来对付蜀汉。也可能曹爽在诸葛亮的压力下一直乖乖的当听话宝宝,和司马懿精诚团结,魏国政局稳定,所以说诸葛亮只是有机会而已。

诸葛亮如果再多活三十年的话,可否统一三国?

难!一己之力不可撑天,小国寡民,人才欠缺,格局不大,愚忠误己祸国。连年征战,皆因了却他人遗愿,而缺乏审时度势,体恤民力之人文情怀。天不助之,仅用蛮力岂可成之。孔明被神化,实则一般人物也,最终会走下神坛,就像留守老农民一样,感时伤怀也。

诸葛亮如果再多活三十年的话,可否统一三国?

国非一人之天下,一个民族国家的强大复兴在于同舟共济同仇敌忾,运筹帷幄人才济济,国富民强经济发达。有深厚的物质经济军事实力。兵多将广,君明臣贤,天时地利人和。然刘备避入川中建国,如同🐤入牢笼鱼困泽坑,加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即使有神明相助,天神助力,也难以统一中原,称朕道寡。蜀汉最强盛时段以经过去,五虎上将皆以入土为安,人才不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此种情况局面岂可问鼎中原,饮马长江,统一中华,九洲方圆。诸葛村夫言过其实,被过度神代夸大。小肚鸡肠,无大局观,凡五十杖者必亲问,不注重培着军事人才,和国际民生,是个自不量力,穷兵黩武的桧子手。纵观魏吴两国,人才济济,兵多将广,经济发展,人心思定。在司马懿之后仍有大批量政治军事理论人才,如钟会,邓艾,杜预,卫灌,美不胜收,经世致用。江东孙权处也是老当益壮,才俊波拥。因此川鼠之地那时以人才乏累,失去先机,只有久居中原的魏国和司马氏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吴蜀二国只是天上的一颗流星拌角石,不足挂齿,无关大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