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苏妲己是一个扰乱朝纲的妖妃吗?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一样,是一部神话奇幻小说,其中人物情节大部分都是虚构。
所以历史上真的存在苏妲己这个人物吗?难道不是虚构出来的妖女吗?这是很多人看了封神榜等一些虚构电视剧而得到的观点。
不过有趣的是,我查了查资料发现,历史上不仅有苏妲己真实的存在,并且她真真实实,有身份有来历。只不过她是一个人而不是妖。就像《封神演义》中写的那样,她就是当年苏氏为了讨得王的关心,而送进宫的女儿。
苏妲己在历史记载中也确实如电视上所演,是一个非常美丽,貌比天仙,能俘获男人心的奇女子。但就像商纣王帝辛是被黑的一样,她苏妲己也绝对没有电视上所演的那样心狠手辣,祸国殃民。
她是中国历史上商朝最后的一位皇后,她的父亲也是诸侯里的一位国君。而这位年轻貌美的妲己被献给这位帝王的时候,这个男人已经到了中年,试问哪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会倾心于一位已经白了头发的男人,虽然这个男人他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代君王。
按照坊间传闻,商纣王是个昏君,沉迷女色无法自拔,找来一大批宫廷乐师让他们弹一些靡靡之音,不仅如此,他的色胆狂妄到专门摆设酒池,用来男欢女爱,每次酒池摆宴都有上千人,商纣王让他们脱光了衣服,男女混合,嬉戏打闹。
在遇到妲己之后,更是为了满足这位蛇蝎美人的恶趣味,设置一些残忍的惩罚,用来虐爱犯人,以犯人的惨叫声为乐。他们的恶行广而远之,所有人都是敢怒不敢言,生怕得罪了这位蛇蝎美人和这位残暴的君主。
不过他们的好日子不长,坏事做多了,总有人民会反抗,总有人会领袖推翻他们,而这个人就是周武王,因为商纣王自从登基后就荒废朝政,过国家大事不问不顾,所以这简单的一击就击溃了这个昏庸的朝代。商纣王逃亡后,自杀了,而这位被越传越妖的妲己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没错,商纣王见到了这位美人,免不了会为之心动,但你以为一个征伐天下,将商朝版图扩展到极致的雄主,会因为一个女人变得荒淫残暴,昏庸无道吗?商朝的灭亡起因仅仅只是西方的周国因为扩张与商朝争天下而已,而当武王伐纣时,纣王主力在平定东夷之乱,来不及回援,所以被周武王抓住机会,趁虚而入。
这和妲己基本,没什么关系
所以说,苏妲己才不是什么妖后,助纣为虐更无从谈起!
历史上的苏妲己是一个扰乱朝纲的妖妃吗?
夏妺喜、商妲己、周褒姒、晋骊姬,合称四大妖姬,传说中她们都是美若天仙,也都是红颜祸水。关于苏妲年代久远,史料有限,讲她的历史,只能讲她如何恶毒,但也可以从侧面来分析一下。
一、最先看:周武王姬发“与商战于牧野”作的《牧誓》:
王曰:“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
武王说:现在的商王只听信妇人之言,对祖宗与天神祭祀的大事不闻不问,昏庸得连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都不重用,却对从四面八方逃亡来的、作恶多端的人,倍加推崇尊重,对外人既是信任,又重用他们作大夫、卿士。这些人残暴虐待于百姓,违法作乱于商都。《牧誓》,是周武王起兵灭商,在牧野决战前,誓师大会上慷慨激昂鼓舞士气的演讲词。上面的话是骂商纣王的最早版本,比周代任何一篇文章都早。
既然已经决定要与纣王拼个你死我活,武王自然要用夸张的语言进行攻击。但从《牧誓》中的罪状看,纣王没有多么坏。自然妲己也坏不了多少。什么建鹿台,造酒池,悬肉林、男女裸舞,还有炮烙、剜心、破腹、都没有提及。
为何武王不用这些话攻击帝辛而激励士气?
原因是《尚书·康诰》说“殷罚有伦”。(意思是商朝的刑罚符合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也有史载,当时祭祀天神,都要筑高台,举行盛酒挂肉,长夜饮酒的仪式,别说让男女跳裸舞,让男女殉葬祭神也屡见不鲜。
二、举例看看惨无人道的比干之死,其他罪行的演变,
春秋时期说“比干谏而死”;战国屈原说被投水淹死;《吕氏春秋》说是剖心而死;
《史记》更生动,说是纣王为了满足妲己好奇心,看“圣人”的心是不是七窍;晋代皇甫谧又演绎出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解剖怀孕妇女,看胎儿形状;
“酒池肉林”、“炮烙”,周初期及春秋都没有文献记载;战国末期《韩非子》则很生动形象地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司马迁在韩非子的“酒池肉林”基础上,又加了“男女裸奔其间”;还有人说出了具体的数字“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
由此可见,年代越久远的文献,商纣王与苏妲己罪孽越深重!
三、随着时间的流逝,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级。
《尚书·牧誓》只有一句“听信妇言”;《国语》有“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吕氏春秋》“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封神演义》更是骂她千古恶女。
四、仇敌周人抹黑帝辛,看看周人,是不是以德服人,使天下三分有其二。
《竹书纪年》载,周人伐余、克戎,攻程,攻鬼方。周文王变本加厉,竟然敢伐商、结果败于帝乙。又征大戎,攻崇,攻黎,周侯昌攻黎时被帝辛俘获被杀(有的说被释放)
“周武王伐纣,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纣王死后,周武王也没有表现仁慈,把已经自焚而死的纣王头斩了下来。
《尚书》周武王灭商后,因殷商人众多,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而彻夜难眠。纣王死了,除战争创伤外,还到处有人起义,武王忧心忡忡。最后给了好几个封地,殷商人才平静下了(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
武王对商的仇恨、使周人不顾一切诋毁、抹黑对手,以建立战略联盟,激励将士同仇敌忾。周人起家也不是靠德拉拢人心。是事后,周公看见殷商人太多难以管理,才制定《周礼》。
五、质疑
子贡说: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帝辛的罪过不是像别人说的那么严重,是自称君子的人用心险恶,把天下所有的坏事、罪恶,都归置到他的头上。
《韩非子》记载:“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子贡不解“殷之法”罪轻为什么要重罚,便去请教孔子。孔子说:这种刑罚有治国的道理,如果扬灰,让过路人满面蒙上灰尘,就会引发打斗,因私人殴斗,按律法要灭三族。故而弃灰在道路上看来小事,实际是大错。刘向《淮南子》:“桀纣之谤,千古之积毁也。”(对夏桀、商纣的诽谤,就是千年以来损毁他们的形象)《荀子》质疑更直接:“案往旧以造说”(意思是,先秦诸子,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向古人身上泼脏水,编故事吸引人的眼球。),
六、商纣王的历史
《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史记·殷本记》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商纣王帝辛勇于革除旧弊,不屠杀奴隶、俘虏,让他们从事生产,参军作战。不祭祀鬼神;唯才是用,不任人唯亲,立奴隶之女妲己为后。
(《说文解字》:“残忍捐义曰纣”。 (商纣王,是周人侮辱性的叫法。意思是商残忍的坏王,周武王誓师大会中没有这称呼。)
帝辛在位后期,因连年作战,国力衰竭,俘获的大批俘虏没时间消化而成了负担。纣王东讨东夷,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征战,200天左右的时间拖垮了商王朝。《左传》:“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11个小国,乘机对商朝进攻,致使商大批俘虏倒戈。帝辛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焚于火而死”。他选择了体面地死去!
对于纣王死,孔子说:“不闻王死,只闻一莽夫死矣!”意思是感叹他太过尚武,像一个莽夫一样。
七、苏妲己的历史
《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妲己娘家有苏氏部落图腾是九尾狐。
妲己只是一个奴隶女而已。《封神演义》把妲己塑造为狐狸精。让苏妲己承担了亡国的耻辱。其实。夏商周稍微大一点的事(例如出征、处决犯人、嫁娶、甚至出门),都决定于龟蓍,也就是用算卦决定。苏妲己没有能力让强大的商朝灭亡,高抬她了。
在中国历史上,男人统治的国家败亡,往往用女人背负黑锅的事比比皆是!
历史上的苏妲己是一个扰乱朝纲的妖妃吗?
苏妲己并非扰乱朝纲的妖妃,她只是那个时代最可怜的人!
几乎在所有人眼中,妲己就是那个祸国殃民、残害忠良、迷惑君主的红颜祸水,这种认知大多来自影视《封神榜》。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挖掘出殷商时期的遗物,如玉器、铜器等,其中龟甲与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
后经过考古学家鉴定,这是商纣王的墓,旁边还有姜王后和苏妲己。
这一发现说明,苏妲己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根据《墓志铭》中记载,“纣王”并非真正的帝号,是后人硬加给他的恶谥,意思是“残义损善”,他真正的名称应该是“帝辛”。
《墓志铭》记载,他孔武有力,爱好战争,登基后四处征战,而苏妲己也是他最得意和骄傲的战俘。
公元前1046年,纣王发动大军攻打苏氏部落(今河南温县),抵抗不过强大的商军,苏氏部落选择投降,并献出大量牛羊、马匹和美人妲己。
《墓志铭》中记载,妲己长相清秀、能歌善舞,进宫后深受纣王的宠爱。
由此可见,妲己只不过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并非像传言那般狠毒祸国殃民。
因为在《墓志铭》有一条很重要的线索,纣王得到苏妲己是1046年,而商朝是1047年灭亡。
也就是说,妲己进宫仅仅一年,商朝就覆灭了,当时的纣王已经60多岁了,而一个年仅16岁的弱女子,她那么有能耐吗?用一年时间将建立了几百年的王朝毁之一旦?
真实的历史是:纣王年轻时四处征战,树敌较多,他早就对姬昌有所忌惮,所以将姬昌囚禁。
之后,姬昌的大儿子伯邑考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救下了姬昌,他们的矛盾已经很久了,这根本不是一个苏妲己能够左右的。
如果说妲己真的有什么过错的话,那就是她长得太美,让纣王难以自持。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把一个王朝的覆灭,归结于红颜祸水,其实那不过是统治者们为自己推脱责任而已。
试问,在礼法严苛,女性地位低下的古代,一个女人如何主宰一个庞大的王朝,甚至让其覆灭呢?
被唾骂了几千年,年仅16岁的苏妲己不过是那个时代最可怜的人而已,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上的苏妲己是一个扰乱朝纲的妖妃吗?
九尾狐狸精是狐狸精们的鼻祖。
也就是说最高级别的狐狸精就是千年狐妖九尾狐狸了。
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朝最后一个君王纣的妃子妲己封为九尾狐狸精,不是《封神演义》的创举,作为商纣的老婆,说你是狐狸精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
做了王妃王后的女人一旦遇上个倒霉丈夫,把国家不留神治理乱了,或者亡国了,那她就是逃脱不了的红颜祸水。国家治理好了国富民强,和皇上的老婆没有关系,国家出问题了,每一个倒霉皇上的背后,必定站着一个倒霉女人,她们责任重大,似乎亡国这样的重大事件,一两个妖女兴风作浪就把事情搞掂了。
毫无疑问妲己就是这样的妖女。
妲己荣立妖女榜首,真要感谢她的老公商纣王。
纣王在历史上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也有过不少历史功绩,作为中央一把手,除了喝喝酒,玩玩女人,也不是一件正经事都不干,他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统一东南沿海,发展沿海经济。纣王属于创新型人才,思维活跃,不拘泥条条框框,不按套路出牌,对自己管理不严格,喜欢美酒和美女,喜欢享受生活。他举办party确实太铺张了,游泳池装的不是水,是酒,熟肉大块大块地挂着挂成一片肉林,美女赤露着身体玩着早期的行为艺术,美女们光着身子穿梭其间。纣王的腐败是明目张胆的,大张旗鼓把腐败发扬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个真性情的男人,如果他是一个土包子出生的农民企业家,这样性情也不可以,何况他是一国之君,这样做就是玩壶了。
纣王把国家玩没了,这个时候他最宠爱得那个女人妲己就浮出水面了。
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非妲己莫属,谁让你长那么漂亮迷惑帝王了,你就是狐狸精。
《封神演义》明确给予妲己灵异诡气的女妖名分。
这个故事里面的纣王的性情劲儿一点儿没变,在一次祭祀时他被神仙女娲的美丽打动,就作为粉丝写了一首打油情诗给女娲,让至高无上的女仙感觉脸上无光,对天下美女有业余爱好的纣王确实也胆肥了些,女娲这样的高级领导不像影视明星,可以大喊大叫着说我爱你,即使爱她也要在心底偷偷爱,或者私下告诉她一个人,哪能把情诗贴在公示栏里啊。
所以纣王的倒霉是他自己找的。
女娲的愤怒是真的,纣王的打油诗让她感觉受到了亵渎,她命令轩辕坟三个女妖——千年狐狸精、玉石琵琶精、九头雉鸡精去迷惑纣王,让殷商最后毁灭。
这个千年狐狸精就是妲己,她曾经修炼了一千年,才等来这一个机会。中国传说中的狐狸精都是娇小清丽的美女,其实最早的时候,狐狸精是多子吉祥的象征,传说大禹的老婆涂山氏就是一个美丽的九尾白狐,后来狐狸精的地位慢慢发生了变化,由国母变成狐媚惑主的妖兽。
九尾狐狸精妲己和她的姐妹们带着上级领导女娲布置的任务进入人间当间谍,她使用冀州侯苏护女儿苏妲己的身体,想方设法打入后宫迷惑纣王。
妲己是作为战利品被纣王带回家的。
妲己带着使命,带着家仇族恨来到了纣王身边。
那一年其实纣王已经不太年轻了,但妲己却是青春年少的少女,她用青春活力点燃了纣王已经渐渐远去的青春欲望,让他复活了一个男人的各种欲望,让他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妲己迷惑男人的本事不但凭着骨子里的媚,她是个懂得爱情的女人或者女妖。范冰冰版的电视剧《封神榜》有这样一句话:
男人心里有你,你为他缝一颗扣子倒一杯茶,都让他感动万分,男人心里没你,就算你连夜为他赶制华袍,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她能一下子把纣王迷住,而且一迷就是二十一年,她的美丽是肯定的,能打败宫里形形色色的美女,保持一贯的受宠,她不仅仅是美丽,一定还有许多过人的地方。女人光凭美丽光凭容颜不老是拢不住男人的,再美的女人也会让男人产生审美疲劳,妲己的能力不但在枕席之间,还在于她在政治上也有自己的主张。
殷商是一个开放的朝代,没有什么制度约束,男人不用君臣父子,女人不用讲妇德,和后面那些文质彬彬的朝代相比,这个朝代更原生态一些,在酒色领导纣王的引领之下,首都朝歌城下,到处是醉鬼,女人可以张扬地举着大脚行走在男人中间,不用扭捏着三寸金莲装淑女。
狐狸精妲己做间谍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这任务完成的够艰难的,二十多年间,她积极参与政事,《吕氏春秋先识》记载:“商王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也就是说平时纣王的主要工作就是喝酒,妲己像后来历史上那些女强人一样连帘都没垂就直接从政了,她的所作所为确实像个资深间谍,她不像别的红颜祸水那样只会撒娇,只会唱歌跳舞,她积极参政议政,参与刑法改革,据说,有些酷刑就是她发明的。
殷商时代是个逐步走进文明的时代,许多刑罚是惨无人道的,比如一种叫做“炮烙”的刑具,用铜铸成空心柱子,在柱子里炭火,谁违法乱纪了,就把他脱光衣服,绑在铜柱上活活烤死;还有一种把人活活砍头剁脚的刑罚,想想都不寒而栗,这样残忍的方式,如果一个女人能想出来,这个女人不仅仅是蛇蝎心肠,她要多恶毒有多恶毒。
即使妲己是狐狸精,她也未必有这么恶毒吧,总不太相信这样残酷的刑罚是妲己的创意。总不相信她能听着别人凄惨的叫声开怀大笑,除非她变态,神经不太正常。
传说中的许多狐狸精都是美丽善良的,《封神演义》中妲己的恶毒大概是不得已,上级交给的一项任务二十年都没完成,也太无能了吧。人间的二十年是一代人,二十年的时间足以把一个妙龄美女换算成一个人老珠黄的半老徐娘,不知妖界的二十年是什么概念,眼看红颜不再,大好青春都耽误在这一件事情上,狐狸精妲己大概沉不住气了,才开始恶毒起来。
女娲的做法纯粹是给人世间添乱,混乱之间上天派来了钦差大臣姜子牙就是那个最会钓鱼愿者上钩的老同志,助周亡纣,这个过程有些乱,乱得让我们这些不太喜欢战争的人有些分不清敌我。最后当然是以殷朝的完结结束,纣王在他著名的的形象工程摘星楼自焚。
女妖们完成了灭商使命,应当回去述职,受到嘉奖,被评为三八红旗手什么的才是啊,但是,仙界做事好像很不讲规矩,没有劳苦功高的说法,三个女妖最后的下场是被处死,她们的罪名是助纣为虐,且滥杀无辜,罪恶滔天,手段残忍。
九尾狐狸精妲己之死是《封神演义》最精彩的地方,她已经被绑缚在辕门外了,已经跪在尘埃了,但是恍然似一塊美玉无瑕,娇花欲语,脸衬朝霞,脣含碎玉,绿蓬松云鬓,娇滴滴硃颜,转秋波无限钟情,顿歌喉百般妩媚。她的美,她的娇让军士们骨软筋酥,千娇百媚妖眼把男人们电得神魂颠倒,都不忍向她举起屠刀,即使用绸子蒙了面也还是无法把她处死。
大家实在不忍把这样一个美丽的尤物砍死,这些男人们说:不如我们替她去死,她死了多可惜啊。
九尾狐狸精的妖媚好厉害!
最后,姜太公不得不高悬照妖镜,一道白光上升,妲己才显露本相,此时手起斧落,斩杀了妲己,妲已头落在尘埃,血溅满地。
姜子牙登台封神,被封的神仙中,没有女妖妲已的名额,虽然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她永远都是妖,是祸国殃民的狐狸精。
这是被妖魔化了的妲己。
历史上真正的妲己下场也很悲惨。周朝的军队打过来的时候,正在鹿台饮酒作乐的纣王匆忙逃入朝歌城中,知道当前的局面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他走投无路在摘星楼自焚而死。妲己作为纣王宠爱的女人,周朝政府没有照单签收,历史上的周武王没有像封神演义里描述的那样被美人电倒,妲己如花似玉的头颅被一刀斩下,悬于白旗,向世人宣告自己的胜利。
一个女人担负着亡国的骂名人头落地,倘若纣王身边最后的女人不是妲己,而是其他什么美女,是不是也是同样的下场,是不是那个女人也是九尾狐狸精之类的呢?
历史上的苏妲己是一个扰乱朝纲的妖妃吗?
历史上的妲己只是一个可怜人,为什么说是可怜人呢!根据已知文献记载妲己出生于有苏氏部落(一个以狐狸为图腾的部落,妲己狐狸精的形象可能来自于部落图腾),后来纣王征伐有苏氏,有苏氏投降,献上美女,就包括妲己。所以,妲己的身份是战利品。而且,纣王攻打有苏氏时,已经60岁的老人了,他就是真想和妲己发生真爱,恐怕也心有力而力不足了。
为什么我们所了解的妲己会是个妖妃呢?我们所了解的妲己主要来源明朝万历年间成书的《封神演义》,书中所写的妲己就是一个惑乱朝纲,残害忠臣,无恶不作的妖妃。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妲己写成这么一个妖妃呢?原因可能就只有一个,明朝文人多少都有点反对朝廷的意思,就好像吴承恩整理的《西游记》,里面很多地方都映射明朝的黑暗面。《封神演义》多少也有点,但是写小说都是要卖钱的,总不能写了之后不让印吧。那就不好了,作者虽然对皇帝有不满,但是为了生计,只能把小说中国家败坏的责任推给女人了。所以,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妲己。值得提一点,明朝有很多不成士的文人为了生计写小说,但表达的思想都是社会黑暗,朝廷黑暗,皇上昏庸之类的,可能这真的和明朝皇帝不作为有关吧。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