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建立之后,汉人的反应好像与以前的朝代更替没什么区别?
是吗,我看不见得吧。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江阴八十一日、广州大屠杀,以身殉国史可法,巾帼英雄史良玉,国之脊柱李定国,哪里不是可歌可泣,哪个不是铁骨铮铮?
清军入关之初便对汉人采取的是高压政策,剃发易服这样的改变对于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穿着汉家衣冠的汉人来说,和杀人无异。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顺治二年(1645年) 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那些坚持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这能叫没反应?
之所以会有人如此认为,无非两个原因。
明末乱世,历经了农民起义浩劫的中原,已经精疲力尽,无力反抗。而在南方,虽然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反清斗争,南明政权无能,各自为政,内斗严重,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那是一段不算太光彩的历史。
最后就是历史记录的问题,那段历史对于清朝来说可不算友好,为了彰显自己的高尚形象,自然要做出一定的民族团结出来,那自然是会有一定的改动。
如此一来,数百年以后,便没有那么多的印象了!
清朝建立之后,汉人的反应好像与以前的朝代更替没什么区别?
清朝代明,本来就与历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近三百年的周期轮回。汉人与其他族群是可容的,谁当皇帝也只是换个姓,去旧迎新,生活好点就行,还需要什么反应吗?
清朝建立之后,汉人的反应好像与以前的朝代更替没什么区别?
满清入主中华,杨州十日,嘉定三屠,再加上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高压杀戮,华夏有之士屠杀已尽。李、张双雄即灭,南明政权败亡,普通百姓血肉之躯不敌法满清屠刀。但各会道门民间泪抵抗至满清灭亡也未停息。
清朝建立之后,汉人的反应好像与以前的朝代更替没什么区别?
天天为满清洗白是不是又想复辟。日本人扶持满清复辟都完完了以后也永远不可能了,满清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清朝建立之后,汉人的反应好像与以前的朝代更替没什么区别?
阿蒙:对清朝,其它地区如何,不很清楚,但广东人反应特别强烈,动不动痛斥满清走狗。先后发生康梁上书变法,洪秀全举兵另立皇朝事件。带有强烈排斥满清是非正统政权意味。不知为什么?所以慈禧特别痛恨广东人,但又无可奈何,鞭长莫及,只好依赖湘军和淮军,用汉人治汉人之策。
清朝建立之后,汉人的反应好像与以前的朝代更替没什么区别?
中国朝代的更迭自古有五行说法,而清朝统治者也宣扬和承认了这种说法。而对于文人士大夫阶层来说,只要自己家族的利益没有收到损失,自己继续作为统治阶级,换一个皇帝,换一个朝代,甚至异族为主都不是不可为的事情,况且从五胡乱华开始,异族入主中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而且汉族本身就是以一个文化认同,文化同化为主。鲜卑汉化在历史上地位很高就说明了这一点,文化上互相认同,士大夫阶层互相抱团大家依然属于上层社会,那些下层贫民的死活关他们什么事。这些世家的传承比朝代的传承远多了,动辄几百上千年。
中国古代的统治阶级的核心——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最终目的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就是他们的终极梦想。只要帝王能够重用我,我就是卖身给他,管它是什么帝王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