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育良谁大?

很明显,高育良高书记要压达康书记一头!不然,沙瑞金书记在下地方调研的时候,统管省委工作的就不是高育良,而是李达康了。

当然,这是电视剧给我们的直观感觉!接下来咱们结合实际,再来具体讲讲他们两位的职位和级别。

首先高育良的职位是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达康的职位是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

从级别上来讲,他们两人是平级,都是国家副部级官员。因为在我国,各省副省长,省委副书记,以及15个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长,都享受副部级待遇。

高育良是省委副书记,李达康的京州市委书记(虽然电视剧里面没说京州是副省级城市,但京州是汉东省会,且李达康是省委常委,按照惯例,能进省委常委的基本都是副部级干部。),所以二人都在此列,是为平级!

虽然级别相同,但权力大小可不一样,要知道在省委常委里面,也是论资排辈分交椅的。在电视剧里,这第一把交椅显然是沙瑞金沙书记了,他是省委书记,汉东的一把手。而这第二把交椅则是那个只存在于台词之中的刘省长了,因为一般省长会在省委兼任第一副书记!

这第三把交椅,则就应该轮到高育良书记了。因为在减负之后,我国除了新疆西藏,其他的省级单位里,就两个副书记。其中一个有省长兼任,剩下那个则是专职副书记,乃是一省职务最高副职,也称“首副”!

高育良便是“首副”,全省上下,比他职务高的,也就省委书记,省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政协主席这些正部级官员了。

更厉害的是,人家高书记还是政法委书记,分管政法系统。一省的公检法部门,为他马首是瞻,都归他调遣,这个权利可以说是非常大了。

反观李达康,虽然是省委常委,但其排位靠后!在他与高育良之间至少还隔着常务副省长,省纪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省委宣传部长,省委秘书长这一大批人。

而且李达康作为京州市委书记,其权利主要还是在京州。换句话讲,高育良可以代表省委代表整个汉东省,但李达康却没有那资格!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育良谁大?

首先我要说的是,从电视剧中的车牌号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沙瑞金的车牌尾号为00,为省委书记,一把手;高育良作为兼管政法委的专职副书记(常委排名专职副书记前面为担任省长的副书记,车牌尾号为02),车牌尾号为03;李达康的车牌尾号为09。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李达康在汉东省委常委会的排名为第9(常委会中有戎装常委,即省军区代表,按一般规律,省级常委会为13人。除去省委书记沙瑞金,一直未露面即将65岁退休的刘省长,还有高育良,李达康在其他常委中排第6,排名并不靠前)。所以我要纠正在影视剧中的一个错误,高育良和李达康不可能比邻而坐。我们仅从在常委会的排名中来看,结合高育良进入常委会的时间,还有高育良省委副书记(省委副书记高于一般省委常委)的身份来看,高育良要高于李达康。

但考虑问题不能当面,李达康的兼职为京州市委书记,省会城市;高育良为政法委书记。按道理说,这两个兼职的含金量都比较高,可以说不相上下,但我们要考虑到一点,如果只是普通的省会城市,那么他们可能就不相上下了,但如果京州为副省级城市呢?那当然就另当别论啦。

剧中并没有交待京州是副省级城市,但是我们可以从剧中的某些细节发现,京州的确为副省级城市。

第一,赵东来出场时,屏幕打出他为京州市公安局局长,证明他还没有兼任副市长,如果有兼任,那么肯定会注明,像丁义珍,就明确为京州市副市长、兼光明区新区委书记。的确公安局的重要性,所以一般会会比同级部门高半级,但剧中从陈岩石口中可以得出,赵东来也不是汉东的本土干部,属于中央空降,所以他还没有来得及兼任京州市副市长正常。如果京州为普通省会城市,那么他应该为正处级。但他却佩戴了二级警督衔,这一警衔为副厅级干部佩戴(祁同伟为一级警督,正厅级),说明他空降之前就已经为副厅级,他的空降肯定是属于重用,增加基层工作经历,那么就肯定不是保留级别,职务降级任用。所以说明京州市公安局局长本来就是副厅级实职岗位。那么反推京州市,就为副省级市。

第二,最后易学习从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的位置上调任京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易学习可以从吕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直接升任市长,中间有没有跳级(跳过副厅级)。其实没有跳级,从剧中省委常委会,田国富提到过,易学习在吕州经开区任一把手时已为副厅级,但仅仅是明确为副厅级(有级别,但为正处级岗位,就像侯亮平是反贪局侦查处处长,括号副厅级,所以他从中央到汉东虽然属于平调,但其实是升了的,因为他成为了实职的副厅级,还是省检察院党组成员了)。所以易学习没有跳级,但他也属于破格提拔。破格升任市长了,那他就为正厅级了。而在他受沙瑞金器重担任市长没多久,他就被调任京州市任常委,这说明京州市常委为正厅级,反推京州市,就为副省级城市。

解决了京州市是不是副省级城市的问题,在来比较高育良和李达康,就显而易见了。副省级城市一把手,绝大多数为中央候补委员,省委副书记则不一定。所以李达康的党内职务高于高育良,所以这一点上,李达康高于高育良。

再从未来发展上来看,从高育良老婆口中也可以得知,高育良也快到60的副省级干部退休的临界点了,高育良如果不被查,第二年肯定去省政协。而李达康年富力强,又是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在这个位置上直升省长大有人在。所以李达康再胜一酬。

我觉得不能说谁更大吧,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根据不同时间段来定。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育良谁大?

论级别,都是国家副省级干部,论职务,都是汉东省省委常委。

但高育良的排序在李达康前面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通过电视剧中透射的一些细节,就能显而易见的理解这个问题。

首先,电视剧刚一上来,关于丁义珍的问题上,陈海与季昌明赶往省委汇报,沙瑞金去下面调研,在省委主持工作的是高育良,显然在场的干部中,高育良是最有权利的人。

第二,电视剧中,明暗多次指出,高育良是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在省内仅次于省委书记沙瑞金和未露面的省长,排序应该在第三位。而作为省委常委,汉东省省会京州的市委书记,李达康的排位应该与高育良差了好几位,因为除了京州市委书记外,李达康并未兼任其它省内职务。

第三,电视剧中,高育良和李达康的车都曾路过面,并且车牌子都被拍摄到,高育良的车牌是“汉0 00003”,而李达康的车牌是“汉0 00009”,从这点上,也说明了,高育良应该在省委常委排序中位列第三,而李达康只位列第九。

那么既然李达康在省委排序上不如高育良靠前,为什么李达康还敢多次与高育良明争暗斗呢?甚至言辞激烈?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电视剧中,刚一上来,省委书记沙瑞金空降,原本高育良有机会升任的省委书记无望了,在我国的官员任用方面一直都是如此,到了某一个年龄某一个阶段,你迈不上那个台阶,很有可能就永远没机会了。要知道省委书记作为省部级的封疆大吏,全国就那么多个,这一个台阶踏空了,一等就得10年,而高育良显然就再没机会了,这也是直接导致祁同伟为什么上来就希望示好李达康的原因,因为李达康可能升任省长,祁同伟眼见老师势微了,自己的副省级可能指望不上高育良了。这也是电视剧开头,“沙李配”被多次提到的原因。这也是李达康敢正面刚高育良的核心原因,李达康依然在走上坡路,而高育良的政治生命其实在沙瑞金到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停滞不前了。

再来,虽然李达康在省力并不兼任其它职务,但京州作为汉东的省会,肯定是全省最强的城市,李达康作为汉东的市委书记,在京州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这也是具有双重领导的市公安局长赵东来,多次不听省公安厅长祁同伟意见的原因,一有事就搬出李达康,祁同伟也没办法。而高育良作为省政法委书记,看似有权领导一切政法工作,但显然李达康在京州的地盘上也是不尿他的。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育良谁大?

从级别上来说高育良和李达康都是省委常委,都是副部级,但是在省委常委会排名上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在剧中高育良是汉东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省委副书记主管党群人事等等,在现今体制下尤其是在副书记减负以后,省委副书记就是一省实权最大的副部级高官,尤其是在剧中高育良还兼任了政法委书记,这是一个极其重要实权有很大的职位,因为政法委书记掌握着整个政法系统,以及公检法司,综合办公室等等,所以高育良在身兼两职的情况下,他的权利在有的方面是连刘省长也不能比拟的,在沙瑞金下去调研高育良暂时暂管省委事物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

反观李达康,虽然李达康同样是汉东省委常委,但他除此之外在汉东并没有其他任何职务,所以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在京州市,相对于高育良来说李达康还是有一定不小的差距,高育良身为省委副书记和政法委书记既管提拔干部又管监督,所以在很多场合下高育良身为汉东省委副书记可以说出代表整个汉东省委的话,但是李达康却不可以。

按照现实体制的排名,高育良在常委会上排第三,李达康一般会排在最后几位,排在第九第十左右,只是剧中主要讲述的就是高育良和李达康他们这二位常委,其他常委都只是一笔带过,又因为李达康因为能力和年轻原因受到了省委书记沙瑞金的青睐,但是这并不代表李达康就比高育良的实权要大。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育良谁大?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不少细节,可能大家当时看剧的时候都没有发现,但是小编今天就以车牌号为突破口,给大家介绍介绍剧中到底谁是一把手,谁是二把手,谁是三把手!

要知道,大佬们的车牌号决定了他们的地位,作为汉东省的一把手,沙瑞金坐的自然是”头把交椅“,他的车牌号是汉000001,而尾号是2的车,是属于汉东省的刘省长的,他还有几天就退休了,至于高育良,坐的车尾号是03,说明他是汉东省的第三把交易,因为高育良的身份还是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 而万众期待的李达康,他的车牌号是09,差一点就进不了前十了,那问题来了,汉东省的第四到第八,都是谁呢?按照我国的行政系统的排名,应该是这样的:省委书记、省长(兼任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剩下的都是省委常委,以广东省为例,分别是:军区总司令、深圳市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厅厅长、统战部部长、省委秘书长、广州市委书记。

而《人民的名义》比较特殊,高育良是省委副书记和政法委书记,祁同伟只是公安厅厅长,而李达康的京州虽然是省会,但是京州市的GDP和吕州差不多,高育良在吕州当市委书记的时候,创造了GDP第一的成绩,但是吕州市的市委地位肯定是不如李达康的。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育良谁大?

《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育良谁大?这个问题如果要完全弄明白你要从三个方面来了解!第一是行政级别,第二是实际级别,第三是隐形级别,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第一是行政级别:

在目前中国的行政级别中,也就是说按照《人民的名义》中,李达康和高育良谁大?前者是省委常委 市委书记 后者是省委常委 省政法委书记,从省委常委来说,都是省级(副部级)核心班子成员,其实从这个方面来说是一样大的,只是在排列方面有前后之分,从一个是市委书记和省委副书记 省政法委书记来说,很明显,高育良肯定要大,毕竟省委副书记 政法委书记是可以管下面的市委书记的。如果后者下到前者的市里考察,市委书记也需要陪同。

第二是实际级别:

既然是一个班子的核心成员,那么在很多实际的运行中,其实是一样的,比如在讨论重大决策,人事任命方面都是有发言权的,这个在电视中其实已经有表现出来。比如在讨论公安厅长高升方面李达康是投否定票的。

第三是隐形级别:

在目前的行政单位中,有很多不是完全看级别来的,比如就算一个副级也是可以不需要听正级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员也是可以不需要听直接上级的,这个现象在科局里特别突出,关键是看他分管的是什么,因为在很多的局里面,一把手对下面的成员特别是对副级是没有罢免权的,最多就是可以调离而已。

总的来说,行政单位很复杂,做好自己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