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骑兵,为什么近代拿破仑的骑兵依旧所向披靡,同时代的满清八旗骑兵就不行?
感谢邀请!
事实上,两者根本就不具备可比性,因为拿破仑时代的法国骑兵与满清八旗的骑兵不是一个时代的军队。满清八旗骑兵应该算是冷兵器军队最后的辉煌,而拿破仑的法国骑兵,却是纵横于步枪大炮时代。无论是战术方法,还是军队性质,以及武器装备,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我不妨举两个战例,一个是1860年的八里桥之战,一个是1807年的埃劳战役战役。对战双方分别是清军与英法联军,以及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带领的法军和由俄罗斯帝国的本尼格森伯爵所带领的俄普联军。
这两场战役中,清朝的骑兵和法国的骑兵都是各自战役中的主角,但最终的战果却大相径庭。八里桥之战,三万多清军伤亡过半,而一万人的英法联军只有十二人阵亡。其中一万多清军骑兵部队,根本无法冲破英法联军的火力封锁,造成了单方面的屠杀。而埃劳战役中,缪拉带领骑兵,上演了法军于拿破仑时代最壮观的一次骑兵方阵大冲锋,解救了奥热罗全军。
同样是骑兵,为何会这样?
因为拿破仑的胜利,并不是单纯的骑兵作战,而是各军种配合的结果。掩护部队确定敌人地点后,拿破仑以轻骑兵和先锋部队盯住敌人,然后以炮兵炸开敌人缺口,骑兵后援部队便由此缺口拥入,发动猛攻,击敌于措手不及之中,并追击逃脱者。
而在八里桥,僧格林沁虽然还有着数万清军步兵,但他们装备的是少数进口和仿制的旧式滑膛枪、自制的本国鸟枪,抬枪,抬炮、劈山炮、和大刀、长矛等冷兵器。
近代的绝对化纪律培养,军官阶层教育程度的提升,战术的系统归纳和研究,都使得骑兵队列的密集整齐程度以及骑兵的战术部署和使用时机达到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了,近代欧洲骑兵所特有的集体冲锋战术也是差距的原因之一,虽然曾经这一战术被蒙古骑兵所破。但由于火器装备的改良,欧洲骑兵们有了远程攻击的能力,这时优势便再度回归。
按照瑞士军事家约米尼送给俄国沙皇的著作《战争艺术概论》中的骑兵理论,更加密集整齐的骑兵队列必然会打败相对松散的骑兵队列。无数的战例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铁墙式”队列冲锋面前,散阵的一方即使有更高强的个人武艺和甲胄防护,也只能被瞬间冲的人仰马翻。无论是欧洲军队之间的战争,还是其他各地的战争,世界上发生过的所有骑兵战都符合这一定律。
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各种不同版本的骑兵训练手册流行于欧洲大陆,骑兵的作战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系统化,18世纪中前期单一的密集线列冲锋又衍生出了横队、纵队、大步、快步、散阵飞驰等多种变形,其中每一种都有专门对应的冲锋时机,需要指挥官看形势把握。
近代的绝对化纪律培养,军官阶层教育程度的提升,战术的系统归纳和研究,都使得骑兵队列的密集整齐程度以及骑兵的战术部署和使用时机达到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当地的马木鲁克骑兵在几百年前曾经数次打败过西征的蒙古骑兵和东征的十字军骑士,称霸北非和西亚,到了18世纪也依然保持着数百年传承的彪悍尚武的作战传统,他们可以称得上是世上最好的传统骑兵之一。
其中有一次,600名马木鲁克骑兵歼灭了法军的3个骑兵连(300余人);另一次,900名法国骑兵冲锋,将数千名土耳其-马木鲁克联军击溃并赶入大海。拿破仑曾在一则日记中描述过马木鲁克骑兵与法国骑兵之间的战斗情形:“两个马木鲁克兵绝对能打赢3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鲁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300个马木鲁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鲁克兵。”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在讲法国骑兵的总体纪律战胜了马穆鲁克骑兵的个人勇武,越是小规模的战斗中,个人勇武就越重要,越是大规模的作战,集体纪律就越居主导性。
这就是为何再枪炮时代,拿破仑的骑兵依旧能够所向披靡的原因。
事实上,两者存在的时代虽然有交集,但巅峰时期却不在同时。拿破仑的骑兵,纵横欧洲乃是在十九世纪初,而满清八旗骑兵得辉煌时代却是在17世纪,即明末清初这段时间。早期八旗骑兵。先后击败了蒙古骑兵 ,明军,其中还包括了关宁铁骑。这么说吧,八旗骑兵是将冷兵器玩到极致的,在整个世界,也没有任何冷兵器部队的单兵战力可以抗衡明末清初的八旗铁骑。
但八旗骑兵和其他八旗军种一样,在入关之后,由于阶级固化,社会资源被垄断,八旗子弟逐渐腐朽,这些人觉得自己家里反正有着固定的收入,于是就每天拿着这些钱去吃喝玩乐,有的甚至把自己的盔甲卖掉去换钱去赌。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19世纪,曾经的女真八旗早已不适合上战场,八里桥上浴血奋战的乃是蒙古骑兵。
当然了,随着火器的发展,任何骑兵战术或者纪律都敌不过子弹,再好的马也不如战壕来的妥当。
同样是骑兵,为什么近代拿破仑的骑兵依旧所向披靡,同时代的满清八旗骑兵就不行?
笔者认为,骑兵部队的战斗力集中体现在骑兵队伍所拥有的集体综合素质上。众所周知,骑兵队伍的综合素质,应表现在队伍的聚散战术快速转换,机动灵活,英勇顽强等战术配合运作方面。这是生成骑兵战斗力的基础。一般说来,骑兵在低烈度的战斗中优势十分明显。如果战术得当,指挥员能合理组织骑兵力量对敌实施迂回包剿,猛打猛冲,取胜的概率是很高的,(消耗战例外。)尤其在追击战中,骑兵更是一把利剑所向披靡。所以优秀的指挥员在使用骑兵时是十分慎重的,他会依据战场地理状况及战场情势变化,适时选择有益时机令骑兵参予战斗。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军队统帅是一个军事天才,他目光敏锐,有着超凡的战争运筹能力,同时他还兼具着高超的战场形势变化洞察力和判断力,当这些诸多优秀素养转化为真实战力时,肯定胜利的天平会倾向拿破仑。然而满清时代的中国骑兵部队里恰恰缺少的正是有着卓越指挥能力的向拿破仑那样的领军人物,加之作战对向意志坚定,作风顽强,战术成熟,当这众多因素叠加在满清骑兵队伍中时其战斗力必然有限,吃败仗亦在情理之中啦……谢谢!
同样是骑兵,为什么近代拿破仑的骑兵依旧所向披靡,同时代的满清八旗骑兵就不行?
虽然同属骑兵,但是战术却相差了一百多年,但如果只是战术,至少还可以像埃及马穆路克一样输得光荣,但是很显然,八旗铁骑的日常训练也是不合格的。
近代战术的进化,不只是步兵和炮兵的建设,同样骑兵的作战战术也是有着大飞跃的。近代骑兵是用步兵的战术,讲究队友之间的协同作战,这点与传统骑兵注重个人的骑术与武艺不同。近代骑兵作战时,尽量保持队形的紧密,尽可能两个人打敌方一个人;而传统骑兵作战,都会很快分散成一个个小战团,每个战团细分都是单对单。
近代骑兵冲锋时的速度不特别快,注重紧密,经常是膝盖贴着膝盖成紧密阵型冲锋,这种冲锋方式有个专有名词:墙式冲锋。传统骑兵冲锋是注重速度,注意保持与战友的距离避免冲撞。这造成的结果是,近代骑兵与传统骑兵碰到一起时,经常是两三个人砍对方一个人。这也是为什么拿破仑会说一个马穆路克完爆一个胸甲骑兵,但是三个胸甲就可以和三个马穆路克打平手,一百个胸甲可以完爆一百五十个马穆路克。
而反观八旗骑兵,就是典型的讲究技艺的传统骑兵,靠着精湛的骑射技术和马上博弈来战胜敌人。不过入关之后,除了少数关外的驻守八旗,关内的八旗子弟多是沉浸在花花世界中享乐,根本不去操练自己的骑艺,本来战术就不如人,还不好好训练,那不被完爆还想咋⊙∀⊙?
同样是骑兵,为什么近代拿破仑的骑兵依旧所向披靡,同时代的满清八旗骑兵就不行?
多谢邀请。
拿破仑时代是1810年代,满清骑兵辉煌的时代是1640年代,两者相距近两百年呢,不能称之为同时代。
但是拿破仑骑兵在后,依然辉煌,这里也是有原因的。骑兵作战,需要有相应的战术理论,拿破仑时代,火器已经比较发达了,尤其是火炮,炮兵与骑兵的结合要比炮兵与步兵结合强大的多,因为骑兵的机动性远比步兵优越,所以,拿破仑战术的灵活性就在于他将炮兵与骑兵一起使用,既发挥了炮兵的火力优势,又发挥了骑兵的机动优势,再加上法军武器装备优良,故而能纵横驰骋欧洲大陆。
但是清军就不同了,入主中原的时候发挥过很大作用,那是因为虽然有少量火器,但主要还是冷兵器时代。后来康熙时期,满清骑兵就开始没落了,坐了天下就失去了大部分战斗力,以至于打仗主要靠汉人。至于同时期的1840年以后,面对外来入侵者,清军骑兵就更不堪了。
作战战术不行,武器装备不行,人员素质也不行,完全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作战方式。就好比二战时期波兰骑兵对战德军坦克一样,马刀砍坦克,后果就不说了。
同样是骑兵,为什么近代拿破仑的骑兵依旧所向披靡,同时代的满清八旗骑兵就不行?
同样是骑兵,因拿破仑的骑兵有严格的训练,娴熟的实战技木··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有统一协调战场指揮,有拿破仑卓越的軍事家的亲督指揮等…一系列优势,强势。
而满清晚期的八旗弟子,只知坐享胜果,奢靡淫逸,缺少训练,心怀各异。加上满清统治者不思进取,闭关锁国,轻视对枪械武器·火药的发展制造。亦不了解世界各国之先进程度,更缺卓越的軍事人材。所以满清骑兵的装备·素质,战地指揮等皆远远落后与拿破仑,更不要说清朝骑兵能所向披靡了。
同样是骑兵,为什么近代拿破仑的骑兵依旧所向披靡,同时代的满清八旗骑兵就不行?
拿破仑时期的骑兵运用,差不多也是欧洲战场骑兵的最后辉煌了。
在欧洲近代战争装备火枪的初期,由于燧发枪装填慢,精度低,所以骑兵仍有用武之地。甚至为了对付骑兵的冲锋战术,长矛兵都还能有一席之地。
而且拿破仑的骑兵是要和火枪兵、掷弹兵、炮兵协同作战的。和作战的对手们也毫无代差。
满清骑兵在清未遇到的是已经放弃了骑兵,并且拥有代差优势的洋枪洋炮,如何不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