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魏忠贤倒下后明朝过了多久才被灭亡?
感谢邀请!
魏忠贤,九千岁,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曾被列为“十大乱政太监”之首,其余九人分别为秦朝赵高、东汉张让、唐朝高力士、李辅国、北宋童贯、明朝王振、刘瑾、清朝安德海、李莲英。在历史评价中,他专擅朝政、祸国殃民。
其在明熹宗时期,也就是天启年间,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不过他也就在天启年间只手遮天,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后,不到片刻,便土崩瓦解了。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不过讽刺的是,魏忠贤死后,明朝并未因此而振兴,而是在延残喘了17年之后,为李自成所灭亡!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只得带着一个太监,自缢于煤山。而在这之前,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皇帝竟然密令司礼太监曹化淳“收葬魏忠贤遗骸”,据冯梦龙《燕都日记》所载,此事为曹化淳奏请的,曹化淳对崇祯皇帝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如此!”
如此看来,魏忠贤乱政一说,似乎有待考究!
魏忠贤原是河北沧州,一混混无赖,与群恶少博,多输,恚而自宫,入宫为宦官,改名为李进忠。入宫后,魏忠贤有缘结识了朱常洛的心腹太监王安手下的红人魏朝、以及天启的奶妈客氏,并因此逐渐飞黄腾达。
朱由校即位后,是为熹宗,次年改元天启。魏忠贤和客氏受熹宗宠爱,没过一个月,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荫封她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贤的哥哥魏钊为锦衣卫千户。魏忠贤不久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
他与客氏对不顺从于己者,横加摧残,即便后宫先帝及熹宗后、妃,亦不能幸免。例如,他们矫诏赐死明光宗选侍赵氏。裕妃张氏怀孕后,客氏就在明熹宗面前进谗言,将其赐死。甚至皇后张氏怀孕,也被客氏暗中下药,导致流产。其他被祸害的妃嫔、太监,不可胜数。
而当时朝堂之上,东林党势大,魏忠贤以结干亲拜把子的方法,在朝廷中遍植势力,使得浙、齐、楚、宣、昆各党派的党人都聚集到他的麾下以与东林党抗衡。
一时间“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在高层文武官员中出现了有名的“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嫡系群体,此外,还有“二十孩儿”、“四十猴孙”、“五百义孙”,彻底控制政局,摇身成为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岁”。
天启四年,魏忠贤和东林党的斗争日趋激烈,东林党人杨涟、魏大中等人弹劾魏忠贤,而魏忠贤则趁机反击,魏忠贤指示依附于他的浙党、齐党将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的“三大案”——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结论推翻,将三大案的罪责全部推向东林党,于是东林党的主要成员都受到了冲击。
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朝政的控制达到了顶峰。
如此看来,魏忠贤“乱政”之罪名似乎是坐实了,但魏忠贤掌权时期,也不全是坏的一面。他重用了袁崇焕等明朝的将军,关外也常常传来捷报,皇太极被明军打的躲回了盛京,努尔哈赤被炮弹击中不久身亡,这些都是魏忠贤掌权时期的成果。另外魏忠贤对江南商业的征税也使得国库充实,而出身农家的魏忠贤体恤农民,不给农民加赋,也算是好事一件。
魏忠贤不是什么好人,但东林党也不全是一心为国。
东林党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南方的地主乡绅,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让皇帝征收工商税,连矿税都被免除了。当皇帝为国家财政发愁要征收工商税的时候,他们就说“朝廷焉能与民争利”之类的话。
魏忠贤掌权时期,江南仅茶税一项每年可有20万两国税,崇祯时期却连10万两都收不上来。没有税务国家机器就无法运行,东林党人就将目光转向没有话语权的农民身上,那些东南的大资本家不交税,仅有一亩三分地的农民却要缴交税。
关于魏忠贤和东林党,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魏忠贤就是皇帝的一条狗,而且还是一只恶狗,虽然有时候吃里扒外,时不时还跑到厨房吃点偷吃一点骨头,但是对主人非常忠心,看家护院也尽职尽责,东林党就好比是宠物猫,只会要吃要喝,时不时撒撒娇,卖卖萌,真有强盗来了,它们就怂了,崇祯皇帝打死了恶狗,重用宠物猫,国家焉能不亡?
其实太监们寄托于皇权,所以他们会从皇帝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魏忠贤出身贫寒,知道农村底层是怎么回事,所以他把加税在工商业上,减轻农民负担。他一死,崇祯被人忽悠,这些政策全部被被毁了,于是国家没钱了,灾民无钱救济了,驿站被裁了,李自成造反了,明朝灭亡了。
魏忠贤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魏忠贤倒下后明朝过了多久才被灭亡?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太监参予政事,这方面有名的比如秦代的赵高、明正德年间的刘瑾,再就是天启年间的魏忠贤。
太监由于生理上缺陷的原因,一般都导致心理扭曲,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参予国政,大都会把一个好好的朝堂弄的乌七八糟。
魏忠贤,生于1568年,少时家贫、混迹于街头。虽不识字但却射的一首好箭和骑马,后在一相识太监的引荐之下随在万历年间得以入宫。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明神宗朱诩均和明光宗朱常洛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
同年朱由校继位是为熹宗,年号天启。
天启初年,魏忠贤势力已经形成。
天启二年,朱由校荫封魏忠贤的侄儿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势力进一步壮大。
天启三年春,魏忠贤引荐私人魏光学为大学士。
由此引发了群臣的不满,上奏朱由校要求制裁魏忠贤,遭到了朱由校的拒绝。
此后魏忠贤更加肆无忌惮,将内操军增加到一万多人,恣意作为施虐,后来魏忠贤兼领东厂事务。
在此后的整个天启时期,魏忠贤党羽遍布朝野,迫害群臣,弄的整个的朝野怨声四起。
由于掌握着东厂的特务机构,魏的耳目遍布四野,民间有传闻凡有语言触犯了魏忠贤者,便遭剥皮割舌之酷刑,被杀者不计其数。
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熹宗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继位,即后来的崇祯皇帝。
崇祯素来熟知魏忠贤的罪恶,自己加深戒备,众官纷纷上奏魏忠贤的罪行,但崇祯皇帝则是隠而不发。
十一月份,魏忠贤的旧时赌友徐应元犯事,此事牵连到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出于恐惧上吊自杀。
事后,崇祯命人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
崇祯二年即公元1629年,朱由检命大学士韩爌等人审定逆案,将魏忠贤的一干党羽尽数逐出,东林党人再次得以重用。
魏忠贤死于1627年,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摇摇欲坠。
公元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进北京城,崇祯被逼在煤山上吊自杀。
魏忠贤死后,大明王朝仅仅撑过了17年的时间便分崩离析、土崩瓦解。
魏忠贤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魏忠贤倒下后明朝过了多久才被灭亡?
魏忠贤在明熹宗朱由校当政时期飞黄腾达,后排除异己祸乱朝政。崇祯帝朱由检上位后肃清阉党而魏忠贤于1627年12月11日自缢而死,随后1644年李自成攻入皇城,崇祯帝朱由检上吊自杀,大明王朝覆灭。前后一共17年。
接下来请听我细细道来
魏忠贤的一生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人(今河北沧州肃宁县),汉族人。
因赌博大输,恨而自阉入宫:
魏忠贤少时家境贫困,没用良好的教育不识字,因而浪迹街头但却懂得骑射。喜欢赌博,迷恋酒色,魏忠贤经常和一群恶少年赌博,有次他赌博大输后感到苦恼,便恨而自宫,改名李进忠在万历年间被选入宫隶属于太监孙暹,靠巴结他进入了甲字库。他又请求做皇长孙的母亲王才人的典膳,巴结上了魏朝(天启年间的“三朝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的下属,魏忠贤的拜把子弟兄,同时也是魏忠贤的入宫介绍人)。魏朝多次向王安(司礼监秉笔太监)称赞魏忠贤,王安也就善待他。
因站对队,而飞黄腾达: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次年改元天启。魏忠贤和客氏受熹宗宠爱,没过一个月,封客氏为奉圣夫人,荫封她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以及魏忠贤的哥哥魏钊为锦衣卫千户。魏忠贤不久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魏忠贤不识字,按例不能进司礼监,但因客氏的缘故,他得以破例。
魏忠贤得势后为霸占客氏将“兄弟”魏朝贬谪出宫,谋害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王安。
客氏淫毒凶狠。魏忠贤不知书,但记忆力很好,性猜疑残忍而且阴毒,好阿谀奉承。皇上非常信任这两个人。两人势力更加嚣张,他们用司礼监王体乾和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人为羽翼,宫中人都不敢忤逆他们。后来客氏出宫,但不久又被召入。
铲除异己、专擅朝政:
当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年久,对政事已感到厌倦,章奏多不批阅。廷臣逐渐建立起门户,他们以过激惊人的言论为时尚,借国本之争,指斥宫禁。宰辅大臣被言官弹劾攻击,常常被迫称病引退。吏部尚书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海内士大夫多依从他。“东林”之名从此而始。后来“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发生,整个朝廷如同在打官司。与东林党相对抗的,众人便把他目为邪党。(这也会明朝末年党争严重的由来!)
魏忠贤因有朱由校的宠信,加之客氏的在朱由校的耳边多次说魏忠贤的好话,使得其在“东林党争”中获胜,使其权倾朝野,加之明熹宗朱由校爱好匠艺不理朝政,使得魏忠贤不断铲除异己,祸乱朝政和天下。
朱由检登基,魏忠贤末日降临:
天启七年(1627)秋八月,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朱由检素来熟知魏忠贤的罪恶,自己深加戒备,魏忠贤的党羽开始恐惧了。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击崔呈秀以试探朱由检心意,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于是纷纷论奏魏忠贤。但朱由检隐而不发。
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
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奏疏呈上后,朱由检召见魏忠贤,让内官读给他听。魏忠贤非常恐惧,急忙用重宝贿赂信邸的太监徐应元,求他解救。徐应元是魏忠贤从前的赌友。朱由检知道这事,便斥责徐应元。十一月,便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魏忠贤在去凤阳的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朱由检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北京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时,听到后一项命令,便与同伙李朝钦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痛饮至四更,最后一起上吊自杀。朱由检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将客氏鞭死于浣衣局。魏良卿、侯国兴、客光先等都被处死,并暴尸街头,还抄了他们的家。在抄客氏的家时,得八名宫女,大概想仿效吕不韦所为,所以人们尤其憎恨她。
魏忠贤倒下,明朝不久将完很多被影视剧或者小说误导说魏忠贤就是明朝的支柱,一旦魏忠贤亡,整个大明朝也将完蛋了。实则不是,朱由检在魏忠贤死后没有很好的平衡朝中的势力,使得东林党人当政专权,对崇祯帝的决定指指点点,加上明末的气候原因,使得内部矛盾激化,最后也是崇祯帝多疑,刚愎自用等性格,使得大明王朝百年基业付诸东流!
结语:魏忠贤迫害忠良,祸乱朝政实则罪大恶极,明朝末期内部腐败严重,阶级矛盾严重,加之气候和统治阶级的问题使得大明王朝轰然崩塌!(有其他见解,欢迎留言讨论。想看更多有趣有料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我哟!最后祝读者朋友,新年大吉,阖家欢乐,年年有余!)
魏忠贤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魏忠贤倒下后明朝过了多久才被灭亡?
皇权与治权是一种固有矛盾,皇帝始终想权利集中,士族大臣始终想参与国家治理。而明朝时期皇帝与大臣之间矛盾更加尖锐,基本从王朝建立到王朝灭亡一直存在皇帝与大臣不对付的矛盾,中后期士族大臣积极限制皇权,皇帝消极罢工表示抗议,这样太监势力就被皇帝扶持起来。
太监势力充当皇帝的代言人,也充当了皇帝与大臣之间的调和剂,魏忠贤就充当了这么个角色。
魏忠贤是在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才开始凤凰腾达。魏忠贤和客氏受熹宗宠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魏忠贤从惜薪司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从此,魏忠贤开始了他的乱政之路,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朱由检于煤山自缢身亡,在位17年,明朝灭亡。
魏忠贤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魏忠贤倒下后明朝过了多久才被灭亡?
我正在休养期间,大脑需要冷静处理,所以最近半个月,我任何回答问题,希望悟空谅解,按希望大家理解。
魏忠贤在哪个皇帝当政期间乱政?魏忠贤倒下后明朝过了多久才被灭亡?
终明一朝,外戚和武将势弱,皇帝控制朝堂只有宦官和文臣两种势力可以调配,所以新君登基,要么重用宦官,要么倚靠文臣。
天启皇帝,借助乳母客氏,勾连魏忠贤,借宦官之手,打压文官势力,控制朝堂,有过宦官顶包,皇帝隐于幕后,让宦官与文臣势力博弈,大乱则可居中调解。魏忠贤征商贾之税,用于享乐和辽东军事,得罪东南士林,为读书人和商贾所不容,所以明朝的皇帝绝不会担心宦官篡权,皇帝杀之,一纸诏书即可。明朝的皇帝与硬骨头的严守旧制的文官团体一向不怎么对付,譬如朱棣与方孝孺、嘉靖皇帝的大礼仪之争,但治国又离不了文官,所以又打又拉。其后,崇祯即位,权力格局又重新洗牌,重用文官,打压宦官,赐死魏忠贤,用力过猛,导致宦官势力一扫而空,从此文官势力无所顾忌,皇权难以控制朝堂,只靠野蛮、简单的问罪文臣,难以改变朝堂大势,明朝就此而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