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对哪些人进行分封?为什么要分封这些人做诸侯?西周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
武王灭纣后,论功行赏,大封功臣昆弟,作为周王室的屏藩,巩固其统治。其分封对象一般是以姬姓为主体,而同时兼顾到异姓。
首先多数是周王的同姓子弟,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周初分封共七十一国,其中与周王同姓的姬姓就有四十国,兄弟之国有十五国。
比如文王二弟虢仲、虢叔封于西虢、东虢,文王诸子分别封于管、蔡、霍、卫、毛、聃、郜等;武王诸子封于晋、应、韩;周公诸子封于鲁、凡、蒋、邢、茅;召公之子封于燕。
异姓诸侯稍微少点,他们大都是开国功臣,比如姜尚之齐国;以及有功德于人民的古代帝王的后裔,表示崇德报功之意,鼓舞民心,比如焦、祝、蓟、陈、杞这些封国;还有商纣贵族后裔,比如商贵族微子启、微仲衍封于宋。
当时主要的诸侯国是鲁、齐、燕、卫、宋、晋、虢等,这些或许地盘不大,但地位极高。不是公就是伯。
周王朝将疆域土地划分给,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其主要目的,为了安抚殷民,同时加以监视;其次是进行武装移民,借此扩展势力;还有就是笼络人心,以巩固周朝的统治。
需要注意的是,西周时各诸侯国的军队并不由国君掌握,而是在周天子的守臣手中。这就是为何“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是到后来周王室力量渐微,无力支撑如此庞大的军队,各诸侯国国君开始军政一把抓,逐渐演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您好,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
周王对哪些人进行分封?为什么要分封这些人做诸侯?西周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
周初分封的诸侯国数目不详,所谓“八百诸侯”有些夸张,但上百诸侯应该是没问题的,这些诸侯可大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也是最多的,就是王族成员,典型如鲁国、燕国、晋国这三大始封诸侯,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但他留在都城辅佐成王,因此由长子伯禽担任国君;燕国是召公奭;晋国是唐叔虞,他是周成王的弟弟;吴国的国君并没有直接受封,但太伯、仲雍同样是姬姓。
另一类受封对象就是功臣,最典型的当然是姜太公,他被封到齐地;秦国受封虽然时间很晚,但也是同样原因,秦人先祖秦非子为周室养马有功,受封秦地,后来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正式立国。
第三类就是古代帝王后代、前朝贵族,比如殷商贵族微子就被封到宋地,舜的后代被封到陈地,禹的后代被封到杞地,三个国家合称“三恪”。
周王对哪些人进行分封?为什么要分封这些人做诸侯?西周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
分封的对象:1.王侯。2.贵族。3.功臣。
分封这些人的原因:1.这些人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由其是一些功臣。周王将一部分封地赏赐于他们。2.周朝疆域广阔,为了便于统治,分封一些王侯统治一些边缘地区。3.分封一些没落的贵族,便于统治被征服地区,以德感化。
分封的主要诸侯国:秦国,鲁国(周公的封地)、齐国(功臣姜尚的封地)、燕国(召公封地)卫国(姬姓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