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的真实身世如何?刘邦为何不给戚夫人安排退路?

感谢邀请!

按照惯例,我们先来介绍下戚夫人。

戚夫人也称戚姬,是山东有名的美人,在历史上可以与项羽的红颜知己虞姬相提并论。

明末诗人王象春曾有诗云: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

这个定陶美人就是戚夫人,不仅貌美,跳舞也非常棒!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汉王刘邦东征过定陶时,看到年轻貌美的戚姬,一见倾心,便纳入后宫。

相对于年老色衰的结发妻子吕雉,刘邦更加宠幸长得漂亮,舞姿优美,温柔体贴的戚姬。不仅时刻带着身边,日夜缠绵,在称帝后还将戚姬封做夫人,这就是戚夫人。而在刘邦死後,刘盈即位,吕后为皇太后,失去了靠山的戚夫人吕后迫害,被吕后折磨成人彘致死。

所谓“ 人彘 ”,就是把人变成猪的一种酷刑,具体而言是把人的四肢剁掉,挖出眼睛,把耳朵弄聋,割去舌头,破坏声带,不能说话,然后扔到厕所里,有的还要割去鼻子,剃光头发,剃尽眉发,然后抹一种药,破坏毛囊,使毛囊脱落后不再生长,永不再长毛发,然后一根根拔掉。

可以说是非常之残忍了!

关于戚夫人的身世正史并未有太多记载,基本上一句话带过。不过据野史传闻,戚夫人出身卑微,父母乃是低等下人。正是因为出身卑微,所以她才被财主当作礼物送给了刘邦,后来得享富贵。

至于为何戚夫人会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主要是因为他得罪了一个女人,一个当时天下最具权势的女人,刘邦的结发妻子——吕雉。

吕雉记恨戚夫人很正常,因为戚夫人是“小三”啊,毕竟吕雉是妻,戚夫人是妾,结果刘邦独宠戚夫人,吕雉心里当然不舒服。当然,这不是两人主要矛盾点。

吕雉最后之所以会如此迫害戚夫人,还是因为之前的太子之争。

戚夫人刘邦生下一个宝贝儿子,刘邦十分喜欢这个儿子,起名叫如意。时为太子的是皇后吕雉的儿子刘盈,然而刘邦十分不喜欢这个儿子,曾经说:刘盈为人仁弱,一点都不像我,诸子中,只有如意像我。这让戚夫人很高兴,她开始怂恿刘邦改立太子,因为她知道,在这宫里,他的依靠只有儿子和丈夫。一旦刘邦死了,吕雉肯定不会让她好过。

于是她打起了小算盘,要是我的儿子当了太子,万一老家伙有个三长两短,我的儿子就会登上皇帝的宝座,而我就成了皇太后,那时候她就不用怕吕雉了。可是吕雉何等人也?西汉的开国功臣们被她诛杀了大半,韩信、彭越、英布都栽在了吕雉手中,她戚夫人一柔弱女子,能斗得过吕雉?

果然,在一众大臣的反对下,改立太子一事作罢!

而后,刘邦去世,吕雉开始报复。先是把戚姬抓了起来,剪去她的头发,戴上脚镣手铐,穿上赭色囚衣,让她舂米,开始折磨戚姬。戚夫人不甘被贬为舂工,于是通过唱怨歌形式,希望有人能告诉她儿子刘如意以及大臣,自己被贬做舂工,吕后得知戚夫人不甘失败,于是派人将其做成人彘。

在这里许多人会有一个疑问,刘邦是个聪明人,也很了解吕后,废立太子一事虽然失败,但吕后肯定怀恨在心,一旦自己去了,吕后必定不会放过戚姬母子。

那么刘邦就没有考虑将来戚姬与儿子如意的安危,为他们安排一条退路吗?

刘邦当然考虑过,他为了防备吕后报复,特意临死前下旨,将儿子如意送回封国赵地,并派老辣的周昌去赵地当国相,以应对阴险的吕雉。

但是刘邦还是低估了吕雉,先调周昌来京城,然后又派人“接”如意,戚夫人唯一能够依靠的儿子,也成了吕后的“囚犯”。母子二人只得任人宰割!

最终,戚夫人被吕后折磨成人彘致死,而她儿子如意被强灌毒酒身亡……

这就是所谓的最毒不过妇人心啊!

所以说,奉劝各位千万别惹女人,对你们老婆好一点!

我是白话历史君,再次感谢!

戚夫人的真实身世如何?刘邦为何不给戚夫人安排退路?

很多人认为吕后残忍!我们不妨把刘邦吕后和戚姬的故事改成现代版看看。

刘邦好比是创业的老板,他老婆就是和他同甘共苦的老板娘!老板娘支持他人力物力财力全心全意创业,自己在家伺候老人孩子上坡干活!期间老板雇了个小秘书叫戚姬。小秘书身材苗条,貌美如花,能歌善舞,是老板的开心果!老板喜欢小秘书喜欢得不得了,生下了孩子叫如意。老板娘虽然生气,可是也没怎么为难小秘书母子俩,该有的待遇也还是有的。可谁知,人心不足蛇吞象。老板创业成功,小秘书想上位,恃宠而骄整天给老板吹耳旁风“你看咱儿子聪明伶俐有勇有谋多像你啊,可不像那个呆若木鸡的大傻儿,脾气性格面相都不随你。让他当CEO可惜了我们公司!她妈都人老珠黄了,有我年轻漂亮吗?”一次,两次,三次以后叫屡次,吹得刘老板都想改变公司CEO了。老板娘知道后吓坏了,因为一旦自己儿子不担任公司CEO,自己和儿子在公司里就啥也不是了等着喝西北风啊。于是老板娘要求老板召开股东大会,听听股东们意见。所有股东都不赞成改变CEO!主要是因为老板创业期间,老板娘支持了一切!公司里的掌权人都是老板娘家的人。反观小秘书,除了有颜值有儿子,可是没有脑子,股东们都不傻,站小秘书绝对没有好果子吃!老板没办法,只好作罢!老板娘知道背后是小秘书捣鬼,气得脸色像猪肝!老板临终前,依然放心不下小秘书母子,为了远离公司内部纷争,把小秘书母子安排到分公司里了,并派部下业务高手扶持他们。老板去世后,老板娘临时管理公司。她把老板小秘书调离原有职位,让她干粗活累活(舂米)。小秘书心里不满,干活时还在抱怨。说什么自己儿子当分公司经理了却让我这个做母亲的来干粗活累活(子为王兮母为奴),这话被公司里其他想上位的人听见了立即添油加醋地报告给老板娘(可能有诅咒老板娘早死的话)!老板娘听了火冒三丈,气不打一处来!好啊,你想什么也不干享清福,满足你!开除戚姬公司职位,连同她儿子分公司经理职位也开除!(只能编到这里!太惨了,后面实在无法套用现在的情景了)!

假设你是吕后原配,你怎么处置戚姬?所以从现在眼光看来,戚姬纯粹找死!

戚夫人的真实身世如何?刘邦为何不给戚夫人安排退路?

戚夫人出身于歌姬家庭,父母兄弟都没有太大的本事,同家族成员众多,兄弟侄子都战功赫赫的吕后家族形成鲜明的对比。戚夫人之死是她咎由自取,吕后杀戚夫人,并非是因为吕后妒忌戚夫人受宠,根本原因是由于戚夫人多次给刘邦吹枕边风,劝说刘邦废掉太子,威胁了吕后的地位。刘邦在临死之前,给戚夫人安排了多条退路,只是吕后太过于精明,戚夫人太过于愚昧,刘邦的苦心安排最终全都泡汤。

吕后和戚夫人的矛盾,发生在刘邦晚年的时候。刘邦晚年十分的宠爱戚夫人,吕后经常见不到刘邦。受宠的戚夫人想要通过吹枕边风的方式,让自己的儿子赵王如意做上太子。于是戚夫人经常说太子的坏话,夸奖赵王如意聪明勇敢,刘邦渐渐地也开始认为赵王如意比较像自己,太子刘盈比较仁弱,不是做皇帝的材料。于是刘邦找来了大臣们,商量废掉太子的事情,结果大臣们全都投了反对票,就连长期不问朝政的张良,都专门跑来帮吕后出主意。

刘邦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吕后家族出了很大的力气,吕后的哥哥吕泽,在汉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立下的功劳不亚于韩信。吕后的妹夫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大猛将,沛县集团的重要人物。吕后本人也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在处理彭越和韩信案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刘邦起兵的时候,吕后就挑着担子带着两个孩子,经常去刘邦藏身的地方给刘邦送食物和衣服。楚汉争霸的时候,吕后被项羽俘虏,受尽了折磨和屈辱。汉朝的开国大臣都说:吕后和刘邦共同统一的天下。

郦寄: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

吕后和刘邦一起开创了汉朝的基业,戚夫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劳,还幻想着夺取皇位继承权。戚夫人的行为遭到了众怒,眼看着大臣们都不支持废掉太子,刘邦也只能放弃了废太子的想法。刘邦明白吕后的残忍,他把对吕后有恩惠的周昌找来,让他去辅佐赵王如意。后来刘邦又安排陈平和周勃杀死樊哙,控制樊哙的军队,来限制吕后的权利。

周昌是吕后的支持者,他不想辅佐赵王如意,但是在刘邦的哀求下,周昌最终勉强接受了任务。吕后在最初的时候敬重周昌的为人,并没有为难赵王如意。结果戚夫人写了一首歌:儿子在赵国做诸侯王,母亲却在朝廷里面受欺负,谁能告诉我的儿子,让他发兵救我。吕后听到这首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吕后将周昌召到京城训斥一番,随后杀害了赵王如意。而陈平和周勃畏惧吕后的权谋,根本没有敢于杀死樊哙,两人都主动交出了兵权,让吕后顺利接管了朝政。

戚夫人的真实身世如何?刘邦为何不给戚夫人安排退路?

据出土的汉代文物《戚伯著碑》:戚夫人本是姬姓,属周王室的后裔,因为卫国的孙林父受封于戚邑,从而得到姓氏“戚”,宗上显赫,算是名门贵族!但及至其父辈,家道中落;她结识刘邦时,已是歌姬——身份低。

刘邦为何不给戚夫人安排退路?

1.刘邦为其安排了退路:要立刘如意为太子,就是为其安排退路,刘邦说刘如意像自己是制造舆论,是为如意上位作铺垫,一旦刘如意登基,戚夫人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后,荣华富贵可以继续延续下去;只不过吕后太过于精明,她长袖善舞,不动声色地问计于刘邦,请来“商山四皓”辅助自己的儿子——当时的太子刘盈,使刘邦的苦心安排泡汤了。

2.刘邦可能鉴于吕氏家族的功绩,知道再安排以其它方式为戚夫人安排后路无用!建立大汉,吕后家族功不可没,吕后的哥哥吕泽,也是能征惯战,运筹帷幄的人物,在汉朝一统天下的过程中,蹶功至伟;吕后的妹夫樊哙(刘邦连襟),是刘邦发小,后来成为刘邦麾下著名的军事将领,是沛县集团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吕后自己也有政治智慧与谋略,将彭越和韩信对刘邦的潜在威胁化为乌有,为刘邦消除了心腹大患;楚汉争霸的时,彭城之战后,吕后被项羽俘虏,作为人质,关进楚之军营,受尽了折磨、痛苦、屈辱。但,放出来后,也无怨无悔,继续支持刘邦成就帝王霸业。刘邦有说周勃可安汉兴汉,或许刘邦早明白:吕后专政时戚夫人成为牺牲品是不可避免的事了,他是政治家,有冷酷的一面。3.戚夫人在建汉过程中无尺寸之功,吕后成楚囚时与刘邦颠鸾倒凤,同枕共枕,也就算了,人家放出来了你还鸠占鹊巢,这不得陇望蜀吗?更甚者,还幻想着夺取皇位继承权,这明显的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刘邦生前明白吕后的残忍,他找来对吕后有厚重恩惠的周昌,让他去辅佐赵王刘如意;又安排陈平和周勃去杀死吕后的妹夫樊哙,夺回樊哙的兵权,来限制吕后的权利。这过程,不能不说刘邦没想到戚夫人!

戚夫人的真实身世如何?刘邦为何不给戚夫人安排退路?

在史书记载里,戚夫人是秦末定陶人,她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戚夫人还擅长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但戚夫人的出身卑微,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奴仆,一家人在风一吹就有可能倒塌的茅草房记居住,经常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戚夫人十八岁的时候,在十八岁的那一天,她碰到了自己生命中最大的贵人刘邦。对于这样的记载我是心存疑惑的,舞蹈和鼓瑟这些都是技术活,没有老师教导想自己无师自通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戚夫人肯定有老师,而且还是名师教导,不然天赋再高也是枉然。但是戚夫人家的条件,显然是无法请得起老师教导戚夫人的。因此戚夫人的家世必如史书所说的低贱,反而有可能是定陶地区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果说是财主看上了戚夫人貌美,先收到自己的身边,再安排人悉心教导也是有可能的。相对于这些观点,我有一个大胆的假设。戚夫人在跟随刘邦之初,并没有这么能歌善舞,或者说最开始除了脸蛋漂亮、身材好之外,戚夫人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到了刘邦身边之后,经过名师指点和自己的努力,才一步步成长为一名艺术家的。征战四方、四海为家的刘邦,显然不会去教授戚夫人这些东西,因为他自己也不会。而吕雉因为年老色衰经常被刘邦嫌弃,因此吕雉需要一个年轻貌美没有心机的人来替自己控制刘邦,这个人就是戚夫人,只不过后来这个牵线木偶竟让想“奴大欺主”和自己的儿子刘盈争帝位,吕雉才动了杀心。刘邦对戚夫人十分宠爱,但戚夫人并没有为吕雉说话,而是得到了专宠,后来为刘邦生下刘如意后更是想让刘如意继承皇位。对于吕雉来说,戚夫人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忘恩负义,背叛者是不能被原谅的!刘邦在临终前,安排的耿直且对吕雉有恩的大臣周昌辅佐赵王刘如意,担任赵国的国相,这就是为保护刘如意留下的一招后招。同时刘邦知道儿子刘盈生性仁厚,不会对自己的弟弟下手,即使吕雉有所企图,刘盈也会保护自己的弟弟。对于戚夫人,刘邦确实表现得不闻不问,并没有安排她随刘如意到代地,而是将她留在宫中,看上去任由吕雉处置。在我看来,刘邦的心里实际上存着“死则同穴”的念头,他需要吕雉辅佐自己的儿子刘盈继承大汉的江山,同时也需要最爱的戚夫人死后陪伴自己,了却自己的寂寞。帝王的心,总是不近人情和冰冷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戚夫人的真实身世如何?刘邦为何不给戚夫人安排退路?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戚夫人得遇真命天子刘邦,是她的福气,也是“红颜劫数”。吕雉年老色衰后,戚夫人与刘邦,郎情妾意,恩爱几许。戚夫人怂恿刘邦废长立幼,废刘盈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可惜她过分单纯,实在不是吕雉对手。吕雉对戚夫人早就怀恨在心,戚夫人得寸进尺,再加上朝中无人,刘邦死后,戚夫人已经注定了悲剧。乱世相遇

《史记 吕太后本纪》记载,戚夫人与刘邦相遇于定陶。戚夫人生得花容月貌,能歌善舞,却因家境贫寒,了无生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刘邦出巴蜀,略汉中,和项羽打的难解难分。这天,刘邦行军经过定陶。饥渴难耐的刘邦落脚在一地主家。这家的主人见汉王来到,受宠若惊。为了巴结讨好刘邦,地主想到了自己佃户家的女儿,也就是戚姬。这戚姬能歌善舞,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舞蹈家,生得也是颜值颇高。地主有心把戚姬献给汉王,以求将来的富贵荣华。刘邦本就饥渴难耐,再加上戚姬国色天香,立马答应了。戚姬色艺双绝,常常与刘邦歌舞欢愉,刘邦非常宠爱她,不久,戚姬就为刘邦生下了第三子刘如意。公元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汉。建国后,刘邦封戚姬为戚夫人,仍是宠爱有佳。

太子之争

刘邦宠爱戚夫人,而皇后吕雉又非常霸道。戚夫人年少单纯,以为得到刘邦的爱自己就万事不愁。戚夫人也知道吕皇后势力很大,所以就想着尽早为自己打算。于是她怂恿刘邦废掉太子刘盈,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刘邦觉得刘盈太柔弱,也有心如此。可是吕后并非等闲之辈,吕后心思缜密,极有手段。吕雉请出了张良,还请出了商山四皓。这商山四皓乃隐居终南山世外高人,刘邦极为仰慕。吕后说太子请了商山四皓当老师,而张良和商山四皓也极力劝说刘邦,要刘邦不要废长立幼,扰乱国本。刘邦见太子羽翼已丰,只得放弃。戚夫人为此痛哭流涕,可能她已经预感到自己的结局。

刘邦同样为这对母子忧心忡忡,自己年事已高,戚夫人又不懂得明哲保身之道,儿子如意又这么小。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找了个叫周昌的心腹大臣到赵如意的封国去当丞相。刘邦这时候已经垂垂老矣,这自然不是什么高招,这个丞相就算再厉害,将来也得听皇帝的,而皇帝的母亲将来可是吕后。

沦为人彘

公元前195年,刘邦自以为安排好了一切,撒手而去。刘盈继位后,刘盈柔弱,吕太后从此一手遮天。吕后怎么会忘掉以前的种种呢,她立刻找了个理由将戚夫人打入冷宫,拔光戚夫人头发,肆意凌辱,折磨。戚夫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天天唱着“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离三千里,谁当使告汝!

戚夫人盼着自己的儿子如意来解救自己,吕后怎能容忍。对赵王如意,她早就想除之后快。吕后下旨让周昌进宫,周昌前脚进宫,吕后又下旨让如意进宫。如意还小,只得进宫。皇帝刘盈有心保护这个弟弟,与弟弟同食同寝,但终究这孩子命运不济,刘盈一不留神,走开了一会,回来时赵王如意已经是七窍流血,惨死在地了。如意已死,戚夫人又成了吕后的折磨对象,吕后将戚夫人砍去双手、双脚,挖掉眼珠,做成人彘,总之就是惨不忍睹。残忍如吕后者,后世少之,吕后还让自己儿子刘盈来参观他的“杰作”。刘盈少不更事,还以为是个团子,后来得知是戚夫人,直接吓哭。戚夫人,很快便死去了。刘盈被自己的母亲吓出病来,郁郁寡欢,不久也病逝了。刘邦要是泉下有知,估计要被吕后给气得活过来。

戚夫人,得到了君王却也让自己陷入了无情的宫廷斗争中,最终惨死。那年她和刘邦的相遇,却也是一场“红颜劫”。舞姿曼妙的戚夫人,香消玉殒,正如花开花谢。是时,也是命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