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4家族作为一种即为武装直升机又为运输直升机的直升机在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合格吗?

米24“雌鹿”非常厉害,它作为武装直升机完全合格,而且是那种战场上最令人绝望的攻击火力之一。在运输能力方面,它本身的底子就是运输机,有什么不合格的呢?

“雌鹿”有的人认为它设计不如别的武装直升机专注,又打又运的,是个傻大黑粗又不好用的“四不像”。实际米24的定义本就是“多用途武装直升机”,它秉承了苏联讲究多用化的装备设计思维,就像一架驰骋在天空的步兵战车。

米24当初的主要任务并不是专用地面清扫,而是给米8、米17这样的运输直升机护航,负责搜索及清扫飞行途中可能出现的地面威胁。并且设计师米哈伊尔·米尔在60年代就已经为设计核心灌注了“未来步兵将搭载直升机飞行器获得更高的机动,这种直升机载具应该还能给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理念。苏联围绕这种理念设计了许多款型的飞机,但最成功的是米24。

不过当年的阻力非常厉害,毕竟武装直升机属于新锐装备,需要大量的论证,传统派别的影响无法绕开。最后米里设计局的方案被审议成了“战场支援直升机”。

这无可厚非,因为米24绝对属于武装直升机里最早的先行者,这也构成了它运输与攻击双重具备的特色。

在战场生存力方面,米24显得非常皮实,它的双发动机保证了其在中弹后的生存能力,即便受伤再重一点,它也能通过系统能力坚持飞行20分钟,让其跑到到离战场更远的地方去。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一架米24减速器被杜达耶夫军的火箭弹打坏,飞机冒火飞行,但飞行员仍然在40分钟的时间内带着飞机返场着陆。

阿富汗的战争中,帝国坟场上的米24被大量用于战场火力支援以及区域巡逻和对阿富汗游击队的打击。但雌鹿的表现非常烂,因为越南战场上曾经大量使用直升机的美国人对此太有研究了,他们手把手的教导给阿富汗游击队一堆对付武装直升机的手段。不过米24作为一架武装直升机,仍然通过自己的火力和杀伤令阿富汗人体会到了头顶的“旋翼魔鬼”,这东西能打能跑,能放兵还能收走被困的部队。

通常苏联人喜欢这样做——远处放下一个作战班组占据地利,然后直升机狂扫一通压制住火力,在作战班组缠住敌人的同时直升机运走残兵,过会儿装好了弹药和人员的战机又过来一通操作,通常两架直升机轮番行动,或者干脆夹带米8和米17,游击队如果不搞掉这些雌鹿,将很快把自己耗进去。

从这种角度看,米24作为专用武装直升机和运输机方面都有“略差火候”的少许缺陷,但两种能力结合起来反而另其如虎添翼,成为别人模仿不来的特殊支援机种。

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装备了大量的米24,在这场高端装备打低端战争的冲突中,遍挂武装的米24经常与伊朗美制直升机产生冲突,双方拿着各种对地武器打空战。米24最具威胁的交火对手是AH-1“眼镜蛇”直升机,“雌鹿”以10:6的战绩战胜了“眼镜蛇”。

伊拉克军方甚至传出过“雌鹿”击落F4“鬼怪”的新闻,一则说是Aon Hoshah的战斗中用AT-6击落了一架F4D,但美军情报和缴获并没有在伊拉克发现任何AT-6,苏联方面也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另一则是Susangerd战役时,一架米25直升机(雌鹿D)用全部弹药袭击了一架与它角度垂直的伊朗F4战机,随后巴格达的宣传机器声称找到了“鬼怪”的残骸。

不过匈牙利官方却侧面爆料过一桩美军的丑事,具体的说应该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国民警卫队。他们在2008年邀请了匈牙利军队的米24直升机参与缉毒演习,但扮演“毒贩”的米24却利用山谷的复杂地形击落了3架F15。让“老鹰”们鸡毛掉了一地,美国为了面子打死也不提这茬事儿。

车臣的战争中像米24这种航空兵的光环被压缩的很小,甚至有些报道称之“贪生怕死敷衍了事”,但俄军航空兵的直升机部队实际已经做得相当好。他们最密集时一天需要执行5、6次的飞行架次,能见度限制从500降到50。

面对着火箭筒、导弹、机炮甚至是狙击枪的杀伤,很多雌鹿直升机厚厚的地板都被打成蜂窝,某些子弹直透飞行员座椅。但他们极大的遏制了匪徒的聚集和增援,对多个车臣阵地进行密集打击,有力的支持了己方作战。到1995年7月,俄军报废的12架直升机中,米24就占了7架。打的太破,实在是没法修了。

总的来说,雌鹿直升机在战场上表现活跃,虽然损失挺多,但无愧于一款优良的武装直升机之名。

后来普京领导的车臣格罗兹尼之战中,“雌鹿”直升机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它们虽然在飞行性能上不如卡50/52那样敏捷,但胜在能空降士兵,通过直升机压制-投送特战队员对点攻击-特战队员指示直升机攻击-切断匪徒增援-大部队围歼的方式,迅速平息了车臣之乱。

我们应当看到雌鹿直升机的性能特色,它毕竟是一架老飞机,武装攻击能力和运输能力都不算拔尖,顶多算个中间属性,但二者都是合格的,且两相结合能焕发1+1>2的结果,没准就会在新时代焕发第二春,演化出特战飞机的潜质。

米24家族作为一种即为武装直升机又为运输直升机的直升机在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合格吗?

这个得从越战讲起。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直升机领先于苏联,先是在朝鲜战场上使用了几种直升机,发现其性能优越后,便在越南战场上大量使用直升机。尽管美军在越战中损失了超过5000架直升机,但是对直升机的使用方式和发展方向有了深刻了解,一同了解的,当然还有苏联。

苏联在美国的经验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国情确立了苏联直升机的发展路线,那就是空中BMP和空中坦克外加空中卡车。空中卡车就是米8米6以及后来的米26,个个都是块头比较大的中大型直升机。空中坦克就是后来的米28和卡50等,而空中BMP则是米24。

正因如此,米24的基础是米8直升机,两者的很多部件都能直接通用,方便维修保养。从BMP,即步兵战车来看,这种直升机并不需要过于强大的火力,只要能提供一定的火力即可,同时运载一定数量的突击队员进攻目标。

作为苏联的第一种武装直升机,虽然不是很纯粹,但是该有的一样不少,而且这种思路美国也采纳过。西科斯基曾经和一众大神竞争AAFSS计划,它的机型就是如今看起来依旧非常牛掰的S67直升机,S67是正统的武装直升机,各方面的规格非常高,整体性能比米24好得多,两个机型都有尺寸不小的后舱,以容纳突击队员,是一种多用途的方案。

米24的短翼能挂载很多武器,最常见的就是火箭发射巢,早期机型挂载的武器并不算多,而后来越加越多。UH1成名于越南战场,而米24是阿富汗战争,同样被称作直升机战争。这场战争中检验了苏联的很多装备,飞行的米24和米8在战争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米24的火力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别说火箭弹和机炮,有时候还能挂着大型航空炸弹猛炸阿富汗军队,其出色的火力系统甚至可以保证前舱的射手在友军面前几米的距离发动攻击。

米24虽然定位是飞行BMP,但是火力完全不弱于专用武装直升机,甚至更强。同时还有运送突击队的能力,听起来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米24过大过重,影响了飞行性能,不够灵活。单纯用来运人,又没有黑鹰或者米8运的多。这并不是说米24不好,而是说他在苏联特有的体系下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离开了苏联,米24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

而放到今天,直升机越来越细分,专用武直不需要运送突击队员,因此米24也就更适合作为特种作战直升机,而且只是单架直升机,因为数量多了之后,阿帕奇搭配黑鹰的做法适用性更广。

所以结论很明显,站在苏联的角度来看,武装和运输都合格,而站在中国和美国的角度,两个都是鸡肋。

米24家族作为一种即为武装直升机又为运输直升机的直升机在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合格吗?

由前苏联/俄罗斯研发的米-24多用途重型武装直升机,是苏联当时首款武装直升机型号,虽然不是完全专用版本的武装直升机,但也算是初步解决了,苏联陆军部队急切获得对于空中打击坦克或装甲车辆的需求。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米里直升机设计局就顺利的完成了米-24相关的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并成功的进行大量的试飞工作,更是没有花多少时间,就让米-24多功能武装直升机成功的装备了苏联陆军航空部队。同样,米-24作为多功能武装直升机,又是有些特殊的,该型多功能武装直升机不仅可以在战时执行对地反坦克或装甲车辆的打击任务,也可以利用其机身中段大部分空间设计成的货物舱,执行相关的战场兵力或物资投送的任务。

但在该款多功能武装直升机经历了很次的实战之后,在总结相关的战后经验教训后发现,显然米-24这款多功能重型武装直升机还是更加能够胜任对地打击坦克或装甲车辆的任务,对于在战场执行物资运输或人员投送的相关任务,米-24多功能重型武装直升机这方面做的并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的擅长。

目前米-24系列重型武装直升机,在俄罗斯陆军航空兵之中,依旧有相当大的存有量,也是俄罗斯陆军手中打击地面敌方坦克或装甲车的中坚力量。有意思的是,米-24系列多功能武装直升机,其总共的生产架次数量,也应该是全世界武装直升机型号范围里数量最多的一个型号了。

米24家族作为一种即为武装直升机又为运输直升机的直升机在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合格吗?

啥都行的意思就是啥都不行,成员舱让米24变得格外臃肿,可是那个成员舱又装不了几个人,也就8个。

米24最合适的地方其实是山地特种作战,估计苏联人自己都没想到。阿富汗的时候经常出现几架米24一边空降步兵一边追击游击队的情况,效果非常不错。

这个成员舱的设计初衷其实是好的,只是有点舍本逐末,米28也设计了一个成员舱,不过也就能塞进去一个人,看起来应该是给伤员或者VIP准备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