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哪些经历,确定了你以后的坚强?
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养了很多猪,很多羊,还有好几头水牛,突然有一天,我睡眼惺忪的起来,发现我爸爸,一个大男人,平时那么乐观的一个人抱着一根烟杆,蹲在地上哗啦哗啦掉眼泪。在他面前横七竖八的躺着猪和牛,那一刻,我也跟着哭了。
小时候干农活,我最喜欢跟我爸爸在一起,我妈爱打人又爱骂人,跟着我爸在一起,不会被谁欺负,还可以听我爸摆龙门阵,别看他老人家没文化,天南地北的,他的龙门阵可多了,而且个个幽默风趣,讲到最后都有结尾,那就是,幺女儿,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了,就进了天堂,那时候爸爸跟着你享福!最遗憾的就是他老人家没有能够等到那一天。那个时候时兴打算盘,我爸的算盘口诀背的可熟了,天天跟他在一起,我的数学老考第一名。打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唯一想做的就是好好读书考大学。过上好日子。
父母没文化,全靠体力活,我奶奶过世的时候,爸爸才一岁多,抗美援朝的时候伯父去参军了。爷爷又是个三不管,我爸童年时候就成了家里唯一的男劳动力,姑妈裹小脚,一家人靠我爸死撑,所以很年轻很年轻他就得了枯痨病,又没有钱医治,无情的病魔折磨了他一生。
没有别的求生本领,家里人口又多,一家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了下顿,该做饭的时候,我爸和我妈就给我们一个叫做印子的东西,木头做的,四四方方的,口要比底部大一点,能装一升米,叫我们出去借。家境好一点的,把米借给我们了,归还的时候,得用免费的劳动力做利息。且随叫随到。
因为家穷,一年四季就一身衣服,割草放牛羊回来,浑身被露水弄得湿漉漉的,都没办法换,一天到晚身上都是湿的,一直穿在身上,让它自然捂干。而且还都是哥哥姐姐穿过的。每到冬天,双手都会开裂,满手是血,双脚开裂长冻疮,冻疮发脓溃烂,就把外面的那层薄薄的袜子紧紧的贴在肉上,每天都只能是洗脚的时候把脚放在盆里泡软了,把袜子取下来,白天干活的时候,被袜子扯的肉生疼。在双脚上都还有很大一块疤。
童年时候痛苦多快乐少,根本都不想去回忆。养成了我现在就算天塌下来,我顶多用半边肩膀去顶住的思想。只要命还在,其他的都不是事。只要脑袋瓜还清醒,只要双手能动,我就要努力的,坚强的活!
小时候有哪些经历,确定了你以后的坚强?
《原创》余幼家贫,十四岁前家居县城,母生十子,剩六人,靠父干临时工度日。余为长子自知责任。读书虽苦,亦要出力。说两件铭心刻骨,不能忘怀之事吧。
一:我九岁捡煤核,时叫煤和,历五冬。叫鸡鸣起床,到政府部门,医院等处去捡,他们把煤渣推到门外,煤渣很热,冒着热气,那是他们用水把尚有余火的煤渣浇成所至。用铁钩扒寻,共三五人,都比我大,那时人善边干边说边笑,很热闹,感到劳动有果有乐,煞是喜人。如有人没去,大家说说原因,还很惦念呢。如此盛情,不敢一天不去,长了有了感情,彼此离开不得。历五冬,心甚悦。
二:县城人家烧煤需引柴,我秋天捡柴,捡够一年之用。星期天捡柴有伴,放学后去捡只好一人去。跑上三五里路,就是大片农田。到地时日头不高了,手眼不敢闲,捡到天黑看不见。捡多时要寻坡地才好滚身顺势而起。人小力单半路已是汗湿衣衫,气喘吁吁只好找地休息,半路正好是一片烂死岗子,是县城的千年坟场。此时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寻个老坟,将柴置于坟头,身处坟坡。坐看群星闪,这个静呀,仿佛世界只有我一人,远看近看,这烂死岗子还真是邪性,竟见到了坟上火动,这不就是人说的鬼火吗?活见鬼,跑么能跑过鬼吗,算了穷孩子的命不值钱,他要就给他,和死去的弟妹在阴曹见面也好。于是安然休息,歇好朝家奔去。
从那以后,我再到此处歇息时,深感独处之美,受益之丰。由是一片休息一边嘴颂诗文,背诵烈士诗词,背古今诗文,深感所知甚少,加大学习量,小学时看完了四大名著,可背千余首诗词,古文可背百篇,独处独劳动给我多大的进步。青少年己离我远去,那时的事情回味无穷,他教我励志,让我图强。小时候的吃苦耐劳,使我一生再无困难再无困苦再无礳难。他练就了我勤劳之身,他给了我坚强性格,更给了我无鬼无神的唯物主义理念。一个从小历经苦难,勇于博击命运的人,他的一生还会有困难吗?
农安县高纪元
2021年12月22日
小时候有哪些经历,确定了你以后的坚强?
从小学一年级上学时开始,就自己上学。不论天晴下雨都是一个人去上学。
小时候有哪些经历,确定了你以后的坚强?
小时候,下地干活、打猪草、卖菜、放羊、雪雨天风雨无阻去上学……这些难忘的经历,磨砺了我不怕吃苦、敢于拼搏、勇往无前的坚强性格,也成就了我今后的事业,我能有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都是从小时候那些苦难生活中磨砺出来的。所以,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活在当下,开心快乐、健康生活每一天!
由此,我亲身论证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法是正确的!
小时候有哪些经历,确定了你以后的坚强?
沉默的父爱
洪 鸿
从我上中学的时候起,我就一直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父亲到底爱不爱我?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对我一直都是淡淡的。从上中学开始,他便将督促我学习、照顾我生活的任务交给了母亲,从此对我不闻不问。我需要零花钱,也只能找母亲要:学校开家长会,也是母亲去出席;我的学习或生活遇到了什么麻烦,也由母亲帮着解决。离开学校后,我一度狂热地爱上了文学,在发表了处女作之后,早也写晚也写,一门心思地做着自己的作家梦,不知不觉中处于一种痴迷状态。就在那种时候,父亲也只是淡淡地说了声:“挣钱吃饭不一定非得靠写文章,没听说谁家的孩子在报屁股上发了几篇小文章就能养活自己。还是先去学一门技术吧!”
于是,我便在父亲的安排下,进了一家工厂学车工。在工厂学徒的日子里,父亲规定,每月的学徒工资只给我留5块零用钱,剩下的全部交给母亲保管,无论是否逢年过节,从不增加。5块钱几乎是我生活费用的最高限额,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如许多农村的同龄人。记得那一年的春天,我谈起了恋爱,生活开支自然大大增加。我曾鼓足勇气偷偷与母亲说,请求将生活费加至每月30至40元,几天之后父亲把我叫去做了一次严肃的谈话:“学徒期间不应谈恋爱,应该好好学技术,生活费一分不加,仍照原数给你留。父母挣钱不容易,要知道节约。”谈完话后我气急败坏地想:父亲原来是一个如此守旧而又吝啬的人。从此我对父亲产生了一丝怨恨。
学徒期结束的时候,看着车间的同事纷纷回家找父母、托关系、想跳到工厂的科室换个轻松的工作,我心急如焚。但当我在一个大雨瓢泼的夜晚回到家求父母帮我找找关系时,父亲却只是说:“我和你妈都是普通工人,没有任何社会关系,一辈子都不愿低三下四地去求人,你要靠自己的真本事去挣饭吃,到科室去,你这两年的徒不是白学了?”满腔热情的我被父亲的态度激怒了,我与他大吵一通,任母亲怎么劝也劝不住。然后我不顾母亲的苦苦哀求,连夜冒雨回到厂里的集体宿舍。而一躺到床上,我强忍了很久的泪水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当我最终还是留在车间做大师傅之后,我与父亲的关系已经形同路人。我在心里埋藏着对父亲深深的怨恨,父亲想必也知道这种怨恨,我们一直不说话,也不在同一个屋子吃饭做事,甚至不愿相互打个照面。
后来我因种种原因离开家乡到北京打工,走的时候,我没有告诉母亲,怕她为我担心。至于父亲,我想既然他不在乎我,我也没有必要通知他。刚到北京不久,母亲便千方百计将电话打到我打工的报社,流着泪要我回家。母亲说:“你太自私了,不想想我和你爸,年纪大了,身边需要一个依靠?”我说:“父亲并不需要我,他一点都不关心我,他对待我就像对待一个陌生人,甚至还不如陌生人。”母亲说:“孩子你怎么这么傻啊,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你爸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他的爱啊!你走之后,你爸每天都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急得起了一嘴的血泡。你的电话号码是你爸跑了你的好几个同学家才问来的。”
几个月之后,当我带着一身疲倦从北京回到家乡的时候,父亲默默无言地站在凌晨2点多的寒风中等着接我,然后一直沉默地推着我的行李回到家中。第二天我在整理从北京带回的书时,从床底下的一只纸箱中发现了我中学时的所有考卷,和我从中学时候起在家乡的报纸上发表的文章的样报,一摞一摞整齐地用红线绳捆扎着。母亲说,那都是你爸收集起来的,多少年了,搬了好几次家,他都舍不得扔掉,有时间了还常常拿出来看看。母亲说,你爸常为你感到骄傲。
父亲到底爱不爱我?20多年过去了,我想我终于找到了答案:父亲大抵还是爱我的,只是他用了我所不能理解的方式。他不管我,也许是他希望我能独立;他从来不表示他的爱,可能是他一直都没有找到适合的方式。父亲的爱如同冰山,我能看见的只是露出海面的很小的一部分,而更多的爱,被父亲深深地埋藏在沉默的心灵里。
欢迎订阅长篇小说《天华镇传奇》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小时候有哪些经历,确定了你以后的坚强?
从逼自已作第一顿饭开始,我懂事起,父母天天出差,而且是俩个人都出差,一年有2百多天是自已一人过的,有一次邻居一家回乡下老家了。我第一次饿了二天,最后自己动手下了人生中的第一碗面条,从那以后,烹炒蒸样样都会了,再也不靠别人就能吃饱肚子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