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四大药都,哪个市的药最多?
四大药都:
我国的四大药都通常是指以中药材为特色产业而闻名的四个城市,这四个城市通常指的是安徽亳州市、河北安国市、江西樟树市、河南禹州市。其中亳州市为四大药都之首,并且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除安徽亳州市为地级市外,其他三个城市均是县级市。另外还有其他几个比较著名的以中药材为特色产业的城市,例如甘肃陇西市、广西玉林市、吉林通化市、山东鄄城县舜王城、湖北省蕲州、哈尔滨三棵树、成都荷花池等地的中药材市场也是非常的有名气。
在这四大药都中,我只去过安徽亳州市和江西樟树市,其他两座城市我没去过,所以不做评价。至于药材最多的城市,还得说安徽亳州市,亳州市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记得两年前去亳州药博会,里面的药品琳琅满目,其中的一个负责人毫不夸张地对来访的客人说“只要是全球有的中药材,在亳州都能买到”。
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家里也是做中药生意的,小时候家里堆放的都是中药,所以多多少少对中药有一些了解。至于四大药都哪一个药最多、最全面,首推的就应该是亳州市。毕竟亳州市不仅是四大药都之首,而且是唯一一个地级市,无论是在资金还是政策等方面的倾斜度都会更大一些,所以发展得更好。下面我说一下亳州市中药材的情况:
亳州市:亳州市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亳州盛产中药材,自古便是中药材重镇。1995年江泽民主席访问亳州时欣然为之提笔“华佗故里,药材之乡”。
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亳州市本身就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之一,最鼎盛时期亳州市的中药种植面积超过全国的十分之一,中药产量超过全国的七分之一。亳州市的土地里种植最多的不是粮食作物,而是中药材,农田里中药材和小麦、玉米等错综分布。不仅有大批量的中药从外地运到亳州来,而且亳州当地自产的中药也为当地的中药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货源。
亳州市在中药方面算是后来居上,在明清以前虽然亳州药商云集、成为全国知名的中药材集散中心,但是从整体的实力还不如河北安国和江西樟树。到明、清时期亳州就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清末民初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中药“药都”,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医药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以种植中草药为主,药业的发展,促进了药材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亳州的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了国内的四大药都之首。
在亳州,中药材企业随处可见,基本上与中药材相关的企业占了亳州市企业总数的一半左右,其中以饮片类企业占多数,在市里有时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中药味。截止至2020年,全国中药百强企业已有57家落户亳州市,著名的有康美、仁和、修正、云南白药、珍宝岛等著名企业。中药产业是亳州市最大的支柱性产业,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
每年的9月9日,亳州市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即全国中药材交易会,中药界各著名人士、药商等齐聚亳州。在药博会开始之前各界人士必须先去华祖庵祭奠华佗,亳州市内也有着很多华佗的雕像,以示药都亳州对神医华佗的感恩,每年的亳州药博会都是由央视直播报道。据亳州市披露,2020年亳州市中药材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千亿,药博会当天签约项目67个,总投资432.6亿元。这一交易额远远高于国内其他中药材城市。
无论四大药都中的哪一个,市内的药材多少都是由本市自产中药再加上外来输入的中药材之和。如果说哪个市的中药材最多,亳州市应该是当仁不让,无数的中药材走进这里并且从这里走向全国。近些年亳州市更是提出了“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的口号,大力发展中药科技。除原有的康美中药材交易中心外,由珍宝岛集团和亳州市共建的神农谷中药材交易中心已经投入使用。这是一座更加现代化的中药材交易中心,规模宏达,去年的药博会就是在神农谷举行。
亳州市不仅发展中药材,还依靠中药材来拉动旅游业。最近几年亳州市打造万亩花海旅游项目,以芍花为主,万亩花海更是在《航拍中国》中崭露头角。每年的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亳州的花海竞相开放,一望无际的花海让人心旷神怡。
还有华佗百草园等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以及正在规划的百花园受到了市里的高度重视,利用中药材的花卉来打造休闲中心。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经商环境,使得亳州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中药材商人。前黑龙江首富,现在的珍宝岛药业董事长方同华先生就是土生土长的亳州人,他也是靠着中药材生意发家,后来在哈尔滨创办了珍宝岛药业。他也将企业分部落户亳州,助力故乡中药材发展。
无论是亳州、安国,还是樟树、禹州等著名的中药城市,大家在存在竞争的同时也会互相借鉴。我上次去樟树,发现樟树也是有着很浓的中药材气息,中药企业也是特别多,但是整体的数量和中药材市场的规模跟亳州比还是有差距的。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将中国的中药产业发展地更好。
中国有四大药都,哪个市的药最多?
我是一生有彩福1029,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各地为促进经济更好发展,中医药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所以,在促进中医药产业、在药上面做文章,打“药都”品牌的地区也越来越多。在网上搜索“中国药都”,中国四大药都:安徽亳州、江西樟树、河南禹州、河北安国。 当然安徽亳州、江西樟树、河南禹州、河北安国这四个地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起步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起步较早,为大家所熟知。但是近些年来,甘肃省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甘肃省陇西县抢抓国家中医药政策机遇发展,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药都”。有三个依据:
从历史上看:陇西素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和“西部药都”之美称。在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就有黄芪第一出陇西(即陇西郡,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天水、陇南、秦安等地)的记载,这一方面说明在陇西范围内适宜于黄芪等中药材的生长,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地域的差别各类中药材有着很强的道地性,从现在全国各地种植的黄芪、党参等道地中药材品质来看,陇西范围内种植的也明显优于其他各地(以陇西黄芪为例,经甘肃数字本草检测中心近两年成千批次黄芪检测结果表明,甘肃市场销售的黄芪合格率在89%左右,陇西地产黄芪合格率100%、有效成分含量是国家《药典》规定的4至8倍),所以被中国农学会评为“中国黄芪之乡”,“陇西黄芪”也通过了国家质检局原产地认证。陇西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和“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陇西白条党参”“陇西黄芪”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陇西黄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从中药品种看:据了解,陇西属温和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受益于良好的自然禀赋,陇西中药材无论在品种上,还是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都形成了明显优势。全县已普查到种植品种310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陇西有96种,占全国的26.4%;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陇西有93种,占全国的72%。全县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1.1%,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区首位。
从中医药产业发展看:陇西县有较大规模中药材加工企业5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23家,个体加工户3800户,年加工转化各类中药材30万吨。特别是陇西县气候湿度小、光照足、通风好,干而不燥、凉而不阴,常年实际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25%~75%,形成了天然的阴凉库,药材存放不生虫、不发霉、不变质,是名副其实的“天下药仓”。陇西县有千吨以上仓储物流企业34家,静态仓储能力80万吨,仓储品种320多个,年周转量达100万吨;有中药材经营企业590多家,其中77家通过GSP认证,18家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证,本地营销人员达3万多人,常驻外地客商2000多人。2018、2019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了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中医药这个产业举办国家级层面的盛会,国家为什么要把地点选在甘肃陇西,陇西中药材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如果您要投资中医药产业,甘肃陇西应该是首选之地。
中国有四大药都,哪个市的药最多?
中国四大药都,分别是:
1.安徽亳州,世称:中华药都。
亳州,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华佗故乡。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2.河北安国
安国隶属河北省,由保定市代管的县级市。安国市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中药文化发祥地之一,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享誉海内外。享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安国药市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域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药王庙和安国中药文化博物馆等。
3.江西樟树
樟树市,江西省辖县级市,由宜春市代管,地处江西省中部。自古以来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誉。早在东汉建安时期,道家张道陵、葛仙翁等即修炼于此。
4.河南禹州
世称:中华药城
禹州,简称“钧”,古称“阳翟”、“钧州”,别称“夏都”、“钧都”、“药都”,河南省辖县级市。 是全国重要的中医药集散和加工基地。
中国有四大药都,哪个市的药最多?
我国的四大药都,历史说法纷纭。药都之首"安徽亳州、江西樟树、河南百泉、河南禹州、河北安国。其中药都之首亳州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但不管是药都是哪几个,下面这几个值得大家铭记于心,一起来看下。
我国的四大药都,众说不一。有的资料讲到,我国的药都有江西樟树、安徽亳州、河南禹州、辉县和河北安国,还有说,成都荷花池中药专业市场也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不论我国的四大药都是谁,有一点不可质疑,这些地区的医药业都比较发达。我国的四大药都,众说不一。有的资料讲到,我国的四大药都是:安徽亳州、河南禹州、辉县和河北安国,还有说,成都荷花池中药专业市场也是我国四大药都之 一。除此以外,江西樟树有“南国药都”之称。
事实上,不论我国的四大药都是谁,有一点不可质疑,这些地区的医药业都比较发达。 四大药都在医药界的地位各有千秋。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华药都”之称。
一、安徽亳州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亳州,有“中华药都”之称。是汉
药材交易市场一角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由于一代名医的影响,带动了亳州医药的发展,到明、清时期亳州就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中药“药都”。
亳州自商汤建都到今,已有3700年的文明史,是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的故乡,由于一代名医的影响,带动了毫州医药的发展,到明、清时期亳州就是 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清末,亳州已经成了药商云集,药栈林立,药号巨头密布,经销中药材两千多种的重要“药都”。
不难看出到清末毫州的药市已很繁荣,毫州的 中药材种植亦是比较广泛的,清代文学家刘开有诗云:“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
可见,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医 药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以种植中草药为主,药业的发展,促进了药材业的发展。亳州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近年来,药材已 成为亳州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建成“中国药材第一市”。
二、河南禹州
有趣的是,除去亳州之外,其他的城市都是清一色的县级市。但千万不要小看这几座城市,比如禹州就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都城之地。古时候还曾有一句话形容禹州的药,“药不到禹州不香”。
只因为从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不少的神医都曾来到这个地区进行采药行医,所以中药也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素有“中华药城”之称的河南禹州,也是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禹州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 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历史上 就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
自春秋战国以来,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在他们的直接影响下,禹 州的医药业也得到大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禹州的药市逐步形成,伴随着药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明朝时期,禹州就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
1996年,禹 州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定为全国十七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定点药材专业市场。为进一步发展中药材市场,充分发挥 禹州独特的药业优势,禹州市委决定在市药城路东侧、商贸大世界北侧新建一座占地300亩的禹州“中华药城”。
该药城包括一个占地30亩,建筑面积 21000平方米的交易大厅,是一所大型现代化中医专业市场。
三、河北安国
安国这座城市一直以天下第一药市而著称,虽然到现代,第一药市之名已经易主。但安国这座城市仍然是我国的四大药都之一,如果说禹州是“药不到禹州不香”,那么安国就是“草到安国方成药了”。
在这座小小的县级市中,还对于中药开设了一个专门的中药博物馆,如果想要深度了解中药的文化,可以来这里看看。
安国药业源远流长,安国市古称祁州,中药材交易已有千年历史,始于北宋,盛于明清。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技艺精湛,曾以“祁州四绝”名扬天下,赢得 了“草到安国方成药,药到祁州始生香”的美誉。现在安国的东方药城,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市场面积60万平方米,上市品种2000多种,年成交额 38.8亿元,药材吞吐量10万吨。
立体化、多元化的种植模式,不仅使安国在50万亩耕地上连续十六年夺取粮棉果大丰收,更以药材年产量占全省65%而成 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一夜秋风度,十里药香飘。放眼花开落,疑似置琼瑶。”
形象描述了六大药材规模种植区的怡人景色。特色经济产业化,制药 企业规模化,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医药产品带着药都人民的挚爱走向世界。
截止目前,已吸引40多家埠外医药单位、厂家以及国外客商设立了门店或 经营部,中药材贸易已辐射全国30个省、市、及自治区及韩国、日本、东南亚、香港、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河南辉县
河南辉县(市),有600年百泉药交会的历史优势,又有传统的生产、加工优势,这里每年举办“药交会”。百泉药材交流大会,源于百泉一个古老的 庙会,庙会距今1000余年,隋代庙会始兴,唐代已很盛行,年长日久,逐步形成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后停办几年,1980年恢复。
百泉与江西樟树、河北安 国组织的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并称中国三大药材交流大会。到2005年,辉县药贸业发展规划与主要目标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建成中药材种植基 地,药贸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
组建百泉药贸集团,发展规模化经营,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利用山区盛产野生中药材的资源优势,以当地药材、采集、种植、加 工等优势,大力扩大药材种植。在此基础上,建立中药材研究开发中心,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开发具有优势特色的中成药。
以上是中国公认的获得“中国药都”称号的相关城市,历史悠久,药业交易发达,每年都有上千万乃至上亿元的药品交易额,当地的药品交易收入也都是地方主要财政收入之一。 每年当地都要举办药交会,是药品交易的集散地。 至于哪几个是四大药都说法不一.
中国有四大药都,哪个市的药最多?
药都是中药材批发市场的美称,真正的以药都命名的中药材批发市场并不多,比如亳州的中华药都,禹州的的中华药城。南阳的仲景药都(九九年被取缔)。
中药材和中医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我国东南西北都有大大小小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规模最大的有:亳州,安国,玉林,成都,禹州,樟树,廉桥,陇西八家,八家中药材市场各有优势,顺序排列没有统一的定义。那四家最有代表性?谁属于四大药都之一在中草药经营行业没有一致的说法。
中药材市场的形成一般有三个条件,
一,名人效益,当地有名医,名药学家,如华佗,李时珍,孙思邈,张仲景的家乡,
二,地产中药材丰富,药材品种多产量大,地道药材的原产地。
三,交道方便,商业发达。
中国有四大药都,哪个市的药最多?
中国有四大药都,哪个市的药最多?
现在改革开放,药业也是一样发展起来了,在中国药物分类是两种:第一种是中药,中药就是自然界的草药;笫二种是西药,西药就是药厂生产的丸子。
中国四大药都是江西省樟树市药都;安微亳州市药都;河南禺州市药都;河北安国市药都。
中国四大药都到底是哪个城市的药最多,江西樟树药都是中国最古老的药都,最出名的药都,古今中外都知晓的药都,中国自古以来都是这样说的:药不过樟树药不灵。意思就是药要治好病就要经过江西樟树药都检验好歹药济分量以及中药刨制加工,药才能很好治病。药不过樟树不灵,这就很好的说明了江西樟树市的药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多的药。樟树最多药是指中药不包刮西药。樟树中药美裕天下,名传天下,中国中药现在出口都要经过樟树市药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