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老人到城市工作的子女家,他们生活过的怎么样?

这么说吧,有苦有甜,有忧有烦,有乐有难,首先老了才能到子女家去发挥自己的余热,虽然心里不服老,但实际是真的老了和从前是大不相同,你的傲气没有了,你的雄心随着年龄的增加从驻进子女的家中就被彻底的埋没了,你真的不是从前的你,因为你是农村老人,你可能没有什么养老保障,但你仍有农村人的朴实,有勤俭节约本色,你出了担负起子女家中的所有后勤工作,你还会为子女们处处着想精打细算,到头来出力不讨好,话多讨人嫌,你很有可能把家中的剩菜剩饭全部承包,也有可能你伤风感冒如作贼一般,看病吃药都害怕让子女知道,招来厌倦和不满,也许你从前一直不愿干的事今天到了子女的家你什么都会干了,不管你一天事有多繁琐,多劳累,心里有多不高兴,你都会忍着,不管你以前多能说会道,今天寄子篱下,你可能也要装哑巴,即使你眼晴是1.5的视力,你最好还是扮个瞎子,不管你的人生有多辉煌,阅历有多经典,治家有多牛逼,那都是历史,今天你的任何高见也只是你的人生经验,没有你发表的地方,也没有你指手画脚的权利,你象老黄牛一样,子女会高兴一些,即使你干了老黄牛的活,嘴还在吔吔的叫,你就是一个嫌弃的对象,即便你面对的是自己的子女,也是行不通的,所以农村老人住在城里工作子女的家,个个都有心酸史,都有委屈的泪。

当然城市的条件是很优越的,在子女家住着,肯定是不会少吃,也不会少穿,也有天伦之乐,也有付出后的喜悦,也有普通人容易满足的虚荣心,即使有生疮害病,风寒暑湿,子女们也会用城市的生活方式,给你跑前跑后,希望你尽快康复,别影响他们习以为常的正常生活,因为你是家里的一分子,虽然你是不拿钱的免费保姆,他们认为你还年轻,你不但能胜任家里的所有事务,还会认为你有驰咤风云本事,可能会为这个家,作出更大的经济贡献,他们还在琢磨你是否还有很多存款,他们在预算你会给他们添多少负担,在哪些地方要花多少钱,假设你生病住院,他们能不能承受得起,能不能拖他们的后腿,他们能不能让你仍然住在一起,都是他们时常在考虑的问题,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他们压力太大,他们是新时代的人,他们活得比老人自私,他们对尽孝有新的看法,他们首先把他们的子女排在首位,也把自己的人生排在第一位,而把老人早排在了灵位,老人就是负担,老人就是累赘,要是你生病了,他们希望你带病坚持干完你平时健康的活,否则你卧床休养,让他们来侍候你,可能坚持不到三天,你就会收到来自他们让你意想不到的信息。

总之老人难,农村的老人更难,在没有自己的居住点和养老保障更是难上加难,奉劝农村老人守住自己的窝,城市不属于自己的家,子女不管多优秀,房子在大,那也不属于你的成绩和功劳,养大子女是义务,无私奉献是中华传统美德,子女是否赡养父母,取决于他们能不能把日子过好,今天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行不通了,作为老人对待子女,无私奉献得有个度,夕阳黄昏的日子最好自己与伴躲远一点悄悄的过,让距离产生美,拿城市子女的家当旅游景点和驿站观赏和歇脚的地方,子女对老人好就多住几天,不好,少上门少找不自在,远在一边今天不会缺吃、也不会缺穿,就是福,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催残,也经受不起病痛的折磨,自求多一点健康,多一点快乐,最后的一刻少一点折磨,痛快的离开这个让人不值得留恋的世界,让子们也早一点解脱,少受连累之苦。

农村的老人到城市工作的子女家,他们生活过的怎么样?

农村老人来城市儿女家生活还真不少,他们的生活真是太多样化,有的随自己的个性,还按照农村生活那一套来。例如我们小区有好几个老人就这样的,你说老吧他们才60多岁 ,还有不少50多岁的,打牌麻将,广场舞,抽烟。有的不爱这些了吧?就想尽办法找一块地种点菜,这个也不错,总比打麻将玩牌抽烟好呀。

我有两个邻居,一个是静静奶奶,一个是乐乐奶奶,他们没有文化,可是他们做起事来比城市文化人都有素质,他们从不乱打听东家西家的事情。她们学着城市人生活,

有一次乐乐奶奶不小心把手弄破了,到我家来问问有胶布吗?我看挺厉害的,不是用胶布解决的,我给她清理清理,抹上芦荟,等了一会儿,用消毒纱布包上了。

她第一次到我们家来,因为我不喜欢串门,也不喜欢别人来到我们家来。她来的时候我正在诵经,她可能也不懂。有点很紧张吧,就说添麻烦了。问我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么干净的?你们家的乱七八糟呢?我说不用的就清理,卫生一定要天天搞,厨房做完饭及时擦,点点头就回家,我怕她回家干活,就送她几副一次性的手套。

没想到这个乐乐奶奶回到家就开始打扫卫生,后来她的儿子告诉我,我老娘从认识你,我们家比以前干净多了,天天收拾卫生,吃完饭碗也不泡着了,灶台也清理了。

有时候去市里她也跟去,大超市的那个扶梯,刚开始很害怕,上不去不敢抬腿,我教她上下两次习惯了就好了,我买厨房用纸,问我买这个干什么用?我说厨房尽量不用抹布,就用这个厨房用纸,一次性的挺好用的,她也买了。她儿子说我老娘跟着你学了不少城市的生活。不管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一定要干净打扫卫生,不用东西,赶紧清理,客厅就要干干净净,厨房灶台一定要明亮,卫生间不能有味,卧室被子衣服一定要叠的整整齐齐。

我也不是最干净那个人,我也不是最会收拾家务的,你得能让自己过得去,过日子不能凑凑合合,马马虎虎。要给孩子们一个温馨干净的家。父母不能给孩子帮大忙,收拾家务这点小忙能帮吧?我说的对吧朋友们。

中间图片网上找的。

农村的老人到城市工作的子女家,他们生活过的怎么样?

农村的老人到城市工作的子女家,生活过得怎样?用一句话概括,有称心如意的也有不称心如意的。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子女邀请老人到城市里帮助带孩子的。或者是老人年纪大了在家养老子女不放心,子女邀请老人到城市里养老的。这样的家庭父母如果开明,子女孝顺老人过得都很开心快乐。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城市里的生活,购物、打车、健身、娱乐比农村方便很多。如果让这些老人再回家生活,他们还真不乐意。现实生活中还真有一部分老人,习惯了农村生活。跟着子女在城市里过得不怎么快活。天天上楼下楼有点不习惯。一个单元里住的人,常常擦肩而过没话说。因普通话不会说,找不到聊天对象常常蹲在家中感到寂寞。逛超市商场样样物品嫌贵不舍得买。老是想着回老家过有人聊天,自产自销又物美价廉农村生活。还有一些婆媳关系不和,不如回农村过独居生活。现实生活中实际情况我是实话实说,不知朋友有何感觉?

农村的老人到城市工作的子女家,他们生活过的怎么样?

其实农村老人,绝大部分是不愿意到城市工作的子女家去生活的,很多都是子女要求父母去帮他们带孩子。为了给儿女们减轻压力,老人也不得不去帮他们。那么这些老人过得怎么样呢?

只要天气好,出太阳,我每天都要去广场上锻练,游玩,晒太阳。听到一些农村老人,三三两两的在一起谈论,有时我也好奇地和她们搭话,听她们的故事。在她们的交谈中,听出这些老人在城里并不开心。

一天我听到一位近七旬的女老人,正在和其她老人谈,说她儿媳妇和她吵架,原因是:老人带孙子出来玩,不小心让孙子跌了一跤,儿媳知道后就和她吵了,老人一气之下就收拾衣服要回老家。这时儿媳妇大声吼道,你回老家去,你家孙子哪个带?老人说:你们自己带吧!我老了怕给你们带了跌着。儿媳还理直气状地说:这是哪家孙子?老人谈着谈着眼泪夺匡儿出,真让人心寒暇!

农村老人在城里和儿女们在一起过得根本不好。特别是那些没有素质,没有良心,不懂孝顺的儿媳,子女们。有的嫌老人没有退休金:有的嫌老人思想老化:有的嫌老人做饭不好吃:有的嫌老人打扫卫生不干净。原因很多,总之:老人就是过的不开心,但又进退两难,真是忍辱负重啊!

农村的老人到城市工作的子女家,他们生活过的怎么样?

农村老人到城市工作的子女家,他们生活过的怎么样?谢邀。

题主这个问题吧,真的没有一样的,也许每个家庭绝然不同。

我们这楼有个从文登米山过来住女儿家的大嫂,失去丈夫多年,现在74岁,一儿一女,儿子也在这么定居结婚生子,女儿离过一次婚,带着女儿便又改嫁,嫁给一大龄青年,大嫂跟女儿过非常幸福,有时也许做个饭,人家闺女婿特会做饭,她住六楼,每次我们溜达回来要到楼底下闲聊片刻,于是大嫂从南阳台看见立马搬上她的小板凳下来和我们凑热闹,谈天说地好不热闹,特别是老年人老了以后,不管住闺女家还是儿子家尽量少管闲事,能干点活就干点实再不能干,干不动我想做为儿女还能怎么地,大嫂没保险,人家么事也不管,衣服么的差不多都是闺女和女婿买。

前边隔一栋楼我娘家老乡,她没我大,也许还没六十吧,过来给儿子带孩子也有几年,把老伴一人扔家中,每到儿媳休息时,儿媳不发话她不能走,去年冬天在公交站点碰上她,身上穿一羽绒服,我多啦嘴我问她,你身上穿的羽绒服真漂亮是媳妇买的吧,她笑啦笑,放心媳妇从来没给我买过一件衣服都是俺自己买,我都不好意思啦后悔忘不问啦,真的也挺怪,婆婆只有付出难道得不到一点回报吗,儿子结婚买楼买车花父母不少钱,真的人心就换不来人心。

也难怪娶个外地媳妇,也许媳妇娘家困难吧,需多加帮助。

农村的老人到城市工作的子女家,他们生活过的怎样,不管怎么说都不可能一样,也许娶个好儿媳,女儿找个好女婿农村老人住着就能开心和幸福,不然可不怎么好说,也许老人精明些别互相计较,可能好许多。

农村的老人到城市工作的子女家,他们生活过的怎么样?

还能过得怎么样?吃饱穿暖自然不成问题。当然是大都也要当牛做马,多给儿女们干活了。反正是老人大都闲不住,喜欢干。不是说了吗,想让儿女高兴,就得当牛。其实是农村的老人,不必太爱面子。好象是进了城,到了儿女家,高人一等似

的。真正养老生活舒心,不如在农村自己的老窝生活舒服。儿女家可去短住,不可久居。许多聪明的农村老人,就是这么做的。其中原因是,都心知肚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