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涮坛子,打滥仗,是什么意思?两者有区别吗?
四川方言:涮坛子(说笑活或者互相占点小便宜,例如:我是你姐夫,你是我舅子等便宜,相互之说)。打滥仗即打乱仗的意思。
四川方言,涮坛子,打滥仗,是什么意思?两者有区别吗?
四川方言:涮坛子意思是说话随便,言而无信,是个笑话,不负责任的话。
打滥仗是指那些穷困撩倒的人,不务正业、不按常规办事情的人。
两者区别:就在于前者只说不做,尽说好话不做好事,后者只做不说,不说好话只做不正规的事。
四川方言,涮坛子,打滥仗,是什么意思?两者有区别吗?
涮坛子,意思是开玩笑,对待事情不认真,例如,这件事情真的不要涮坛子哈,就是说这件事情认真点嘛,不是开玩笑的哈。
打滥仗,是个贬义词,意思是不成器或不成材,根本没得信用可谈,比如,那个人有点打滥仗,离远点,就是指那个人有点不成器没有点信用,少跟他打交道,
四川方言,涮坛子,打滥仗,是什么意思?两者有区别吗?
涮坛子是指开玩笑。打滥仗是指不按常规出牌。
四川方言,涮坛子,打滥仗,是什么意思?两者有区别吗?
我作为四川凉山人只知道“打滥仗”的意思。
打滥仗:说一个人无所事事、瞎混,在社会上讨生活,但又混得不怎么样,可能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也有可能是居无定所,吃了上顿没下顿,用今天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瞎混。
四川方言,涮坛子,打滥仗,是什么意思?两者有区别吗?
“你这死娃儿就是成天打烂仗,难怪不得人家姑娘不得喜欢你!”早上一起来,嫂子就在吼那个不成器的侄儿。30好几的人了,东奔西走,四处飘零,依然一事无成,结婚都成为了问题。
四川地广人多,语言也十分丰富,各地的语言又都有自身的地域特点,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对省内很多地方的方言也是很生疏的。但是,题主问题中的“打烂仗”还是十分熟悉的。如同嫂子“日决”侄儿所说的那样,“打烂仗”在四川很多地区都流行。“打烂仗”是指一个人没有固定的职业,没有成熟的技术,干一行坏一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是一事无成,没有什么成就。
“刷坛子”,在笔者所在的绵阳、遂宁一带是指“耍坛子”的意思,是一句口头禅,戏谑的成分更多。“耍坛子,这哈搞不成了嘛,没得电费了!”言下之意是指没电费了,手机、电视、游戏、照明等都没法了。“我再给你娃儿说一遍,这个事情不能耍坛子啊!”意思是指事情很重要,要认真对待,一定要放在心上,不要戏耍我、欺骗我。
四川流行吃火锅,语言也如同火锅一样显得“泼辣”、“直接”,在外地人看来有时候是很不文明、很不礼貌的行为,在四川人眼里就是一句玩笑、一句戏谑、一句口头禅而已。“你这贼(缀)娃子,好久不见你了哈!”表达的两个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同时也带着一种戏谑的成分,气氛是很融洽的;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以大欺小、以上欺下的一种“俯视”的口吻,是对对方的一种“藐视”。
“老子不来了”,“老子不吃了”等等中的“老子”是最常用的一个词,再如“锤子”几乎可以在任何场所使用。这些具有地方特点的“词汇”丰富了四川方言,表达的意思也更加丰富。比如,邀请一个朋友吃饭,朋友到场了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要求回去加班,马上要离去。“加班?加个锤子!懒得管他龟儿子的,吃了再说。”主人通常会这样很盛情地挽留客人。“不行,必须去,领导等到的。”客人耐心地解释,敬业精神还是很强的。“不得行个锤子,我说得行就得行。有好大个领导?有好大的烟疙疤踩不息?”话说到这个程度上了,这顿饭不吃肯定是不行的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