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做题家”被钉上耻辱柱的背后,到底是谁“有病”?

“小镇做题家”,原本是在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的大环境下,出身低层寒门,通过努力考取名校毕业后,在就业过程中,经受社会“毒打”的年轻人的一种自嘲。这种自嘲,既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也包含着一种自我反思。我个人觉得,这种自嘲和反思,可能为决策层下决心解决教育内卷问题提供了一种情感和现实的线索。

这个词汇的再度火爆,与近期的明星考编事件有很大关系。名星考编,只要合法,本身也没什么。只是在普通人看来,名星已经拥有超凡的社会资源了,为什么还要来和普通人抢饭碗?于是,这事在网上引发热议。这时,有人出来为明星鸣不平。本来,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没什么。但是,这位“不平而鸣”者,采取了一种并不恰当的方式。既通过对底层的打击,来为明星辩护的做法,引起人们的普遍反感。以至成为一个小小的热点,让“小镇做题家”也火了起来。

关于名星考编的问题,这里不做评论。但是,对“小镇做题家”的打击,却显得极不厚道。违背中国传统文化中,谦恭的美德。给人以“精神炫富”的感觉,让人很不爽。“小镇做题家”做为自嘲则可,若是自外于其中,以称呼别人,则会给人没文化不道德的狂妄之感。这正如人可以自称“小人”或“卑人”,这是谦词。若是当面称别人为“小人”或“贱人”这是对别人人格的污辱。

其实“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并不是做为上流社会与底层社会的分界线出现的。当那些名校的学习,在生活就业中遇到现实困难的时候,不论是家庭出身如何,都可以这样自嘲,正是因为太多的人在同样的规则下竞争,才会形成内卷。因此,“小镇做题家”其实是那些时刻坚持努力奋斗的人。如果在这些人的心口上插把刀,大约对社会的进取精神,会有所伤害。

其实,所谓的“小镇做题家”并不反对公平竞争。就算在竞争中失败了,他们也可以承认失败,并祝福对手。因为在公平竞争中胜出者,曾经也自认为是“小镇做题家。”所有的中国家庭,上朔三代,大约都是小镇人家。所以,打击“小镇做题家”包含着两方面的蔑视,一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蔑视,二是大城市对乡村的蔑视。这在客观上会造成地域和人群上的对立。或许正是感觉到了这个问题,上边的文章也撤掉了。

总之,小镇做题家,是一群奋发努力的人。在没有找到其它努力方向的时候,大家都在做题了,于是,就形成了内卷。但无论何时,奋发努力都不应该成为被打击的对象。

“小镇做题家”被钉上耻辱柱的背后,到底是谁“有病”?

当前,有一些人很浮躁,竟然用“小镇做题家”来冷嘲热讽那些正在努力奋斗的不靠关系的力求努力上进人,其背后所引发的教育、就业和阶层的分化引人深思。

啥叫“小镇做题家”,原先是来源于一个网络词汇,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对自己的自嘲的话语,后引申为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的平民青年学子。

我们都知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即便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就是富二代的,他的父辈和祖辈不知经历了怎样的奋斗才获得自己的财富的。小镇出来的人又怎么啦,只要努力向上,积极奋斗,都可以把自己变成对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也会对国家做出自己应该所有的贡献。

所以,那些用“小镇做题家”来嘲讽正在努力奋斗的人,才是真正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人,才是真正有病的人。

这就是笔者的观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