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妹对我讲方言,我让她讲普通话,但她不肯,爸妈把我训了一顿。我哪里做错了吗?
你肯定错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就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它的兼容并包。因为能兼容并包,所以才能融会百家,协合万方。聚百家之精华所形成的中华文化,才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正因为它的伟大,才能延绵五千年而不断绝。中华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到近代,西方文明崛起,中华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分,形成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西方的先进文化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文化的兼容并包精神。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都会为我所用,最终化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的多样性,是其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方言中包含着地方文化的基因和秘码。同时,方言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比如北方人比较粗犷豪爽,南方人比较聪明灵动。这种特点在语言上,都是有体现的。山东人说话与浙江人就有不同。这是南北方的差异,河南人与山东人也有差异。这是北方的差异。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普通话的推广,对全国人民通畅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交流的成本。这是大大的好事。但是,普通话的推广,使得方言慢慢消失,也不能不说是一种遣憾。
上海话属吴语范畴,吴侬软语,也是体现了江南人的特点。如果有一天上海人不说上海话了,上海独特的文化特色,将失去不少。所以,讲方言,在普通话广泛普及的年代,非但不是一件坏事,还是一件好事。又会普通话,又会方言,相当于多学了一门语言。
题主的问题关键就在这儿,你认为妹妹开始说话的阶段,应该打下良好的普通话基础。这样,以后,普通话就会说的更标准。这种想法好像没错。实际上真的错了。我的结论,就是基于上面所述原因。
假如你是上海人,出生的时候,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爸妈的影响,从小就听上海话,说上海话,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母语,上海话。等到上学的时候,老师以普通话教学,孩子又开始学习普通话,这样,在孩子的语言系统中,就形成两个语言体系。一个是上海话,一个是普通话。多好啊。
这里要说的是,普通话早几年晚几年学,都不耽误。原因很简单,生活在中国,普通话的氛围永远紧跟着你,打开电视是,打开手机也是。上学是,外出购物也是。但是,方言的环境越来越狭窄了。离开了家庭生活的小圈子,几乎已经没有方言的空间了。因此,你妹妹如果在家里说方言,以后的普通话肯定没有问题。如果在家里父母兄弟之间都说普通话,那么,家乡话在她这儿就已经死了。以后以不可能学会了。
我女儿九六年底出生在山东,九九年初,就跟我来到昆明,当时两岁多点。正是语言学习期。因为离开了山东,我在部队,家里都说普通话。所以,我女儿既不会说地道的山东话,也不会说地道的云南话,只会说普通话。
我个人觉得,不会说方言的,就会失去个人的文化根基。以我来说,虽然来到昆明三十多年,我本质上是个山东人。但我女儿呢。很难说她在文化意义上是山东人,还是云南人。但她是中国人,这肯定是没错的。
因此,我觉得,学方言,就是为个人扎一个乡土文化的根。有了这个根,才会有乡愁。才会有乡情乡音。假如你是武汉人,肯定会说武汉话,是上海人,会说上海话,是昆明人,会说昆明话,是青岛人,会说青岛话。乡音没了。根就没了。我想,这就是你爸妈训你的原因。虽然你自己觉得理直气壮,但是,对乡土文化,乡音乡情,可能你现在还没感觉。等过了四十岁以后,大约你的想法就不一样了。或者,当你离开故乡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乡音的亲切。
我妹对我讲方言,我让她讲普通话,但她不肯,爸妈把我训了一顿。我哪里做错了吗?
普通话在外面讲,方言在家里讲。在外面讲方言,影响交流;在家里讲普通话,不利交流,也不利于保留地方文化。
推广普通话是一项国策,目的是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文化。普通话的推广,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绝大多数的文学、历史、科学书籍,都是用普通话写的。如果不懂普通话,阅读这些书籍就会受影响。
但是,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地方方言。方言承载了某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因为有很多地方性的文化形式都与方言有关。如俗语民谚、地方故事、地方戏曲、习俗、民歌等都是用方言来写,来传唱的。如果 不会方言,这些地方性文化就要灭绝了。地方文化灭绝了,中国的民族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了源头。
你的妹妹要跟你讲方言,这是件好事啊。亲人之间讲一讲方言,可以让自己慢慢对方言掌握得更深更熟练。“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有的人到老了,一口家乡话都忘不了,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说说家乡话,让自己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些;走到异乡,听到熟悉的乡音,更会增添亲切感。
我妹对我讲方言,我让她讲普通话,但她不肯,爸妈把我训了一顿。我哪里做错了吗?
你推广讲普通话,没有错,而且非常好。
但你要看场合,回到老家亲戚面前,他们都说方言,你一人说着蹩脚的普通话是不是成了另类。是对别人不尊重的表现,人要学会,适者生存,负责存在着不适者就淘汰的原理,你懂吗?
想融入到一个集体中,就要和这个集体使用几乎相近的语言沟通,亲切,融洽。
在全是中国人的企业,而且他们不懂英语,你那故意卖弄有文化,全说的英语,你觉得会怎么样?
我妹对我讲方言,我让她讲普通话,但她不肯,爸妈把我训了一顿。我哪里做错了吗?
为什么妹对你讲方言,你又为什么让她讲普通话,她为什么不肯,父母为什么教训你。先梳理出头绪,自我反省,错对不辩便明。
我妹对我讲方言,我让她讲普通话,但她不肯,爸妈把我训了一顿。我哪里做错了吗?
就拿我这个广东人来说吧,在学习我让女儿学好普通话,回家一定要用粤语交流!没别的,我们是广东人,保护粤语文化,责无旁贷!我女儿,没必要到省外生活,我们广东人本就地方小,就一个粤语省份,我们自己不保护好,天天想着往外串,没必要!
我妹对我讲方言,我让她讲普通话,但她不肯,爸妈把我训了一顿。我哪里做错了吗?
所谓的方言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对祖宗传承的一种文化认可,这就象一个国家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坚守一样。自己不讲家乡话,还要求妹妹必须讲普通话,这其本质就是对属于家族文化传承的背叛者!假如有一天外族入侵,禁止你不能使用中文,不准讲中国话,你会怎么做呢?推广普通话是没错,但做人做事不能忘本,宁弃家乡水,莫忘家乡话。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可以背井离乡,但真的别忘了家乡的方言~只要还会讲家乡的方言,那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也无论离开家乡多远都还知道自己是那里人,还有根源。如果一个人忘记了自己的家乡话,一个国家的文化被毁灭了,那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民族都已经是断了传承了!语言是文化的根本,丢弃家乡方言,本质上是背祖忘典,这在精神文化传承上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大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