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后孔子学院时期吗?有没有可能产生民间的中文培训独角兽?

最近有一些关于海外孔子学院经营不顺利甚至被强行关门的消息。但是,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强,中文的海外推广趋势依然不可阻挡。 但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私立的中文培训机构很多、很杂,水平不均。 所以,现在是“后孔子学院”时期吗?有没有可能,在坚持国家汉办的中文水平标准的前提下,产生这一领域的独角兽培训中心,与现在孔子学院产生互补?或者在一些细分领域? 应该如何去整合这些大大小小的海内外培训中心的资源? 谢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下《百度百科》上对孔子学院的介绍: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赢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建构和谐世界。

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

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中外兼职教师4.6万人。

2020年7月,孔子学院品牌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全面负责运行。

上述关于孔子学院的基本情况了解之后,就可以给出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了。在当前的情况下,虽然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个别孔子学院的运作出现了一点问题。但因此就说国际汉语教育到了后孔子学院时代,恐怕是言之过早而且是没有道理的。在我看来,虽然孔子学院遇到一点问题,但是这正如中兴、华为受到打压是一样的。虽然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但长远来看前景是美好的。二十年内,恐怕很难会有私人教育机构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达到孔子学院的影响力。连与之并驾齐驱的都不会有,更不要说取代孔子学院的地位了。因此,所谓的后孔子学院时期应该是想多了。

私人培训机构进入汉语国际培训领域,当然是个好事情。但培训机构有个天然的弱点,决定了他们永远无法与孔子学院竞争。既孔子学院是公益的非赢利性机构,而任何私人培训机构不论他的宗旨表述的多么冠冕堂皇,都不能掩盖赚钱这个最本质的目的。而孔子学院是国家主导的。虽然不以挣钱为目的,但是通过汉语的推广可以大大降低相互之间交流的成本。这个利益,对双方来说,是共同得利的。只有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才会有这样的高度。而私人培训机构,必然是要挣钱。目的的不同决定了私营机构,在竞争上,无法与孔子学院相比。因为他们不可能不追求赢利,只要有溢出效应就行了。

目前,在孔子学院受到抵制的少数地方。既然孔子学院都受到抵制,那么中国的私人资本主导的教育培训就会受到欢迎吗?对此,我是怀疑的。

如果私人机构和孔子学院在某些环节上互相配合,形成互补的关系,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但有一家机构把孔子学院所在的零碎资源全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巨无霸式的独角兽,我认为这种设想大约很难。也没有必要,因为这个功能已经有孔子学院担负了。我个人觉得,私人机构如果有独到的眼光,可以选择一个国家主攻,或者能够通过努力,创造出大量汉语学习的需求来,如果真能做到这一步。机构的作大作强也有可能。

现在是后孔子学院时期吗?有没有可能产生民间的中文培训独角兽?

提出后孔子学院时期就默认曾经存在一个孔子学院时期,一种现象用时期来断代,它的影响力必定是很可观的了,一般会产生一种思潮并留下一些文化遗产。

孔子学院是否产生了某种思潮或留下了什么文化遗产我不得而知,但孔子学院肯定不只是一个中文培训机构,它不是汉语言文学培训班,正如新东方英语不叫做西方思想学院一样。

中文培训能否像新东方英语那样成为一个产业,或像孔子学院一样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国内我认为不能,中国的小孩从刚会说一个字开始,有的家长就开始教识字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语文一直都是最重要的学科,其他学科的老师也使用汉语教学,因此国内有很多英语培训班,但没听说过汉语培训班。

在国内汉语太简单了,特别是最新的汉语技术革命让一个小学生一天可以创作几十万字,形如《平安经》:

大写的一平安,大写的二平安,大写的三平安……大写的十万平安。

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很快会快速迭代,把人口普查数据下载,在电子表格里用"&"运算符做文本连接,电脑几秒钟就可以创造出全国每一个人平安的作品,十几亿句,几十亿字,非常正能量!

在国外,中文培训已经成为产业,不但有培训机构,很多留学生还通过教外国小孩中文兼职,勤工俭学。尽管有培训机构,还可以勤工俭学,但变成独角兽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这不是一个创新,在国外的需求体量也不是很大。

为什么英语培训在国内就可以变成独角兽,还成长为一项大产业?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根本原因是高考英语分数权重很大,招聘需要四六级,评职称的要会说英语,出国留学要考托福雅思。

什么时候西方竞选议员总统必须过中文关时,什么时候中文培训就能产生独角兽。

现在是后孔子学院时期吗?有没有可能产生民间的中文培训独角兽?

海外的孔子学院不顺利是正常的。我翻了各种论语的解读,没超出历史上以护持阶级存在为目的的“儒家”的解读。这么好的书,按空谈装×来解释,白瞎了人文圣典。

简单说两句:论语说的立行养生;从直真入道讲到个人决策思维的提升,是唯一说决策判断力提升的书;是天人合一的价值观;是“君子儒”。

圣人之道,不是儒家、不是“小人儒”。

至于整合,目前没有必要。前半年就有头条网友跟我留言“要怎么说得外国人懂”,论语从第十一篇后都是治国理政之策,咱们大同了?没有。我的国还没普及呢,整合干啥。

都好,先国安民泰。也祝题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现在是后孔子学院时期吗?有没有可能产生民间的中文培训独角兽?

要想成为中文培训的独角兽,一定不能使用孔子学院这个名称,也不能将孔子学院改良,而是必须另起炉灶。

孔子学院带有太强烈的中国文化和其衍生出的价值观色彩,主要是教授中文的教材中使用的文章典故等,宣扬的等级观念、愚昧服从等,与人类的自由进步背道而驰,已经形成了孔子学院的价格观形象,其形象价值是负的。

而想发展成独角兽公司,一定是要能盈利的,但孔子学院长期以来都是给学员送钱才有人来就学的,如果收学费,哪还有人来?

因此如果要办一个独角兽为目标的中文教学机构,就应尊守国际规则:民办、收学费、教中文、不输出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取个恰当的名字,如“全球商用中文学院”之类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