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老师帮忙看看这幅画,可以吗?

这是明代唐伯虎的画作。但这幅肯定不是唐伯虎的原作,而是现代印刷品。挂在家里欣赏一下还是挺好的。如果做为艺术珍品收藏,大约就没必要了。这就好比在书店里买了本字帖,拿着练字未尝不可,如果认为那是名家手书就错了。

这幅画的原作,网上可以查到图片。从唐伯虎时代到今天已有五百多年,原画的纸迹和墨色都不可能是这里的样子。

虽然这样,挂在墙上欣赏一下还是挺好的。这幅画画的内容是一人骑在牛背上,从松下经过,表达的是一种隐士的闲适生活状态,唐伯虎配诗一首:

骑犊归来绕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

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

画其实是画家自况,诗是作者心声。牛角上挂着汉书〈汉代编年史〉,说明牧牛之人是有学问的读书人。也是用唐代李密的典故,李密听说大学问家包恺在缑山,就骑牛前去拜访。并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路上遇到宰相杨素,杨素见李密如此好学,认为他将来定是一个有作为的人。于是,让儿子杨玄感与李密结交。唐寅在读书做学问上,以李密自况。但骑犊悠悠之情。明显是隐士的情感。行过松阴懒着鞭,是一种无官一身轻的惬意。天气炎热,牛行过松阴之下,因贪凉爽,放慢脚步,是享受松荫下的凉意!而隐士悠闲,也不急着赶。

这幅画到清代,落到乾隆皇帝手里。喜欢附庸风雅的皇上便在画上题诗与唐伯虎相酬和:

牵牛从未敢蹊田,南亩躬耕望有年。

手提漫疑包氏靷,心空那忆祖生鞭。

乾隆爷的诗后有时间是“丙子年”,丙子是乾隆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56年。乾隆爷的题字距今也二百六十多年了。

乾隆爷的字题在画上,大约可以提高画的价格,但只要稍懂书画诗词,就很容易发现,他无论诗的水平还是字的水平都比唐伯虎差太多。字的方面,唐的灵秀,乾隆呆滞。诗的差别就更大了。唐伯虎的诗澹泊自然。而乾隆诗的一大特点就是矫情做作,没有真情实感。大量用典,卖弄学问。“牵牛蹊田”用的是王冕小时候放牛因为到学堂听课,让牛踩了别人田里庄稼的事。用在这里,基本上还符合他帝王的身份。“躬耕陇亩”用的是诸葛亮的典故,这是以诸葛亮自比。意思反用,是说“我也想去躬耕垅亩,但这愿望不可能实现,因为我要为天下百姓负责。这是对不出仕的归隐者的批评。“包氏靷”,是回应唐寅诗中牛角挂汉书,缑山访包恺的典故。“漫疑”是说,你这种慢慢腾腾的作派那里是去求学访友?“祖生鞭”出自《晋书刘琨传》,刘琨想收复中原,好友祖逖也有此志向,刘琨恐怕祖生先着鞭,也就是先立功的意思。这一句和前一句意思一样,都是批评,做隐士,不出来为国家做贡献是不对的。

乾隆的诗,当然符合他皇帝的身份。希望天下有学问的读书人都出来做官,服务社会。这没有问题。但唐寅为什么不出仕,难道是他自己不愿意吗?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乾隆老爷子的矫情了。不过,人家老爷子是皇帝,想批评谁,就批评谁,谁敢说个不字?

乾隆题字,对这幅画来说,是好呢?是坏呢?大家可以各抒己见。

哪个老师帮忙看看这幅画,可以吗?

这是一幅开门见山的作品,但不是山,是假山。

作为收藏书画多年经验,一看气息是太真了(太现代了),现代气息扑面而来,丝毫没觉得有明代遗风。

无论书法,画风,装裱,都是现代人的杰作。

哈哈哈,俺种地瓜的人,正好在一茅房里,看到老唐正点秋香,顺把他原作拿来欣赏。没想到天上掉下一个新唐伯虎,作者真费心思。

艺术品,手工绘制,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作品,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当然不是原作,可能是水印,或电脑制作[大笑][大笑]

气息是仿不了的,如现代人与六百年前的人无论言谈举止分别太明显了。收藏家对时代气息应很敏感,书法家亦然。古人的气息与今人之气怎么也难融合。

六百年前的唐伯虎,与今之唐伯虎,而今之唐伯虎,总觉抓着5G,穿着西装,吃着汉堡包的唐伯虎。

上图三幅,是仿下图的原作。

下图是本画原作。😀

哪个老师帮忙看看这幅画,可以吗?

这三副画有点像水墨画,具有古典文化的像征,有收藏价值,谢谢这位网友艺术精品。

哪个老师帮忙看看这幅画,可以吗?

题主提供的这幅古画,是明朝著名书画家唐寅的佳作。

唐寅,小字子畏,大字伯虎。与明朝大书画家沈周、文徵明.祝枝山都有来往,是明朝诗书画三绝的才子之一。但命途多舛,富年早逝。他遗留于世的书法《落花诗帖》和绘画山水、花鸟、人物等作品,都成为后世临摹效仿的精典范本。

题主提供的画,是唐寅半工半写的人物画。画面展现的是一个闲雅之士,一手拉缰,一手执鞭,骑着牛在游山赏水。嶙峋的山石,苍郁而盘曲的松枝,都衬托出主人翁不事尘烟、避世除俗的隐者情怀。设色清雅,用笔俊健,线条圆润而又苍茫老辣,人物刻画传神,山石松蔓逼真,达到了绘画以形传神的审美至境。为了抒发内心的感慨,唐寅还在画面的右上空间题写了一首七绝:骑犊归来绕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无人懂得悠悠意,行过松荫懒着鞭〞。不仅诗书画相映,更好地突出了追求清静不染尘俗的意境。而最可贵的是,清乾隆皇帝在赏阅唐寅这幅画时,内心被画中的情景感染了,雅兴大开,提笔又在唐寅题款的左面题了一首自己的感悟诗:“牵牛从未敢蹊田,南庙躬耕望有年。手捉漫疑包氏靷,心空那憶祖生鞭”。字和诗虽然都不太美,但为唐寅这幅画的含金量添色不少,因为是天下第一人吗,而且又是爱附庸风雅的一代名帝。

从我个人的鉴赏看,这个图片所展现的无论是画风还是书体特征 ,是唐寅真跡无疑,加之有着鲜明乾隆书体的题跋,更坐实佐证了此画的真伪定义。

但从题主提供的图片看,图片中的画可能是写真机打印出来的复制品。因为此与古画的形质及透露出来的气息迥然不同。不过,尽管是唐寅画作的复制品,但挂在家里还是非常高雅美气的,俗话说篷筚生辉,这一点绝对没问题。

我是晋风。愿与大家在书画艺术、诗词楹联等知识方面同学习,多交流,共进步!

哪个老师帮忙看看这幅画,可以吗?

这是复制品,没有收藏价值。

哪个老师帮忙看看这幅画,可以吗?

水墨过时,必定消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