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身为欧陆第一强国的法兰西,为何几个星期便被德军击溃?

二战爆发之前,法国号称拥有欧洲第一陆军!在德国相继进攻欧洲几个国家后,但法国并不担心德国会把矛头指向它,因为当时在德、法边境上法国修建的号称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这条防线主要也是为了防备德国。然而也正是因为“马奇诺”防线导致了法国在不到40天的时间里就被德军所击败投降!当时法国陆军在军队装备、规模上的确可以称之为一支数一数二的军队,再加上当时军事工程巅峰之作的“马其诺”防线,法国陆军的确有他的骄傲之处!不过,号称当时没有人能够突破的“马奇诺”防线,法国军队万万没有想到德军会选择的是绕过去,而不是从正面去突破,这让当时号称世界最坚固的堡垒的“马奇诺”防线形同虚设。

战术思想的落后也是导致法国在短短40天时间里就选择投降的原因之一,当时的法军战术思想是依托“马奇诺”防线进行防守,整只军队根本没有进攻战略布局。法军就连装备最先进的重型坦克都只是用来在打防御战时支援步兵,而不是像德国一样组成装甲军团用于大规模进攻。这也导致了当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从“阿登”大森林突入法国境内时,法军阵脚大乱,根本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另一个导致法国短时间内战败的原因是:

国土面积狭小、没有战略纵深,当德军突袭至法国境内时法军根本无险可守,唯一的“马奇诺”防线甚至都已经被德军内外夹击成了困兽之斗。当时德军的装甲部队随便一个突击就可以平推至德国全境,抵抗的法国军队由于无险可守逐个被击败。面对德军装甲军团的大规模进攻,当时法国境内的英法联军只能一步步撤退至法国东北部港口小镇“敦刻尔克”等待救援,在抵抗了39天之后,法国军队全线崩溃宣布投降!

军队的战术、战略思想落后,军规、军纪散漫,装备精良的武器没有得到更好的用处,把所有赌注都压在了唯一的“马奇诺”防线上等等情况,这些就是法国在抵抗了仅仅不到40天时间就宣布投降的最大原因!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二战中,身为欧陆第一强国的法兰西,为何几个星期便被德军击溃?

脑子还停在一战,没转过弯。

当时不光是法国人,也包括英国人觉得有条马奇诺防线,至少这块区域是稳的。而德棍一开始打比利时也让英法觉得,德棍会通过比利时入侵法国。

但德国人没按套路出牌啊,他们从阿登森林直接冲法国了。法国人当时估摸阿登这块地区不适合装甲部队推进,因此在那边部署的兵力压根没什么重型的反坦克武器。德国人就直接装甲+轰炸一波流冲过阿登,然后装甲师继续前进,把本来部署在比利时边境的英法联军包了饺子。

而英法的精锐和重武器全在北边,被包了之后后援断绝,基本凉透。其他地区的法军虽然也有数次组织集结。但是缺乏重武器,压根刚不过装备精良的德军,而马奇诺防线这会儿也就是个摆设了。接下来德国人要做的只是“如何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

二战中,身为欧陆第一强国的法兰西,为何几个星期便被德军击溃?

法国和德国在欧洲都是军事强国,两国边界相连,却因各自利益关系,长时间水火不容,兵戎相见。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德两国又成为敌对交战国。双方倾巢而出,激烈拼杀,凡尔登、索姆河等一系列战役,杀得天昏地暗,死伤惨重。残酷的战争进行了四年,法国终于成为了赢家,扬眉吐气。然而,经历多年战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元气大伤,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不可估量。此战过后,法国人面对残酷的现实,普遍产生了厌战情绪。

多年后,德国的希特勒上台,几年间迅速掘起,军力强盛,对法国虎视眈眈。法国为了防范于未然,沿法、德边界修建了一条坚固的防线,称为“马奇诺防线”,以为这条防线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完全可以抵御德军的任何进攻。

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重兵屯驻马奇诺防线,严阵以待,时时刻刻正面迎击德军的进攻。兵者诡道也。德军窥见马奇诺防线防守严密,无机可乘,遂改变了策略,偷渡阿登山区,经比利时直捣法国腹地。法国当时耗资巨大,费尽财力物力修造的马奇诺防线,未能发挥丝毫作用,形同虚设。况且当时法军的重心在马奇诺防线,造成法国境内兵力空虚。面对德军的闪电攻势,惊慌失措,兵力重新部署已无可能。德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巴黎,法军一路溃败,法国政府见大势已去,无回天之望,再顽强抵抗亦是徒劳。只有俯首称臣才能保法国免受战火摧残。这场战争,法国只几个星期就败下阵来,堂堂一个军事大国,如此不堪一击,不可思议!

二战中,身为欧陆第一强国的法兰西,为何几个星期便被德军击溃?

霞飞等统帅战术思想呆板,把全国的大部分兵力摆在马其诺防线附近,被德国找到突破点一举包围全歼,这时就把巴黎暴露在德军的坦克钢铁洪流之下了,德军甚至不顾敦克尔克的英法30多万残军,直插巴黎,法国就沦陷了!

二战中,身为欧陆第一强国的法兰西,为何几个星期便被德军击溃?

二战前夕,法国的确称的上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因为作为一战的胜利国瓜分了德国的主要煤铁产区等利益,又有不平等国际条款支持,法国平时拥有300万常备军,在战争打响后迅速扩大到了近700万!同时,法国耗时12年前后投入了28亿法郎筑造了著名的“马奇诺防线”,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坚固,防线主体绵延数百公里。

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将法国迅速带入了战争的死局。

一战过后,法国为了防范德国再次崛起发动战争,可以说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经济的掠夺和军事上的压制,算得上釜底抽薪。一旦有事,马奇诺可以最大限度的拖住德军;北方的荷兰和比利石作为第二战场由英法联军一同面对,反正不是自家国土,可劲造呗。而且比德边界的阿登森林地形复杂交通困难,选择此地作为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并不大。

然而希特勒却并不按法国的思路出牌。德国有效评估了马奇诺防线的防御能力,并结合自已的战术特点,制订了进攻法国的“红色方案”。1940年5~6月,德国主力通过阿登山脉,从马奇诺防线左翼迂回,随即突破达拉弟防线,在法国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迅速占领了法国北部,接着进抵马奇诺防线的后方,使防线彻底丧失了作用。

此时,法军的主力部队还分别集结在马奇诺以及低地地区准备给德军迎头痛击。

不靠谱的“盟友”

为了共同面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或者换个思路说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英法和波兰等国在二战前早早得结为同盟。

即使英法结盟波兰,无外乎是用其牵制德国东线,而波兰作为英法的盟友,也确实不怎么靠谱。波兰曾经在历史上消失了一百多年,直到德、奥、俄三大帝国倒台才重新出现在世界舞台,所以在边界和民族问题上始终处境尴尬,不得不面对周边所有人的冷眼和虎视眈眈;而波兰作为弱国,也实在不安分,不但曾经干涉苏俄革命,还趁德国吞并捷克之际,占领了捷克的切欣地区。在苏德大张旗鼓的瓜分波兰之际,英法两国却是别有一番镇之以静,大兵集结,坐山观虎,等着德国忙活清了回来收拾自己,给了德国好大一个惊喜。在敌我生死存亡的关头,犯了这种怎私又愚蠢的错误,波兰的盟友英法更是不靠谱的可以。

一帮老顽固

事实上,法国人在历史上除了拿破仑主政期间的辉煌,很少有可圈点的对外军事成果。即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胜利国收场,也是很大程度上依托了英美的介入。

一战结束到二战前夕近二十年里,法国保守势力控制和左右下,法国的军事思想落后,沿袭和生搬硬套一战模式和得失;在军事技术和战略战术方面,严重忽略新兴武器如坦克的应用和对战争的影响。狭隘应对国际同盟互动,错失战争有利时机。错综复杂的因素作用下,面对坚忍果绝的希特勒及其“闪电战”,法国如何抵挡?瞬间崩溃也是必然了。

二战中,身为欧陆第一强国的法兰西,为何几个星期便被德军击溃?

面对二战法国也做了足够的准备,但是法国在战略上出现了严重失误,在战术上也有很大的缺陷。

首先说战略,英法联军在绥靖政策下,在气势上已经先输对手,在战争中对人的动员及思想引导也,与纳粹希特勒的观念相差甚远,更何况一战留下了许多怨恨,英法联盟也并非铁板一块儿,最终法国成了牺牲品,这种耻辱至今让法国难以消除,当然,最大的赢家是英国和美国。

再说,战术上马奇诺防线如同中国古代的长城,在战争中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消极的防守只能是自取灭亡。希特勒巧妙利用了阿登森林借道比利时,马希诺防线成了一个摆设,以利用闪电战,现代机械化部队短短的时间内就把英法联军打得满地找牙,在世界军事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世界上的一流大国短短的时间就被灭了,如同中国的宋朝这么强大富裕的国家,误判敌对形式和战术导致灭国,这样的军事行为,是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的周边环境,加强世界观,争海权,制空权有打击敌纵深的利器,有强大的工业体系雄厚的军事实力正确客观的掌控好时局,才不至于像法国那样的被灭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