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蛾眉皓齿,伐性之斧”是什么意思?

“蛾眉皓齿,伐性之斧”可不是什么农村俗语。农村俗语的特点是通俗易懂。说的都是大白话。这句话却是地地道道的文言。不是简单的村俗之语。

"蛾眉皓齿”是说美女长的漂亮。蛾眉说的是眉毛的形状,皓齿是说牙齿洁白。现在形容美女,洁白的牙齿也是一个加分项。如果一张嘴露出一口大黄牙来,也就算不上什么美女了。

蛾眉,大约说的是眉毛与某种飞蛾之间的相似性。古代有面相之学,认为五官的不同形状,代表着人的不同性格和命运。就眉毛来说,大约分很多种,比如,关老爷是卧蚕眉,王熙凤的柳叶眉。其它还有扫帚眉、八字眉等等。咱们外行说不出几种,在内行眼里,是许多种分别。蛾眉,也是其中的一种。蛾眉应该算是漂亮一种。除了漂亮之外,“蛾眉”在中国文化中还有一种意义,就是“善淫”、“善妒”。本来漂亮是一种美好的属性,可是与这种意义相联,使提“蛾眉”在美好之下,又有了些不吉祥的意味。

“蛾眉善妒”的典故,不知是不出自于屈原,或者是在屈原之前人们就有这种观念了。《离骚》中就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在这里是说,小人们嫉妒我长的漂亮,造谣说我生性淫荡。(专门会勾引君王)这是以男女关系,指代君臣关系。但辛弃疾的“蛾眉曾有人妒,千古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中的“蛾眉见妒”肯定来自屈原。但在屈原这里,蛾眉善淫善妒是小人造谣的结果。可是后世中,蛾眉就真的变成善淫善妒了。再后来,就成了“红颜薄命,女人祸水”。

漂亮的女人善淫善妒。自然就会勾引的男人不务正业,沉迷美色。于是,“大人君子”们为了让人们不受其害,便提醒人们说,美女是“伐性之斧”。意思是说,女人就像斧子一样,是可以伤人的。但她伤的是人之“性”。这里的“性”,既是性命的性,也是性情的性。总之,一个意思,沉迷于女色,是对生命力的伤害。

这个词现在很少用了。农村不读书的人,根本不会说这样的话。但读过书一点书的人,品味不太高的人,有时开玩笑时还会说起。电视剧《闯关东》第十九集中,就有与此相关的对话。

朱传杰的老板夏元璋新娶了个太太叫巧云,长得挺漂亮。附近铺子的吴老板伙同一个骗子用一支假参来骗夏元璋。夏元璋很高兴用两千大洋收了假参。这时吴老板看到了夏元璋的新媳妇很漂亮,就开玩笑让夏元璋不要“砍伐过度”。这里的“砍伐”,就是夫妻生活的隐语。夏元璋当然听得懂,他说:“这么大年纪了,还砍伐啥?”

我这里说了《闯关东》里的这段对话,是说“伐性之斧”这话是常常有人说。但说这话的人其实都知道,“砍伐”不是单方向的。你砍我的时候,我也砍你。总之,砍不动的时候,就别砍了。适当的砍伐,有益身心。砍的多了。确实伤身。

农村俗语:“蛾眉皓齿,伐性之斧”是什么意思?

“蛾眉皓齿,伐性之斧”这个俗语同样是老百姓集思广益的结晶,只不过,它并非从民间口头语言提炼出来,而是从古代一些文学作品的句子里,不断概括,并重新加工组合后形成的。

这句俗语的出处跟下列句子有关,可以看作是把这些句子里的关键词糅合后的产物。

战国末年的秦国宰相吕不韦,曾经组织门徒编纂了一本关于“黄老道家”的著作,叫《吕氏春秋》,在《孟春》篇章里有这样的句子: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汉代著名辞赋家枚乘曾经写过一篇2000余字的文章《七发》,是以吴国客人讽刺楚国太子的口吻写作而成,其中有言: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散文家杨衒之,曾写过一部名叫《洛阳伽蓝记》的书,书中有多篇文章,全是记录洛阳佛教建筑风格与结构,以及介绍当地风土人情故事,并含沙射影当时的时政,其中,有一篇文章叫《高阳王事》,里边有这样一句话:王有二美姬,一名脩容,一名艳姿,并蛾眉皓齿,洁貌倾城。

通过上述三个举证,相信大部分人已经对“蛾眉皓齿,伐性之斧”的含义猜出一二,这句俗语用通俗的话语来解释,那就是,漂亮妖艳的女人对于男人,就是伤害性命,损害健康的利器。

为什么这样认为?古人并没有信口开河,自有他的道理。

从字面意思先来讲。

蛾眉是指那些长有又弯又长的美丽眉毛的女子,皓齿指代牙齿雪白,“蛾眉皓齿”组合起来则指代那些既漂亮又狐媚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浑身上下散发着强大的诱惑力和杀伤力,若跟男人接触,很容易让男人神魂颠倒,忘掉自己的初衷和目标,最终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蛾眉皓齿,伐性之斧”这句俗语含有浓厚的“黄老道家”的哲学思想,黄老道家遵循“元气论”,认为万物都有元气,就是所谓的“精气神”。元气聚在一起,就能形成具象的、有形的东西,如果元气散失,那么,就会灰飞烟灭。

在黄老道家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人们把清静无为,清心寡欲,守雌用雄,因天循道等一系列认知,看作是修身治国齐家的良方,若不遵循这些,人就会变成一块冷冰冰的铁片,被欲望的磁铁牢牢吸住,魂不守舍。

古人一直把美色看作是一个人的最大敌人,它可以把一个英雄腐化成贪生怕死、胸无大志的懦夫,也可以让一个唯我独尊的帝王很快神龙失埶,甚至江山更改。

农村俗语:“蛾眉皓齿,伐性之斧”是什么意思?

“蛾眉皓齿,伐性之斧”是一句俗得还不够彻底的农村俗语,它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和“红颜祸水”有点接近。只是为什么说它还俗得不够彻底?

一般而言,农村俗语指的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活体验提炼出来的人生智慧,或者说处事哲学。但是这句话又不完全是农村老辈们的独创。

“蛾眉皓齿”这几个字颇具古意。因为它最早出自汉朝司马相如所作的《美人赋》,其中有一段对一美女的经典描写:“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

意思是说,有这么一个美女子,她的黑发柔美如云,她的两弯细长似蛾,牙齿洁白如雪,她浓装艳抹,气色俱佳。

自这篇《美人赋》之后,“蛾眉皓齿”便被单独提炼出来,用于指代美人。蛾眉,在古代指的是一种又长又细的眉毛,弯曲的弧度也恰到好处,犹如蚕蛾的触须一般,浑然天成。皓齿指洁白的牙齿。

对一个美人而言,蛾眉和皓齿不是顶配,但也至少是标配。久而久之,古人便直接用“蛾眉皓齿”一词借代美貌的女子。这种用局部鲜明特质指代整体的借代手法在古文中非常常见,例如 “黄发垂髫”,“巾帛”、“须眉”等典故,这些局部特质分别借代了孩童,女性和男子。

而“伐性之斧”这样的表述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典籍——《吕氏春秋》,在书中的《孟春》一篇便有此叙述: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孟春》此篇用于警示世人,美色和靡靡之音便是那砍伐性命的斧头,“性”指的是一个人的性命,“斧”在这里泛指利器。

因此,“蛾眉皓齿,伐性之斧”的意思就很明了——美女往往是伤害性命的利器。

在这句俗谚中,“蛾眉皓齿”和“伐性之斧“在所展现的形象特质上具有鲜明的对比。”蛾眉皓齿“指的是美艳女子,这是十分美好、令人向往的。而下半句的 “伐性之斧”则颇带警醒意味,令人望而生畏,就像“蛇蝎美女”这四个字带给我们的强烈反差和震慑一样。

当然,这句话有点以偏概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红颜祸水”的概率极大,因而人们才得出这样的结论,为后人敲响警钟。

为什么古人和今人都有“蛾眉皓齿,伐性之斧”的危机意识?人们常说:“色是刮骨钢刀”。那些美艳的女子独居魅惑的能力,常常让男人沉迷其中,纵情声色。久而久之,他们便陶醉于当下,斗志和野心渐渐消磨,很难再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甚至造成自身的堕落。

在中国历史上,商朝有纣王商汤误信妲己,陷害忠良,周朝有周幽王为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唐朝有玄宗为贵妃不早朝,他们都是因为纵情声色而遭世人诟病的千古罪臣。

这是美色对君国的撼动之力。对于普通人而言,虽未上升到祸国殃民的害处,但是对他们自身意气的消磨也可见一斑,最终致人流连安逸,不思进取。

END.

我是博书君,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博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

农村俗语:“蛾眉皓齿,伐性之斧”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蛾眉皓齿,伐性之斧”是什么意思?

“蛾眉皓齿,伐性之斧”这句话应该是文言文啊!咱们学过文言文的人,对“之,乎,者,也”是有条件反射的。对于这句话,咱们还需要逐字道来。

蛾眉,就是非常好看的眉毛,古人称柳叶弯眉非常勾人魂魄。而皓齿,就是指洁白的牙齿。伐性之斧,就是危害身心的事物。所以,“蛾眉皓齿,伐性之斧”这句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绝代佳人,漂亮女色对男子的身体健康损害很大!

古代帝王后宫佳丽众多,不少人都为此命桀寿短,可见克制自己的欲望有多么重要。

历史上这句话应该源于我国商业之父~范蠡向越王勾践献计的句子。“臣闻五色令人目眩,故妙舞清歌,害人之谋,蛾眉皓齿,伐性之斧,为今之计,须选美,进上吴王”,然后才有了美女西施进献吴王,最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好多年,终于胜了吴王嘛!

这样一个历史故事足以说明美女的杀伤力。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不少英雄的江山都断送在了美人的手里。

食色性也!色是刮骨钢刀,但是无色路断人稀!男性之爱美女,是天命不可违,古代又有多少英雄不爱江山爱美人呢!所以大可不必感叹“蛾眉皓齿,伐性之斧”了,却可高唱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了!

农村俗语:“蛾眉皓齿,伐性之斧”是什么意思?

蛾眉皓齿,伐性之斧。这话给淫心爱色之徒敲响了警钟,告诫贪欲好色之人:美女,有时就是活生生的砍人的利斧。

蛾眉皓齿,是形容女人美色的,代表年轻靓丽的美女,伐性之斧,是说,这美女有时就象一把伐人性命的斧头那样有害,会把人砍伐死掉。食色性也,人皆好之,正确适度于人有利无害。以欣赏目光看美女,而不迷淫于色,于人是有利的,但要把美女居于已有而纵情欲,沉迷于女色,日夜奢淫,那就是极损健康,有害性命的,这就如一把利斧一样,伤人很重。

色字上头一把刀,色就是伤人不见血的刀子,为人不可任性纵欲,色迷过度。自古至今,多少人因色伤身害命,多少人因色丧权辱国灭家?英雄难过美人关。如此事例实在太多了,数不胜数。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实则是祸水。古人不少迷色纵欲极淫不理性,今人也大有因色伤身殒命,失官败家辱族的,这教训应好好吸取了。不可一见美女就色迷迷,忘了自己姓什么。美女可欣赏,但不要因色而迷,因色而失智失理而纵欲淫过度。

三寸金莲四寸腰,玉牙柳眉面如娇,丘山两坐指如笋,刮骨伤人刀剑雕。蛾眉皓齿美女看看尚好,如若一味沉迷,不顾一切要占为己有,失去理智而任性,那就真是害人的了。红颜多薄命,为红颜而任性不顾一切者也害命。

农村俗语:“蛾眉皓齿,伐性之斧”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蛾眉皓齿,伐性之斧”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时候,有很多出了名的美女,让唐玄宗李隆基倾国相爱的杨贵妃,让很多名人大将都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貂蝉……这样的美女在古代还有很多,引得君王不爱江山爱美人,引得天下英雄竞折腰。自古以来女性对于男性都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很多的女性都让男性神魂颠倒,忘记自己想做什么,“蛾眉皓齿,伐性之斧”这句俗语就是古代文人雅士用来形容美女的语言,显得文气十足,让人浮想联翩。

“蛾眉皓齿”,形容的是非常好看的眉毛和非常洁白的牙齿,这句是出自汉赋当中由司马相如所作的《美人赋》,讲的就是一个妙龄美女,拥有姣好的面庞,眉毛就如同蚕娥触须一样既弯又长,牙齿就如同雪花一样白,这样的女性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是“色如同刮骨的钢刀”一样,还有“一滴精十滴血”,如果长期痴迷于情色的事情,那造成的后果就是头上面顶了一个斧子一样,随时有可能掉下来砸到自己,所以对于情色一定要克制。

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事情,为了美色丢家弃子,忘记自己的家庭,整天都围着女人转,到最后钱没有了,女人也没有,家庭也碎了,所以说“蛾眉皓齿”的女人一定会吸引住你的眼镜,但是一定要记住“贫贱夫妻百事恩”,永远也不能抛弃和自己一起奋斗的女人,你觉得是这样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