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能超越侯宝林成为一代相声大师吗?
先说说候宝林和郭德纲二人各自对相声这个行业的贡献。
先说候宝林。他的最大贡献是把相声这们艺术从文艺百花园中的小瘪三拉进到大雅之堂中。今天我们看来,相声和京剧一样,都是国粹,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可是,当初不是这样的。
建国之后,候宝林和梅兰芳一样,都成为艺术大师。可是,当初两种艺术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京剧是高雅艺术,而相声是低俗的。梅兰芳之前,谭鑫培曾是宫庭供奉。享受四品官的待遇。这个级别,比之知县知府都要高的。谭鑫培凭着京剧艺术,上可进皇宫为皇上太后演出,下可进王府入豪门,一场堂会的收入,可以够普通人过几辈子的。
而这一时期的相声是个什么状况呢?它不过是艺人们在街头混口饭吃的把戏。也正因此,低俗和媚俗,成了相声最大特点。混江湖最重要的一点,还要不得罪人,所以,混得好点的相声艺人必然是八面玲珑深通人情世故,而不得罪人的。
传统撂地摊的相声,最大特点就荤段子和自我作贱。其实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出卖人格。因为荤口比较多,难免会被卫道之人看作诲淫诲盗。所以,常常在开始节目前,打个招呼,告诉观众,以下内容,儿童妇女不宜。
这样的状态之下,人格是没有尊严的。出卖人格挣钱糊口,是会产生深深的屈辱感的。
解放后,人格平等成为新社会新生活的标准。传统的艺人们的人格尊严得到极到的尊重。他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新人。正是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之下,以候宝林为代表的相声人,对传统相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完全革除了旧相声中以出卖尊严为特点的伦理哏和荤口,这样,使得相声的面貌涣然一新。而候宝林也以精湛的艺术和全新思想与梅兰芳一样,成为人民艺术家,成为大师。也正因此,相声才成为和京剧平等的艺术形式。这是候宝林对相声艺术的贡献。
郭德纲对相声的贡献是,在相声事业不景气的时候。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市场化的道路。这个就不需要我多说了,德云社这些年的故事,大多数人都知道。
在这里,候宝林的成功的原因,是艺术上的,应该从相声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中去找。而郭德纲的成功,艺术本身也起作用。但却没有商业元素的作用更大。总之,郭德纲的成功,证明了他是一个好商人。候宝林的成功,本身就证明了他是一个艺术大师。
做为相声演员,郭德纲在艺术上也是出类拔萃的。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是不是大师也不好下定论。但是从艺术素养上来说,离候宝林的水平还有很远。可以这样说,郭德纲现在所说的所有相声,郭宝林都能说。但是,内容低俗的,候宝林不会去说而已。而候宝林所说的相声,郭德纲可能学不来。这一点,是真正了解一点相声的,都能看出来。郭德纲现在经常来两段京剧麒派,这是候氏的传统。候宝林的麒派唱的就几可乱真。候跃文也曾扮唱过麒派。可是,候宝林有个段子是学唱戏的。其中学了多个剧种,比如京剧、评剧、岳剧等等。这个段子现在没人说了。为什么没人说,原因很简单,无论是京剧还是评剧越剧,候宝林开口就能唱出味道来。学过戏曲的人可能知道,京剧越剧等能唱出流派的味道来,没有几十年的功力是不行的。但候宝林张口就能做到。这除了勤学苦练之外,还有天赋的成份。比如说唱越剧戚亚仙的戚派,一张嘴别人就能承认,不是谁都能做的到的。因此,这个节目今天没人敢演了。比这个稍简单一点的,比如《山东二簧》,还有李金斗等人会演。但水平比候宝林差了很多。
候宝林的水平,不是于学东西外在的形似上,而在于内在的神似。比如张云雷学唱京剧程派,也有点味道。这得益于他的嗓音较好。而候宝林是大粗腔唱麒派的嗓子,学唱旦角能出来味道就不简单了。
每个行当中,都会天才人物。候宝林就是相声界的天才。梅兰芳是京剧艺术大师,他对京剧旦角的发展也有开创之功。梅兰芳是得益于前程的积累和个人努力。候宝林的成功,有很大天赋的原因。这一点,是郭德纲比不了的。但郭德纲的经营能力恐怕比候宝林要强得多。
总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物。不比强行拿来比。候宝林在艺术上比郭德纲高,这一点,郭德纲自己应该也很清楚。做为候大师的再传弟子,师爷还有多少东西是自己没学到或学不来的,他恐怕比谁都清楚。不过,论挣钱的本事,郭德纲恐怕比师爷还是要略胜一筹吧。
最后说一点,为什么郭德纲把候宝林抛弃的伦理哏等自轻自贱的元素又捡了回来?除了市场化需要媚俗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候宝林在解放前,艺人是真的没有人格尊严的。所以,在获得了人的尊重之后,候宝林体现出了强烈的人格自尊意味,千金不卖尊严,因为失去的是真人格,真尊严。到郭德纲的时代,人格平等,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艺人们再也没有被轻贱的事情。所以,郭德纲们的自轻自贱,什么也没有失去。他们只是以“装孙子”的手法讨好观众,孙子装的再像,也是假的。他们没有失去什么,得到是却是真金白银。
郭德纲能超越侯宝林成为一代相声大师吗?
答案很明确:不能。侯宝林马季等相声大师后来人估计很难超越。因为过去那个时代,没有物质的利诱,一门心思研究艺术,现在的艺术往往和经济利益挂钩,在艺术上稍有一点成绩,就开始研究挣钱了。郭德纲对相声事业也做出了贡献,主要是在相声公司化运营方面,在相声市场化方面。他把相声这门艺术和公司运作结合的很好,进行了有益探索,可以让相声继续传承下去。德云社运营模式没有问题,下一步在作品上多下功夫,希望多出好作品。不仅要市场,也要追求艺术品质。
郭德纲能超越侯宝林成为一代相声大师吗?
如果一定要这么问我可以告诉你能一定能!郭德纲的相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侯宝林从他们商演票房就能看出来。如果郭德纲不称自己是相声大师其他人不要妄称什么大师了!我不是什么钢丝只是凭良心有感而发。姜昆等人虚心一点吧!你们确实不如郭德纲苗阜之流就是小丑普通话都不过关怎能和老郭叫板如花钱听相声我宁愿花大价钱听郭德纲的物有所值!
郭德纲能超越侯宝林成为一代相声大师吗?
以目前本人掌握的信息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侯宝林是我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人称“世纪相声大师”!在相声界,他是具有开创性的智者和能人,60年的艺术生涯中苦心孤诣地研究说学逗唱,大胆地革除了旧相声中的“糟粕”和“脏口”,为相声发展成艺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以他为代表的第六代相声演员的努力奋斗下,相声作为一门艺术走进了千家万户,并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使“听相声”成为中国人民娱乐休闲的方式之一,从而史无前例把相声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
侯大师博采众长,善于吸收各类艺术形式和门派之长为己所用,可以说是当代相声的集大成者;他除自己创作了脍炙人口的相声作品外,还亲自表演了至今为观众所耳熟能详的相声名段,并不遗余力地研究相声、曲艺的源流以启后人,还注重相声人才的培养,如贾振良、马季、李如刚、师胜杰都是他的学生;为了中国的相声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受到人们的爱戴和怀念。
郭德纲是多才多艺的想声演员,早先跟高庆海学习评书,后来拜相声名家常宝丰学习相声,到创立德云社后又师从过相声名家侯耀文(侯宝林第三子);对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等也颇为熟悉。
郭德纲对相声的贡献是在1996年创办北京德云社后显现出来的,从2005年起,他及其德云社成员异军突起,以狂飙突进之势,使几乎沉睡下去了的相声作为艺术又受到了公众的重新关注。
郭德纲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敢为人先,把传统相声与当代公众的审美观念结合起来,把相声艺术包装成美仑美奂的商品推向舞台,赢得了观众,赢得市场,当然也为自己赢得了票房!可以说郭德纲及德云社成员实现了相声的“二次复兴”。
但郭德纲主张“商演”,说相声是为了赢利;尽管“火”透了半边天,而其相声作品能否经得住起时间的考验还要假以时日;另郭德纲功成名就后就演电影、当评委、上电视、做主持、出席各种仪式等等忙得不亦乐乎,所以,很难形成自己的相声理论!
郭德纲能超越侯宝林成为一代相声大师吗?
首先声明,每天晚上我都是听着郭德纲的相声入睡的,为什么听?因为我需要批判性的听,就如同老郭相声里批判性的去洗头房一样。但是听了我会笑,还可以催眠。
其次,把郭德纲和侯宝林老爷子拿到一起比较合适么?于公,一个是主流肯定的相声大师,万人敬仰,桃李满天下;于私,侯老是郭德纲师傅,侯三爷的亲爹,那就是小郭子的师爷,孙子就是孙子,不能和爷爷比,拿到一起比较那叫大不敬。少林除了无数高僧,孰能和达摩祖师一决雌雄?武当无数后起之秀,孰敢和张三丰共执牛耳乎?唐宗宋祖,见了爷爷也要磕头,秦皇汉武,也是别人的孙子。
再次,本人承认,个人审美层次低下,实在不能喝着咖啡看歌剧、芭蕾,本人就喜欢一口饺子一口蒜,面条配蒜也不错,至于大葱生吃,更是人间美味,加上葱伴侣的大酱,夫复何求。
最后,郭德纲是不是大师于我何干?只要他的相声让我乐,如果不乐大爷给他乐一个,就可以了。不过我心怀感谢,那些想把郭德纲搞臭,搞垮,打翻在地,永世不得超生的仁人志士们,郭德纲这样的下三流就应该彻底打翻在地,让他回到当初台下一个观众的时代,那样我不仅可以补上一张票钱,想想台下只有一个审美品味极端低下的我,花一张票钱就可以包场的场景,我内心无比的激动。你们要加油啊,我等着你们给我圆梦的那一天。
郭德纲能超越侯宝林成为一代相声大师吗?
不懂的别瞎说,很多人会认为没有郭德纲的话,相声早就消失了,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侯宝林当面将相声从一个市井文化带到了可以在舞台表演,在电视上演出的民族艺术。可以这么讲,如果没有侯宝林对相声的改革,相声根本不可能在电视上甚至广播上播出,不用等到郭德纲,相声早就消失了。侯宝林大师在中南海给毛主席表演过的,就这一点,郭德纲比得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