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的中国被称之为九州?古代的九州都是现在的哪里?

我们都知道,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为什么是黄河而不是长江。这是与地理环境相关的。黄河在北方,中下游地区进入平原地带,由于少了山谷的限制。黄河在下游经常泛滥而变换水道。大江大河流域,是适合人类发展的。可是,黄河的泛滥,又影响了先民的生存。于是,治水,使黄河能沿着固定的水道前行,就成了先民们生存的大问题。最后,大禹带领人们解决了水患的问题。这样,先民们在黄河流域的生存环境才变得相对固定。之后才能形成文明的板块。而且,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也加深了,文明的发展也就更快了。这就是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原因。

大禹治水之后,把天下划分为九个部分。这就是所谓的九州。他们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

这九个州的大体位置从他们的名称上大体都可以推测出来。冀州的冀,是今天河北的简称。它的地域主要在河北和山西。兖州、青州是在今天的山东,徐州在江苏的北部,山东的南部。扬州在江苏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地区,加上浙江、江西的一部分。荆州在今天的湖南、湖北。梁州是陕西南部到四川。雍州则在陕西到甘肃。

这种对九州的划分,来自中国古代典籍《尚书禹贡》。据说是大禹治平水患之后对天下的划分。但后世学者认为,《禹贡》不是上古文献,而是战国到汉代时期的伪做。之所以要做这样一篇地理志出来。是为了天下治理的需要。而大禹时期,显然不需要这样精细的天下分区。

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有一篇说的中《禹贡》中叙九州的顺序问题,是这样说的:

《禹贡》叙治水,以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为次。考地理言之,豫居九州中,与兖、徐接境,何为自徐自扬,顾以豫为后乎?盖禹顺五行而治之耳。冀为帝都 ,既在所先,而居北方,实于五行为水。水生木,木东方也,故次之以兖、青、徐;木生火,南方也,故次之以扬、荆;火生土,土中央也,故次之以豫;土生金,金西方也,故终于梁、雍。所谓彝伦攸叙者,此也,与鲧之汩陈五行相去远矣。此说予得之魏几道。

这段话说,《禹贡》中九州的次序是根据五行相生的次序排列的。因为大禹生活在冀州,也就是今天河北一带,所以,以北方的冀州为起始。北方为水,水生木,到东方三州是兖、青、徐。木生火,到南方,南方二州是扬、荆;火生土,土为中央,才到中原的豫州;土生金,到西方的梁、雍二州。

这种说法大约有点道理。但这段话也从侧面证明了《禹贡》并非出自上古,而是汉代。因为五行观念的成熟是在战国时期。如果真是大禹划分了九州,大约不会按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因为那时这种观念还没成熟。

就算是战国至汉代提出的九州观念,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说明两千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已经有天下统一的治理观念了。纵观人类历史,那时还没有任何一个其它文明在这么大的地域范围之内提出统一的天下治理规划。读读历史,我们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和中国文化底蕴的深厚。

为何古代的中国被称之为九州?古代的九州都是现在的哪里?

认证考核答题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就是九州,又名神州,古代的中国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它的划分是一个巨大的九宫格,在中国版图上,横两条线,竖两条线,形成一个“井”子,分为九份,称之为九州。天子居中,八方朝贡。传说大禹治水时,天下那时才分为九个州,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古籍记载也不同,不同时期的划分范围也不同,大禹时期九州的分划情况: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洲,雍州,冀州,营州。后来九州又被称谓十二州,从冀州分出并州,幽州,营州,加上原来九州就是十二州。

九州所辖区域,开始泛指,后来才具体划分,可能在战国时期。划分有三种:一种划分,豫州,属于中原,属河南,黄河下游,山东等地;徐州,起自黄海,泰山,淮河,也涉及到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冀州,起自黄河壶口,兖州,起自黄河下游,青州起自渤海,涉及河北和山东半岛,扬州起自淮河,荆州起自荆山,凉州起自华山,雍州起自黑水,西河等地。

第二种划分:冀州,豫州,属于河南大部,加山东西部,安徽北部。青州指山东东部一带。徐州是山东东南部和江苏北部。雍州指河北东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北等地。雍州又是包括陕西西部,甘肃河西,青海东南,宁夏等。荆州是两湖两广,河南和贵州,扬州是淮北等地。凉州是山西中南以及四川等地。

第三种划分:豫州,是九州的首要位置,起于河南。青州是东方代表,东岳泰山是五岳之首,青州是山东半岛,黄河以南。徐州是泰山以南,淮河以北。扬州是淮河以南,荆州是湖北以及长江中游,梁洲是陕西以及秦岭以南,四川盆地,雍州是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西北。冀州是河北以及陕西和辽河。兖州,黄河与济水之间。

中国地大物博,神州大地,幅员辽阔,真大国也,为你自豪,为你骄傲,为你歌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