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写于她新婚不久。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都是官宦世家。新婚不久,赵明诚外出做官。大约是任所条件所限不便带家属,夫妻便分居两地。这年的重阳节,李清照思念丈夫,便写了这首《醉花阴》寄给丈夫: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接到这首词之后,非常欣赏,又觉得李清照写的非常好。年轻人争强好胜之心大起。于是,也决定做几首压过李清照去。于是,他闭门谢客,埋头创作。几天之后,他写了五十首词。并把李清照的作品混在一起,请自己的好朋友陆德夫前来品评。陆德夫认真读完后评道:“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这首词,表达的是丈夫去后孤独寂寞的心情。词在苏东坡开创豪放派风格之前,是专门用来写情的,所谓“词为艳科”。李清照是严格遵守这一题材定位的。所以,她的词,特别是前期的,多写离愁别绪,思念之情。这首词的思想基调也是这样,表达的是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

李清照的词,被称为“易安体”。易安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很简单的语言,表达处深刻的意境。这首词也一样。全词没有难懂的典故,都是贵族家庭中日常所见的事物。能过这些简单的文字意象,表达出深刻的情感。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深秋意象。深秋在我们的印象中,应该是秋高气爽。可是,李清照的笔下,一开始就是愁云惨淡之象,薄雾浓云愁永昼。而其中的“永昼”,在文学中,一般不会用于秋日,而是用于夏日。原因很简单,永是很长的意思。永昼指的是白天很长。而九月深秋,天渐渐短了,可见,李清照笔下的意象,是她心中的意象。夫妻分别之后,时间变得很长,很难熬,所以,又用了一个愁字。

瑞脑销金兽,说的香炉中烧的是瑞脑香。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都不用解释,半夜凉初透的“凉”,表现的还是孤枕难眠的寂寞,以及对丈夫的思念。

东篱把酒,明显有借酒浇愁之意。但也表现出哀而不怨的节制。东篱是用陆渊明采菊东篱下之典。但就算是不明此典,也知是写菊花,因为下面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什么要“莫道”不销魂呢?因为,销魂是与春情相联系的,而现在写的是秋景,所以说,莫道不销魂。销魂,既与离别相关,又与情爱相关。秦观有“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所以,销魂在中国文化中,不是深秋意象。所以李清照才说,莫道不销魂,难道秋天就没有离别之恨,相思之苦了吗?

帘卷西风,是西风卷帘的倒装。西风吹来,更增萧瑟之意,所以,人比黄花瘦。其中又有青春抛残的惆怅之意。

总之,李清照的这首词表达的是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意。

李清照《醉花阴》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感谢悟空邀请。

李清照是个才女,是个婉约派词人。她和赵明诚结婚以后,生活过得很惬意,作诗填词,弹琴做画,收藏整理金石古玩,冬天则踏雪寻梅。夫妻两人感情越来越深。

但是新婚不久,赵明诚就按照朝廷的旨意,离开了京城,调往外地做官。这一年重阳节,李清照独自一人过节,觉得冷静,非常想念丈夫,因此写了思夫之作《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写自己对丈夫的怀念,前面都是写景写物,后面是借景生情,重点落到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具体来说,这种新婚久别的思念和寂寞特别难耐,正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个人认为作者李清照的词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表达的。

一个是抓住景物的阴凉来描写人的愁绪

词中的“薄雾浓云”、“玉枕纱橱”,一写外头,一些里面。外头没有太阳,是阴暗的天,给人以压抑感。里面桌椅床帐,家具摆设,还是往日那些物件,但现在感觉冰凉,越是夜深人静,就越是寂寞难耐。实际上这些东西和平时一样,只是带上了作者我的色彩。

二个是从节气时令中来写忧愁感伤

词中有“佳节又重阳”,在重阳前冠以一个“又”字,说明往日的重阳的欢乐,运用对比的手法,提醒赵明诚在看诗时的注意。另外,重阳素有登高望远、怀念亲人朋友的习俗,古人还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说法。因此在节日热闹的氛围中,写自己一个人的独处,其中的况味只有自己知道。

三个是用饮酒赏花来冲淡自己的思念之情

词人李清照离不了酒,高兴了喝酒,苦闷了也喝酒。高兴了是喝酒助兴,如“昨日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苦闷了是借酒消愁,如”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这里的”东篱把酒黄昏后”,一句话有三层意思,东篱是赏菊,来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把酒就是借酒消愁,麻醉冲淡自己紧张焦虑的心情;黄昏是归家团聚的时候,可此时李清照只有形单影只的寂寞。

此时酒也喝了,菊花也去看了,但这些真的能够冲淡她那浓浓的感伤吗?

总之,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分别后,恰逢重阳节,回忆起新婚快乐的日子,一个人感到寂寞难耐,就写下了《醉花阴》这首词,排遣自己的愁绪,寄托对丈夫的思念。

这首词的艺术成就也是很高的,特别是末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历来被人推崇,已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李清照《醉花阴》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清寂、顾影自怜、思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雾霭蒙蒙,乌云密布的秋日,必定会哀怨忧愁。“永昼”又是多么极端的表述呀,似乎着惆怅的心情,历经了很久很久,并且如此地延绵不断。炉中的香,缭绕环恒,也象挥不去愁思。这一外一内的环境描写,都是灰蒙蒙的感觉。佳节到了,本是喜庆的日子,由于分离,而变得更加凄凉。无论是秋夜,还是内心,都是凉透的。寄情于景,借景抒情,这一段,让我看到了诗人“清寂”的日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而充满才情的李清照,自然有她挥洒抒情的一面。赏花饮酒,借以排忧。而景由心生,悲伤的人,自是满眼的悲情,相思之苦,浓郁而不可驱散。最终,“人比黄花瘦”,让我仿佛看见那个顾影自怜的女子。

这一切的起因,还是源于对丈夫的思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