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作家还能不能写出四大名著之类的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国小说较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等等。到明清时期,中国小说开始大兴。这个时期,小说家人才辈出,作品也丰富多彩。短篇小说出了出了冯梦龙、凌濛初、浦松龄等大家。长篇小说创作也是一派繁荣景象。四大名著,就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品。

四大名著是从“四大奇书”发展而来的。它们是明代长篇小说最优秀的代表。《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水浒传》是草莽英雄故事;《西游记》是神魔小说;《金瓶梅》是世情小说。因为它们代表着四个类型小说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四大奇书”。

四大奇书的创作方式是不一样的。除了《金瓶梅》是文人独立创作之外。其它都是世代累积型小说。这些小说的素材都是经过多年累积,集体创作,后经文人综合加工而形成的。比如《三国演义》是在正史资料的基础之上,加上民间传说,以及罗贯中的个人创作而产生的。《西游》《水浒》与此相类。

清代之后,长篇小说《红楼梦》问世。它虽然是未完成之作,但依然以极高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深深打动了读者。由于《红楼梦》的题材与《金瓶梅》相似,都是以家庭情感生活为线索,而《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性远远高于《金瓶梅》,后者以其自然主义的创作倾向和露骨的性描写而长期被禁。因此,后来的出版者,在整理古典小说出版时,把《红楼梦》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一起出版。称之为“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的每一部,都是一类小说中水平最高的。仅以《红楼梦》为例,它是流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相结合而产生的杰作。小说不但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架构,比如“女娲补天”“太虚幻境”“石头下凡”“仙草还泪”等情节设计。同时小说的内容还有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吃、穿、用,都有现实的依据。甚至其中看病的方子,以及吃饭的食谱,都与现实相吻合。

除了艺术架构的巧妙之外,其叙事的结构也与以前不同。以前的小说叙事都是单线或双线结构,而《红楼梦》是多线交集前行的网状结构。其故事之复杂,叙事之严密,前所未有。

《红楼梦》在思想性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以至超出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曹雪芹提出了以心灵契合为前提的爱情观念,是与以前“恋才爱色”的爱情不同的。这种以思想的一致性为前提的爱情,在曹雪芹之前没有,以后也未见。只有社会进入现代之后,这种观念才被普遍认同。曹雪芹生于盛世,他却在盛世之下,看到了盛极必衰的危机。并从婚姻道德和观念上寻找这种危机的根源。这种眼光是不被当时大多数人理解的。包括续书的高鄂。

总之,四大名著的文学艺术成就都是很高的。它们是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体现。

时代不同了,文化作品承载的内容也就不同了,创造的方法和目的也不同了。中国现代小说从鲁迅算起,到现在也不过是一百年的时间。现代小说与古典小说很难放在一起比较。这就好比唐诗和宋词一样。不能比较,也不必比较。如果硬要比一下,我觉得,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其创作的水平,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还没有达到四大名著的水平。以后要达到也很难。之所以这样认为,有以下原因。

其一,就世代累积型小说来说,因为传统社会中,社会发展比较缓慢。某些体裁的作品,可以在社会发展中慢慢积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社会发展很快,很难再有这种几百年积累的素材了。

其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变化很快。在短时间内,很难把握时代的精神到底在那里。从现代文学史上看,五四时期,小说以文化反思为主。抗战时期人,出现了一些抗战题材的作品。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又出现了以反应现实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总之,一个时段的社会风尚,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迅速 就会被忘记。较长时段的时代精神无法被概括和把握,就无法写出所映大的时代精神,的作品。更不可能出现象《红楼梦》那样,既有时代特点,又超越时代的伟大作品。

其三,象《红楼梦》这样的作品,其作者是对社会方方面面都人深刻了解的大学问家,是全才型的作者。可以说于学无所不窥的通才。只有通才,才能写出涵盖社会生活全部内容的伟大作品。

现代社会中,不要说作家了,就是做学问的,也很难有全才,通才型的人物。因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学问也越来越多,能通一门两门就很了不起了。于学无所不窥的人物,很难出现了。

现代作家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甚至伟大的作品,有一些也是能够流传后世的。比如,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剖析,对文化的反思,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巴金对封建伦理关系对个人的压抑也有很深有揭示。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宏大的历史视角,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反思意味。莫言以一种异域的视角,来观照中国故事,也给人别样的感受。这些作家作品也都是很优秀。但是,如果说谁的思想和艺术性上能够超过《红楼梦》的,恐怕还是找不出来。

以后或者会有吧。

如今中国作家还能不能写出四大名著之类的书?

那我认为可能性很小,也就有0.002%的可能,因为今人之眼界胸襟修养见识与文学历史基础,连古人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古人五岁束发受书,私塾开蒙,需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龙文鞭影,通过童子试后,还需要学习秦汉隋唐等前四史,需要学习四书五经及诸子百家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由秀才举人一路考到京城!学习背诵之后,还需要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所以秀才举人常常参加所谓会文的聚会,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切磋学问,比自己枯坐书房冥思苦想要强的多!而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作者罗贯中与施耐庵仅为秀才之身,连举人贡生都不是!吴承恩38岁才考上举人,曹雪芹生于达官显贵之家,对于功名利禄并不热衷,他依仗父祖功劳,15岁补个螨州官学生资格!我想说的是一代人有一代人欣赏阅读书藉的习惯,而四大名著都诞生于元末明清中期的特殊历史时期,作者坎坷不幸的遭遇,更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他们用眼中血泪胸中郁结的悲愤之气,拿如椽巨笔给我们广大读者描绘了自东汉末到两宋明清时期那一番或金戈铁马热血悲歌或官府绿林神仙世界或贵族府第青年男女爱恨情仇的故事!我们为什么再也写不出这么好的作品,那是我们现在生活太舒服太幸福啦!英国诗人雪莱在致友人的信中说: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从痛苦与不幸中产生!文章憎命达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中国作家还能不能写出四大名著之类的书?

能,什么时候都能。不能说中国人永远只有这四大名著,再也不会有名著出现。

如今中国作家还能不能写出四大名著之类的书?

后无来者,因为现代中国人已经没有那样的文学修养了。

如今中国作家还能不能写出四大名著之类的书?

怎么不可己呢?堪比四大名著的小说,解放前的不说,单说解放后出的,別说四大名著,比八大名箸还要多,下面听我道来。一,烈火金鋼。二,林海雪原。三,青春之歌。四,铁道游击队。六,苦菜花。七,红岩。八,保卫延安。九,四世同堂。十,家。其它,莫言等一些现代作家的小说,还有很多,总之决不次于四大名著。

如今中国作家还能不能写出四大名著之类的书?

四大名著是对《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四本书的统称,也是对这四部书价值的一种认可。但是并没有谁公开提出这个概念。

明代王世贞提出”四大奇书“,指《史记》《庄子》《水浒传》《西厢记》;冯梦龙随后也提出”四大奇书“,指的则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但由于《金瓶梅》有些呵呵呵呵的原因,清朝被封禁,顺治年间就把《金瓶梅》封号了。

《红楼梦》于清乾隆年间问世,有人认为《红楼梦》和《金瓶梅》差不多,也该封禁,但《红楼梦》问世晚,所以没完全禁止。这样《红楼梦》逐步取代了《金瓶梅》,形成了新的“四大奇书”。

“四大名著”是出版社在集中出版时,经常对这几个当时最畅销的“四大奇书”一起出版,广告吹捧说这是”四大名著“。说的多了,称谓也就特定下来了。这样看来,也算是对这几本书的大众认可吧。

中国喜欢”四“这个概念,比如四大天王、四大美女、四大才子、四大金刚、四海龙王、四猛八大锤、四喜丸子、四人麻将等,就西天取经也四个人一伙,仿佛觉得四个人坐在一起挺扎势的一样。

这样看来,其实四大名著是个市场概念,也是一个时代概念。这四本书都是封建社会的作品,属于古代小说,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被冠以这个名而已。

那么,不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社会受众。甚至说有些书在出版的时候并不受欢迎,但是过了很多年之后,它会受到追捧。《红楼梦》也算之一吧,还有《呼啸山庄》等。

如今的中国作家能不能写出四大名著呢?肃竹认为是可以的,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我们的时代也会有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作品。很简单一个例子,现在《四大名著》的读者群在不断的减少,《红楼梦》也曾经被称为怎么读都读不下去的书,红学会的价值和意义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成为人们眼中沽名钓誉的代言。

而与此同时,一些优秀的当代小说却长盛不衰,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当然,这些当下或者有较长时期保持旺盛势头的作品,将来也会衰落,但是,他们却成了一个时代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至于能不能跻身什么几大名著这个圈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作品有了它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我们期待着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

肃竹2019.4.8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