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才华横溢,曹操明明很欣赏他为什么还要杀了他?
伴君如伴虎。旧俗是不仅要以下敬上,还要绝对服从丶事事尊崇。
杨修是世代名儒之家,曹操一开始也是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可杨修有个弱点就是把人看的太透,处处显示他的见识超过每一个人,也不把曹操看在眼里。经常点评曹操的言行,最初曹操也能容忍,可时间一长心里就很不舒服,这不是处处显示出高我一头,大大降低了我的威信和声誉吗?
曹操本来也善于重用人才,像对关羽上马金丶下马银百般收络人心,那怕关羽有"降汉不降曹"之约,只要能替他上马斩颜良丶诛文丑,一切眼开眼闭。
可杨修一介儒生,曹操内心可有可无,况杨修世代汉臣,并不会效忠曹操,在三番五次贬低曹操丶看破曹操,最后才遭致杀身之祸。
曹操对逆臣异心人历来心狠手辣,杀孔融丶借刀杀弥衡,逼死荀彧。杨修却麻木不仁,不能稳重自保,而是一再挑战曹操,实是不明之举,才会丟掉性命。
杨修一是清高,二是口无遮栏,三实是不懂得明哲保身,应处处小心应对枭雄曹操,言多必有失,言重易惹事。
对比司马懿丶徐庶,小心谨慎或一言不发,人在屋檐下,只得低下头,才确保万无一失。
杨修才华横溢,曹操明明很欣赏他为什么还要杀了他?
杨修的聪明睿智是强于曹操的,“绝妙好辞”比曹操快了三十里,也是一个特别善于分析猜测的人。
但是杨修还是年轻,锋芒太露,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在杀机四起,动则刀兵相见的战场上,岂是耍小聪明玩小手段的地方,有时明知不敌,也得故作轻松以安军心。有时候明明可以吃了敌人,也要装作害怕的样子,引诱敌人。这种情况只能一个人说了算,突然跑出来另一个人瞎说一通,这多少人怎么办?听你的还是听曹操的?
所以曹操说“借汝一物,以安军心”,拿走了杨修吃饭的家伙。
斗个闷子,解个乐,挣个高低,无伤大雅。闹着玩嘛,大家都很累,开心罢了。做事情,尤其是大事情,还是军事,性命攸关的事情,怎么能你替老板拍了板,这算什么?
杨修才华横溢,曹操明明很欣赏他为什么还要杀了他?
三国演义中说是嫉妒杨修之才,个人觉得不是,曹操爱才之心,有目共睹。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杨修此人,并无大才,却善于揣摩上意,用现在眼光说就是爱出风头,耍小聪明,在领导面前极力表现,吃相不雅!二是世子未定,杨修跟曹丕走的太近,而丕素不为操所喜。量变引起质变,后来以扰乱军心被斩,确实有点冤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