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比曹雪芹如何?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镛)于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

昨晚惊悉金庸老先生离世。今早在头条上看到这个问题。做为一个金迷,权且说上几句,算做对老先生的怀念。

在中国文学中,小说这种题材是在明清时期发展并走向高峰的。曹雪芹的《红楼梦》代表着明清小说的最高水平,把金庸和曹雪芹放在一起比较,本身就是对金庸的极大肯定。金庸最终在文学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还要时间的考验,但金庸一定是二十世纪华语文学作家中拥有读者最多,作品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家。仅凭这一点,把他们二人放在一起比一下,也不会辱没了曹雪芹。

曹雪芹的《红楼梦》,现在被看成是纯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面科全书。而金庸的小说,被列为通俗文学。于是,有人会说,他们两人不能放在一起比较。不是一个层次的。这种说法,恐怕未必讲的通。

通俗文学,在现在人的观念中,被认为是低于纯文学的。可是,明清时期的小说,在当时的文学世界中,也是被看做是通俗文学的。当时的纯文学是诗词歌赋和散文。写小说是被人看不起的下里巴人的事。所以,明清小说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连作者的姓名都弄不大清楚,最著名的是《金瓶梅》,《红楼梦》也是其中之一,关于他的作者是谁,让后来的研究者费了多少精神,以至于直到现在,还有人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可是,历史发现到今天,《红楼梦》成为名符其实,谁也无法否认的经典。

到了现代,小说也进入了高雅的文学殿堂之中。可是,在小说中,又分出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相对于纯文学,通俗文学因为其思想与艺术性都不高,为人们所轻视。通俗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易于被普通人所理解。也正因此,通俗文学有一些与低俗相联系。但这并不说明通俗文学就是低俗的。通俗文学做为一个文学门类,作品也有高下之分,最高水平的通俗文学就是雅俗共赏。《故事会》里的故事,大都是通俗文学,被认为是文化不高的人看的。一般文化水平高,文学欣赏能力高的人是不太感兴趣的。他们喜欢纯文学,而纯文学大多数文化低的人不爱看。而金庸的小说,上到著名政治家,大家教授,下到普通农民,贩夫走卒。他是二十世纪后半叶至今,华语文学中唯一一个读者群覆盖全部社会群体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社会阶层的人,都有他的读者。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鲁迅的母亲也是读书识字,爱读小说的。鲁迅自己说,他的母亲是不读他的小说的。她喜欢的作家是张恨水,所以,鲁迅常常为母亲买张恨水的作品。而张恨水就是海派的代表作家,也算是通俗文学。但鲁迅自己是不会去读张恨水的。我们说这个事情,是为了说明金庸的读者之普遍。一个拥有这么广泛读者群的作家,难道不应该在拥有崇高的地位吗?肯定应该。

金庸的小说是雅俗共赏的,虽是通俗文学,但并不低俗。《红楼梦》被推崇的一个原因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书中都有反映。而金庸的小说也一样,凝聚了非常多的传统文化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茶道、武术等等,在他的作品中,几乎无一不包。

金庸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体现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又体出强烈的时代精神。他塑造的人物,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这样的文学能力,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他塑造的郭靖,郭大侠代表的是儒家的人格,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以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一切。他塑造的杨过和令狐冲,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人格,张扬着一种个性精神。而这种个性精神又与西方的个人主义绝相同,他们是从中国文化中走出的人物。

既然把金庸先生与曹雪芹来比较,就不得不提一下金庸的《鹿鼎记》,这是老爷子的收山之作,我个人认为,这也是金庸最好的作品。我曾经看过一位学者的文章认为,《鹿鼎记》是一部反《红楼梦》的小说。《红楼梦》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具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的人,是一个美好的形象,美玉无瑕。就是这样的一个美好的形象,在现实中处处碰壁,并最终被社会所毁灭。而《鹿鼎记》的主人公却是一个“婊子养的”连自己的父亲都不知道是谁。也无所谓道德,也没有原则。可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却在现实中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而韦小宝的名字,大概与贾宝玉还是有点联系的。这种对中国文化深层次上的思想,以及它所达到的深度,恐怕是一些纯文学作品都无法达到的。

《鹿鼎记》除了反《红楼》之外,还是反武侠的。他的主人公韦小宝本质上不是一个武侠人物,而是一个没文化的文代人物。金庸以武侠起家,最后以反武侠结束,最终的落脚点又回到了文化上。因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被金庸以鲜活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所以,金庸的小说人物,有许多并不能被读者完全理解。比如韦小宝这个形象,在电视剧的改编中,因为演员无法承担这一人物的文化信息,只能把他简单的化的塑造成一个有缺点的英雄。但韦小宝和贾宝玉一样,是不能以一个简单的词语概括的。能塑造出这样的人物形象,能反映出这样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作家,是绝对可以称的上伟大二字的。

我第一次读金庸的小说,是在三十多年前,当时有一本叫《武林》的杂志,连载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那种阅读的体验,今天都记得很清楚。一开始我很怀疑这是明清的章回小说,而其中许多现代观念和思想明明是明清的章回小说家所不会有的。他的语言风格上,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当代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曹雪芹是伟大的作家,金庸同样是伟大的作家。为什么不能拿来比一下。至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只有后人的评价。个人觉得,如果说金庸比曹雪芹稍低些,我也接受。我觉得除了曹雪芹之外,金庸和明代的冯梦龙也可以比一下。我觉得拿历史来比较,他可以放在冯梦龙和曹雪芹之间。

放在当代,金庸就是金庸,不用和任何人比。

金庸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比曹雪芹如何?

金庸文学成就拿诺奖卓卓有余。

金庸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比曹雪芹如何?

金庸与曹雪芹两人本就是不同时期的人,文学著作也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故无法在一起进行比较。若是非要进行对比一分高下的话,根据个人喜好,个人以为金庸略为胜出一些。

开篇先申明:本文不否认《红楼梦》的伟大,并且非常肯定曹公雪芹的语言文字功力,他已经将中华文字提炼到了极致,炉火纯青,臻于化境,纵观古今中外,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一高度,并与之比肩,但本文也不盲目抬高《红楼梦》在心中的地位,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认真态度,进其进行自认为较为公正的有对比性的评述。当然本文为笔者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首先,就作品而言,《红楼梦》以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爱情为主线,以家族的兴衰为辅线展开的故事,故事虽然精彩,艺术价值也极高,但《红楼梦》终究是有其局限性的。书中绝大多数的章回都是围绕着几个家族内部的事情进行描写,对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物虽有所提及,但终究是着墨不多。社会必竟不是只有几个家族,家族之外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的人性岂是一本红楼能够概括?历史、时势、官场、战争以及人性的善恶美丑,又岂是一本红楼能够概括?人虽同食五谷,但人与人之间大不相同,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又岂是深处深闺府邸中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们所能够全权代表的?反观金太侠所著的十五部书,武侠世界中僧、道、尼、官、侠、俗各色人等一应俱全,历史、时势、官场、战争一个也不少,人性善恶美丑、恩怨情仇一个不也落下,虽人物众多,然各人有各人的性格特点,这样反映出来的才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组成的社会。

其次,从大众审美而言,《红楼梦》虽然艺术价值和文学地位高,但真正能够让现代人产生心理共鸣的亮点并不是很多。

(1)《红楼梦》的亮点之一就是家族的兴衰这条辅线。《红楼梦》一书刚刚出炉时,由于当时社会大众普遍学识不高,所以对于书中家族的兴衰常常会有人唏嘘不已,发出世道无常的感慨。但是对于受到过良好教育,通晓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看惯了风云变幻朝代更替的现代国人而言,这一个曾经的亮点已经不具备了太大的价值,这点是不需要争议什么的;

(2)《红楼梦》的亮点之二就是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情感纠葛一条主线。由于三个人的性格特点,在封建思想以及封建家庭的主宰下,三个人的爱情纠葛结局其实早已经是注定的,所以在书中你只能够看到一场注定了是悲剧的爱情故事。反观金大侠笔下诸多人物的爱恋故事,不同主人公拥有着不同的性格,拥有着不同的社会阅历,拥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情感诉求,或悲或喜,或苦或乐,结局也是各不相同,读后让人不忍释卷,荡气回肠间,心中生出诸多感慨;

(3)《红楼梦》的亮点之三就是展示出了的生活上的各个方面,诸如医药、茶道、服饰、琴棋书画等等,这些方面的价值红学家们正在竭力发掘。但在这里我有个疑问:除了诗词纯文学类的东西已臻于化境,其他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东西就真的值得我们这些普通人去探究吗?诚然《红楼梦》是高大且博大的,语言提炼已臻于化境,在诸多的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涉猎,但是博大就一定意味着精深吗?人皆言“博而不精”,不可否认《红楼梦》所涉猎到的领域,在描述中也有着一定的深度,但是这种深度和广度真的能超越这一领域的其它专业性强且又精深的著作吗?我看是未必,这一点是值得我们静心去思考和有待商榷的。

反观金大侠所展现的江湖世界,天大地大任我逍遥,好不自在好不快活,这不正是当今社会中人们内心所渴望向往的仗剑走天涯的自在人生吗?人生得意如韦小宝,不正是当今社会中无数人所追求的终极梦想吗?侠之大者如郭靖,贪恋荣华如杨康,深情如杨过,薄情如林平之,义薄云天如萧峰,优柔寡段如张无忌等等人物无不个性鲜明,大侠笔下大奸大恶之徒当然也不会少,阴险狡诈如伪君子岳不群、凌退思、戚长发、公孙止、丁春秋、欧阳锋、血刀老祖、冯锡范等人刻画入木三分,这些正面反面的人物不正是我们这些现代许许多多人的真实写照吗?

其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历史局限性。每一个作家的作品都会络上自己所处时代的络印,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红楼梦》也不会例外。纵观《红楼梦》全书,文中多处显露出对封建制度、封建生活的推崇,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家族曾经辉煌的追思以及重新辉煌的向往。曹雪芹对封建社会似有反抗,但这种抗争是被动的也是软弱悲观的,并且还不够彻底。“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回忆式的叙述,尽管全书文辞优美,文字登峰造极,但究其中心思想,却是无奈与消级的,即便是有抗争的思想,也不够彻底。《红楼梦》全书读下来,给人感觉就是四个字:悲情、消级。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信息也在大爆炸,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精读悲情的《红楼梦》,去接受消极的思想,除了些许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外,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乐观的心态其实并无益处。《红楼梦》成书之时,虽然有着思想上的“进步”,但这种进步是与曹公生存的那一个封建时代相比较而言的,对于《红楼梦》书成几百年后的今天,这种思想显然是不够积极的,并且也不太符合时宜的。

压力无处不在,但是反观金大侠对压力的处理方式,主人公大多是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艰难地不屈不挠抗争,一步一个脚印成长,文中正能量满满。当今社会,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生活工作可谓是压力山大,难道在他们闲暇放松之余,还要让他们绷紧神经仔仔细细去拜读消级的充斥着封建思想的大作吗?当然不合理。反观金大侠所著作的十五部书,书中所述无论是生活、教育、情感以及社会,都有着自己对人生的理解,且这份理解和感悟高度契合了当今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落笔行文,张驰有度,文章乐观通达,正能量满满,字字句句融入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给我们内心世界带来了无穷尽的力量。社会各个阶层能够雅俗共赏,不正是对大侠所著十五部书价值的肯定吗?“得人心者得天下。”金大侠的武侠世界不仅仅融入了我们的灵魂,更为重要的是,大侠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贪多,只求精,数度修改,以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这种精神不正是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的工匠精神吗?

其四,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思考,吸收,然后致用。读书的终极目的就是从书中汲取到营养,然后独立思考书中的内容,从而感悟出些许道理并融入到自己的道德思想体系,以求学以致用。但学以致用的前提是,你对这本书一定要读懂吃透,如做不到这一点,一切都是虚妄的,读不懂吃不透又如何去思考?如何学以致用?《红楼梦》语言提炼到了极致,反使得文章深奥难懂,非特别喜爱且文学底子特别深厚的人静下心来难以读透;反观金大侠的武侠著作,文浅易懂,偏偏道理又通透。举个例子,《射雕英雄传》中受伤后的黄蓉对郭靖说:“靖哥哥,我死后只有三个条件你要答应。第一,我死后你可以难过一阵子,但不要难过太久;第二,我死后你可以娶别人,但一定要是华筝,因为她是真的爱你;第三,我死后你可以来墓地看我,但不要带华筝来,因为我毕竟还是很小气。”寥寥数语,黄蓉的性格及其对郭靖深沉的爱和不舍之情跃然纸上。就这浅浅的几句话,偏偏又至情至性,这就是为什么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只要是个中国人(或华人),只要读到这些书就会不忍释卷的原因吧。单单就这一点,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金大侠的武侠著作比曹雪芹的《红楼梦》更具有可读性,我们也更容易从中悟出些许道理来。

其五,就消耗时间与获取知识的性价比而言,有精研四大名著的时间与耐性,还真不如读下列这些书中的几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简史》、《捭阖策》、《孙子兵法》、《周易正义》、《论语集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以及金庸武侠系列等。历史、哲学、智慧、谋略皆有,学问、情感、故事一个都不缺少。

综上所述,金庸与曹雪芹两人,虽同属文坛巨匠,然而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所长,加上他们两人的读者粉丝群也不尽相同,所以拿这两人进行比较并无半点实际意义。

以上仅仅为笔者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14个字贯穿了金大侠的一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大侠之名,金庸先生实当之无愧!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大侠挥剑而来,开创了一个武侠新世界,然后又潇潇洒洒奏箫驾鹤而去,金大侠,一路走好!

金庸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比曹雪芹如何?

没有可比性,红楼梦与天龙八部放在一块,估计所有人都喜欢看天龙八部。红楼梦未来影响力绝对比不上金庸的武侠说,金庸的武侠小说未来将会不停翻拍。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金庸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比曹雪芹如何?

文学成就当然是曹雪芹高了

但论金庸的影响力华人里面无人能出其右

我指的是从古到今所有作家

基本上身边十个人有九个人是或多或少读过金庸的

就算没读过总看过改编的影视剧

上至国家元首 下至贩夫走卒

金庸小说的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

又吸收了西方价值观加以糅合

有家国天下、忠肝义胆、又有对平等自由的追求

这些东西能够潜移默化影响无数人

或为他们传递一些正能量的东西

哪怕那只是一些很粗浅的道理

但是能够深入人心、扎根发芽

就好比太祖长拳,它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武学

但就是人人皆可练,它不能让人成为武林高手

但能使大部分人强身健体

相比之下《红楼梦》就像易筋经

虽然博大精深,对于大多数人来讲

那仅仅只是一个很牛逼的存在而已,汲取不到养分

所以金庸小说固然被很多人很多所谓的文化人、稍微多读了那么几本破书的半桶水所不屑

但你不能否认,一个文学作品,能对普罗大众尤其是对很多文化程度不高几乎不读书的受众

能够吸引大家读,读后使人三观稍微正一点、爱国之心稍微浓一点 、良知稍微多一点 、正义感稍微强一点

我觉得这就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所以我吹爆金庸

金庸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比曹雪芹如何?

红楼梦乃中华四大名著之一,金庸的武侠小说若能跻身于五大名著,方可与曹公一较短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