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戏子真的能误国吗?有何依据?

"戏子”这个称呼,含有贬损的意味。就像妓女一样。这种贬损,不代表为戏子者人格的低下。它代表的是“戏子”群体在等级社会中地位的低下。因此,进入新社会之后,戏子的称谓被抛弃,改为“演员”、“文化工作者”或是“艺术家”等等。

“戏子”误国,本身是一个伪命题。但它之所以被提出来,还是有现实原因的。说它是伪命题,是因为,一国之误,无论是从历史到现实,都应该是当政和主政者负主要责任。而不是戏子负责。现实的原因是,这些年来,社会上确实出现了“戏子当道”的现象。整个社会充斥着一种“娱乐至死”的氛围。青少年们不崇拜为国奉献的英雄,科学家,劳动者,人人追逐的都是所谓的“明星”。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是靠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的。当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们,把精力和目光全部都投向娱乐明星的时候,人们难免会涌起“戏子误国”的感慨。

这里问的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戏子真能误国吗?这个问题,还真不能简单的用“能”或“不能”来回答。但历史上因戏子当道而导致国家灭亡的事情,确实是有的。

“戏子”这个职业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有的。大概很难说清楚。据说,戏曲界的祖师爷是唐明皇,那就是说,从唐明皇之后,才有了梨园行。但我觉得,戏子的历史大概不止于此。我们都知道,戏子之前的名字叫“娼优”,是为达官贵人或是人们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的那部分人。司马迁在受了宫刑之后对朋友说,皇帝对他也是“娼优畜之”。汉代的李延年,赵飞燕;唐代的李龟年,杨玉环,宋代的周邦彦等等,大概都属于此类人物。

“戏子误国”和“美人祸水”的意思大体相似。“美人祸水”是个常说常新的故事,因为它与人类永恒的话题两性关系相联系。到今天,差不多有了基本统一的认识,夏之亡,不在妹喜,殷之灭不在妲己,周之亡,也不在褒姒。赵飞燕不应是汉朝衰落的责任人,杨玉环也不应是安史之乱的背锅侠。应负责任的,是宠信他们的当政者。

“戏子误国”的论调,大概与此相关。历史上因宠信“戏子”而导致国破家亡的例子是有的。它就是五代时的后唐。欧阳修有篇文章《五代伶官传序》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后唐庄宗李存勗,大概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戏迷”或是“追星族”。他从小就喜欢戏曲,而且自己能做词谱曲。也正因此,他与许多戏子成了好朋友。假如,他是一个普通的贵族富家子弟,也没什么,恰恰李存勗是位皇帝,而且是位武功赫赫的皇帝。正因此,后唐的朝廷里,大批的戏子做了官。成为主持影响朝政的人。后来,也正是这些把持朝政的戏子们做乱,后唐庄宗李存勗身死国灭。

欧阳修对这段历史的评价,是非常客观,而有见地的。他说:“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但这里的人事,并不是指掌握权力的郭从谦等戏子们。他说的是李存勗。当他消灭了所有的敌人,朱温,刘守光父子等,都是当世英雄,那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可是,在成功之后,“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所以,欧阳修总结说:“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积于忽微,智勇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我觉得,后唐庄宗的这段故事,到今天还是有现实意义的。从这个故事分析,戏子误国的说法,大概是成立的。但他的成立是有前提的,就是身为皇帝的李存勗给了他们极高的社会地位也极大的权力。才使得他们最终把国给误了。《五代伶官传》大概给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戏子们做为从事社会文化和艺术事业的人,他们的行为不能越界。一旦越界,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最坏的可能造成王朝的履灭。到清末的时候,谭鑫培做为宫廷供奉,给老佛爷唱戏。可是,他是绝对不敢妄议朝政的。这也是各守本分之意。

今天的演员,与古代的戏子,既有历史的联系,也有时代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点,除了身份与社会地位的提高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历史上的文艺工作者,在本质上,是为政治服务的。现在的演员,在某种程度上,是为金钱服务的。为政治服务,表现为传播主流的道德和价值理念。而为金钱服务,表现为,金钱成了评判演员的唯一标准。也正因此,演员在人们的话语中,又变成了“戏子”。

文艺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无论在任何时代,文艺都应该传播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能成为唯利是图的敛财工具。

结论,在历史上,是有戏子误国的情况发生的。做为从事文艺事业的群体来说,他们当然是愿意全面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的。他们肯定希望自己的金钱越多越好,权力越大越好。但是,现实不是他们说了算的。因此,他们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里对社会造成一些困扰。但想真正把国误了,他们的能量没那么大。

纵观历史,戏子真的能误国吗?有何依据?

历史上的戏子误国跟红颜祸水都是一个性质,不过是统治阶级为自己的混乱统治找的借口罢了。但今时不同往日,明星的光环在媒体的强力推动下变得愈发耀眼,身价水涨船高,隐隐然已有社会顶层的姿态,个人认为这是不健康的社会形态。虽说明星需要曝光量是自身属性使然,无可厚非。但其收入和付出的努力严重不成正比!肯努力,有演技的高薪没话说,买皮相,卖人设,还没演技的还拿高薪就要坚决取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