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最值得现代人所学习的是什么?
王守仁(1472-1528),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他28岁中进士后在京师任邢部云南清史司主事、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并主考山东乡试。后因弹劾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正德三年其思想发生重要转变,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立志,于是背弃朱熹向外求穷理的格物致知说,并在当地建立龙冈书院。首讲“知行合一”。后升任江西庐陵知县,历任南京刑部、吏部清吏司主事,南京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
正德八年至滁州督马政,讲学规模逐渐扩大,一度强调静坐,要求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正德十一年,升任南赣佥都御史,奉命剿匪。剿匪成功后,强调思想统治,重视教化,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思想,使赣南的秩序得到恢复。这期间,他在赣南修建濂溪书院,其弟子薛侃根据他这期间的讲学出版了《传习录》。
正德十四年他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六月奉命讨伐宁王南昌之乱,35天后生擒宁王。
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经验,提出“致良知”的学术宗旨,认为这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若信得这三字,犹如操舟掌舵。
他在50岁时升至南京兵部尚书,后又退职回乡,晚年又总督两广军务,病死在归途中。遗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
现代人要学阳明功夫,最值得学的当是“立志”。
《传习录》陆澄录第二篇。“问立志。先生曰,只念念要存在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
《传习录》薛侃录第一篇又是谈的立志“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先生曰,初学功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功夫方有着落,或是死死守着,恐于功夫上又发病”。
陆澄录中先生所讲的立志,便是要寻一个目标,人处天地间,无志便无方向,随波百年,不过一浮生而已。若是思个前程,便要有个目标,有个“志”。有志人方能稳,方能有所进。念念不忘此志,时间久了便会有所功成。
此志如何能守?薛侃录中先生给出了答案。薛侃说坚持志向就像心痛,心只顾着疼痛,就不会分心去管旁人的,只一心在志上了。先生却说,刚开始的时候这样还行,但要知道心神本是出入无时,亦是不知起落。只有记得心神如此,一心守着,功夫才能有着落。若是死守着志向,恐怕在下功夫上又要发生失误。
这意思便是“志”由心起,光守着个“志”不行,还要看护好自己的“心”。心如何看护?让自己的“心”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言至此,止。
王阳明最值得现代人所学习的是什么?
王阳明最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就是,把追求功名利禄到心收回来,多关注自己内心的修养。
一来,现代人问题很多都是出在欲望太强,向外索取过多,争斗不断,焦虑紧张,活得太累。
二来,修心是根本,外面所有的一切都只在人的心中,都是内心创造出来的,不能舍本逐末。
修心不是说不做事,而是更高效地做事,还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王阳明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现代人宁愿花更多时间和金钱去学习知识、技能,但就是不愿意花一些时间来修心,这是现代人的通病。
结果就是,得到了机巧,失去了智慧,烦恼越来越多,遇到事情无法解决,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所以,现代人学习王阳明,就是要学修心。你觉得呢?
王阳明最值得现代人所学习的是什么?
现代社会,王阳明最值得学习的,或许就心学一个“心”字!
只要读王阳明心学,没有不被这一“心”字击中。道理简单明了,又难以实行。
心是什么,性是什么,心性又是什么,我们弄不懂,我们就会走错路,人生会越走越累。
我们逐物,致力于外,茫茫然不知所措,找不到解救的办法,却忘了办法就在自己身上,就在心中求。听王阳明“心”学,没有不翻然醒悟的。
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正心诚意”,所以路一开始也就走错了。我们心生私欲,或名或利,努力而不得,顿生厌世之心!“志于道,则不耻恶衣蔬食”。心在道上,减成败胜负之心,人自然轻松愉快。
当心烦意乱,被琐事困扰,不防学阳明心学,找个地方,静坐修炼,平心静气。省察克制,直达本心!心被事扰,一定是私欲所在。格得私欲去,接近天理,则“无入不自得”。
《易》说“先觉觉后觉”,脑子先开窍的帮助后开窍的。心学博大精深,我还没悟透。大家想要领悟心学境界,还是看王阳明全集。不得十分透彻,得三五分也终身受益无穷,
王阳明最值得现代人所学习的是什么?
成为圣贤。
王阳明最值得现代人所学习的是什么?
讲天理致良知!
王阳明最值得现代人所学习的是什么?
致良知,知行合一,四句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