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朱见深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一两句话还真难说的清。这些年,草根论史比较盛行,这大概反应了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以前只能是专家学者讨论的问题,现在在普通人之间也可以评论上一通了。草根论史,大多是一孔之见,很难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这些年,在明清史问题的讨论中,就有明粉和清粉之争。个人觉得如果成了“某粉”之后,对事物的评论就很难公正了。我对此问题的回答,也是个人看法,一孔之见。预先声明。
明代从朱元璋到朱由检,共有十六个皇帝。其中除了开国之初的所谓二祖朱元璋和朱棣英明神武之外。其它的大都平平淡淡。有缺点,也有优点,有成绩也有失误。在草根论史的大背景之下,现今提起任何一个皇帝,都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好者,谓之英明神武,天下无敌;说坏者又谓之一无是处。这样的评价历史,会使读者无所适从。
明宪宗朱见深就是这样一位平常的皇帝,他有缺点,也有优点。做过好事,也有坏事。有的事让人觉的他“恢恢有人君之度”。有些事又让人觉的他“被人蒙弊”,有些昏。这些不同的印象加起来,大概就是他这个人了。
朱见深这些年常常被人提及,与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姐弟恋”有点关系。新潮的人士,把他的姐弟恋演绎成所谓的“爱情”。为正在姐弟恋的人们寻找历史脚本。但我觉得,姐弟恋在现今社会里,没有人说什么,不必拿朱见深来说事。
人的性格有先天的成分。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对他性格的塑造会起很大的甚至决定性作用。要了解朱见深这个人,我们还是先看看他小时候的经历吧。
朱见深是明英宗朱祈镇的长子。他生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也就是1147年。正统十四年,未满两岁的他,就被立为皇太子。也就是在这一年,蒙古瓦剌兴兵犯边。大明皇帝英宗朱祈镇,御驾亲征,在土木堡被蒙古所擒。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发生后,大明朝在于谦的带领下,拥立朱祈钰为皇帝,打退蒙古的进攻。挽救了大明朝。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年仅两岁皇太子朱见深的命运,也就跟着发生了改变。大明朝的皇帝换了,皇太子自然要换。可是,在明英宗和景帝的母亲皇太后的干预下。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还被保留着。这看似对朱见深有利,其实是把朱见深推到了危险之中。景帝上台,必然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皇太后的干预必然使景帝对朱见深产生怨恨。这样坚持了两年多之后,景帝终于还是废了太子朱见深,立了自己的儿子,比朱见深少一岁的朱见济为太子。没想到朱见济没有当太子的命,立为太子之后一年就夭折了。
景泰八年,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重新从弟弟景帝的手中夺回了帝位,登基当了皇帝。第二年改元天顺。并重新立朱见深为太子。从第一次被立为太子,到第二次又被立为太子,中间差不多十年时间。朱见深从两岁到十一岁这段时间里,是人的成长中最重要的部分。可是,他的生活却处在危机四伏之中,随时都会有朝不保夕,“意外”死亡的可能。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我们知道,皇家的孩子从小的成长不是跟着自己的母亲,而是跟着宫女奶妈。在朱见深幼时的生活中,陪在他身边最重要的人应该就是当时一个姓万的宫女,后来的万贵妃。我们知道,宫庭之内,也是势力的场所。当朱见深太子被废(五六岁)之时,在宫中,是应该可以感受到冷眼的。这时候,他内心的依靠,大概就是这个万宫女。在朱见深小小的心里,这个宫女的作用,大概类似于一般人对母亲的依恋。等到朱见深慢慢长大,万宫女就成了朱见深身边的袭人,警幻所授之事大概是免不了要试上几试的。这就是朱见深一生依赖万贵妃的原因。万贵妃之于明宪宗朱见深,是集母亲、情人、保姆于一身的。
现在的电影电视剧中,表现女人手段利害的时候,让人觉得这女人似乎无所不能。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就以明宪宗的万贵妃为例。她长的也未必多好,手段也未必利害,她之所以能为所欲为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她的本事,而是因为她把皇帝拿下了。而她拿下皇帝也不是她的本事,而是缘分。想朱见深是个两三岁的小孩时,谁去侍候他,就是谁的缘分。谁和他处的时间长,他的内心就依赖谁。而做为皇帝对一个女人内心的依赖能保持一生,除了说明朱见深多情之外,更多的表现出他内心的软弱。在这一点上,明宪宗朱见深与后来的天启皇帝朱由校是很相似的。朱由校也是由于从小受到客氏的照顾而产生依赖,以至终生无法摆脱的。
朱见深对万贵妃的纵容是超出常情的。在他的皇后惩治了万贵妃之后,连皇后都给废了。以至于到了后来,万贵妃因为妒忌,后妃中所以怀孕的,都会受到迫害。明孝宗朱祐樘在出生前后,就差点被她害死。直到五六岁的时候,朱见深还不知道自己有这个儿子。有一天,朱见深感慨自己无子的时候,太监张敏告诉了他有这个儿子的存在。朱见深非常高兴,立该去见儿子。
父子相逢,悲喜交加。朱见深立刻封儿子为太子,并封其母亲为妃。在朱见深知道了有儿子之后,万贵妃当然也知道了。之后没有多久,孝宗的母亲与太监张敏先后暴亡。毫无疑问,他们都是被万贵妃给害死的。这事难道朱见深不明白不知道吗?可是万贵妃毫发无损。由此可见万贵妃在宪宗心中的地位确实是无人可比的。
从这些事情中,大概可以看出明宪宗朱见深的性格。说他仁慈,似乎也无不可。在政治上,他任用了一些能人,比如商辂。也任用了一些小人,比如万安以献春药的功能当上首辅,被民间称之为“洗屌相公”。明宪宗在政治上的是非和作为,这里就不细说了。百度上看看说得很详细。这里着重谈了点他与万贵妃的关系。从他对家庭和情感事务的处理上,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的。
朱见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是朱见深,这位皇帝还算是明君。有着宽厚仁慈的性格,对全国上下都不错。刚刚做了皇帝之后,为于谦冤案平反,选用贤明的大臣来打理国家大事。由此可见,这位皇帝特别有风度很大气,是真的很难得的明君。在他的治理下,明朝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全国的风气越来越清明。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仁君,也有自己闹心的事情,那就是没有儿子,等于后继无人。有一天,朱见深呆在书房里办公,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品茶。想到了自己烦心的事情,就会唉声叹气眉头紧皱。想到了伤心事,皇帝发出了感慨:朕天天为百姓做好事儿,为什么得不到上天的怜悯呢?
其实朱见深之所以没有儿子,不是他没有生育能力,而是万贵妃作的孽。这位万贵妃得到了皇帝的宠爱,在后宫中很有权势。因为她自己不能生育,就见不得别人生孩子。就这样,在她的陷害之下,皇帝竟然没有儿子。尽管后宫有很多位妃子,却没有子嗣。
身边的小太监看到皇帝如此哀愁,还得为了国家大事操劳着。于是,小太监默默退出去,给了皇帝思考的空间。过了一会儿,小太监领了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朱见深抬头看到了这位小孩子,端起茶杯一边品茶,一边很宠爱地问到:你是谁家的小孩子,怎么来到了皇宫里?小孩子也不害怕,脆生生地说:我是您的儿子!
这几个字,令朱见深很惊诧,摔了茶杯,不知所措。其实,这个孩子真的是朱见深的儿子,因为朱见深年轻时也做过很多风流之事。只是做了皇帝之后,哪还记得宠幸过哪些女人呢?
说来也巧,这个小宫女被宠幸之后,真的怀孕了,并且偷偷地生下了孩子。这件事情,在后宫都没有人知道。只有小太监知道,他得知此事之后,为了保护皇帝的儿子,也不敢声张。
当朱见深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大为惊喜。没想到上一刻还在感叹自己没有子嗣,下一刻就得到了一个大儿子。于是。朱见深立刻将这个儿子立为太子,从此明朝有了太子,有了延续香火的希望。也算是上天怜悯朱见深,不忍心看到如此贤明的皇帝没有子嗣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