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田楷入的门,现在改学欧了,想要写好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书法之事,能名列一家者,必有一家之法。田楷既成一家之势,亦有田楷之法。题主之谓田楷入门。所学乃田,不知私淑抑或入室。若是田氏入室弟子,或田氏再传。必得田氏之法。如或私淑,虽谓学田,亦未必得田氏之法。何以知之?我以它事而知。央视十一套,有《跟我学》栏目,乃是戏曲名家教唱戏剧名段。有京剧票友学梅者,以我之见,己颇具梅派神韵矣,而经张馨月李胜素等名家一辩,则缺点历历在目。何谓如此?比较而得之。
题主学田,必是私淑,虽得田氏之型,未必得田氏之法。若是田氏入室,则必无此问。现在学欧,亦无可厚非,毕竟前贤有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田氏书法,亦出乎欧。可视为欧之支派。若欧是上品,田勉得中,亦不为过。立大志者,必应取法乎上,似无可非议。
笔者手拙,不敢提笔。然于欣赏,却是颇好。书写之道,不敢枉谈。仅就学问泛泛而论之,冀与题主或有所启。
题主现今是改田学欧之意,田欧虽异,却是一家。由田入欧,其道不谬。以笔者之见,田氏入室,必也临欧。若不临欧,则何知田氏之所由出也。题主学书,正如票友学戏,若喜梅者。未必自梅入手,或学李胜素,或学董圆圆,或学史依弘,或学胡文阁均可,但要真正学梅,梅兰芳不可越过。早晚必学。
然私淑者之所学,即使毕肖,亦必有不得法处。此正如《跟我学》之名家所纠。学戏如此,学书亦如此。怀素百年天才,学书之精,非常人所及,然犹能自知不足,担笈杖锡,赴京就名家请益。眼界及技法大进,终成一代名家。
田楷能成一派,必有过人之处。书家若是自学。并以为欧为主,听听田氏之法,似无坏处。田蕴章先生在北方网所讲《一日一字》,既是田氏之法。在无名家指导的前提之下,似应学学。只有入于田,而又能出于田,入欧又能出欧。才会大进。
泛泛之论,一笑置之可也。
学田楷入的门,现在改学欧了,想要写好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从这幅字上看,你的笔力还弱,需要多加训练,笔力没有捷径,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好的地方是草头的小撇自己德字头上的竖,说明你对你楷这个细节理解非常好,值得表扬!不好的地方是斯字的两个短横,不要贯通,不仅欧楷不能真么写,应该所有的楷书都不这样写,欧楷是两边都不连接。还有乃字的撇应该尽量往横写,也就是撇的尾部尽可能向左方拉!这样才更体现这个字的欧楷风格。
结构的把握还需要提高,按理你练田英章的字,基本结构应该不错的,可是你的基本结构还有缺欠,努力吧!忘记田英章,专意欧阳询才是根本!
学田楷入的门,现在改学欧了,想要写好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书法,从学田楷入门也是很好的选择,因为田楷法度谨严,中规中矩,神形兼具,已成为书法范本。题主学书既然选择从田楷入门,建议坚持学下去,用上三至五年功夫,就会学出名堂的。
(上图为田英章楷书)
根据题主的描述,现在又想改学“欧楷”,我认为,这个想法也无不妥,取法乎上嘛。据了解,近年来学欧楷者甚多,但真正得其神韵者,也只有卢中南和“二田”,其他人学欧楷着实下功夫不少,但都不太尽其人意。
(上图为欧阳询楷书)
那么,想写好欧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关于这个问题,各人的观点和看法都不尽相同,但这都属正常,因为各有各的审美观,各有各的学欧体会,各有各的老师指导。我的观点是,要把学欧的重点放在用笔和结字上,险峻,是欧楷的主要特点,望题主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其次,在对临前,应摹临半年到一年。当代篆书大家李刚田老师曾经说过,初学书,选准字帖后,应先摹临而不要先对临。他还说,摹临一遍的效果要比对临二十遍的效果还好。所以,我建议题主先把主要精力放在摹临上,摹临半年或一年后,再进入对临程序。
有不少学书之人认为欧楷难学,这话似乎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字,都是人写出来的,只要能坚持临帖,多读帖,多领悟,善于思考,勇于“攻关”,就一定能把欧楷写好,并会自成一家的。
(上图为卢中南老师的“欧楷”)
学田楷入的门,现在改学欧了,想要写好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迷途知返,善莫大焉!田楷作为入门之课,在笔画训练方面有其可取之处,但须及时转向古代碑帖。从你贴出的字来看,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注意字的书写性所谓书写性,是相对于印刷体而言的。印刷的横和竖,笔直呈一条直线,但实际的书写中,笔画是带有一定弧度的。
你的字中,很多笔画带有明显的田楷特点,比如“勿”字,横折笔画直而僵硬,尤其是高耸的肩,如刀切一般,没有柔和感。
2、结体松散,缺乏险劲欧体中间部分收得较紧,笔画向四周发散,尤其是,字形看似重心不稳,但总有关键笔画将其稳住,这就是所谓的“险”。
你的字四平八稳,如中老人踱着八字步一般悠闲,缺乏欧字的紧结与险劲的特点。
3、运笔不大胆从你的字来看,笔画过于纤细,似乎是提着笔尖在描,这样写出的字一是缺乏力度,二是字形松散。
欧楷虽以硬瘦著称,但并非要用笔尖去描,正常书写应该是将笔按至笔头的三分之一处,如此笔头的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写出的字更加挺拔。
以上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学田楷入的门,现在改学欧了,想要写好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看了一下题主的习字稿,还是挺有悟性的,写的很认真,而且有几分相似度了。可喜可贺的是田楷的痕迹没有了。
△图为提问者供稿
我学过欧楷,并且在教学中也指导学生练习〈九成宫〉,不妨谈一下我是怎么做的,只当是切磋交流。
学习欧楷〈九成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知道技法训练是有规程的,绝不是直接照着字帖写。必须按照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训练方法,一步一步的练,不能怕麻烦。如图:
△本人教学程序(课题研究成果)
如图所示,①为理论基础知识,需要事先学习。②~⑦为基本功训练实际操作。⑧为读帖与临摹……
其次,要清楚技法训练的要点是如何学到范本的核心技术一一笔法、字法。
因此,有几个要点简单说一下。
1、选择合适的范本。欧揩〈九成宫〉有两个拓本,我觉得三井本比较好。吉林文史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的挺好。如图:
△吉林文史出版社的
△湖南美术出版社的
2、执笔姿势要正确。这是练好书法的前提条件,不可忽视。如果执笔法不正确,很多精细动作表现不出来,容易产生附加不必要的笔法动作的想法,画蛇添足,那就背离原作精神了。所以,建议采用拨灯法或三指执笔法。如图:
△本人教学示范一一潘氏三指执笔法
3、选择合适的毛笔。宜用锋尖、肚小、弹性好的兼毫。写3~5厘米的字,用锋长4厘米左右的笔。如图:
4、熟练笔法动作。分别用中锋法、侧锋法画写直线、曲线等等,练习控笔能力,掌握指法、腕法协调动作要领,确立正确的用笔手法。
熟悉中锋出圆笔,侧锋出方笔。掌握提按、停驻、驶转等笔法技巧,熟知行笔节奏快慢对形状、质感和神采的影响,这一点很关键。如图:
△本人教学示范一一笔法动作练习
5、练好基本笔画。精熟八种笔画写法(大约60多个)。每个笔画都有起笔法、行笔法、收笔法,需要分别逐个的研究,深入了解笔法与形状的关系。
〈九成宫〉的笔画起止处和转折的地方,方笔较多,峻峭劲挺,秀逸刚韧。
宜用侧锋法为主。重点注意起止处,凡是呈现方笔的一般都是侧锋,呈现圆形的多为中锋。笔画中间部分行笔随其自然,不必专注非得要调成中锋,只需注意适度的提按、停驻、曲直就行了。折画类尽可能的自然转换笔势,不用从新另起笔,以保持笔势连贯。
绝大多数笔画用侧锋法书写,轻而易举的一笔完成,不用描画。有少量个别笔画需用中锋完成。如图:
△本人教学示范一一笔画写法
6、先读帖后临摹。〈九成宫〉原帖字体2~3厘米,最好是按原大近距离对等临摹,即使是读帖解析之必须也不要超过5厘米,字体过大笔画难精、字法难控。可能因写不像而容易出现描头画尾的作法,变成了有形无神的僵尸字。所以,先读帖,再摹帖,后临帖,这是正常的训练程序。
传统的临摹方法有十余种,例如:对临法、单勾法、双勾法、填廓法、描红法、摹写法等等。每一种方法各有所长,其功能与用途都有独到之处。应根据想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选用。光是照着字帖写那是绝对不行的!
在技法基本功训练过程中,不一定非得宣纸+墨汁,很多科学有效的作法都应该借鉴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质高效、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临摹方法举例如下:
△本人教学示范一一临摹
以上是我的教学心得,仅供参考。
想了解更多有关训练方法问题,请关注我,翻阅〈今日头条〉和〈抖音〉上发表的文章和视频,兴许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
学田楷入的门,现在改学欧了,想要写好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本身题目概念模糊,你本身学的是田英章的欧楷,哪有什么田楷?而今想临欧体碑贴了,证明你有悟,而田欧有失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