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理解“救急不救穷”这句话?
“救急不救穷”也叫“救急救不了穷”,前一个是人的主观行为,后一个是客观事实。还有一个类似的意思是“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
人都会有急事,有了急事,请别人帮助一下,谓之“救急”。所以急,是因为它是不经常出现,也不是一种生活的常态,而且不可预料。一个人刚刚装修了房子,手里的钱全花了。这时,忽然有亲人生病,急需用钱,此谓之急。有了急,必找人救助。既以亲人生病为例,找人借钱,以及帮忙送医,都谓之救急。这时,无论是帮忙,还是借钱,都是救急。所以,救人之急,是一种道德境界,如力之所急,是必须要出手的,若是被人求到,甩手不顾,做壁上观,甚至幸灾乐祸,那是人格和品质有问题。
“穷”与“急”是不同的,我们且不管怎么样的状态叫穷。在一个比较公平的社会里,人之所以穷,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不是特别重大的困难,或是与别人的客观条件差不多,别人都不穷,独独你穷,这大概与好吃懒做,或是生活恶习相关联。如果一个因好吃懒做而穷了,即使是他吃不上饭,别人是没有必要去救他的。因为,只要他付出与别人一样的努力,也可以过上别人一样的生活。别人为什么要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所得救济你一个懒汉?这样,对改变“穷”的状态来说,不但无益,而且有害。
所以,俗语都是有大道理的。“急”是可以救的,也可以用救的方式解决问题。只要把急应付过去了,生活又会回到常态。从功利的角度来说,救急的行为,都是可以得到回报的。借了钱的,人家会还的。帮了忙的,人家感激,会领情的。但“穷”是救不了的,特别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致贫的,以救急的方式来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你救了,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给了多了,就会形成习惯。形成习惯之后的必然是“升米养恩斗米养仇”的效果。他会把你的帮助当成应当应份的。有一天你不想帮他的时候,他就会恨你。以你为仇。
总之,无故的穷,必有自己性格上的原因。如果不从根本上找到原因,是无法解决的。靠救是不行的。看看中国的扶贫工程就能看出道理来。很久以前,对农村的困难户,国家采取的方式就是救助。比如五保户等,年底的时候,政府都会给他们发点钱,发点东西,叫做“救济”。但是救济了很多年,也没有解决贫困问题。现在,不叫救济,而叫“扶贫”。也就是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仅仅给他们点钱物,是除不了穷根的。只有找到他们贫穷的原因,对症施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得他们从贫困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总之,救急不救穷,是有道理的。穷是救不了的。救是短期行为,解决贫困,是个长期行为,不是短期的救所能解决的了的。
你怎么理解“救急不救穷”这句话?
死猫扶不到墙头。稀泥抹不在墙上。
第一句的话的含义是:不救贫。如果一只猫活着的时候,可以为所欲为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可以在墙头上跑来跑去。就算我们不去扶它,它也会跑到墙头上。
如果这只猫死了以后我们怎么把它放在墙头上,它会掉下来的。所以穷人可不救。你再怎么努力去救他。无止于事。一个穷人穷总有他的原因。(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大部分山区因交通状况,通讯状况,各方面原因,确实有许多穷人)少部分在现实生活中的穷人都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不务正业,都是幻想那种心态等待奇迹发生。比如说有了第一次扶贫。他还想第二次来扶贫他。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所以不救贫。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稀泥抹不到墙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从穷人的本质上要改变他。如果从他的本质上不改变的话,你再怎么救济不管用。
比如这个稀泥的,我们从它的本质上不改变这个稀泥的状态,那么这个稀泥根本无法抹在墙面上。必须在稀泥里面加土让它变硬,从本质上让它变硬。这样才能抹到墙面上。救穷人也是这个道理,必须要从他的本质上让他变得强大起来。硬起来。
关于救急,这是个突发性的事情。像这种事情,我们应该给予帮助。
你怎么理解“救急不救穷”这句话?
不认同,救急也救穷,看着至亲穷困潦倒我做不到无动于衷,不为之动容。在亲情的世界里不应该用理论解决所有问题
你怎么理解“救急不救穷”这句话?
谢谢邀请。
救急不救穷,读音 jiù jí bù jiù qióng ,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只能救急事急难,不能长时间救贫穷的人。这句话说的意思是:只能救一时的急难,不能救长时间的穷困。
【例句】朋友之间的帮助,只是救急不救穷,总不能老是依靠别人。
救急不救穷是民间彦语,也是民间智慧。生活中,朋友之间借钱,其实不算是一种真正的援助,因为虽然你也付出了,但是你付出的正是他们缺少的,你的付出对于你来说太随意了,他们没觉得你付出了什么,有些人甚至反而会觉得借少了。
一种人整天跟别人借钱,不管是不是真有用,或者是买需要的东西,什么的钱都跟被人借。这种人是不能借个他的,一点钱没关系,但是不能助长这种人的习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才整天借钱度日。
另一种人是真穷,边远山区的人农民是真的连饭都吃不上,像这样的人,我们可以一次两次的借钱给他们,但是不可能永远的无条件帮助,这是应该由政府去接济的,一般人无能为力。所以救急不救穷问题,也是民间人与人之间处理账目问题的一句至理名言。
感谢信任,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你怎么理解“救急不救穷”这句话?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救急一,二次人家会记住你的好。但如果经常救济的话,人家习以为常了,心安理得了,认为理所当然的你是应该给他的,日子一久,没感觉了。但如果一旦停止,便认为你欠他的,他自己好吃懒做不反省,反而以为他是老子,你应该养他,供他。对于不懂感恩之人,一次也不要帮。
你怎么理解“救急不救穷”这句话?
救急不救穷也不完全正确,救急理所当然,穷分为几种。1.无所事事,好吃懒惰,不求进取。2.任劳任怨,努力拼搏,能力有限导致贪穷。3.残疾人。4.贫困地区,区域差别,比如我国亟待解决贫困人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