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小心过得海”?
谢邀。
实话实说,“小心过得海”还是第一次听到。与之相类的“小心驶得万年船”或者“小心无大过”倒是常常听人说起。这大概属于某些地方的俗语吧?一般能够在一个地方流传的俗语,应该都是有些道理的。这句话,无非是告戒人们做人做事要小心一点。
个人觉得,“小心过得海”的说法,与另外两句话比起来。意思的表达要差一些。比如“小心无大过”,是说,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小心谨慎,但是,仅有小心谨慎也不一定能保证事情就一定能够干成。因为事物成功的因素是有很多方面的,只有每个方面都具备了,才能成功。小心只是做事的态度,是成功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举例说明。比如,一个无驾照,不会开车的人,硬要开车上路。就算他怎样小心,事故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可以使错误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这就是“小心无大过。”这个说法,是符合生活逻辑的。大部分情况之下,都能成立。人们想起它的时候,做事的时候会得到一点善意的提醒。对人生是有意的。
“小心过得海”的说法,我觉得有些问题,“过海”是目的,“小心”是条件,把“小心”当成“过海”的唯一条件,恐怕有点儿戏。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小心一点,总是没错的,这就“小心无大过”。可是,只要小心翼翼的,就什么事都可以做,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也是对人生无益的。他对“小心”的积极方面做了进行了极端化,而完全忽略了其消极的方面。有些事情,即使再小心,也是不能做的。再举个例子,一个流传的说法,要试试电线上有没有电的时候,不能用手心试,而要用手背试,因为人被电到时,手会产生条件反射,自然握紧。这种论点,体现的也是小心谨慎的态度。但是,所有电工们都知道的一个常识是,电线决不能用手摸。若是按“小心过得海”的逻辑,大概摸一下也没什么,反正我已经很小心了。所以,许多事情能够做成功,要有科学的方法,小心的态度,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
“小心过得海”与“小心驶得万年船”听起来差不多。其实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小心驶得万年船”本身表明讲话的主体是行船的人,谁都知道,在江河湖海上行船,是一种危险的行业。要随时保持小心翼翼的状态,一但放松,就可能发生危险。要长期行船,必须时刻小心。在这个意义上,“小心过得海”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小心过得海”的话语主体是行船者的时候,它的意思与“小心驶得万年船”是一样的。但是,“小心过得海”句子的本身不能证明话语主体是行船者。因此,最起码来说,这个说法是不严密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