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家里有老年痴呆症的长辈吗?怎么扛过来的?
妈妈有老年痴呆症,女儿也同样得了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会不会有遗传呢?
有一个女同事妈妈60多岁,得了老年痴呆症,儿子女儿她都认不出来,子女很无奈,只好请保姆照顾妈妈。同事每次去看妈妈回来,都在单位对同事们述说妈妈的事,那时候同事根本想不到几年后,自己也会得妈妈一样的老年痴呆症。后来听同事说妈妈去世了。
同事55岁退休,67岁开始有老年痴呆症状。有一年春节前夕,单位请退休人员吃过年饭,她也去了,我也去参加。结果在去的路上碰到了她,她却朝相反的方向走来,我带着她一起走到大酒店,吃完晚饭,单位领导派同事送她回家。
同事老年痴呆症发病的头几年,还不是很严重,都是老公照顾她,老公不论到哪里去都带着她。每年单位请退休人员吃饭,连她老公也一起请了。
70多岁后,听说同事的老年痴呆症越来越严重了,连老公、儿子都认不出来了。还一个人到处乱走,走丢多次,家里人实在没有办法,才把她送到养老院去了。
今年偶尔听别的朋友说起,77岁的同事已经生命垂危了,只靠挂针维持生命了。
笔者在想:妈妈有老年痴呆症,女儿也同样得了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会不会有遗传呢?以上述说,是真实的事。
大家家里有老年痴呆症的长辈吗?怎么扛过来的?
我的婆婆就是个老年痴呆症晚期的老人,从七十多岁的发病初期到现在的八十七岁晚期,她的子女快被她折磨疯了!
早期的时候,只是觉得她记性变差了,很多事情跟她刚说过就忘记了,然后她还会自我调侃说自己是半个脑子。那时除了我,没有人会觉得她不正常。我曾提醒我老公说:你妈极有可能是老年痴呆症。没想到被我老公听了勃然大怒,说我心怎么那么毒辣,竟然诅咒他妈妈,我晕死了。现在想来,如果那时候懂得带婆婆去医院用药物干预,有可能现在的症状没那么严重吧!
慢慢的,婆婆的老年痴呆症症状越来越严重了,现在已经是晚期了吧!由于大便都不懂拉了,就要隔二、三天,带她到厕所,边忍受她的打骂、边强行往她的肛门插开塞露,她才能拉出屎来哦;小便也不会去厕所,就自己没感觉的哪里坐着就哪里拉尿,所以每天都要帮她穿上纸尿裤,刚开始不肯穿,或者自己偷偷脱下藏起来,后来逼她穿了好久,她才慢慢习惯了穿纸尿裤。但还是得隔二个小时就带她去小便,要不,纸尿裤也老是湿透,又要帮她换就更麻烦。不过,她可是坚决不肯去小便的,老是说大家欺负她,没尿拉硬要逼她拉尿,但是千万别信她的话,这时要拿点小糖果小饼干引诱她去,还要夸奖她说她乖。
她谁都不认识了,有时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叫我公公也就是她的丈夫爸爸,还问我是哪里来的阿姨,小孩多大了?你问她多大了,她就说自己才三十多岁,还没结婚。骂人时,她会用以前从没听她说过的最恶毒、最下流、最黄色的话咒骂你,还说我早点死,拉的尿给我吃……好在我几乎没怎么搭理她,都是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已经退休,一个一直是全职家庭主妇,还有一个专职炒股票、不用上班的儿子、也就是我老公专门侍候她。这样,说她惨又不至于,因为她的子女对她真的太有耐心太好了。
晚上的时候,她经常不睡觉,自己坐在床上自己跟自己一问一答地说话,有时凌晨听到她在叫她的早就死去了的妈妈,爸爸,伯伯,爷爷……有时又用手整晚指敲床板吵人睡觉……好在她的膝关节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几乎不能行走了,要不,晚上边说话边到处走更难搞。
她的嘴很馋,老是想吃东西,刚吃完又说没吃。有意思的是,吃饭的时候,她吃一口就放桌上不记得了,然后你要一直提醒她吃饭,吃着吃着,一转眼,她的碗具不见了,那是被她塞进裤兜里了,那就要帮她找出来叫她继续吃……
现在的她,脸上干干净净的没有老年斑且很少皱纹,本来己经完全白了的头发现在又长出了差不多半个头的黑发,身上干干净净的,没有任何异味,因为每天都要带她去冲凉房洗澡、洗头发。她最恨洗头洗澡了,侍候她的子女要忍受着边被她咒骂边帮她冲凉,一不小心,她就恶狠狠地往你手上咬一口血印子,或打你,用指甲抓你……
看她这个样子,活到100岁几乎没什么问题,只能难为了侍候她的子女,但谁知道呢,反正我老公是每天妈妈长妈妈短的一点也不嫌弃。
大家家里有老年痴呆症的长辈吗?怎么扛过来的?
这个我最有发言权,我的两个同学他们家里面一位是自己外婆得了老年痴呆,一位是自己的父亲得了小脑萎缩,但是症状和老年痴呆差不多。,我和大家介绍一下实际情况:
首先说我同学的外婆老年痴呆情况,她的症状比较严重,每天闲着的时候可能会始终持续某个状态中,比如会一直走楼梯,楼上楼下来回不停的爬楼梯,或者是脾气比较暴躁,看见人会骂人,骂自己的子女而且不太认识人,忘记了自己的亲人。
会和身边的人吵闹,而且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什么事情都记不住。这个时候她的几个子女也是有很大的压力。因为同学的外婆脾气很暴躁,经常会骂人,几个子女每天就轮流照顾老人,如果只让一个人长时间的照顾的话,情绪上会受不了压力。
还有一位同学的父亲,今年56岁,他是有小脑萎缩的情况。小脑萎缩临床表现和老年痴呆差不多。经常记不住事,现在同学的父亲完全找不到自己住了几十年的家,记忆力趋近于零。对于刚刚发生的事情,你过一会儿再问他,就完全记不住。所有的事情都只记得年轻时候的事,其他的事时间长了就完全记不住。
而且情绪上不能受刺激,要特别温和的去和他说话。作为病人家属每天尽量的让病人开心,这样可以延缓他的病情发展。
老年痴呆的这种症状,可能突然之间一下子病情进展的特别快。一夜之间病情就会进展到一个阶段,所以在平时照顾老人的时候,尽量不要让他生气,刺激到他情绪加快病情发展。
如果家里面孩子多的话,尽量采取轮流照顾的方式,这样给每个人情绪上都不会有特别大的压力。
大家家里有老年痴呆症的长辈吗?怎么扛过来的?
这是一件非常辛苦且痛苦的事。
尽管我家里没有这样的老人,但曾采访过一位90岁的读者,她的老伴患老年痴呆症8年,都是她独自伺候的,听她讲述个中辛酸时内心无比心疼。
她和老伴是发小,感情深厚,老伴81岁时得了老年痴呆症,两个儿子一个在新西兰,一个在哈尔滨,工作都很忙,老太太又特别不想拖累孩子,就独自担起了照顾老伴的责任。她上老年大学带着他,他还挺乖,不说话也不闹。她上早市带着他,他也不乱跑。他只认识她一个人,每天只要有她在他就很安静。只是他年纪大了,基础病比较多,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症,每天要吃很多种药。老太太怕忘,按时按点就逐个记好,一顿不拉,一样不差。最让老太太发愁的是老伴便秘,大小便不定时,常常出门控制不住,让一辈子干干净净的她感到心疼又尴尬。后来她就自创了排便法,每天早晚定时给老伴拍便,直到拍出pp后,自主排便她才罢休,每次400下,对一个80多岁的老人来说,是件多么难以坚持的事啊?但是老太太硬是坚持下来了,她老伴的便秘也得到了改善。另一件事让她特别苦恼,就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总想偷偷溜出门,她老伴高高大大,而她瘦瘦小小,白天还好,有一次半夜,老伴突然穿着衬衣衬裤就跑出了家门,待她穿好棉衣追出后老伴已经不见踪影,幸好派出所很快给送回来了。从此,她每天晚上都会反锁家门,老伴要出去她就哄着,实在不行就“武力解决”,把老伴扑倒在地,她骑在老伴身上,直到他没力气后,她再哄他上床睡觉……
这样的事比比皆是,就这样,老太太也不叫苦连天,独自默默承担这份重担,一担就是8年,近3000个日日夜夜,直到老伴89岁去世,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家有这样的病人,的确非常辛苦,希望亲人都能多尽一份力,让病人别太遭罪,也别可一个人照顾,给他们一点喘息的机会。
大家家里有老年痴呆症的长辈吗?怎么扛过来的?
我奶奶,从90年开始慢慢不认识人,到98年去世,大概7年多的时间。
先是不停的问:你是谁呀;后来到见什么吃什么,洗衣粉,钉子……;再后来开始像小孩子一样糟蹋人,屎、尿用茶缸子从窗户倒到楼下,还一点一点来……;请了保姆,全天候陪伴,照顾了有5年多吧。
直到去世,手臂比我都有劲,想抢个什么东西,一般来说大家都抢不过她,腿脚利索的不行,她想要快走你得在后边小跑才能追上。就是不知道如何吃如何拉,吃东西得保姆一口一口喂,大小便都得收拾,每天几乎都得换几次干净衣服。现在想想,那位保姆真的是好人啊,任劳任怨的。我们自己家里人,到后面也都是心力交瘁,一听到又大便了,觉得心都在抖--你一没看到,大便就抹到任何你想都想不到的地方,全家人就得到处找大便擦大便……刚开始换过好几个保姆,人家也受不了啊,后来这个保姆跟了好多年,把奶奶照顾的红光满面的。后来死于心脏病。
老太太从战争年代过来,一辈子非常让人敬佩,所以,虽然最后几年很糟糕,还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老太太。
大家家里有老年痴呆症的长辈吗?怎么扛过来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痴呆的发病率是上升的,有一个统计,说的是,人活到90岁以上,痴呆发病率是百分之五十。好可怕啊!不过一般人活到90的不多。
我的一个朋友,她的母亲,在70时,得了老年痴呆,由她弟媳照顾,她弟弟去世了,弟媳一直和她母亲一起生活,她母亲是有退休金的,可以补贴弟媳的生活。她是上班的,还是单位的一个负责人,所以她不可能全面照顾母亲。但在金钱上付出的多。她说她母亲最严重的时候,大便拉床上,抓着吃,还到处甩,甩的墙上到处都是,很可怕的,以至于,她搬了一个大的新房子,都没敢让母亲去住。痴呆病人连小孩子的智商都没有了,严重时,不听话的,乱闹,活到80多。
还有一个朋友的母亲也是痴呆,不认识外人,糊糊涂涂的,但她认识自己的女儿,和人交流不行,但不乱闹,安静,听话,像小孩,最后在洗澡时,摔骨折瘫痪了,就一直在床上度过了。也活80多呢。由她弟弟常年照顾,姊妹兄弟出钱。
一个亲戚,一年前得了
痴呆,很可惜,她年轻时候人很好,任老任怨的,对自己的婆婆很好。是个好人,也不知怎么就痴呆了。她发病不闹,就是啥也不会做了,爱哭,最近不能吃饭了。只吃很少的食物,已76岁了,老伴儿女照顾着呢。
老年痴呆的病情也是不一样的,家里有这样的病人,都得有人照顾,别的也没啥办法,耐心的对待病人。最好有个专人照顾比较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