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在亲属聚会时,亲戚不像从前恭维和热情了,是我敏感吗?

曾记的有一个统计:有职务的领导干部退休后三年内死亡率比较高。因为在位时手中有权,别人需要你的权力。所以,见到你都是很热情的打招呼,恭维你,吹捧你,自然而然,你就会习惯于别人的恭维和吹捧,漂起来了,感觉自己比别人聪明能干,高人一等,了不起。

退休,意味着你的权力时代终结,落下帷幕了。你手中没有权,没有特殊性了,平民百姓,与大家一样,你从天空中落到平地。别人没有可求你的事了,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恭维和热情了,这非常正常。谁喜欢去恭维别人呢?自己就那么低下吗?还不是为了生活要办事被逼的吗?

退休后,在亲属聚会时,亲戚不像从前那么恭维和热情,很正常,你的感觉是对的,你以为自己仍然漂在空中,仍然想享受亲戚们的恭维和热情吗?说明你的思想还没调整过来。人虽然已经退休,思想还没退休。

原来有几个当县长过的正县级邻居,以前在路上遇到下属,左一个县长好,右一个县长好。退休后,在路上遇到下属,下属头一转装作没有看到,大受打击,用车,福利待遇都差了不少。由于心理没有及时调整过来,倍受打击,三年内就去逝了。

你要赶快调整心态,适应退休生活,与大家友好平等相处,不要有别人都恭维你,对你点头哈腰的思想。越早适应退休生活,对你越有利,对健康越有利,越幸福!

退休后,在亲属聚会时,亲戚不像从前恭维和热情了,是我敏感吗?

我叔叔退休前是当地县一中的校长,县一中教育质量非常好,每年高考的本科上线率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每年都会有考生考入清华、北大,985、211国家重点大学上线率也很好,我们当地的地级市重点高中与之相比都显得逊色一筹。

在这样的高中当校长,自然在当地有很高的名气,不管哪方面的人都会有求于他,毕竟孩子选择上哪个高中是很重要的,不仅是我们县当地有头有脸的人找他办事,连市里的人物也找他,希望自己的亲戚或者孩子能够进去我们县一中就读。

长时间的身居要位,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的点头哈腰,笑容满面地给自己回话,养成了居高临下的俯视别人,在他任职期间,好不风光,逢年过节,拜访人是络绎不绝,用门庭若市形容也不为过。他慢慢地也习惯了享受这种礼遇,觉得人间值得,觉得自己这辈子值得。

转折点出现在他退休后!

由于到了退休年龄,按规定办完退休手续就回家休养去了。在他的意识中,不管自己是否在位,别人都会对自己礼遇有加,别人尊重自己不是因为自己是县一中校长,而是因为自己的人缘关系好,自己的名气威望高,就算退休后别人一样会尊重自己。

事实总是很残酷,退休后的第一个春节,家里没来一个人,以前每年都来拜访他的老熟人,今年一个也没来,甚至于连一个电话都没有,热热闹闹的场景不复存在了。他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窗外吸烟,呆呆地望着大门,他可能希望有一个人进来,哪怕是一个人,也会给他安慰,可是让他失望了,一个人都没有......

他有点接受不了现实,落差太大,郁郁寡欢,病倒了.....家人都安慰她,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来人年照旧过嘛,何必跟自己过意不去呢。

从此以后,公园很少见他的身影了,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呆着,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有一天转悠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以前的朋友,但很久没来往了,朋友看到了他很开心,说以前你身在要位,我想和你聚聚都没机会,这下你退休了,咱两好好聚聚,说着拉着他去喝酒去了。

饭桌上,他喝得醉醺醺的,拉着朋友的手说,以前都是别人围着我转,都把我当座上宾,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人拜访我,现在退休了,一个人都不来看我了,有的见了我,只是礼貌的点一下头,打个招呼,有的甚至理都不理。我回想自己,没有哪一点做得很过分,也没有得罪过他们,怎么会这样呢?

朋友告诉他,那是你习惯了,世态炎凉可不是随便说说,那都是一群趋炎附势之徒,你没有了价值,都不把你放眼里了,你跟他们计较什么,如果那样,那你就自跌身价了,以后无聊的时候找老朋友聊聊,这才是真感情!

人走茶凉,当你退休后,就应该放低自己的姿态。人退休容易,心退休难,面子退休更难。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应该随时调整心态,迎接不同的人生,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太失落,随着地位的不同,我们也应该有不同的心态!

退休后,在亲属聚会时,亲戚不像从前恭维和热情了,是我敏感吗?

我是从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的。退休后,在亲属聚会时,亲戚真的不像从前那样热情了,连称呼都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人之常情,没必要太过纠结。

舅舅家有个表弟,我在位置上时,他见了我,那是一个热情,表哥叫得那叫一个亲,有时候还会去我办公室坐会,点头哈腰的,恭维着我。家里聚会,这位表弟总是坐我边上,倒酒递烟,热情至极。

我退下来以后,前几天舅舅家有事,亲戚们又聚在了一起。我这表弟开始对我还是挺热情,但等我说已经退休以后,这位表弟脸上的热情立马就消散了。说话里也不是那么客气,也不表哥表哥的叫了。开始吃饭时,也不挨着我坐了,就别提倒酒递烟了。

别的亲戚也多多少少的对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这不是敏感,现实就是如此。

从位置上退了下来,别人就会认为你不再给他们帮忙办事了,自然态度就会发生变化。这挺正常的,端正自己的心态,过好自己的退休生活就行了。

退休后,在亲属聚会时,亲戚不像从前恭维和热情了,是我敏感吗?

如果不是你的敏感。那么,可能你退休前在社会上是比较有地位的人,退休前有亲属需要你办一些事情,或者对你从事的工作或者岗位比较尊重。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是你的心态问题,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退休后本来就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生活的形态有了本质的变化。你不再有每天工作时的状态,按部就班的生活规律。需要建立新的生活形态,需要有新的交流平台,需要有新的朋友圈,需要有新的文化娱乐生活,需要有新的生活规律来适应。

有些退休人员,退休前,在单位是领导,比如是车间主任,生产部长等,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掌握重要职权的职员。这些人,最有失落感,不能很快适应退休的生活。记得,原单位退休的中层干部——车间主任,生产科长,技术科长,营销科长,质管科长,都是退休五六年后,奔向西边……。

所以,退休后,要及时调整心态。比如:有一些兴趣爱好——练书法,写自传,游泳,打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等;适当聚会,旅游等。这样,可以使自己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充实。如果身体较好的话,喝点小酒——白酒一两或者啤酒两瓶,每天一次为好。如果确实喜欢打麻将,以每天打四圈麻将为好。如果,喜欢下象棋,以娱乐为主,不要较真。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六十岁——七十岁,都不算老。八十岁以上老人遍地都是。

赠送魏晋陶渊明一诗《归园田居其一》: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谷里,复得返自然!

退休后,在亲属聚会时,亲戚不像从前恭维和热情了,是我敏感吗?

你如果退休前是正处级或以上级别的、始终手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有能力也自觉在不甚违反政策大原则的前提下,不时主动热情地给亲戚们“排忧解难”(譬如给其子女们安排工作)、“雪中送炭”(譬如帮穷亲戚代理申请、落实扶贫救济金等等);那么,“在亲属聚会时”,又假如没有比你级别更高的某“亲戚”在现场正襟危坐虎视眈眈,亲戚们自然就会如众星拱月、紧紧环绕在你周围,都竭力“恭维和热情”,真诚不虚伪地讨你欢心、以冀你再为之持续“效劳、服务”。

如果你退休前没有较崇高的社会地位,只是仅仅“在外工作”,而所有亲戚家其时却仍没有几个成员能与你比翼颉颃一较高下,你被他们“恭维和热情”是完全“应该”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你的亲戚们家里现在几乎可能都有了足以与你“比肩而立”的人,你“在外工作”的“尊贵性”“稀缺性”无疑就下降了,他们见面之后不再“恭维和热情”也在情理之中、更符合人性,实在不值得你“敏感”。

任何人的重要性都会随着失去权力、环境变迁、人事更替而自然降低;渴望他人(包括“亲戚”)永远对你“恭维和热情”,则显然是不谙世事,徒寻烦恼。

退休后,在亲属聚会时,亲戚不像从前恭维和热情了,是我敏感吗?

退休后,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多想,低调做人,以前和你先打招护的人,看看有什么变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正常交往,如果不是,见面一笑而过,千万不要往心去,一切顺其自然,过好自己的晚年。这些我都经历过,深有感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