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小孩子能去殡仪馆吗?几岁去比较合适?

亲人去世,内心悲痛,原本让孩子送一程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让孩子去殡仪馆,有时得不偿失,孩子天性纯真,可能会看到不该看的东西,再说火化的操作过程实在让人心有余悸。

老张就在市殡仪馆工作,当年子承父业,他对死人火化的过程最清楚,村里人去世,有什么问题都去询问他。

经常听村里人说,亲人去世了要送到殡仪馆,孩子尽量不要跟随,除非孩子已经上了初中。我将信将疑,心中充满疑虑,为什么孩子就不能去呢,难道那里有恐怖的现象吗?

有一次,老张来找爸爸借东西,顺便在家坐一会,我心中正好有疑惑,顺便问问他,我们边喝茶边聊天,我问他人死之后送到殡仪馆的流程,问他火化死人怕不怕,他给我介绍了殡仪馆火化的过程,听完我一阵嘘唏,原来社会中传闻:火化的时候,尸体会坐起来,还会发出噗的声响是真的。

我听了感觉毛骨悚然,不过老张说这是正常的现象,有一定的科学原理,无须害怕,不过孩子年纪小,无法理解其中的原理,难免会产生恐怖心理。

之后老张给我介绍了殡仪馆的一些情况,他告诉我,最好不要带孩子去,大人看了都心有余悸,孩子太小,还是不要带他这样阴森的地方。

后来奶奶去世,成年的我曾经到殡仪馆看了一回,深有体会,那种环境确实不适宜孩子前往。

1、殡仪馆里的气氛

殡仪馆里的摆设以黑白色调为主,灵堂中挂着逝者生前的照片,配上黑色的黑纱,写着某某亲人永生,或某某同志千古、某某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在灵堂的正方墙壁,左右悬挂着大幅的挽联,旁边放着亲朋好友送的挽嶂,亲人们手中戴着黑纱,头上戴着白花。

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后,大厅里会准时响起哀乐,整个灵堂看起来庄严肃穆。

来到殡仪馆的大部分是死者的亲属,他们要么全身素白,要么戴着黑手圈,在那见不到一点大红大紫的颜色。

在殡仪馆里的人没有什么笑容,大家讲话也很小声,有些亲属哭哭啼啼的,悲伤欲绝。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声音,会影响不谙世事的小孩心理。

2、火化前的准备

逝者被送到殡仪馆,亲属要先办好死亡证明,这样殡仪馆才会接收,这是为了避免发生假死现象,否则万一有人假死,火化过程活过来,谁都当不了这个责任。

办好各种手续后,要把逝者的遗体交给入殓师处理,入殓师会帮逝者清洁遗体,给逝者化个淡妆。

他们是专业的遗体化妆人员,对那些非正常死亡的逝者,还会给他们缝合伤口,而那些残缺的遗体,她们也会使用各种工具,使逝者恢复到生前的模样。

有的入殓师会给逝者穿上家属准备的寿衣,然后在火化的棺材中摆上一些鲜花和陪葬品。

然后工作人员会把遗体推到亲属的面前,进行最后的告别仪式。

开始瞻仰告别,亲人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入场,在距离遗体三到五米的位置向遗体三鞠躬。

之后,所有人自右向左绕遗体一周,瞻仰死者遗容,悼念者向逝者家属握手安慰之后依次退出灵堂,随后亲属护送遗体火化,接下来遗体交给火化师。

2、遗体的火化过程

火化师将遗体推到火化室,火化室和家属的等待厅中间隔着一面玻璃,火化过程是不允许家属跟随的,也禁止家属观看。

遗体在送进火化炉之前,有些火化师会对遗体进行一些加工,他们会使用一些刀具,将遗体的腹部,胸部都划破,把遗体的内脏刺穿,有的还会把遗体的四肢筋键给挑断。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遗体在燃烧过程中,由于体内封闭的器官受热膨胀,可能产生爆炸的现象,另外,防止遗体在燃烧过程突然起坐,让人误以为是假死。

接着,有的火化师会给遗体浇上一些柴油,有的就直接把遗体推到火化炉中,开始点火燃烧。

火化师按下点火按键,火化炉壁上的喷火枪会朝遗体喷火。瞬间火光四射,遗体身上的衣服,头发开始燃烧,火焰熊熊,没过多久,遗体变得面目全非。

十几分钟后,遗体的肌肉组织在高温的炙烤下产生收缩,如果之前没有挑破筋键,遗体会在高温的烘烤下,肌肉收缩而突然坐起来,看起来就像死而复活。

随着肌肉的燃烧殆尽,遗体的内脏开始裸露,其中大脑、腹部、胸部中的软组织带着水分,是最难燃烧的。肺部就像一个气球,在高温的炙烤下,产生膨胀,肺部中的气体快速排出来,发出噗噗的声音,十分恐怖。

为了加快火化的进程,有的火化师会利用铁钩翻转遗体,这样让遗体能燃烧得更充分,节省燃油。

大约经过一个小时左右,如果是孩子,只需要几十分钟,如果用的是高温火化炉,不用超过一小时,之前完好的遗体就变成了一堆白骨推出来。

曾经100多斤的人到最终只剩下不到三公斤的骨灰,其他的组织都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了。当骨灰冷却后,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让家属捡骨,也可以让工作人员代理。

把骨灰装进骨灰盒时,工作人员会把头盖骨放在最上面,以示对死者的尊重。最后亲属捧着骨灰盒走出火化室,整个火化流程结束,并没有出现传闻中殡仪馆人员留下骨灰的情况。

最后总结一下,为什么太小的孩子不适宜到殡仪馆?

1、孩子年龄小,大脑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他们对生老病死完全没有概念,但是对阴森恐怖的场景记忆深刻。小时候见到过的一些恐怖现象,会影响他们的胆量。

2、不让他们亲眼见到亲人去世的模样。在火化前的准备阶段,孩子会看到逝者的遗容,人死后脸色苍白,身体僵硬,脸上有尸斑,跟生前完全不同,如果是非正常死亡,遗体更惨不忍睹。

这样的场景,如果让孩子看到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会留下终身难以磨灭的恐怖印象。

孩子很天真活泼,如果不让他们看到最亲的人去世,特别是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脑海里,始终留下的是他们生前的笑貌,这是一份温暖的回忆,还是不要打破孩子心中的这份美好。

3、火化过程会有一些意外场景,火化过程,火化室的温度很高,当逝者的遗体送进火化炉时,有些亲属情绪难以自控,会嚎啕大哭,甚至做出一些自我伤害的行为,这些如果让孩子遇见了,他们会不知所措。

4、火化时会产生一些毒气,虽然亲属不能靠近火化室,火化所产生的气体会通过地下管道净化之后,排到室外,但难免有微量的气体泄漏出来,这些气体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最好敬而远之。

5、在殡仪馆,有些人会讲述恐怖的情景。在等待遗体火化的一个多小时里,有的亲属会把社会传闻中的恐怖现象悄悄说出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的想象力无穷,会在大脑里构思出恐怖的场景。

6、殡仪馆庄严肃穆的气氛,会给孩子负面影响。孩子虽然听不懂哀乐的意思,但能直接感受到那种哀伤的情感,当听到亲人的哭啼声,看到他们愁眉苦脸的模样,年幼的孩子会被吓到,有的会大声哭啼。

7、部分孩子心思缜密,心理承受能力太弱。看到了之前好好的亲人最后化成一堆白骨出来,回家后会做噩梦,这样的恐怖记忆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终身。

8、孩子的天性很活泼,他们不理解什么是死亡,来到灵堂里,有些会嬉闹玩乐,影响了灵堂的氛围,给亲属的工作带来麻烦,所以尽量不要让孩子到殡仪馆。

结语:亲人去世后,尽量不要让孩子到殡仪馆,如果非得去,最好向遗体告别之后,先带孩子离开。当然,如果孩子已经十几岁了,接近18岁,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就可以一起去殡仪馆。至于女孩子,无论哪各年龄,最好不要去。以免变得更加胆小,您说是不是呢?

亲人去世,小孩子能去殡仪馆吗?几岁去比较合适?

我一个表伯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他曾告诉我这样一个例子,在宾馆曾经发生过假死现象,有一个死去的孩子被送到殡仪馆,遗容化妆师正在化妆时,孩子突然醒了过来,身边的人吓坏了。

幸好孩子当时还没有被送到火化炉中,否则真的回天无力,惨不忍睹,父母也会伤心欲绝。这样假死现象在殡仪馆时有发生,有时会把周围的人吓得够呛,这样的环境适合孩子去吗?

有一次表伯来我家做客,出于好奇,我让他说一说殡仪馆的工作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发生的一些诡异的事情?那天他给我讲了很多,我现在一想,心还砰砰直跳。

殡仪馆有时真会发生假死现象

我们认为人死之后才会送到殡仪馆,活着的人怎么会被送过去呢?其实,现实中存在假死的现象。表伯说偶尔会遇见一些突然死去,没多久就送到殡仪馆的事。

有一次,是在过年前夕,有一家人说他们家里有人去世了,让殡仪馆派人过去把逝者拉过来火化。工作人员很快就到达,发现这个人是那天凌晨去世的,家里人哭哭啼啼,十分伤心。

那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据说最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那天早上起来发现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亲人悲痛之余,马上想到必须把老人送到殡仪馆,否则马上过年了,亲属没人来帮忙料理后事。

很快,大家在仓促之中把老人送到了殡仪车上,半个小时后,车来到了殡仪馆。当时车里随行的还有一位三岁的孩子。那孩子不懂得死亡是什么。

来到了殡仪馆,按照殡仪馆的流程,先做好交接手续,然后再把逝着推给遗体化妆师,化妆师给遗体化一个淡妆,整理好寿衣,再把遗体放在火化棺材中。

之后工作人员把遗体推到灵堂那儿,让亲属送他最后一程。那时那位三岁的小孩就在边上蹦蹦跳跳,她问爸爸妈妈,爷爷怎么了?怎么睡着了?你们为什么要哭呢?

大家心情悲痛,没能回答孩子的问题,只是让一位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她。在曕仰遗容的时候,孩子的爸妈哭得像个泪人儿,孩子见了,也被吓得哇哇大哭。

之后大家向遗体鞠躬告别,最后亲属与工作人员一起送遗体进入火化间,把遗体交给火化师傅。

当亲属确认遗体的姓名、性别、几号炉等信息之后,遗体被装进袋子里,放到了传送带上,火化工开始按下火化按钮。

那时家属就在火化间外坐着等待,突然那个三岁的孩子说:爷爷会动了,家属仔细一看,发现传送带上的遗体真的动了,他们正想告知火化工,可是火化工正忙于操作火化炉,等他们发现时,遗体已经进入火化炉中。

就这样,老人被活活烧死,他的儿子跪在外面一直磕着头。这一幕把那个三岁的孩子吓呆了。据说孩子回去后神情恍惚,睡觉时胡言乱语,口里喊着死死死,家里人悔恨不已,早知道不带孩子。

表伯说这样的事情是万分之一的概率,但确实曾经发生过。这是因为死者刚去世不久,没有在家里停尸三天,老人往往是因为一口气喘不过来,断了气。

亲人误以为他死亡,由于快过年,把逝者留在家里不适合,于是仓促送到殡仪馆,在这个过程,工作人员不断搬动,大约是卡在老人胸口的那口痰下去了,老人突然间活了过来,可惜为时已晚了,更悲催的是这一幕被自己三岁的孙子看到了。

火化过程有一些意外的情况发生

表伯说,社会上传言尸体在火化过程中会活,会发出叹息声,这是众人的误传,其实那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也能说得通。

遗体被送到火化炉中,炉里的温度从200度逐渐升高到800度,这个过程靠的是火化炉上面的喷火枪。

火化工按下火化按钮,炉上的喷火枪开始朝遗体喷火,遗体是头部先进入火化炉的。当火喷到遗体上,遗体的寿衣和毛发开始燃烧,炉里会发出一股黑色的浓烟。

大约十分钟后,遗体外面的衣物烧光,遗体的肌肉开始燃烧,肌肉收缩发出滋滋声响,如果没有对遗体进行处理,会看到死者的手和脚逐渐弯曲。

弯曲到一定程度时,上半身也会半坐起来,看起来就像遗体动了似的。不一会儿,又躺下去,没过多久就看到遗体肚子膨胀。

里面的器官清晰可见,特别是肺部已经撑起了肋骨,随着火势加大,突然会发出嗤的一声。火化工在边上都能听到声响。

大约一个小时后,原本庞大的遗体,并只剩下一堆白骨,当火化工熄火,让骨头冷却之后,火化炉的传送带弹出来,见到的只有不到三公斤的骨头了。

由于火化过程会有一些恐怖的常人无法理解的现象,大部分殡仪馆都不让亲属近距离靠近火化间。就怕有些人心里难以承受,小孩更是要远离。

所以,孩子太小,尽量不要带到殡仪馆,殡仪馆所见所闻都会对孩子造成刺激和伤害。

殡仪馆里的气氛不适合太小的孩子前往

殡仪馆是人生的终点站,所有来这里的人不是死就是哭,整个殡仪馆的布置也显得阴冷凄清,庄严肃穆。

在殡仪馆里,每天可以看到不少尸体,遗体躺在运送车上,一动不动,身上还盖着一张红色或者黑色的布,看起来有种阴森的感觉。

当亲人向遗体告别时,灵堂里会播放哀乐,一声声的凄凉的乐曲,在空气中回荡,成人听后都潸然泪下,更不要说还未成年的孩子。

他们对死亡不理解,只会被眼前哭哭啼啼,不苟言笑的亲人吓到,灵堂里那些黑色的白色的装扮,会给他们留下恐怖的记忆。

喜欢读余华作品的人就知道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死亡、血腥、暴力,有人说这跟他小时候的一些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有人说三岁以内的孩子没有记忆,关系不大,恰恰相反,他们不是没有记忆,而是把一些图景深埋到潜意识里,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会发生很大的影响。

几岁的孩子适合到殡仪馆了?

六岁以下的孩子最好不要到殡仪馆去,6岁以上孩子到殡仪馆还要视情况而定,这要看个人的心理素质。

我个人认为十几岁的孩子,如果有必要,可以让他们到殡仪馆去一趟。

孩子长大了,他们的心智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强。让他们到殡仪馆看一下也有一定的好处。

这是因为可以借这个机会给孩子进行生命和礼仪的教育。有人说,当人遇到挫折时,最好到殡仪馆走一圈,他们就会明白生命中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所有人终将化为一抹灰,不必为生活中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到殡仪馆去,可以让他们明白生命的宝贵,应当好好珍惜这唯一的一次生命。

其次,可以让孩子正确对待死亡。中国文化中对于死亡都是很忌讳,很迷信,孩子对死亡一知半解,充满了神秘感,带他们去殡仪馆看一看,他们认识到死亡是一种普遍现象,没有那么可怕。

最后,可以对孩子进行亲情教育。亲人逝去,最痛的不是去世的人,多少人在殡仪馆中看到跟自己朝夕相处几十年的最亲的人被送进火化炉的那一刻泪如雨下,那种锥心的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

让孩子去参加亲属的告别仪式,可以让他们明白亲情的可贵,不要总以为来日方长,有时因为忙碌,忽视亲情,等到要尽孝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机会了。

这就是世人所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遗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深深体会。让孩子接受生命和亲情的教育也有好处。

结语:

综上所述,殡仪馆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人生最后尘归尘,土归土,终将化为一缕青烟。在这个特殊的终点站,可以让年长的孩子进行生命的洗礼,而六岁以下年幼的孩子他们不谙世事,对许多问题都不懂,参加亲属的告别仪式,只会增加他们的心里负担,没有什么好处!

亲人去世,小孩子能去殡仪馆吗?几岁去比较合适?

我的回答是。1殡仪馆那地阴气太足,不适应儿童去吊唁,2那地因死亡的人不一定是得什么病而老的,传染力极强,孩子抗病毒力太低。3是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太大。魔幻力量与荣耀力度深,4是有的孩子与死者親密度过大,孩儿不易分辨,象睡觉死者。有时孩儿大脑过度紧张易休克或吓着,迷信讲怕把孩子魂扣住,练孩子得病。总之孩子不到16岁以上(一般说〉不让去哪地方,只有父母去世没办法送一程(也就是吊孝,打番摔盆,净面)孩子才能去,但在火化前带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