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2021年1月15号全国工地停工,这是真的吗?你怎么看?

网传1月15号全国工地停工,我觉得可能性不大。部分地区工地停工倒有可能,工地停工与否有特定的因素,再说全国范围这么大,不可能每个地区都一样。有这种说法,大约是立足于当前我国个别省份的疫情较为严重。我们先来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01、影响工地干活的几大因素:

工地不同于工厂,大部分为户外操作,工地的工人比起工厂的工人工作性质更为辛苦,不仅很累,而且工作危险性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工地的工人干的事一些高空作业的活。这些人大部分是从事建筑行业,也有的是从事户外安装或者道路施工业务。

天气因素:

由于他们工作的地点在户外,所以经常要考虑天气因素。极端天气对户外的操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比如高温、台风、严寒等,这些极端天气会影响户外工作的开展。

今年全国受大范围寒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霜冻天气,北方地区更多出现了下雪。在如此寒冷的情况下,让工人进行户外劳作,明显危险性提高,因此有可能在严寒地区的户外工人,会提前休假。

而对于南方地区的户外工人来说,天气再冷,也没有北方那样寒冷。所以有些工地如果工期较紧,他们是不会提前休假的。我所在的南方地区,目前各个建筑工地仍然热火朝天的开展工作。

环境因素:

户外工地的工作开展,还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比如暴雨天、大风天,就不适合户外操作,大雨天所带来的洪水给工人的身心安全带来影响,工地负责人也担心出安全事故,所以如果工地的环境不适宜开展工作,他们会提前让工人休假。

环境因素还包括泥石流、台风、地震等。当然,全国范围这么大,每个的地区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所以各个地区放假的时间应该各有不同,不可能全国性地都提倡1月15日放假。

人为因素:

工地放假与否还跟工地的老板有关系,如果老板的资金较紧,周转不灵,在资金链供应不上的情况下,老板也有可能让员工提前放假。

当然,也有可能跟当地的疫情有关系,自从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以来,我国多个地区的疫情在今年年底出现零星的反弹。最近石家庄小果村庄的疫情就很严重,那么相信那个地区的工地早就放假了,因为疫情就是命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比起工作更为重要。

02、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工人分批次返乡

现在时间已临近春节,距离春节仅有一个多月,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外打工的人都想着春节能够尽早回家与家人团聚。许多工地的工人都是来自全国的五湖四海,这些在外务工人员如果今年能赚到他想要的工资,就有迫切的愿望,想要在春节返乡。民众有这样的需求,因此政府会做出错峰安排返乡的计划。

受疫情影响,有些地区会分批次安排工人返乡。有网友说,他在海南省文昌市,已经接到了15号停工的通知。也有网友在扬州说,工地负责人也接到了15号停工的通知。

这意味着这个日子是停工的最佳时期,今年春节的时间是2月12日,如果在1月15号停工,工人在16、17号返乡,回家隔离14+7天,刚好就是临近春节了。

所以,不少工地会选择15号让工人停工,是有一定理由的。但是不可能全国都统一,因为有些地区的疫情不严重,像我所在的地区,从去年到现在,仅有去年年初几例湖北来的病例,之后这一年没有任何本土病例的产生,所以,我所在的地区大部分工地没有提前停工。

03、有些地区受天气影响,必须提前停工

有网友反映,在北方高寒地带,下雪的天气里,如果建筑还修主体,还在打混泥土,这样修建出来的建筑质量和豆腐渣工程差不多。因此,不能为了赶工期而忽视了质量。

对于天气不利于楼房建筑的工地,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强制这些工地停工。

结语:其实每个工地是否停工?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将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所在地天气因素,工期情况,有时还要考虑春运、疫情等因素。

南方和北方不可能同等对待,不同地区疫情情况不同,规定也会有所不同,不同工地工期近与远不同,也会影响到放假时间的早晚。像北方,在11月份施工就不是很顺利,等到进入12月份,已经有些工地陆续给工人放假了。而在南方大约要工作到一月底才会收工。

网上传的消息不可靠,如果不是官宣的,网民们还是保持理智的态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