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他为什么这样说?
马云说这句话,有人嘲笑,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佩服,而我更关注马云为什么说这句话?他是否真的改变了银行?
我们先来看2008年的金融市场,那时候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一片空白。
2008年的金融市场十年前,中国的金融市场以四大银行为主导,互联网经济不够发达,当时只有支付宝,而没有蚂蚁金服。
当年支付宝席卷中国,在这片寸草不生的土地上,它开疆拓地,规模不断扩大。记得当年支付宝由于极高的存款利率,有不少人把工资都放在了支付宝,有的人甚至在支付宝存了几十万、上百万的金额,靠拿利息,他们的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
几年前,蚂蚁金服真如其名,是一只小蚂蚁,但蚂蚁金服用了五年的时间,从一个小型的贷款公司转变为净利润超过100亿的金融帝国,用户超过6亿,管理着2.2万亿人民币的业务。
当年马云放出豪言: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许多人都只当成一句笑话,以为马云在吹牛。但十几年过去了,马云确实也改变了银行的一些做法。
1、在支付方式上,马云改变了大家传统的支付习惯。以前人们出门支付最多用银行卡刷卡,现在大家出门用的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种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使银行的刷卡业务被冷落。当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支付方式时,银行为了抢夺业务,也开始推出了扫码支付。这是马云改变银行之一。
2、存款方面,推出支付宝的余额宝,用较高的存款利润及随时可进入、可取出的方式来吸引民众。在2013年刚推出的时候,确实让银行大吃一惊,仅半年时间就狂吸了7000亿居民的存款。
3、在理财方面,马云用余额宝推出多款理财产品,使得民众理财更为便捷,一个支付宝APP中有多款理财产品可供民众选择,因此,有不少人把余钱放到支付宝中,购买理财产品。后来银行为了跟支付宝抢夺市场,也相继推出了各种理财产品。
4、贷款业务,马云在蚂蚁金服中推出蚂蚁小贷,其对应的花呗借呗贷款产品,类似于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但由于花呗借呗申请的门槛极低,不需要任何抵押和财产证明就可以随时借呗,吸引了大量的个人及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消费。
5、其他业务,在支付宝中,除了基础金融功能外,还有其它领域的服务,比如生活缴费,社会服务的,几乎一个支付宝APP在手,就可以完成生活的水、电、煤气、交通违法等各方面的缴费和查询。这些快人一步的功能,后来银行也跟着学。
因此,我们不得不感叹马云说的话,并不是毫无道理的。他确实改变了银行,让高高在上银行也放下身份,变得更加亲民,只是他没能改变银行在金融方面的霸主地位。
2018年,马云为何会低头说,不改变银行?十几年前,马云不过是钻了国家在金融方面立法的漏洞,在互联网金融这一空白地域开了个先河,当初开创互联网业务时,由于是新生事物,国家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他可以用旧法规擦边球来经营。
随着马云的支付宝业务及蚂蚁金服的扩大,国家各种针对支付宝和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便纷至沓来。
2014年三月,央行调查统计司长表示:余额宝这些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在打金融监管的擦边球,它和银行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
于是随后各方面的监管法规不断出台:
2017年起,余额宝个人持有的最高额度从25万降到10万,降到当日申购额度为2万。
随后,余额宝实行限购制,每天九点半之后就无法申购。同时,余额宝的资金池接入博时、中欧等非阿里的基金,打断阿里系基金垄断的局面。
从2017年开始,国家不断出台针对金融控股集团规范的通知和文件,在各种监督和限制下,余额宝的规模不断下降,现在余额宝变成了鸡肋,许多人已经不把钱存在寻在余额宝了,有些转存到银行定期。
而蚂蚁金服一样,面临着被国家监管的问题,当马云想要把蚂蚁金服做大做强时,国家监管部门及时出手,让他的计划中断。
现在蚂蚁集团的多款互联网存款产品下架,这是国家出台政策,对这些互联网存款、贷款的一次高速急刹车。
说到底,马云的成功是因为钻了国家法律法规的空白,马云的失败是国家加紧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而导致了。
所以,已到了知天命的马云,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当年的豪言壮语荡然无存,马云说:“虽然这几年支付宝对金融产生了冲击,但从未想过要颠覆金融机构。”前后过了十年,为何马云的态度发生巨大的变化,最近马云在大型的会议上表态:里巴巴既不是一个物流公司,也不是一家金融企业,而是一家技术企业。
其实马云曾经还说过另外一句话:支付宝是国家的,如果国家需要随时双手奉上。我们不要看2008年马云说的那么感慨激昂,其实他也曾经说过,他甚至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现在我们既不要嘲笑马云,也不要看低了他,毕竟他是一个很有眼光,很精明的生意人,当年他敢放出那样的豪语是因为他能够看清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前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还是佩服马云,也该感谢马云,如果不是他,银行系统不可做出这么大的改变!
马云: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他为什么这样说?
马云: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他为什么这样说?
马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曾经有过类似的成功案例,比如说,他的淘宝、天猫、阿里巴巴成功挫败了实体店;而电商的风起云涌,又让顺势而起的顺丰、圆通等物流快递把此前一家独大的邮政给干趴下了;加上支付宝具有银行转账和收款功能,他发出“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的挑战声音,有点······膨胀了。
银行是什么?银行是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平台,尤其是几大国字头的国有银行,运行着千万亿人民币和外币,包括汇率调整、国债发行和外债购买。你一个电商平台,利用平台赚点银子,银行系统高抬贵手给你端口,你电商做大了,成了佼佼者,就喊出“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的声音,你是喝大了,还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仔细想想,商人不能都去模仿秦相吕不韦,还是要立足本行,本分些。
不可否认,马云旗下的几个公司颇有建树,在电商呼风唤雨的时代里,大学请他去讲课,国外一些政要也与他亲切会晤,包括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共进晚餐交流商业思想,以及带着一众大小明星投资股票、新项目,甚至还拜会“神算子”王林。这些惹人眼球的言行举止,很早就显示出马云潜意识里的矛盾性,既想打造一支气吞山河的团队,同时又想膨胀自己的“个人伟绩”,问题是,比尔·盖茨或可能对你的“战略思维”有所建议,那么,“大师”王林能给你掐算出蚂蚁金服的“劫数”吗?
说到底,马云还是俗人一个,俗人都避免不了衣锦还乡、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维模式。只是,他不该挑战真正的金融巨鳄,壁虎和娃娃鱼,貌似长得很像,但一个只能挂在墙上吃蚊虫,另一个则是国家级的保护的物种,谁也不能对其动手动脚,这是界限。偏偏,老马不服,结果伤筋动骨。做人呐,还是低调点好。
马云: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他为什么这样说?
打油诗一首
世上有钱就是爸,
有钱说话人就怕。
老农三万拦道哭,
冷眼旁观不问啥。
马云: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他为什么这样说?
马云做的是无限加杠杆,套路贷,目的是搞乱金融体系,用所谓的新思维搞乱国家经济,从中赚大钱。他要改变的不是银行,而是要用自己的模式取代国家银行,控制国家经济。
马云: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他为什么这样说?
纵观马云多年来在资本市场的膨胀发展,以及他所说的这些话,我个人认为:他是纯粹为了赚更多的钱,意图改变国家对金融业的管控规则,把自己变为中国的资本垄断寡头!从这点来说,马云不是一个企业家,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资本家。多年来,他以自己超常敏锐的触觉,游走在国家金融规则的红线边缘,创建了一个个足以对国家银行,甚至对金融秩序构成威胁或潜在威胁的金融平台,对民间资本进行了递进式的大规模垄断和操控,使本来比较僵化(缺乏创新)的银行业及其业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另一方面,我国现行体制下的银行系统(特别是国有银行),确实存在体制僵化,墨守陈规,缺乏创新和竞争力,管理和服务滞后等问题,严重透支着垄断体制优势和国有银行信誉,亟待进行改革。国家在今年全面放开金融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使我们的银行从“王子”的神坛中走下来,提高创新能力,参与全球竞争,否则,国有银行迟早会被私有金融彻底吞噬。作为马云来说,凭着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具有非常优势的大数据科技,已经多次在这方面尝到了甜头,早已赚得盆满钵溢,但最近在上海的“蚂蚁”翻车,不仅给其“蚂蚁”上市泼了冷水,而且也给国家对金融业管理敲响了警钟,更是对国有银行多年来盲目坐大的当头棒喝!自然,我相信国家还会再出台一些更为严谨的金融管理规则,确保金融业在国家层面得到安全、科学和有效的管控,遏制肆意膨胀的私人金融体系无法成为社会主义体制下的金融寡头。同时,也会倒逼国内金融业,特别是国有银行进行全面改革,加快创新能力,在制度、管理、服务等方面逐步适应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复杂的全球经济形势发展。
马云: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他为什么这样说?
金融是国家的命脉,怎能让个人控制和为所欲为!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切为了人民服务的国家。国家命运岂能让马云几个少数的资本家控制……
从这一方面看,马云是狂妄无知的!
资本家要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而不是毫无底线地去剥削人民,挖空人民群众口袋里的钱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