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山在雁门关一役一人干败所有中原高手,三十年后怎么只能打平慕容博?

萧远山三十年前在雁门关,面对中原20多位高手,如砍瓜切菜一般将之屠戮殆尽,吓得慕容博天天做噩梦,为什么三十年后,偷学了好几种少林七十二绝技的他,反而只能打平慕容博了?

很多人就会有个疑问,难道这三十年来,萧远山一点进步也没有?或者他练了三十年少林绝技,却没提高多少?甚至有人认为,萧远山的武功在三十年前就已经达到绝顶水平,再练什么武功都没法更进一步了。

要我说,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不够全面,我今天就给大家全面地分析一下,为何萧远山练了三十年少林七十二绝技,却仍然只能打平慕容博。

一、这三十年来,萧远山的武功肯定是有进步的,但是进步有限,至少武学境界没提高。

我们都知道,金庸武侠里对于武学,经常谈到境界这个词,射雕里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大宗师,武学境界相当,在很长时间里,他们任何一个人,即便新学了什么武功招式,都没法胜过其他三人。

然而,武学境界没有最高层,一部九阴真经横空出世,让他们中间的某一个人,提高了武学境界,比如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参悟出逆转经脉的武学新境界,武功就高过了洪七公和黄药师。

萧远山三十年前就已经是绝顶高手了,面对中原武林的一流高手玄慈大师、丐帮帮主汪剑通、万胜刀王维义王老英雄、地绝剑黄山鹤云道长等人,呈现出碾压的巨大优势,这说明萧远山当年的武学境界是高过这帮人的。

后来玄慈方丈练了三十年少林七十二绝技,武学境界提高了,内功提高了,尚且稍逊萧远山一筹,但是萧远山最多胜他一招半式,再也不能像三十年前一抬腿就把他踢倒了。

因此之故,萧远山除非拿到能提升武学境界的武功秘籍,否则,这三十年来,他增加的只能是武功招式和内功,而不能是武学境界,因为少林七十二绝技不能提高武学境界。

在金庸武侠里,一提到少林七十二绝技,必称少林绝顶武学,可是少林七十二绝技大多都是武功招式,而不是高深内功或者深一层的武学原理,并不能提高武学境界,真正能提高武学境界的,是少林易筋经这种专修内功的武功。

同为少林绝学,慕容博就比较追捧易筋经,却瞧不上少林七十二绝技,因为学了少林七十二绝技,你只能提高你的招式,而不能提升武学境界。

要提升武学境界,两个途径,一是获得新的武学原理,比如独孤九剑的无招胜有招,太极拳的借力打力,郭靖从九阴真经里悟出的刚柔相济,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悟出的逆转经脉等等。

二是极大地提升内功,内功提高了,练任何武功,都易如反掌,并能发挥出巨大威力,比如练易筋经,练九阳神功,练九阴真经内功总纲,练神照经,练侠客行蝌蚪文,等等。

这两个途径,萧远山都没有获得过。

萧远山除了得到南朝师父传授武功,对中原武林可谓毫无了解,别人冤枉他要去少林寺偷学武功,所以他大难不死之后,就跑到少林寺偷学武功,可他并不知道少林寺最好的武功,并不是少林七十二绝技,而是少林易筋经。

不同的是,鸠摩智到了中原以后,经过慕容博对他的科普,他对中原武学的了解比萧远山深得多,所以他一直追求易筋经和六脉神剑这两种真正的顶级武学。

他甚至愿意拿少林七十二绝技的抄录本跟大理天龙寺换六脉神剑,一点也不吝啬,以至于天龙寺方丈本因大师都动心了,被枯荣禅师阻止。

所以,这三十年来,萧远山的武功肯定进步了,但是只是积累了三十年普通内功和新学了几样少林七十二绝技新招式,内功境界和武学境界,都没有提升多少。

因此之故,在我看来,萧远山三十年前已经是绝顶高手境界,三十年后却仍然像原来一样,反而被慕容博追上来了,似乎没什么大的进步。

如果萧远山这三十年练的不是少林七十二绝技,而是易筋经或者九阴真经,我想他的武功绝对更上一层楼,甚至能追上扫地僧也未可知。

二、萧远山没太大进步,是因为武学境界和内功都没有太大提升,慕容博反而有非常大的提升,是慕容博在这三十年进步神速,追了上来,所以慕容博三十年后能打平萧远山了。

慕容博这个人,武功本来不怎么样,他自称他们慕容家留下了很多绝世神功,实际上拿得出手的,也就一套斗转星移。

斗转星移能拿得出手,是因为这套武功的武学原理比较独特,就像乾坤大挪移一样,你不能说这类武功有多强,但是却有独特的防御效果。

由于慕容家没什么厉害的进攻型武功,所以他们家族的人才到处偷学武功,当然,因为他们家武功不厉害,才不敢偷学厉害的武功,只敢偷学江湖上二三流门派的武学,直到慕容博在雁门关被萧远山吓破了胆,才铤而走险去偷学少林七十二绝技。

我们看慕容家偷学的武功,一开始绝对是江湖上各种二三流小门派的,看慕容复屡次出手使用的武功,没几个江湖大派的,都是些小门派的,即便慕容博少年时代,偷学少林武功,也只敢偷学少林分支莆田下院的金刚指,而不敢偷学嵩山少林寺的武功。

但是,慕容博毕竟也算得武学奇才,至少把他家里的内功学好了,再加上他从王家的琅环玉洞里学了不少武功,以至于雁门关大战以后,他有资格修习少林七十二绝技。

要知道,在扫地僧眼里,同样年近三十的慕容复是没资格修习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因为慕容复的内功不够。

后来慕容博又得到鸠摩智的火焰刀武功,内功进一步提升,从而三十年间,内功和武学境界逐步提高,直到差点追上萧远山。

萧远山说他三次大战慕容博,二人不分胜负,这是三联版天龙八部的剧情。

新修版里,金庸修改了对慕容博武功的设定,三十年前的慕容博武功远未达到绝顶水平,最多算一流高手,或许比慕容复强点,却远逊萧远山和乔峰。

在新修版里,慕容博通风报信之后,玄慈和汪剑通带领那帮人去雁门关伏击契丹武士,慕容博也尾随而来。

萧远山砍瓜切菜的当口,慕容博远远躲在山岩之后,见到这契丹人萧远山片刻间便杀了己方十几个汉人豪杰。慕容博吓得肝胆俱裂,因为他从没见过萧远山这么狠又这么武功高强的人。

那一年,慕容博魂飞魄散地从雁门关外逃回苏州燕子坞参合庄,在门户紧闭的地窖里躲了七天。这七日来,他全身颤抖,心下骇惧,不论妻子如何柔声安慰,温言开解,他心中的恐惧始终减不了一分一毫。雁门关外那血肉横飞的情景令他难以成眠,便是在睡梦之中,也总见到那个满脸虬髯的大汉,圆睁双目,眼中似在滴血,又似要喷出火来,他左掌挥击、右手刀劈,便有人筋骨碎裂,脑袋落地。

就是在慕容博被萧远山吓得全身颤抖、心下骇惧之后,慕容博才意识到,他们慕容家族的家传武学和王语嫣家琅环玉洞里的武学,有多差劲,都是江湖二三流武学,所以慕容博此后告别妻子,来到少林寺,开始偷学少林七十二绝技。

慕容博初入少林藏经阁之后,并没有着急修炼自己偷到的少林七十二绝技,而是在偷到以后,拿回到客店里,一一抄录副本,然后再将原本奉还给少林寺,因为慕容博害怕少林寺发现他偷学少林绝技,找他的麻烦,他此时是打不过少林绝顶高手的。

在慕容博抄录七十二绝技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两个人。

一个是同样在少林寺偷学武功的萧远山,萧远山发现了慕容博,却并没有阻止慕容博,只是试了试慕容博的武功,结果慕容博远远不是萧远山的对手。

一年之后,慕容博再次遇到萧远山,二人又比了一场,结果慕容博百招败给了萧远山,罢手认输:

次年慕容博再上登封,每晚续钞秘本。两个月之后,又与那大汉在藏经阁外相遇,那大汉约他再去试掌,言下并无恶意。两人二度交手,拆到百余招后,慕容博向后一跃,躬身道:“多承指点,在下不是阁下对手!”那大汉道:“燕兄不必太谦。你不肯自满,是好汉子,在下佩服之至。咱们明年再会!”

二人第三次比试,慕容博终于跟萧远山打了个旗鼓相当,三百招过后,萧远山罢手,说二人不分上下,当然,慕容博心里清楚,此时自己仍然不是萧远山的对手,萧远山是有意向让而已。

直到三十年之后的藏经阁里,慕容博或许真得追上了萧远山,但是萧远山武学天分强过慕容博,真得打起来,慕容博隐疾又比萧远山深,萧远山仍旧赢面较大,但是慕容博至少已经是跟萧远山一个水平上了。

问题是,慕容博这三十年来,进步如此之速,快过了萧远山,武功水平赶上了萧远山,让人误以为萧远山没有进步。

这一方面是因为,慕容博本来就不如萧远山,进步空间更大,萧远山武功臻于绝顶,不容易进步,慕容博才显得进步神速,从被萧远山一掌击退,到勉强打个一百多招,到打到三百多招,到最后二人伯仲之间。

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慕容博遇到的另一个人,鸠摩智。

鸠摩智本来是吐蕃高僧,佛法极为精湛,但是此人却痴迷于武学,他们那里有一门极为高深的武学,叫火焰刀,火焰刀能以内力凝聚于手掌掌缘,运气送出,威力非小。

但是鸠摩智并不满足于此,他早就听说中原武学博大精深,便来中原偷艺。

中原武学的泰山北斗是少林寺,又同属佛门,所以鸠摩智到了中原以后,就来到少林寺,正好看到萧远山和慕容博偷学少林七十二绝技,鸠摩智自己不敢去藏经阁,便找到慕容博,提出以火焰刀换取慕容博抄录的少林七十二绝技。

这七十二绝技本来就不是慕容博的,他看鸠摩智的火焰刀武功极为神奇,自然毫不吝啬,就邀请鸠摩智到客店,把自己抄录的副本又抄录了一个副本,送给了鸠摩智。

后来慕容博还带鸠摩智回到了燕子坞,鸠摩智趁机摸到了王语嫣家,碰到丁春秋和王夫人研究逍遥派的小无相功,鸠摩智就此学会了小无相功。

慕容博得到少林七十二绝技和火焰刀武功以后,勤学苦练,进步神速,三十年后已经追上了萧远山,所以三十年后,慕容博竟然打平了萧远山,虽然萧远山说自己有意向让。

不得不说,这三十年来,相对来说,慕容博进步更大,更快,萧远山的武功虽然也在进步,实际上则没有太快速的提升,至少没有武学境界上的提升,最终被慕容博追上。

三、萧远山三十年前在雁门关干掉的那些中原高手到底是什么水平?一流二流水平,所以三十年前萧远山的武功显得比较厉害,让人误以为他三十年来没有太大进步。

我们前面说过,萧远山这三十年来,是有进步的,至少学了几种少林七十二绝技,只是他没有境界上的快速提升。

三十年前的萧远山,武功就已经达到了现在的境界,但是我们不能说他没有进步,这三十年来,他内功增长了,武功招式更丰富了。

话说回来,有的人误认为萧远山没什么进步,还可能因为他当年在雁门关遇到的那帮高手,水平并不是很高。

我们看三十年前那场大战的参与者,有名有姓的有,少林弟子玄慈、丐帮帮主汪剑通、万胜刀王维义、黄山地绝剑鹤云道长、赵钱孙、智光大师、铁塔方大雄、江西杜氏三雄。

按照智光和尚所说,玄慈武功卓绝,在江湖上又是地位崇高,玄慈当时是少林方丈灵门大师的得意弟子,少林百年一出的武学奇才,他虽然只有三十出头,武功应该是这些人里最高的。

汪剑通三十年前已经是丐帮帮主,应该学得了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武功不弱于玄慈。

除他们二人之外,万胜刀王维义、黄山地绝剑鹤云道长二人,智光和尚说他们是江湖一流好手。

看起来,这帮人没有一个是江湖绝顶高手的,所以被被萧远山碾压。

汪剑通虽然会降龙十八掌,可是他的武功并没有到绝顶地步,乔峰二十多岁时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可见汪剑通比乔峰弱上不少。

他天生异禀,实是学武的奇才,授业师父玄苦大师和汪帮主武功已然甚高,萧峰却青出于蓝,更远远胜过了两位师父,

玄慈方丈三十岁时,或许尚未学习少林七十二绝技,武功撑死是慕容复的水平。

剩下两位所谓江湖一流高手,想必也就是叶二娘、段正淳的水平而已,这种水平的人,尚且不如慕容复。

所以,我认为,当年伏击萧远山的那帮人,撑死了也就是两个慕容复带着一帮段正淳或者岳老三,围攻萧远山一人,就像乔峰大战聚贤庄群雄一样,萧远山身为绝顶高手,所向无敌,如砍瓜切菜一般将他们屠戮殆尽。

萧远山轻松碾压他们,一方面说明当年萧远山的武功已经达到绝顶水平,然而却未必是三十年后能跟乔峰数次大战的水平,毕竟不管怎么说,萧远山三十年来增长了三十年内功,学了好几种少林七十二绝技。

另一方面说明,萧远山三十年前让人觉得厉害,还有他遇到的对手太差劲的因素在里面,而三十年后萧远山遇到的慕容博和乔峰,与雁门关玄慈汪剑通那帮人不可同日而语。

要知道,乔峰面对自己的父亲,都觉得蒙面的萧远山是生平从所未见的高手,不敢有丝毫怠慢。

结语:我认为,这三十年来,萧远山应该是进步了,但是境界没有提升,所以他被进步更迅速地慕容博追上了,三十年后慕容博已经不弱于萧远山,萧远山便好似没进步一样。其实,萧远山曾经有过一个心理活动,那就是他对慕容博手下留情了。

萧远山在雁门关一役一人干败所有中原高手,三十年后怎么只能打平慕容博?

萧远山的战斗力一直遭许多读者的吐槽,原因就是三十年前的雁门关外一役,他能力歼中原群雄,三十年后,却只能与当年藏在雁门关外观战几乎被他吓破胆的慕容博,打成一个平手。萧远山的战斗力看似忽高忽低,实际上却是不存在的,萧远山的武功实力,一直保持在相当高的一个水准。三十年,他实力没拉低过,但别人一样有进步的空间。三十年前中原武林第一流高手的水准值得商榷,雁门关一役与萧远山交手的中原武人,他们的武功其实并不高。

三十年前的雁门关一役,萧远山所对阵的中原武林二十一名狙击手,其中包括丐帮帮主汪剑通、万胜刀王维义、黄山地绝剑鹤云道长等人,按照后来智光和尚的话说,都是当时武林中的第一流高手。这些人作为当时武林中的知名人物,却奉当时的玄慈为带头大哥。当时玄慈还不是少林的方丈,他能成为带头大哥,按照智光所说,一是玄慈武功卓绝,二是在武林中地位尊崇,毕竟是少林的继任方丈,因此大伙才推他带头,奉他号令行事。

玄慈当时的武功真的高吗,可能跟参与狙击战的中原群雄相比,他确实是武功卓绝,但却远不是他武功的大成时期,更不是他的巅峰期。玄慈的武功大成,还要到雁门关一战的十年后,也就是四十岁时,练成百多年来未曾有人练成的“大金刚掌”。由此可见,当年中原武林第一流高手的水平其实并不高,与后来像乔峰那样第一流水平的代表,相差有点大。这可能与大宋重文抑武的政策有关,整个武林趋于一种较为沉寂的状态。

然而那时的萧远山,他的武功却是超群的厉害,他的武功实力,已经是后来以乔峰为代表的中原武林第一流高手那样的水平。按照后来乔峰去天台山找智光时,智光所说的话,当时的中原也没几个能是他的对手。

智光道:“令尊叫做萧远山,事隔三十年,现今宋辽两国知道的人已不多了。三十年前,他是辽国皇后属珊大帐的亲军总教头,武功在辽国算得第一,就是在大宋,只怕也无人及得上。”《天龙八部•第二十一章》

所以说当年中原群雄与萧远山的实力差距是不小的,再加上萧远山眼看妻儿、族人被杀,早被仇恨所吞噬,血眼之中只见杀戮,这种入魔状态,又岂是一般的斗志与战意呢?不要说在战阵中与之对抗的群雄,即使是躲在远处偷看的慕容博,也几乎是被吓破了胆,连走路都走不了。可见从战意上,入魔状态的萧远山,又比中原群雄盖过了一层。

武功实力本来就有差距,再加上双方斗志的不对等,胜败立判。若不是萧远山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汉人师傅,参与此战的二十一名中原武人,全都会被萧远山所歼灭。而萧远山能力歼这些高手,并不能说明他的武功实力有多恐怖,或者说不可战胜。

那么三十年前的萧远山,慕容博都会吓破胆,但为什么后来却还只能与慕容博打成一个平手呢?小说中说得清楚,他们两人在少林前后比试过三次,都是以平局收手,是不是后来萧远山的武功被金庸先生给拉低了?在羽菱君个人看来,这其实是个假象。萧远山的武功从来没有被拉低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但他在这三十年的武学进境,比慕容博等人小得多。

萧远山三十年的武功进境其实比不上同样苦练的慕容博大,而且像他那样级别的高手,也不可能再有大的进境。

说萧远山的武功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我们通过几件事就能看出。比如他杀少林玄苦和山东单正,几乎都是一招毙命,速度极快。要知道玄苦的内功修为,在少林比玄慈等人还高,竟被萧远山一掌震得五脏剧裂,也是依赖于他的深厚内力,才撑到见了玄慈和乔峰等人。而萧远山杀单正,他跟乔峰都是从卫辉赶到单家庄,但先后时间极短,却在乔峰未到之前,就已经将单正了结,并火烧了单家。还有他在聚贤庄出手救乔峰,以长索为兵刃,夹着乔峰轻易跳出重围,乔峰也都自感不如。

那黑衣大汉一拉长索,悠悠飞起,往旗杆的旗斗中落去。腾腾、啪啪、嚓嚓,响声不绝,数十年暗器都打在旗斗上。只见长索从旗斗中甩出,绕向八九丈外的一株大树,那大汉夹着乔峰,从旗斗中荡出,顷刻间越过那株大树,已在离旗杆十余丈处落地。他跟着又甩长索,再绕远处大树,如此几个起落,已走得无影无踪。群雄骇然相顾,但听得马蹄声响,渐驰渐远,再也追不上了。《天龙八部•二十章》

其实包括他与乔峰还有慕容博的几次比试,萧远山都没有尽全力的。他与乔峰过招,乔峰是他的儿子,他不可能有狠心下杀招。而他与慕容博的三次比试,同在少林偷取秘笈,他认为与慕容博是友军,共同的敌人是少林,再加上比试点到即止,他也没有对慕容博下杀手。在羽菱君看来,倘若真的强行一战,慕容博未必是萧远山的对手,但要取胜也是在千招之外了,绝不可能像当年雁门关一役那般轻易。其实这就关乎到他与慕容博两人,三十年武功进境的问题。

可以说,萧远山的这三十年进境是比不上慕容博的。这里面有个原因,是因为他将注意力都放在了如何克制少林一派的武功之上。这一点还是后来的扫地僧说出来的。

只听那老僧又道:“居士之心,比之萧居士尤为贪多务得。萧居士所修习的,只是如何克制少林派现有武功,慕容居士却将本寺七十二绝技逐步囊括以去,尽数录了副本。想来这些年之中,居士尽心竭力,意图融会贯通这七十二绝技,说不定已传授于令郎了。”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三章》

萧远山在查到雁门关一役的带头人是少林高手之后,便一直准备着与少林的一场决战。他虽然知道带头大哥武功不如他,但少林一派藏龙卧虎,并不仅仅是一个带头大哥,他想单挑整个少林,无疑是困难重重的。因此他将自己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克制少林派现有的武功之上。然而少林武学博大精深,但凭萧远山有过人的天赋,又岂能轻易的找出克制达摩所传下的武功之策呢?这一深研就花了萧远山三十年的时间,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束缚了自己原来武功的进步空间,耽误了自己的武功进境。而且欲先克制,先练其功,萧远山还因修习少林绝技,身陷“武学障”积成了一身严重的内伤。

相比于萧远山将注意力放在克制少林武功之上,慕容博则是简单的去苦练少林的绝技,而且他贪多务得,将少林绝技尽录副本回燕子坞。因此他之所练,其实要比萧远山更博,更纯,况且慕容博本来的武功就不低。同是专心苦练,一个是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到攻克克制少林武功的难题上,耽误了自己的武学进境;一个是明白自己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不断地去精进,缩短与顶级高手的差距。这样一停一增,慕容博就凭借这三十年的进境,成功追上了萧远山的水准。这点小说中,也是说得清楚。

年岁匆匆飞逝,这些年来,慕容博、慕容复父子二人博览群籍,武功随时日而长。新修版《天龙八部•第四十二章》

当然了,慕容博对少林绝技练得更多,他同样避免不了深陷“武学障”,因此他积成的内伤,较之萧远山又更重了。但在他的专注苦练之下,追上了萧远山的水准,却也是事实。所以说,萧远山与他打成平手,也就不意外了。

实际上,对于顶级高手而言,到了一定的武学境界,想要再有一个大的飞跃是很难的,不是单有时间苦练就能够实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力方面可能会愈加深厚和精纯,外功方面就招式只有更精而已。但所谓大的进境,看的是武理上的修为。一般体现在过招能看出与自己水平相当的高手招式上的破绽,然后找出破解之策,亦或是自创出一门别人难以破解的武功。这些又岂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张三丰也要到一百岁,创出“太极功”,才逐渐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此来看萧远山,在他本来就已是顶级水平的境界上,即使再经三十年的苦练,除了内外功方面更精,也不可能轻易再有大的进境。

综上所述,萧远山的武功实力其实没有拉低过,而是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只是这三十年的武功进境,不如慕容博那样大,也不可能轻易就有再高的进境和飞跃。因此,三十年前慕容博或许不是他的对手,但三十年后,却能与之打成平手就在情理之中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萧远山在雁门关一役一人干败所有中原高手,三十年后怎么只能打平慕容博?

这问题提的,就比如一个人凭本事,费尽千辛万苦,徒手攀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顶上傲视一切的人,他还能往那儿攀?

攀上天有梯子吗?

萧远山就是在武功上攀上珠穆朗玛峰的人,所以幕容博才挑动中原高手和萧远山火拚,因为萧远山的份量太重了,而中原武林也知道萧远山不得了,所以在少林方丈带领下,一流高手倾剿而出,就因为萧远山在武功方面,已经站在了珠穆朗玛峰的顶上,所以中原武术高手对萧远突然袭击,仍被萧远山打了个落花流水。

但慕容博潜入少林寺三十年刻苦修为,也攀上了珠穆朗玛峰,而萧远山不管怎么努力,也只能止步于珠穆朗玛峰峰顶,所以萧远山三十年后,也只能和幕容博打个平手。

萧远山在雁门关一役一人干败所有中原高手,三十年后怎么只能打平慕容博?

雁门关一战是天龙四绝中的萧远山战绩最绚丽的一战,那一战中他一己之力团灭了包括少林方丈和丐帮帮主在内的中原武林的中坚力量,并吓得慕容博心惊胆战心神不宁。萧远山武功之高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三十年后,他的仇人们如慕容博、玄慈方丈等人的武功却已迎头赶上,并不比他弱多少。

这里灵冲霄就带大家详细了解下萧远山的武功为何没有明显进步的原因:

武者瓶颈

第一次华山论剑后,西毒欧阳锋被王重阳破了蛤蟆功,南帝一灯大师为救被西毒打伤的徒弟耗费功力为其疗伤而功力全失。按理说他们的武功进境应该会逊色于功力未损的东邪北丐二人。但桃花岛上东邪西毒北丐三人的音律比拼,武功相较,西毒的表现均不逊色于东邪北丐二人。以武功已经初成的郭靖的眼光来看,一灯大师的表现也舒不弱于另外三绝。

西毒、南帝二人在功力受损的情况下,还能迎头赶上东邪北丐二人,固然跟他们两人用功勤勉有关。但根本原因还是四绝的武功境界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样道理,一灯大师为黄蓉疗伤耗尽功力,洪七公被欧阳锋偷袭武功尽废后,还能在第二次华山论剑前夕迅速恢复,除九阴真经的神奇外,还是在于他们的武功境界没有实质性突破。

灵冲霄个人认为萧远山出场时的实力,跟三十年前雁门关之战时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也就是说他三十年前的武功就已达到了极高境界,远远超出一干中原武者,才能一己之力团灭中原武林的中坚力量。而三十年后,他限于武者瓶颈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而昔日的对头们也纷纷达到了他的水平,才表现出他的武功跟慕容博和玄慈方丈没有什么的差距。

练功走火

萧远山自身的武功根基和功法不详,但可以肯定一定不是佛门绝技。而他为了报仇和出气,刻意去兼练了少林绝技和相关的破法。萧远山此举看似自身实力更加强大,却也为自己埋下了隐患。武功不是越强越好,也不见得会的多威力就强,比如杨过涉猎的武功之多当为金庸主角之最,但真正威力最强的还是他自创的黯然销魂掌。

如果单是武功驳杂还好,但萧远山兼练少林绝技也由于练功不得法而走火入魔,身体受了颇重的内伤。

心境之变

武功到了极高层次后,高手之间比拼的也就不是武功本身了,而是心性、境界等大的方向了。正如第三次华山论剑,单以武功论,老顽童周伯通未必比其余四绝高出多少,东邪黄药师对其心服口服也是钦佩其境界高出他们一筹去。郭靖的武功在新老五绝未必是第一,但张三丰缅怀前辈高手时,除恩师觉远外所想到的第一人却是郭靖。

三十年前的萧远山,身居高位,武功高强,却能心怀天下苍生,屡屡劝阻辽主、萧后对大宋用兵。其心胸之广阔,心念之仁慈,格局之宏大远非只盯着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中原武林群豪所能比拟。萧峰于天龙中的一干光明磊落又大仁大勇的表现和心怀天下苍生的大慈悲也是遗传自他。

但历经惨变后,萧远山已非当年那个心怀天下的磊落武者了,而只是一个被复仇蒙蔽心灵的可怜人罢了。如此心境焉能在原有的境界上做出重大突破?

我是灵冲霄,擅长金庸武侠和文学名著点评!欢迎关注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萧远山在雁门关一役一人干败所有中原高手,三十年后怎么只能打平慕容博?

萧远山是萧峰的父亲,曾经师从汉人学武,武功极高,与萧峰、慕容博、鸠摩智一起被金庸小说读者誉为“天龙四绝”。可见萧远山的武功是独树一帜的。

三十年前,慕容博为复国,向少林寺方丈玄慈大师谎称有辽国武士南下少林盗取经书,玄慈带人赴雁门关阻击,而萧远山当时携妻子儿子及族人,正巧路过,玄慈不问根由,便率人上去阻截,展开大战,雁门关一役,玄慈所带去的高手大部分战死,但是萧远山发现妻子死去,心灰意冷,便背着妻子抱着儿子跳下悬崖,在中途又不舍儿子早夭,于是又扔出了尚在襁褓中的萧峰,而当时的慕容博,看着当时的惨烈场面,几乎被吓破了胆,连路都走不了。但是三十年后,萧远山在少林寺与慕容博对阵,为什么两人水平相差不多呢?

萧远山应该属于那种遇强则强的人,这与他的儿子萧峰应该属同一类型。萧峰在聚贤庄与众人对抗,天神一般,让许多人都胆战心惊。萧远山的情况应该也是如此。雁门关一役,萧远山遭无妄之灾,当他看到妻儿族人被杀,心中为仇恨填充,激发了他心中的潜力,以性命相搏,自然举手不留情。而中原武士,因为人数众多,各生依赖之心,斗志自然比不上不战便死,以命相搏的萧远山,这与《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无人能及,但在取径路上却往往被各种妖怪打败一样,另外中原武士发现自己狙击错了人,心中发虚,也有愧疚,理不直,气便不壮,斗志跟不上,失败也是必然的了。若不是后来萧远山发觉妻子死去,心灰意冷,怕是玄慈所带去的人会全军覆没。

但三十年后,萧远山与慕容博少林对比,武力似乎都差不多,那是因为二人都是为偷取少林寺的武林秘笈,在萧远山的心中便觉得是一路的,有同命相连之感,而萧远山与萧峰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心底都比较善良,不会对人恶劣。此其一,其二,萧远山在与中原武士斗打的时候,差不多已耗尽了真元,后来抱着妻子跳下悬崖,可能也会受到重伤,甚至会是内伤。所以萧远山与慕容博每每打成平手。

不过如果萧远山真的全力以赴,慕容博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慕容博无论怎样的努力,也只是一个二流高手,与萧远山的距离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的。

萧远山在雁门关一役一人干败所有中原高手,三十年后怎么只能打平慕容博?

最根本的原因是读者惯性思维产生的错误认识!

以电视剧为例,一开场乔峰就火力全开,慕容复也威力四射,让人感觉天龙八部一般只有乔峰慕容复这样的才能算是高手,但是别忘了,这个时候扫地神僧还默默无闻,萧远山,慕容博都是死人,无崖子已经被废掉,段誉还手无缚鸡之力,虚竹还在当和尚,庄聚贤还是个好孩子,星宿老怪还在西域,鸠摩智还在偷武功秘籍!整个中原武林,能够拿的出手的恐怕也没几个,所以南慕容北乔峰才那么牛逼,基本就认为青年才俊当中甚至整个武林当中这俩已经是超级高手了!而读者和观众一开始就接触这样的,给人的印象就是别人根本不算高手!实际上,就像世界格局一样,有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显得别国都是垃圾似的,但别国实际上也是有大国,强国,从纵向的角度看仍然是高手如云!不能说因为美国的存在,别的国家就从强盛变成菜鸡了,只是对比一下显得不行!

但是,到了少林寺武林大会的时候,这格局有了质的改变,因为历史在这段时间开了个玩笑,不说外来高手比如鸠摩智,丁春秋,也可以包含无崖子,天山童姥等突然大量涌入,也不说扫地僧,萧远山,慕容博突然出现,就段誉,虚竹,庄聚贤之类的就是BUG,这哪儿是勤学苦练的结果,纯粹天上掉馅饼,一下子高手不是两个,变成了一大堆。曾经的高手彻底的没有可比性了。也就是说萧远山仍然能够干掉曾经的高手,但是现在不是曾经的高手,而是一堆超级高手突然出现,萧远山即便经过苦练,武功精进,结果也是没有那么突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