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各种冷知识有哪些?
发明家蔡伦 改进造纸术目的不纯
提起蔡伦,大家都要翘根大拇指,他是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改进者,在他之前就有了造纸术,但是不成熟,不实用,经他悉心改进之后,纸张达到“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的地步。
但大家只知道他为什么要改进造纸术,结局又如何?
蔡伦曾经攀上邓贵人这个靠山,并帮助她登上皇后之位。邓皇后喜欢作画,但是当时造纸术不成熟,造出的纸张用来书写作画效果十分差。人们都爱在帛上作画,帛非常金贵,等皇后生性节俭,不愿浪费。
蔡伦就动了心思,自己如果能改良造纸术,降低作画成本,不仅能讨好邓皇后,还能青史留名,何乐而不为。蔡伦努力钻研,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
蔡伦目光敏锐,善于见风使舵。一生经历四帝二后,六列九卿,风光无限。但和东汉后期著名的“十常侍”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后来邓皇后去世,被蔡伦陷害过的宋贵人的儿子登基为帝,蔡伦知道报应要来了,没等到皇帝清算,他便自尽而死。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被认为义士的谭嗣同竟主张卖掉国土。
现在大家提起谭嗣同,更多是赞他大义凌然,英雄好汉。殊不知谭嗣同也有书生意气,不通国家大事的一面。
卖掉领土的主张来源于他和老师的信件中,“内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大而寒瘠,毫无利于中国,反岁费数百万金戍守之……不如及今分卖于二国,犹可结其欢心而坐获厚利……除偿赔款外,所余尚多,可供变法之用矣。”。就是说这些边疆之地,不适合居住,并没有对国家贡献多少人力和物力,每年反而要反过来花许多银子在守卫的军费上,不如卖了还列强的债,多出来的还能用于变法图强。
当时清朝内忧外患,财政危机严重,但是出卖主权领土,未免荒唐,无异于饮鸩止渴。谭嗣同太过幼稚,列强能通过武力夺取你的领土,反过来勒索赔款,岂会花钱去买你的!
将相和里的蔺相如,其实从来没做过宰相将相和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千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但是蔺相如,就没做过宰相。
渑池会上,蔺相如力挫强秦,为赵国保住了尊严,赵惠文王“以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
之后就没有蔺相如的文字记载了。
廉颇倒是做过相的,但也只是代理,史书上有记载。
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史记
历史上的各种冷知识有哪些?
我们都知道古代埃及的君王被称为法老,埃及法老死后就会被制成木乃伊用来永久保存,通常是把尸体的内脏摘除,然后把尸体浸泡在盐水里,去除油脂,在胸腔之内塞入香料,防虫的植物 ,在外面刷上树胶,风干裹上绷带,然后再念经(最后一步不是关键),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也出现过这样处理皇帝尸体的情况,也是把皇帝做成木乃伊。
这个皇帝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个被做成木乃伊的皇帝,那时中国处于五代十国时期,耶律德光出兵南下征讨后唐,也被称为晋,打完了回去的路上就挂了,但是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回去的路上难免一路颠簸,几个月过去,回到辽国尸体肯定都烂成土了,所以大臣们一商议就决定,把他耶律德光做成木乃伊带回去,其实准确的说是做成腌肉,辽国的常备食品,于是他们就把耶律德光的内脏摘除,然后用盐腌制,风干带回辽国。耶律德光也就成了中国历任皇帝中唯一的一具木乃伊。
初中时,我们应该都学习过一篇文言文《将相和》,讲的是赵国宰相蔺相如和名将廉颇之间的故事,事实上真有这个故事,只是蔺相如却从来没有担任过宰相一职,蔺相如的官职是上卿,不是宰相,上卿是三公九卿高级官职,卿封为上卿,中卿,下卿,蔺相如就是级别最高的一种,其实在春秋时期,上卿的地位基本上是和宰相差不多的,但是要注意,到了战国时期,卿通常是作为爵位来授予有功的大臣和贵族的,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所以: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这里的卿应该是爵位。
我们今天吃饭大多数时候讲的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实最开始农业科技水平也不行,经济也不富裕,所以在宋朝之前,基本上是一日两餐,甚至两餐一餐干饭,一餐稀饭,其实主要就是穷,而宋王朝是历史上最为富裕的封建王朝,虽然不能打仗,但是经济却蓬勃发展,老百姓渐渐富裕了,于是这之后一日两餐才渐渐变成了一日三餐,原因也是因为宋朝农业科技开始发展,经济繁荣,当然特殊情况下,还有因为一些习俗,少数地区还是一日两餐。
历史上的各种冷知识有哪些?
八路军一个团精兵竟然全歼5000日伪军,自身伤亡低得让人难以置信。
到了1944年年中,在华北、江淮等地的日本侵略者和伪军,在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抗日军民的联合打击下,事实上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可悲境地。
一、陷入饥荒的日军
由于根据地对日伪军据点的长期包围和袭扰,鬼子和二狗子汉奸们疲于奔命,忍饥挨饿,战斗力急剧下降,而且由于大批精锐的鬼子被八路军和民兵消灭,新补充到中国战场的都是一些老年人和新兵蛋子。
相比之下,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经过残酷战争的锤炼,迅速地成长起来,不仅在战略战术上,甚至在战士身体素质、武器装备上也渐渐地接近了鬼子兵的水平。
抗战后期,肥起来的八路军
日本鬼子的处境窘迫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后来担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时任新四军七师敌工部部长的段洛夫回忆,由于实在得不到粮草补给,驻芜湖的日本侵略军最高长官吉村大佐,竟然通过日军后勤机构“总力社”的总顾问日本人楠木椿,向新四军提出愿意提供武器弹药以交换粮食。
8月中下旬,鬼子向新四军七师提供了30多挺轻机枪,新四军则向鬼子提供了一批大米和黄豆。于是,鬼子保证送来的武器装备货真价实,新四军则确保送去的粮食足斤足两。
后来,饿极了的鬼子竟然发展到除了大炮,从药品到武器弹药机械设备,没样不卖,光是给新四军造迫击炮用的无缝钢管都卖了好几百根。
然后,鬼子的据点和炮楼,就一个个被新四军造出来的迫击炮和手榴弹端了,就这样恶性循环,越是卖武器,鬼子越饿,越饿战斗力越弱。
我军攻占鬼子的炮楼
炮楼的鬼子要是知道自己是被其他地方的鬼子卖给新四军的武器打死的,一定死不瞑目。
二、侵略者的末路
没办法,实在是征不到粮啊!但凡是汉奸组织的运粮队,都被新四军得到老百姓通风报信,在路上干掉了,鬼子自己的小股征粮队到了乡下又是一去不回。
由于太平洋战场形势恶化,鬼子的补给线一再吃紧,不仅猪牛羊肉吃不到了,连大米都无法保障,只好吃野菜团子,每餐还只能吃一小碗。
没有大米吃,只好吃南瓜、小米、高粱,后来鬼子只能自己去打鸟,抓鱼,抓青蛙和蝗虫吃。
最惨的是鬼子即使从县城领到了补给,也拉不回据点,面对惨烈的现实,一些基层的鬼子军官干脆把心一横:岂可消,机枪、步枪、手榴弹统统的不要了,跟八路换白馒头吃!
我军缴获的鬼子装备
在河南,鬼子兵实在没有出路,一群以前在日本国内修自行车、摩托车的老鬼子干脆发挥自己特长,给老百姓修理农具,以此换东西吃。
这画风,真的是万分诡异。
鬼子绝对不是改恶从善,而是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像大多数侵略者一样走到了穷途末路。
到了1944年,侵华日军的平均体重已经下降到100斤以下,多数基层官兵都饿得面黄肌瘦,半人不鬼。就是这样饿得半死的鬼子兵,你说能有多少战斗力?
三、于是,类似抗日神剧的剧情来了
1944年5月下旬,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宋任穷在得知鬼子组织五千兵力占领清丰县城之后,决心打击敌人并粉碎其抢粮计划,遂果断决策,发动组织了清丰战斗。
八路军迫击炮小组向敌人射击
在鬼子兵力捉襟见肘的1944年,5000人马几乎是鬼子在冀南的全部机动部队了,话说回来,鬼子为什么要大动干戈,出动大批人马去占领在冀南的清丰县呢?还不是给饿的!
由于清丰县城周边盛产小麦,鬼子十分眼红,一旦占领了清丰,过不了几天,等到了夏天就可以收获黄澄澄的麦子,那可是鬼子做梦都想的粮食。
5月27日,鬼子占领清丰之后得意忘形,竟然大模大样地召开所谓“庆祝大会”,光伪县长就来了十几个,还有驻扎在邯郸的伪“冀南道”道尹薛兴甫、鬼子华北联络部的头头脑脑,各县警察局长,维持会长都来参会。
到这时候还想卖狂?到鬼门关跟阎罗王去庆祝吧!于是,宋任穷司令命令第八军分区七团由范县龙王庄强行百里,连夜奔袭清丰县城。
哎呦,鬼子的饭不错,不错
这个第七团牛得厉害,团长杨俊生动不动爱吹“老子的团是天下第一团”。不过,杨俊生确实有这个狠的底气。
杨俊生你没听说过?他是1955年的开国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合成军16军的军长,但后面两个职务更牛--他是第二炮兵第一任实际的司令员(第一任司令员向守志未到任),北京卫戍区政委。
得知宋司令命令打清丰,冀鲁豫军区四分区决心凑个热闹,派一个县大队助战。
带队的军分区政委叫张国华,对,就是那个1950年带18军进军西藏,1962年自卫反击战打得印度军队怀疑人生的开国中将张国华。
四、夜袭清丰,一个团八路打爆5000日伪军
29日晚上22点,八路军杀到清丰城下,由于只带了一门九二步兵炮,干脆直接从城北门爬了进去,正在敲锣打鼓看唱戏的鬼子和汉奸没想到八路军居然半夜踹门砸场子,猝不及防,顿时大乱。
老李:吃光抹净,告诉你个秘密
此时,八路简直可以横着走了,清丰县大队一中队在占领西城门的制高点后,日伪军连续发动数次反扑都被打退。然后--这个中队竟然把机枪架在西城门上,向着西大街及西城墙的密集敌人猛烈射击。
200多名鬼子兵和伪军从城西突围之后,居然被县大队一个中队和一个区小队拦住,然后全部被歼灭。
当清丰县城突围的日伪军窜入四分区县大队设伏的韩桥南地时,遭到八路军猛烈攻击,300余人被歼灭,光鬼子兵就俘虏了13人。
这在抗战之初简直无法想象!要知道,当初惨烈的淞沪会战打了整整三个月,国民党军毙伤日军近6万人,然而竟然没有俘虏一个日本兵!
到30日上午10点,清丰县的日伪军全部被歼灭,其中,日军邯郸陆军联络部代理部长名取正雄大尉,伪“冀南道”顾问川本等8名鬼子军官被击毙。
这是个叫杨俊生的狠人
日军驻伪“冀南道新民总会”顾问河本定雄,调查委员会委员福田稔,河北省技术监北岛薰,肥乡县顾问竹腰常三,成安县顾问田本代助及日军旅团参事官以下30多个鬼子文武官员被俘。
大汉奸薛兴甫、在冀南13个县的伪县长、警察局长等汉奸败类,一个没跑,全部被一锅端。
最后,增援上来的鬼子只接到了跑出来的8个鬼子和30来个伪军。
五、日军自报损失超过八路军歼敌数太多!
此战八路军缴获轻机枪21挺,步枪1500余支,短枪200余支,子弹万余发,战马15匹,汽车2辆,其余战利品不计其数。
根据八路军的战报,清丰战斗共击毙日伪军200多人,俘虏日伪军1500多人,合计1800人左右。
被八路军俘虏的鬼子兵
然而,根据鬼子自己的供述,当时在清丰的日伪军可是有5000多人。根据《北支治安战》记载:
于是,从清丰,大名,南乐各县保安队中选拔精兵,在各县指导官的督导下,部队在南乐,大名集结,编成了兵力四千八百人的冀南剿共保安联合军,5月23日进击清丰。
由于这个人数还要加上护卫薛兴甫和日本联络官到清丰开会的300名朝鲜籍日军,所以敌军人数确实在5000以上。
同样根据《北支治安战》记载,战后日军光收敛的尸体就多达数百具,就这个“数百具”的数字,就已经超过了八路军“毙伤敌军200多人”的上报战果了。
根据后人考证,可能是因为当时人数达4000多的伪军见势不妙,趁着夜色脱下军装摇身一变变成了“老百姓”,跑到空的老百姓家屋子里躲了起来,反正当时清丰县城的老百姓也跑得没剩几家。
解放军上将宋任穷
等到天亮,这帮二狗子眼见八路军撤了,也就跟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总而言之,日伪军好不容易纠集起来的5000人马,经过清丰一战全军溃灭,只跑了三四十人,日军头目哀叹道:
集数年苦心整顿的五千保安队精兵,一朝散尽,从此冀南道局势坏溃不可收拾……
在侵华战争中,从来只有日军掩盖损失,少报伤亡数字,甚至讳败为胜,没想到这次鬼子自己统计的损失人数居然比八路军还多得多!
最后也是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八路军在此战中的伤亡人数是:12人。
12:5000,战损比堪比鸦片战争,这,真是让鬼子们情何以堪啊!
日军缴械投降
历史上的各种冷知识有哪些?
在一段时期内,毛泽东在国民党的地位远高于蒋介石,而蒋介石在共产党的地位远高于毛泽东。
1924年1月国共合作后,年轻的毛泽东因为受到了孙中山等国民党左派人士的赏识,从而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最高权力机关),并曾担任过国民党宣传部部长(正部级)、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执行委员、组织部秘书等职。
而同时期的蒋介石不要说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了,就连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代表的机会都没有,只有在旁边旁听的资格。
毛主席在任宣传部长时期尽职尽责,主编了《政治周报》,国民党的宣传工作一度搞得风生水起。并曾负责黄埔军校上海地区的招生复试,像胡宗南、桂永清都是毛主席当时面试放进去的。
更有趣的是,国民党至今尚欠毛主席薪水720块大洋。毛主席任部长期间每月工资高达120块大洋,基本等于当时北京大学教授的工资。1924年底,他请假回湖南养病,正值上海执行部财经困难发不出薪水,之后与毛泽东有矛盾的叶楚伧部长拖欠毛泽东薪水长达半年之久。之后毛主席去了广州中央党部,薪水也一直没有补发,再往后国共决裂,叶部长拖欠的720块大洋更是从此不了了之。
(党国罪人,这个月又不发工资的叶部长)
风水轮流转,转眼间到了1926年。这一年的二月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全会上,决议通过了吸收中国国民党为共产国际的同情党——换句话说就是承认了国民党是准共产党。
于此同时,该次大会上选举了蒋介石作为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名誉常委,这是中国人在共产国际中的最高地位。而当时的毛主席则因为搞农民运动深受排挤,只是共产国际下属组织中共中央一个农民委员会的书记。
可见最初二人其实远超彼此同时期在对方党派的地位的。只是仅仅一年后,即1927年的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了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
国共决裂,毛主席也即在此后彻底辞去国民党所任职位,二人的也故事逐渐进入了大家熟知的剧情中。
这就是我的观点,小伙伴们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欢迎留言讨论,原创手打不易,您的点赞与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历史上的各种冷知识有哪些?
英国最浪的国宝2015年10月12日,英国女星伊丽莎白·赫尔利在参观一所博物馆时被保安赶了出去,理由是这傻娘们情不自禁的在一张古董床上躺下,还拍了张照片。非常不巧的是那张床属于英国国宝,禁止任何形式的触摸。
估计很多人会问就一张破床而已,为啥英国佬宝贝的不行?其实那不是一般的床,那张床叫韦尔巨床(Great Bed of Ware),它确实和普通的床不一样。这张床是16世纪末期著名工匠乔纳斯·福斯布鲁克(Jonas Fosbrooke)的杰作,展现了极致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韦尔巨床显然也够不上国宝的级别,重点在于这张超大,足足3.38米长,宽度也有3.26米,它的使用说明上清楚的记载着一句话,“至少可以容纳四对夫妇”。容纳这么多夫妇到底要干啥吐槽机也不敢问,读者老爷就自己想象吧。
四对夫妇当然不是这个巨床的容纳极限,根据某些记载,1689年的某个夜晚,这张巨床足足安置了26人。那一夜13个屠夫带着妻子来到巨床所在的韦尔镇白露酒店,指名就要睡那张巨床。那一夜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总之巨床经受住了考验,它没有垮掉。
英国最神秘的浪货莎士比亚应该享用过这张大床,证据是他在《第十二夜》中提到了它,苦大仇深的狄更斯似乎也对巨床神往已久,他在作品《常青树》里也提到了这玩意。
几百年来享用大床的人们深刻了解它的不凡,总是在床头或者立柱上刻下自己名字的缩写,在用红蜡封住。现在当你参观韦尔巨床的时候,可以轻易了解英国佬玩的多浪,相信我,五个名字一组只是常规操作......
神鞭女侠的传说维多利亚时代无疑是英国的黄金时期,然而剧烈的社会转型让他们自己都有点不太适应,贵族们摒弃了传统生活模式后变得比之前更加空虚,蓝血人们在没有强烈刺激的情况下变得生无可恋。
缺乏刺激的人自然就要寻找刺激,很多大贵族深刻记着童年在修道院学校的经历,如果现代我们很多老人怀念生产队生活差不多。这时候,一位帮助他们回忆的专业人士出现了,她叫特蕾莎·伯克利(Theresa Berkley)。
伯克利女士住在伦敦夏洛克街28号,对那边比较掌故的哥们大约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这姐妹的手段很简单,小皮鞭沾凉水猛往身上招呼,让蓝血贵族们充分体验苦修者的快感。
发展到后来伯克利女士开始提供差异化服务,她有十二中鞭子,包括泡水后充分湿润的桦树枝、暗藏钢针的猫尾巴、弯曲的拐杖、带着铜铆的皮带等,如果贵族大人需要专门定制,她还可以提供中国瓷器、法兰西玻璃等高价道具。
在1828年左右,夏洛克街每当入夜都响起皮鞭的呼啸,还有男子又痛又爽嚎叫,神鞭女侠的传说开始在伦敦兴起。当然,女侠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她随后发明了一种人体固定装置,用来保证贵族们充分享受快感。尝试后的人们亲切的称之为“伯克利马”。
1836年神鞭女侠去世,给在澳大利亚传教的哥哥留下超过10万英镑的资产,然而当她哥哥看到几大箱与顶级贵族的往来信件后,仓皇逃窜,连那些信都烧掉了,更别说继承遗产。再到后来,神鞭女侠成了文学家的宠儿,英国那群浪货靠她的生平写出一大堆不可描述的小说......
历史上的各种冷知识有哪些?
讲几个关于画像的冷知识。
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上看到的杜甫画像(就是已经被网友玩坏的“杜甫很忙”),其实不是古代人画的,也不是杜甫的真正形象。
画这副杜甫像的作图者是一个叫蒋兆和的现代画家,当时他受有关单位邀请,要画一副杜甫的画像,但是他翻遍古书、史籍都找不到形容杜甫相貌的文献记载,于是就对着镜子,照着自己的脸,画了一副杜甫像。所以这个名闻天下的杜甫像,其实就是蒋先生自己的cospaly。
▲杜甫与蒋兆和
除了杜甫之外,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上看到的祖冲之,李时珍等古代名人的画像,也都是蒋先生以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或是近代名人的相貌为蓝本,创作出来的。
比如李时珍画像的蓝本是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萧龙友(蒋兆和的岳父),祖冲之画像的蓝本是科学家竺可桢。
▲李时珍与萧龙友
▲祖冲之和竺可桢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依照蓝本画人物像的创作方式,并不是近代人首创。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最典型的,就是古人以“龙形”为蓝本,画的皇帝像。
什么叫“龙形”呢?就是这个样子的▼
看着很眼熟是不是?眼熟就对了,古代皇帝的画像,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模子刻出来的。
比如汉高帝刘邦,吴大帝孙权,宋文帝刘义隆等等。
如果用今天的审美,这些皇帝各个都是“歪瓜裂枣”。长得不像正常人。但是在古代,这就是真龙天子该有的样子。
异于常人,才能算是人中龙凤。与常人一样,那就是凡夫俗子了。
当然,他们的画像与明太祖朱元璋相比,又弱了一些。
朱元璋的“歪瓜裂枣”像,不仅长得更丑,而且数量还巨多。不算民间人士自己画的,仅官方创作,收藏在宫内的“异相”图,就有11副之多。(明朝官方总共收藏了13副朱元璋画像,其中只有2副是“正相”)
这11副“异相”图,一个比一个丑,一个比一个怪。简直是刷新了人类对审美的下限。尤其是一副冕服像(下图最右),脸上竟然点了72颗黑痣,看的人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都是朱元璋的“异相”画像
当然,这些画像都是假的。都是后人为了凸显祖宗是真龙天子,故意伪造的。
也就是说,刘邦、孙权、刘义隆、朱元璋们被画成那副模样,其实不是“丑化”,而是后人为了“神化”他们而故意创作的。
这就跟《史记》中说刘邦是龙的儿子,左大腿上长72颗黑痣是一样的道理。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史记·高祖本纪》一条大腿上长72颗黑痣,这还是人吗?
蛟龙和凡人生下一个孩子,这可能吗?
而且刘太公还是亲眼所见,莫名其妙就被戴了绿帽子,他老人家不要脸了吗?
所以,对于古代史籍的一些记载,古代皇帝的某些“异相”画像,不用当真。事实上皇帝也是普通人,不会长得那么怪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